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1-10-10
基础研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普兰尼克F127水凝胶复合物对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

祖珍玉, 罗敏 申东翔 张科 李军鹏 陈洁 吴琳 申博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37-24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1
摘要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普兰尼克 F127(Pluronic F⁃127,PF⁃127)水凝胶复合物对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子宫内膜的修复机制。方法 将雌性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5 组,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假手术组、 IUA 模型组、PF⁃127 水凝胶组、ADSCs 组、ADSCs⁃PF⁃127 水凝胶复合物组,在干预治疗 14 d 后收集兔双侧子宫组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子宫内膜的厚度、腺体数目、纤维化面积比和转化 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的免疫表达量变化,以评估子宫内膜增值和纤维化程度。结果 ADSCs⁃PF⁃127 水凝胶复合物组相比 IUA 模型组,其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目均明显增 高,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和 TGF⁃β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 PF⁃127 水凝胶组和 ADSCs 组与 IUA 型组比较以上病理特征变化不明显。结论 ADSCs⁃PF⁃127 水凝胶复合物在抗黏附和促进子宫内膜再 生的双重修复作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未来的基础临床研究提供初步的依据。

KLF4调控TGF⁃β通路减弱EMT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

王宝金, 徐丽达, 赵欣欣, 林少冲, 李霞, 杜俊鹏, 王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42-24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2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KLF4 通过调控 TGF⁃β通路减弱 EMT 对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过表达 KLF4 及空白对照组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卵巢癌 SKOV3 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构 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 KLF4 组卵巢癌细胞系。Western blot 法测定各组卵巢癌细胞中 TGF⁃β通路相关蛋 白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MTT 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 实验检 KLF4 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原位小鼠移植瘤模型,验证 KLF4 过表达对肿 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果 MTT Transwell 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 KLF4 组可以抑 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 < 0.05);过表达 KLF4 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 EMT 过程(P < 0.05);过表达 KLF4 能通过抑制 Smad 介导的 TGF⁃β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 EMT;KLF4 可以抑制原位小鼠卵巢癌移植瘤中原发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结论 KLF4 可以通过抑制 Smad 介导的 TGF⁃β通路抑制 EMT,从而抑制卵巢癌的增殖、迁移及侵袭,KLF4/Smad/TGF⁃β/EMT 轴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内含子源性长链非编码RNA SOS1⁃IT1 肝癌细胞的调控

付楠楠 刘蕊 刘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47-24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3
摘要 ( 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寻内含子来源的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SOS1⁃IT1 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用人肝癌细胞系 QGY⁃7703 作为细胞模型,CCK⁃8 实验检测细胞活性,EdU 实验检测细胞DNA复制活性。生物信息学预测RNA序列中的 miR⁃124 潜在结合位点(MRE)。用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 作为 SOS1⁃IT1及其MRE,以及 miR⁃124 的过表达载体。将MRE克隆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编码区下游,构建荧光报告基因质粒。荧光报告基因实验检测 miR⁃124 MRE序列的特异性结合和调控。结果 在人肝癌 QGY⁃7703 细胞系中,过表达 lncRNA SOS1⁃IT1 能够增强细胞的活性[(1.184 ± 0.114 vs.(0.928 ± 0.104),P < 0.05]并加速DNA复制[(0.625 ± 0.013)vs.(0.206 ± 0.016),P < 0.05],抑制SOS1⁃IT1 则降低细胞活性[(0.648 ± 0.062)vs.(0.870±0.091),P < 0.05]并减缓 DNA复制[(0.126 ± 0.022)vs.(0.271 ± 0.033),P < 0.05]。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SOS1 mRNA SOS1⁃IT1 分别包含 3 个和 1个潜在的 miR⁃124 MRE。荧光报告基因实验确定,SOS1 mRNA 的前 2 MRE,以及 SOS1⁃IT1 MRE 均为 miR⁃124 的有效结合位点。用包含 SOS1⁃MRE 的荧光报告基因质粒转染 QGY⁃7703 细胞,同时表达 SOS1⁃IT1 MRE 能够增强荧光强度[(3.68 ± 0.315)vs.(2.71 ± 0.180),P < 0.05]。进一步过表达 miR⁃124 后,荧光强度发生回落 [(1.09 ± 0.143)vs.(4.04 ± 0.079),P < 0.05]。若将任意一个MRE序列突变,荧光强度不再发生变化[(2.57 ± 0.244)vs.(2.71 ± 0.180);(2.66 ± 0.200)vs.(2.88 ± 0.169),均 P > 0.05]。结论 内含子来源的 lncRNA SOS1⁃IT1 能够与宿主基因 SOS1竞争性结合细胞内源性 miR⁃124,通过竞争性内源 RNA(ceRNA)机制促进 SOS1的表达,并促进肝癌细胞的活性和DNA 复制。

