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2-10
指南

初级保健和内分泌临床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要点与解读

牛春燕 陈跃 宋用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67-2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1
摘要 ( 2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肥胖和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达到流行程度,因此需要内分泌科和初级保健临床医生共同参 与其早期诊断和管理。T2DM 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 NAFLD 的最重要肝外伴发病, 因此 NAFLD 的管理涉及生活方式、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各方面,还应包括肝硬化的预防。本指南系 统阐述了成人和儿童 NAFLD 的预防、诊断、治疗策略,为内分泌学家、初级保健临床医生、卫生保健专业 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有关NAFLD 诊断和管理的循证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栏

新冠病毒感染者前白蛋白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焦虑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中介作用

王璐洁 罗纯 黄淑玲 林连升 张园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73-27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2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焦虑、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淋巴细胞的影 响及中介作用,为预防及改善新冠肺炎愈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测量 212 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焦虑情况,血液指标如前白蛋白、hs⁃CRP 量和淋巴细胞数量等由医院检验科统一检测和提供结果 本次共纳入 212 例,年龄 19 ~ 59 岁,其中男 139 例,女 73 例。年龄(34.67 ± 9.97)岁,住院时长 2 ~ 27 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08 例(50.9%),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轻型)71 例(33.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33 例(15.6%)。血清前白蛋白与焦虑程 度、hs⁃CRP 水平呈负相关(P < 0.001),与淋巴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 < 0.001);焦虑与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 关(P < 0.01);hs⁃CRP 与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 < 0.001)。中介效应由两条路径组成:前白蛋白→ →淋巴细胞的间接效应1,前白蛋白→hs⁃CRP→淋巴细胞的间接效应2。研究结果显示,前白蛋白可以通 过焦虑、hs⁃CRP 的中介作用对淋巴细胞产生影响(P < 0.05)。结论 焦虑、hs⁃CRP 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前白 蛋白对淋巴细胞影响的重要中介机制。

基础研究

ANGPTL8敲除减轻DE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高玉玖, 胡蓉, 方晨, 李盼盼, 孟享, 郭兴荣, 冯莹,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78-2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3
摘要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8(ANGPTL8)在 N⁃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 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野生型(WT)和 ANGPTL8 敲除(ANGPTL8 KO)C57BL/6J 小鼠,腹腔注射 DEN(50 m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15日龄各组32只,8周龄各组14只)。利用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肝组 织和肝原代细胞中ANGPTL8的表达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 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肝原代细胞活性氧(ROS)累积差异;ELISA 检测血液中炎症因子 IL⁃6、IL⁃1β 含量;TUNEL 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DEN 诱导 3 d 显著上调肝脏中 ANGPTL8 表达; WT 小鼠相比,ANGPTL8 KO 可显著下调 DEN 诱导小鼠血清中 ALT AST、IL⁃6 IL⁃1β 水平;ANGPTL8 KO小鼠肝小叶紊乱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淤血、空泡样变和坏死程度较轻;ANGPTL8 KO小鼠显著改 DEN诱导的肝细胞ROS累积和凋亡。结论 DEN上调肝脏中ANGPTL8表达,ANGPTL8进一步促进肝脏 急性炎症期ROS累积、炎症因子表达和肝细胞凋亡,从而加剧DE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自噬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的作用效果分析 
屈肖肖 乔庆阳 陈宁 宋同阳 李瑜 刘树义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85-2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4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自噬干预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应。方法 18 SPF 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 组)、自噬阻断组(M⁃3⁃MA 组)及自噬激动组(M⁃Rap 组),分别给予甲泼尼 龙、甲泼尼龙+3⁃甲基腺嘌呤(3⁃MA)、甲泼尼龙+雷帕霉素(Rapamycin),8 周后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脂、 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内皮素 1(endothelin⁃1 ET⁃1)含量;股骨头取材后,Western blot 检测 LC3Ⅱ/Ⅰ p62 的表达。结果 M 组、M⁃3⁃MA 组及 M⁃Rap 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 66.67%、100%、33.33%,与 M 组比较,组间比较 M⁃3⁃MA 组平均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更 大,而 M⁃Rap 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M 组比较,M⁃3⁃MA 组大鼠股骨头内 LC3Ⅱ/Ⅰ蛋白 表达量降低、p62 蛋白表达量升高,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及 ET⁃1 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eNOS NO 含量降低,M⁃Rap 组大鼠股骨头内 LC3Ⅱ/Ⅰ蛋白表达量增加、 p62 蛋白表达量降低,血中 TG、TCH、LDL ET⁃1 含量降低,HDL、eNOS NO 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 自噬干预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促进血管内皮损伤修复来改善 SANFH 的发生率, 局限坏死病灶范围,是SANFH 治疗的新方向。

基于Yes 相关蛋白/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通路探讨淋巴管新生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刘晶晶 陈昌贵 孙茹雪 李立为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89-2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5
摘要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 Yes 相关蛋白(YAP)/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ROX1)通路探讨淋巴管新生在高血 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 4 组,每组 10 只:假手术(Sham)+YAP⁃KO 组、TAC+YAP⁃KO 组、 Sham+WT 组和 TAC+WT 组。通过超声心动图获得小鼠心动图参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 鼠心脏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 1(LYVE1)表达。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分为以下 6 组进行 :对照(Control)组、AngⅡ+NC 组、AngⅡ+si⁃YAP 组、AngⅡ+YAP 组、AngⅡ+si⁃YAP+Vector 组和 AngⅡ+si⁃YAP+PROX1 组。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 EDU 染色检测 LECs 的迁移、增殖。结果 TAC+WT 组相比,TAC+YAP⁃KO 组小鼠心脏质量比、心肌细胞大小和间质纤维化面积均显著增加(P < 0.05), 和淋巴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ngⅡ+NC 组愈合面积、细胞增殖、管形成数 量显著下降(P < 0.05),并且 AngⅡ+si⁃YAP 组下降程度较 AngⅡ+NC 组更大(P < 0.05),而 AngⅡ+YAP 组的愈合面积、细胞增殖、管形成数量较 AngⅡ+NC 组显著增加(P < 0.05)。与 AngⅡ+si⁃YAP+Vector AngⅡ+si⁃YAP+PROX1 LECs 、增 加(P < 0.05)。 结论 YAP/PROX1 信号通路介导的淋巴管新生可能是一种治疗压力过载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的潜 在靶点。

肉桂醛对PC⁃3细胞增殖、EMT及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吴俊檄 唐欲博 令狐熙涛 包广龙 施浩然 文振宇 黄帅 瓦庆德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298-3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6
摘要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对 PC⁃3 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 chymal transition,EMT)及干细胞特性的作用及机制,为 CA 作为潜在抗前列腺癌骨转移药物提供前期实 验参考。方法 通过 CCK⁃8 法、Transwell 实验、基质黏附实验及成球实验检测 CA PC⁃3 细胞增殖、迁移、 侵袭、黏附及成球的影响,qRT⁃PCR 分析 CA 处理 PC⁃3 细胞后 miR⁃143 AGO2 mRNA 表达情况,Transwell 实验和基质黏附实验检测单独加入 CA、转染 miR⁃143mimic、AGO2⁃siRNA 同时处理 CA AGO2、同时转染 miR ⁃143mimic AGO2 PC ⁃3 细胞的侵袭、迁移及黏附情况。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 CA 或转染 miR ⁃ 143mimic 后PC⁃3 细胞AGO2、EMT 及干细胞特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A 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黏附及成球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qRT⁃PCR 分析 发现 CA 可上调 PC⁃3 细胞中 miR⁃143 表达、抑制 AGO2 mRNA 表达;过表达 miR⁃143 及沉默 AGO2 均能抑制 PC⁃3 细胞的迁移、侵袭及黏附,而同时上调 AGO2 CA、同时上调 miR⁃143 AGO2 PC⁃3 细胞迁移、侵 袭及黏附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此外,过表达 miR⁃143 CA 均能抑制 PC⁃3 细胞中 AGO2、ZEB1、Vimentin N⁃cadherin、fibronectin CD44、Oct⁃4、c⁃Myc 蛋白的表达。结论 CA 可在体外抑制 PC⁃3 细胞的增殖、迁移、 侵袭及黏附能力,此外,CA 可抑制 PC⁃3 细胞的 EMT 及干细胞特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 miR⁃143/AGO2 轴有关。