胡桃醌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体外冲击波导致的细胞损伤

田林强 来枫 张玥 王玉华 翁孝刚 董新文 姚三巧 任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53-24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4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胡桃醌对体外冲击波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建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冲击波损伤模型,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 IL⁃6和IL⁃8含量;用0.5 μg/mL的胡桃醌预处理细胞,再次经过冲击波处理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 检测IL⁃6和IL⁃8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变化。结果 CCK⁃8结果证实体外 冲击波冲击1 000次细胞活性降低至(49.2 ± 3.04)%,伴有IL⁃6和IL⁃8表达升高,分别为(55.6 ± 0.4)pg/mL 1 480.3 ± 19.1)pg/mL,说明模型建造成功;用0.5 μg/mL的胡桃醌预处理6 h后,再进行冲击波致伤,细胞活性 升高至(70.1 ± 3.1)%,IL⁃6、IL⁃8降低为(37.3 ± 1.2)pg/mL和(1 281.9 ± 19.3)pg/mL,和冲击波损伤组相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较冲击波损伤组降低(P < 0.05)。 结论 胡桃醌能够减少冲击波导致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外泌体源性miR⁃939靶向ADCY6调控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钟育武 赵展庆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58-24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5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外泌体源性 miR⁃939 调控 ADCY6 在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从血清以及正常心肌细胞中分离外泌体(exosome,exo),二氯化钴(CoCl2)处理 H9C2 细胞建立缺氧心肌细胞模型。将正常心肌细胞 exo H9C2 细胞共培养并检测 miR⁃939 的表达。使用 MTT、Transwe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凋亡。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 miR⁃939 ADCY6 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AMI 患者血清、血清外泌体以及 缺氧处理的心肌细胞中 miR⁃939 表达降低。正常心肌细胞 exo 能促进缺氧处理的 H9C2 细胞的增殖、迁 移,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均 P < 0.05)。在 exo 中敲减 miR⁃939 能部分抵消 exo 的保护作用。ADCY6 被证 实是 miR⁃939 的靶基因,exo 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且联合 miR⁃939 效果更显著 P < 0.05)。exo⁃miR⁃939的作用可被ADCY6部分抵消(均P < 0.05)。结论 正常心肌细胞exo通过将miR⁃ 939 传递给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来抑制 ADCY6 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为 AMI 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自然妊娠及IVF/ICSI后早期自然流产率的回顾性研究

周敏 郭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64-24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6
摘要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性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 方法 分析比较 2016 1 月至 2021 3 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单精子卵细胞注 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EMs不孕患者(n = 198)和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n = 179)的妊 娠结局。结果 EMs组自然妊娠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0% vs. 14.55%,P < 0.05)。辅助生殖助 孕后,EMs组受精率(69.22%)及优胚率(51.91%)均低于对照组(79.53%、59.19%,P < 0.05)。EMs患者行新鲜 或冷冻胚胎移植后早期流产率分别为24.39%、21.31%,均高于对照组(7.14%、4.69%,P < 0.05)。结论 EMs 不孕患者辅助助孕受精率和优胚率降低且流产率升高,提示EMs可通过影响胚胎质量等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HNRNPU在重度少、弱精子症的表达及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

梁嘉颖 曾伟宏 张杰 赖有行 黄志承 郑毅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68-247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7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 HNRNPU 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 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 ICSI 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 500 例,收集精液,采用 RT⁃PCR 检测精子 HNRNPU mRNA;计算机辅助精 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Diff⁃Quik 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采用钙离子载体 A23187 诱导精子 发生顶体反应(ARIC);SCD 法检测精子 DNA 碎片化指数(DFI);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成熟度;记录 ICSI 组的治疗结局。结果 ICSI HNRNPU mRNA 相对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精子[(0.38 ± 0.04)vs.(0.14 ± 0.03),P < 0.05],ICSI 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HNRNPU mRNA 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呈负相关, DFI 呈正相关(P < 0.001);选择研究时间内,女方采用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的 104 ICSI 治疗周期,男方精子 HNRNPU 基因 mRNA 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正常受精(2PN)率呈负相关(P < 0.05),但与卵裂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精子 HNRNPU mRNA 表达上调可能是严 重少、弱精子症发病的原因之一;对ICSI 受精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PRRT2基因突变家系临床表型及治疗效果分析

孙萌, 王鑫, 周冉, 程亚颖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73-247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8
摘要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 PRRT2 基因突变家系病例的临床表型,评估抗癫痫药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 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PRRT2 基因突变 4 个家系受累成员的临床 表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 个家系受累成员 9 例,在婴儿期表现为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 (BFIE)而青少年期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表型者 3 例;婴儿期 BFIE 表型者 5 例,其 中 3 例目前尚在幼儿期是否出现 PKD 表型尚不能确定;仅有 PKD 表型者 1 例为成年女性。8 例 BFIE 表型 者,其中 6 例未治疗均在 2 岁内发作停止;2 例首选左乙拉西坦未控制发作换用奥卡西平后症状缓解;4 例 PKD 表型者,其中 3 例低剂量奥卡西平即可控制发作。结论 PRRT2 基因突变家系中最常见的临床表型 为 BFIE 和 PKD,部分受累者婴儿期出现 BFIE 表型,青少年期可能出现 PKD 表型。较低剂量的奥卡西平治 疗有效,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差,甚至加重发作。

灌注指数作为足月儿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需求预测指标的评估

刘雪琴 张卫星 沈洁 刘玉霞 唐成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77-24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09
摘要 ( 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在预测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复苏过程中血 管活性药物需求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8 1 月至 2020 06 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诊断为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病例 56 例,均为足月儿,根据是否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分为血管活性药物组和非血管活性药物组,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有 31 例,不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例有 25 例。结果 (1)PI 预测血管活性药物需求的临界值为 0.28,灵敏度为 90.3%,特异性为 96%,AUC 0.96(95% CI:0.91 ~ 1.00;P < 0.001);(2)动脉血乳酸预测升压药需求的临界值为 5.45 mg/dL,灵敏度为 74.2%,特异性为 92%,AUC 0.89(95% CI:0.81 ~ 0.97;P < 0.001);(3)其他灌注变 量不能预测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结论 PI 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可以很好地预测足 月儿脓毒性休克患儿是否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万梦园 刘书娟 刘晶晶 崔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82-24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0
摘要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胰腺癌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1 月至 2020 12 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胰腺癌切除术的 PDAC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有无 基础疾病)、术前 1 周实验室检验结果(血常规、CA19⁃9、胆红素水平、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 化程度)。根据公式(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算患者术前1周的SII;并采用ROC曲线来确定SII最佳临界值;利用Kaplan⁃Meier 绘制生存曲线;采用 Cox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前SII PDAC 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年龄42.0 ~ 79.0岁,平均(60.4 ± 9.9)岁;其中男76 50.67%),女 74 例(49.33%)。根据 ROC 曲线得出的 SII 最佳分界值为 822,将 150 例患者分为两组:SII > 822(n = 71)和 SII ≤ 822(n = 79),利用 Kaplan⁃Meier 曲线计算出两组患者术后第 1、3、5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39.7%、5.7%、0.0%)和(71.8%、37.2%、2.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88 ± 1.56)个月和(29.92 ± 2.02)个 月,SII ≤ 822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SII > 822组(P < 0.05)。Cox多变量生存分析显示,SII > 822、肿瘤> 3 cm 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术前SII > 822、肿瘤> 3 cm 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有关,SII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Oxford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双中心对照研究