二氧化硅通过调节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促进 MUC5AC 表达 

王孝芸 唐红梅 王星 马宁 李月蛟 袁谢芳 徐国锋 张沄,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03-3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7
摘要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硅(SiO2)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 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 10%胎牛血清的 DMEM 高糖培养基在 37 ℃ 5% CO2的培养箱培养 Beas⁃2b 使用 NC⁃siRNA、ATG5⁃siRNA、BECN1⁃siRNA mCherry⁃EGFP⁃LC3 等慢病毒转染 Beas⁃2b。各转染组细胞 用相应慢病毒(MOI = 20)转染 12 h 后换新鲜培养基,并用嘌呤霉素(1 μg/mL)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转 染细胞株。用 SiO2 (100 μg/mL)刺激前述稳定转染细胞株 24 h,并设 PBS 对照组。免疫荧光和免疫印 迹检测 MUC5AC、自噬相关蛋白 5(ATG5)、BECN1 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LC3)的蛋白水平;共聚焦显 微镜观察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情况。结果 SiO2组的 MUC5AC、ATG5、BECN1 LC3 II 的表达高于对照 组(P < 0.05);ATG5 BECN1 敲减细胞株中,SiO2 刺激后 MUC5AC LC3 II 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SiO2可通过调节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促进 MUC5AC 表达,其作用机制与 ATG5 BECN1 信号途径相关。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 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
伍灏堃 樊婷 余天浩 廖文君 李晓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09-31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8
摘要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 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 50%)并于 2021 7-12 月期间在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7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ISR 患者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36 例,观 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 效果、心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以及狭窄率显著改 善(P <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VEF、LAD 显著升高(P < 0.05),RVD、LVD、LVEDV 下降(P < 0.05),且观察组患 者的 LVEF、LAD 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RVD、LVD、LVEDV 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 6 个月 发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 患者术后的 Mb、cTnⅠ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 6 个月 Mb、cTn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对 ISR 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切割球囊联合联合药物脱洗球囊进行治疗,效果以及 预后较好。

鼻窦药物支架在复发性鼻窦炎中的短期疗效 
李德宏 倪茂美 任娟娟 曹长兴 王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15-32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09
摘要 ( 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复发性鼻窦炎(RRS)患者行修正性内镜鼻窦手术(ESS)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 物支架(SES)对术区创面恢复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自身 对照方法在 ESS 术中随机分为支架侧(支架组)和对照侧(对照组)。术后 30、90 d,由独立评估小组根 据内镜检查结果评估支架侧和对照侧术区恢复情况,进行内镜评分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术后干预(手 术和口服激素干预)。结果 共计纳入的 30 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术后 30 d,支架组相比对照组术后需 要干预的比例降低了50%(χ2 = 5.514,P = 0.007 0),其中手术干预下降50%(χ2 = 4.921,P = 0.043 9),口服激素 干预下降了50%(χ2 = 5.292,P = 0.022 7),额窦口通畅度提高60%(χ2 = 5.343,P = 0.034);术后90 d,支架组 相比对照组术后需要干预的比例下降 50%(χ2 = 5.414,P = 0.024 5),其中手术干预下降 42.8%(χ2 = 4.887 P = 0.033 9),口服激素干预下降了 66.7%(χ2 = 5.492,P = 0.042 7),额窦口通畅度提高 44.4%(χ2 = 4.343 P = 0.044),炎症评分(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42,P = 0.035)。结论 RRS 术中置入 SES 提高 了额窦术后的通畅性,降低了 ESS 术后再干预的可能和术后的炎性反应,SES 治疗复发性鼻窦炎 的短期效果有效。