刘志超, 付立新 崔彦江 杨克强 苗巍 张书钦 李新 马子龙 贾育松 李晋玉 郑晨颖 张帆 刘楚吟 袁巧妹 邸学士 康盛乾 陈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87-24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1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观察 Oxford 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replacement,UKR)与全膝关节置 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 2015 6 月至 2019 6 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一科和东直门医院骨伤一 科行 UKR TKA 100 例内侧 KOA 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单髁组 50 例和全膝组 50 例。比较 UKR TKA 手术出血、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与 1 年后膝关节屈曲度、VAS 分、HS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KR 手术出血量少于 TKA,UKR 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 TKA(P < 0.05);UKR 术后 1 周至 1 年膝关节屈曲度和 HSS 评分高于 TKA,UKR 术后 VAS 评分低于 TKA (P < 0.05);UKR 临床疗效优良率术后 1 周至 6 月高于 TKA(P < 0.05),而术后 1 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UKR TKA 术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内侧 KOA 的患者 TKA UKR 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案,术后一周至一年时间内 UKR 对于疼痛缓解及膝关节功能恢 复效果更佳。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张琪 屈坤鹏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92-24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2
摘要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1 月至 2020 12 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 72 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监测手术前后移植侧、非移植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体循环血清钙离子浓度,通过配 对样本 t 检验,对比术后移植侧、非移植侧两组各时间点血清 PTH 浓度及手术前后体循环血清 Ca2+ 浓度, 以此判断移植甲状旁腺存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各监测时间点,移植侧与非移植侧血清 PTH 呈上升趋势,移植侧血清 PTH 均不同程度高于非移植侧。术后第 1 天移植侧与非移植侧血清 PTH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康复时间延长,术后 1 周、1、2、3、6 个月两组间血清 PTH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 1 天、1 周、1、2 个月体循环血清 Ca2+ 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延长, Ca2+ 逐步升高,至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1周、1、2个月体循环血清Ca2+ 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术后3、6个月体循环血清Ca2+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效改 善患者术后PTH 水平,提高血清Ca2+ 浓度。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王文 王敏 孟庆奇 陈亮 李斯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497-25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3
摘要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1 月至 2020 12 月收治的 40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各20例,单髁置换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治疗,胫骨高位截骨组采取胫骨 高位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髁置 换组生存质量评分与胫骨高位截骨组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膝关节活动度小于胫骨高 位截骨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大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单髁置换术较胫骨高位截骨 术更有助于提升膝关节功能,但不足之处在于膝关节活动度较差。

首发躁狂患者1年内复发的和功能预后的关系影响因素及与疾病转归

芦云平 崔伟 于超 郑冬瑞 严保平 崔利军 张云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01-25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4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首发躁狂患者第 1 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及与 7 年后疾病转归和功能预后的关 系。方法 纳入 2011 10 月至 2013 10 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 147 例,收集首发时人口学、疾病特征、生化指标和治疗情况等资料。通过 7 年随访,了解间期疾病复发、治疗情况及 7 年后现况人口学、整体功能 水平。结果 完成 7 年随访 101 例。复发组(第 1 年内复发者)首发时伴攻击特征者比例、接受维持期治疗 者比例、YMRS 外表因子分、对支持利用度分低于未复发组(第 1 年内未复发者);复发组体质指数、甘油三 酯、伴精神性症状者比例高于未复发组(均 P < 0.05)。复发组 7 年间总发作次数高于未复发组(P < 0.05)。 两组间7年后整体功能评定量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时伴攻击特 征(OR = 0.300)、接受维持期治疗(OR = 0.314)、对支持利用度(OR = 1.370)、伴精神病性症状(OR = 7.696 与第 1 年内复发相关。结论 首次躁狂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对支持利用度低增加了第 1 年内复发风险, 伴攻击特征、接受维持期治疗者复发风险相对低。第1年内复发者后期疾病复发次数多。

高海拔地区结肠冗长症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术后大肠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黄国强 魏小巍 叶谢智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06-25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5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结肠冗长症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 者行结肠手术(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与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 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360例因结肠冗长症就诊的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 归纳总结。按照是否合并HAPC将患者分为合并HAPC组和无HAPC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 常规、凝血功能、手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合并 HAPC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FDP)(入院第1天、术后第2、第3、第7天) 与无HAP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合并HAPC组患者的术后血氧饱和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 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无HAP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合并HAPC组手术前后的平 均动脉压(MAP)的差值及手术前后心率(HR)均较无HAP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肠冗长症合并HAPC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较不合并HAPC患者肠道恢复时间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 较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术后心率明显加快,手术后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较大,所以,术前早期诊断、围 手术期和手术积极干预治疗,积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是降低HAP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关键

耐碳青霉烯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崔颖鹏 冯冰 彭雅琴 黄汉 伍众文 廖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13-251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6
摘要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出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 96 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耐 药敏感性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96 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分析,PCR 扩增耐药基因及电泳成像分析,药敏试验分析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15 种药物的敏感情况。 结果 标本主要来源:下呼吸道 59 株(61.5%),静脉血 18 株(18.75%),引流液 8 株(8.3%);主要科室:ICU 科室 75 株(78%),康复医学科 5 株(5.2%),神经科 5 株(5.2%);改良 Hodge 试验阳性菌株 69 株(71.9%);酶 抑制试验显示与表型不相符,存在复合耐药机制;该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 沙星的耐药水平达 100%,对其余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 沙星、多西环素、头孢他啶耐药水平分别为 83.3%、85.4%、88.4%、91.7%、96.9%、98.9%、99.0%,对多粘菌素 耐药率为 1.1%,替加环素耐药率为 4.2%,米诺环素耐药率为 36.8%;检出耐药基因 OXA⁃23 95 株,OXA⁃51 93 株,KPC 3 株,其余耐药基因未检出。结论 碳青霉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 OXA⁃23、OXA⁃51基因为该院临床碳青霉烯酶主要耐药基因。

药物与临床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曹志勇 陆珍辉 郭啸鸣 朱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18-25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7
摘要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ICA)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ld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集伴ICA的MIS患者,根据不同方案进入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 mg/d及阿 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90 d预后,mRS ≤ 2 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 ICA 斑块负荷;进行 12 个月的随访评估复发的情况。结果 纳入 212 例患者,治疗组 74 例,对照组 138 例。两组的基线资料、90 d 的短期预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180 d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斑块负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组死亡1例,死亡于脑出血,对照组死亡1例,死因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17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联合应用依折 麦布和阿托伐他汀治疗伴ICA的MIS可减轻患者ICA斑块负荷,并降低1年内的复发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朱嫦琳 陈展泽 李启欣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24-252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8
摘要 ( 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DCA)及临床影响曲线方法,探讨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的异常蛋 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 5 月至 2020 7 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体检健康者标本共 982 例并分为肝细胞癌组、 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胆管癌组、肝继发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共6组,测定受试者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采 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DCA 及临床影响曲线方法评价 PIVKA⁃Ⅱ AFP 单独及联合检测在 HCC 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肝细胞癌组患者 PIVKA⁃Ⅱ水平和 AFP 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 < 0.001),肝炎组患 PIVKA⁃Ⅱ水平和 AF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肝细胞癌组、肝炎组及肝硬化组 PIVKA⁃Ⅱ AFP 增高不一致,所占比例分别为 35.44%、33.08%、35.43%。以非肝癌者为对照,PIVKA⁃Ⅱ的曲线下面积 AUC)优于 AFP(P < 0.001),与联合检测基本一致(P = 0.967);以健康人群为对照,两者联合检测 AUC PIVKA⁃Ⅱ(P = 0.038 5),PIVKA⁃Ⅱ AUC 优于 AFP(P < 0.001)。结合年龄及性别因素,联合检测对 HCC 的诊断价值优于 AFP,除了风险阈值为 0.24~0.25 时,联合检测对 HCC 的诊断价值均优于 PIVKA⁃Ⅱ 单独检测。在阈值概率为 0.2 时,被联合检测方案划分为高风险的人数与真阳性人数基本达到一致。 结论 血清 PIVKA⁃Ⅱ AFP 均为诊断 HCC 的良好生物标志物;在进行 HCC 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时,应结 合患者性别、年龄、PIVKA⁃Ⅱ及AFP 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区域的ADC值、rADC值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与鉴别及其与Ki-67相关性