不同程度肌少症老年男性骨密度与 血清25羟维生素D、鸢尾素的关系 
邓嘉杰 阳琰 蔡玉兰 吴旻 万玲 杨嘉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21-3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0
摘要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肌少症(sarcopenia,SP)老年男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血清 25 羟维生素 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鸢尾素(Irisin)水平表达及在肌量、骨量流失 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筛选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老年肌少症男性 225 例,根据 肌少症不同程度分为 3 组:肌少症前期(presarcopenia)组(A 组,75 例)、肌少症(sarcopenia)组(B 75 例)、 严重肌少症(severe sarcopenia)组(C 组,75 例)。同时选取来自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匹配其年龄后纳入 正常对照组(NC 组,75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所有受 试者血清 Irisin 水平。结果 C BMD 明显低于 A 组、B 组及 NC 组(均 P < 0.05);A BMD 明显低于 N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 SP 严重程度分级患者血清 Irisin、25(OH)D 水平之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Pearson 结果显示:血清 Irisin BMD(L1⁃4、Neck)、SMI、握力、步 速、25(OH)D、HDL⁃C 呈正相关,与 BMI、LDL⁃C 呈负相关;血清 25(OH)D 水平与 BMD(L1⁃4、Neck)、SMI、握 力、步速、HDL⁃C、Irisin 呈正相关,与 BMI、TG 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人群肌量、骨量流失与 25(OH)D 与Irisin 低水平表达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SP的诊断及治疗。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郑伟杰 马航展 曾展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26-3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1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1 月至 2022 1 月我院收治的 75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 折复位床联合 PVP 组(复位床组)、单纯 PVP 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 组),比较 3 组患 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 角、vas 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 6 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 PKP 组与单纯 PVP 组比较,术后 Cobb 角更 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 PKP 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 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 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 Cobb 角更小,恢复伤椎椎体前缘的高度更高,降低住院费用,可在 基层医院推广。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中大肩袖撕裂的研究 
马栋 苑博 李玉民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32-3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2
摘要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切断术与固定术联 合肩袖修补术治疗合并 LHBT 损伤的中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民航总医院行 LHBT 切断术与固定术联合肩袖修补术的 45 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 LHBT 切断组(n = 25)和 LHBT 固定组 n = 20)。术前及术后 1 年采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来评估,术后 1 年复查核磁共振同时观察患侧Popeye 形及屈肘、前臂旋后力弱发生率。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术后1年两组肩关节活动度、VAS 分、UCLA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两组术后 1 年肩关节活动度、VAS 分、UCLA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LHBT 固定组手术时间长于 LHBT 切断组(P < 0.05)。两组肩袖再撕裂率、Popeye 畸形、屈肘及前臂旋后力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 LHBT 固定术和切断术联合肩袖修补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两种术式 Popeye 畸形以及屈肘、前臂旋后力弱发生率接近,但 LHBT 切断术手术时间更短,是更为简便、经济的手 术方式。

药物与临床
海藻生物胶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穿孔愈合及腹腔感染的影响 
彭淮都 张俊烁 郑楚发 蔡楚东 祝令朕 蔡淑钿 方喜 吴俊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38-342. 
摘要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海藻生物胶(SBG)对胃十二指肠穿孔(GDP)患者穿孔愈合(PH)及腹腔感 染(AI)的影响。方法 106 GDP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3 例和对照组 63 例,于术前和术后第 3 观察其炎症指标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术 后穿孔愈合情况、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有否腹腔脓肿和住院 时间,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海藻生物胶(SBG)在 胃十二指肠穿孔(GDP)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穿孔愈合率均是 100%;两组 患者术 WBC、CRP、PCT ;治 3 WBC CRP 术前水平有明显下降,而 PCT 仅稍微好转;对照组 WBC CRP 术后第 3 天水平较术前有所下降但 幅度较小,而 PCT 变化不大;两组炎症指标术后的对比,治疗组 WBC CRP 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明显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PCT 的对比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4)但治疗组比对 照组略有下降。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和腹腔脓肿发  , 降(P = 0.069)。 结论 研究发现海藻生物胶应用于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是安全的,不仅能促进穿孔愈合,而且能 有效改善腹腔感染。