耿磊 孙毅 赵妍 万金鑫 许磊 叶永盛 汪秀玲 徐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30-25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19
摘要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肿瘤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相对表观扩 散系数(rADC)值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与高 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鉴别诊断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 30 PCNSL 35 HGG 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比较两 组肿瘤不同区域 ADC 值的差异,绘制 ROC 曲线,比较 ADC rADC 值对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PCNSL 组肿瘤实质 ADC 值、rADC 值与 Ki⁃67 的相关性。结果 PCNSL 组肿瘤实质、近、远侧瘤周、对侧脑白质的 ADC 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78.758,P < 0.001),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PCNSL HGG 组实质 ADC 值和近、远侧瘤周 ADC 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先升后降抛物线型与折线上升型。PCNSL 肿瘤实质与远侧瘤周 ADC 值、rADC 值均显著低于 HGG 组(P < 0.001),而 PCNSL 组近侧瘤周 ADC 值、rADC 值均显著高于 HGG 组(P < 0.001);肿瘤实质 rADC 值=1.045 时,鉴别诊断 PCNSL HGG 的敏感度、特异 度、准确率分别为96.7%、85.7%、90.8%,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64),诊断效能最高。ADC 值、rADC 值与 Ki⁃67 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区域的 ADC 值测量技术为 PCNSL HGG 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无创性判断肿瘤及瘤周的微观浸润状态提供病理基础及分子影像学依据,亦可从分子水平反 PCNSL 的增殖活性。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张思婷 蔡焱 李碧 孙志丹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35-253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0
摘要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UFUI)在测量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颈 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 GA 组(102 例),并根据是否合并骨质侵蚀 情况,将 GA 组分为非骨质侵蚀组(52 例)及骨质侵蚀组(50 例)。另将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 54 例健康志愿 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全体受试者的血压、血脂、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起始时脉搏波传 导速度(BS)及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ES)等指标。结果 (1)GA 组尿酸、IMT、BS、ES 较对照组明 显增高(P < 0.05),GA 组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GA 组中,骨质侵蚀组 BS、ES、病程明显高于非骨质侵蚀组 P < 0.05),两亚组间 IMT、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GA 患者 BS、ES 分别与 IMT 呈正相关。对照组、非骨质侵蚀组、骨质侵蚀组BS 分别为(5.12 ± 0.76)m/s、(5.90 ± 0.84)m/s、(6.81 ± 0.76)m/s,ES 分别为(6.93 ± 0.96)m/s、(8.60 ± 1.19)m/s、(9.50 ± 0.79)m/s。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BS ES 增高,颈动脉硬度增高、弹性下降。UFUI 技术可以早期发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颈动 脉弹性功能变化,为临床早期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心功能分析

李艳飞 张颖 黄立伟 庞丽娜 郑敏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40-25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1
摘要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oronary artery origin anomalous,CAOA)患者的超声影像特 征,并评价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1 月至 2020 4 月我院确 诊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 43 例患者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 16 例接受冠脉移植手术),分析其超声影像特 征及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后超声改变。结果 43 例患者女性占 65.1%(28/43),51.2%因发现心脏杂音就 诊(22/43)。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常见(65.1%,28/43),其中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者最多(20/43 46.5%),58.1%患者无其他心血管畸形(25/43)。主要继发改变为二尖瓣关闭不全(7/43,16.3%),左室射血 分数(LVEF)均数大于50%。16 例冠脉移植手术患者术后 6 个月出现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减小、二 尖瓣反流减少(P < 0.05)。结论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超声心动图以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最为常见,多数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主要继发改变为左心系统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射血分数均数 大于50%。冠状动脉移植术后6月左心室重构可恢复。

调查研究

广州市中医医院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温明鑫 庞震苗 徐庆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44-254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2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广州市中医医院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广州市中医统计信息和政府官 方网站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泰森多边形、平均最近邻分析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方法 对广州市中医医院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和空间分析。结果 最近邻比率 ANN = 0.85,Z = -1.68 P = 0.09;观测 K 值显著小于期望 K 值和低值置信区间。结论 仅考虑空间位置时,广州市中医医院呈现 弱聚集分布;增加人口权重设置后,其分布变为离散分布。

中医药现代化

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吕岑 方志聪 彭珺 杨华 肖淦辰 熊芳丽 黎喜平 夏景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49-255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3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初步评价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医为寒痹,苗医为冷骨风)的安全性 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各临床中心同步按照入选标准共纳 入 297 例。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安慰剂组和针灸组,治疗组采用随症取 5~6 个穴位,用弩药液涂擦膝 关节周围,以按揉法和点压法按摩所选穴位,待患者感觉膝关节局部有热感 10~15 min 后穴位常规消 毒,以无菌的梅花针沾弩药液点刺所选穴位,每个穴位点刺 3~5 次,并在点刺部位使用竹罐拔罐,10~ 15 min 后取罐。安慰剂组采用安慰剂代替弩药液,选穴及方法同治疗组。针灸组采用选取其他穴位常 规针刺,用灸法或温针灸法。研究疗程为 10 d。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膝关节疼痛 VAS 评分、主要临床症 状改善率、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及 WOMAC 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18.33%,显效率为 59.16%,总有效率为 83.33%,优于安慰剂组(0、1.47%、19.12%)和针灸组(15.25%、 50.84%、82.76%)(P < 0.05),且 PP 分析与 FAS 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三组膝关节疼痛 VAS 评分治疗前后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治疗后组间休息痛、晨僵、行走痛、站立痛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 率及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安慰剂组、针灸组 WOC 评分相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未发现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论 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安 全、有效。
综述

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晨颖 张高飞 娄涵潇 王迪 李佳美 曾跃勤 刘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54-25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4
摘要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如何治疗烧伤后瘢痕,改善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厚度、柔韧性是众多研究者面临的难 题。同时,对于烫伤后适当的激光参数的设置还没有很好地定义,激光治疗的总体疗效尚未明确。本文 将针对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治疗后瘢痕状态的改善、治疗时间、激 光相关参数设置、联合治疗和不良反应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烧烫伤创面,减少瘢痕和改善瘢 痕状态提供更好的依据。

长链非编码RNA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陆彩莲 黄正元 陈弘旭 李珊 康林 熊鹏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59-256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5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目前研究普遍认 为精神分裂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且遗传作用更突出。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本文就 lncRNA 的生物学特征、ln⁃ cRNA 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临床症状以及治疗上的联系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低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夏婷婷 邵成杰 史家欣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61-25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6
摘要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盐酸安罗替尼单药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侯继院 祁佩红 王海霞 龚哲 单国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9):  2565-25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9.027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