司美格鲁肽治疗成人非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效果的Meta 分析 
双丹丹 张惠莉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43-3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4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司美格鲁肽治疗成人非 2 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效果。 方法 检索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六 大数据库中建库至 2022 4 月的有关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或其他药物对照治疗成人非 2 型糖尿病超重和 肥胖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运用 RevMan 5.4.1 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 RCTs 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6 RCTs,成人非 2 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共计 4 137 例。 Meta 分析结果表明,司美格鲁肽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比高于安慰剂组和利拉鲁肽组[MD = -12.87 95%CI(-14.28 ~ -11.46),P < 0.05;MD = -7.18,95%CI(-10.95 ~ -3.41),P < 0.05];司美格鲁肽组体质量 下降值大于安慰剂组和利拉鲁肽组[MD = -12.58,95%CI(-14.07 ~ -11.09),P < 0.05;MD = -7.23,95%CI (-9.99 ~ -4.48),P < 0.05];司美格鲁肽组体质量下降≥ 5%、≥ 10%以及≥ 15%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安慰剂 组和利拉鲁肽组[OR = 8.90,95%CI(6.08 ~ 13.04),P < 0.05;OR = 3.59,95%CI(2.26 ~ 5.69),P < 0.05]、 OR = 12.45,95%CI(8.91 ~ 17.39),P < 0.05;OR = 5.02,95%CI(2.56 ~ 9.84),P < 0.05]、[OR = 14.36,95%CI (9.39 ~ 21.96),P < 0.05;RR = 3.71,95%CI(2.57 ~ 5.34),P < 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治疗成人非 2 型糖 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有显著的减重效果,且优于利拉鲁肽。

调查研究
鼻咽癌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 
刘坤 蔡琼 徐蕾 周颖 李菁 宁仁利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50-3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5
摘要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咽癌质子重离子放疗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明确易出现问题的 人群,为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应对策略。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法于 2020 6 月至 2021 6 月对在上 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及 SPB 量表测量患者的 SPB 况。结果 120 例鼻咽癌患者 SPB 均分为(19.72 ± 7.96)分,近 3/5 患者为轻度 SPB。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 男性(OR = 3.177,P = 0.037)、医疗费用经济承受能力较差(OR = 6.657,P = 0.014)、放疗同步免疫/靶向治 疗的患者(OR = 7.947,P = 0.038)是中高水平 SPB 的危险人群。结论 鼻咽癌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 SPB 体呈轻到中度水平,但仍不能忽视 SPB 高危人群,可通过提供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增加社会 支持和完善医疗保障等来增强其心理韧性。

中医药现代化
寿胎丸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孙六娜 卢如玲 张淑婷 李安 蓝红云 何艳霞 江湧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55-3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6
摘要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寿胎丸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因子 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 2020 2 月至 2022 2 月我院收治的肾虚型 PCOS 不孕患者 116 例为研究对 象,根据信封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54 例、寿胎丸组 62 例,前者采用来曲唑口服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 合寿胎丸方剂优化治疗,治疗 3 个月经周期后对比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关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1)寿胎丸组治疗后总周期数、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2)寿胎丸组治疗后卵泡直径、成熟卵泡个数及优势卵泡个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3)寿胎丸 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Em)大于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数(RI)低于对照组 P < 0.05)。(4)寿胎丸组治疗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睾酮(T)、黄体生 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内脂素(visfatin)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5)寿胎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寿胎丸可有效改善肾虚型 POCS 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水平和 卵泡发育情况,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外周血miR⁃92a和miR⁃342在急性肺损伤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毕婧 黄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60-3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7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微小 RNA(microRNA,miRNA)⁃92a miR⁃342 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60 ALI 患者,根据随访生存状态将患者分为 ALI 存活组(n = 40)和ALI死亡组(n = 20),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分析外周血 miR⁃92a miR⁃342 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Cox 回归分析 ALI 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 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miR⁃92a和miR⁃342对ALI患者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 照组相比,ALI 存活组和 ALI 死亡组 APACHEⅡ评分、LIPS 评分更高,外周血中 CRP 更高。qRT⁃PCR 分析结果表明,ALI 存活组 miR⁃92a 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ALI 死亡组 miR⁃92a 相对表达水平高于 ALI 存活组(P < 0.05);ALI 存活组 miR⁃342 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ALI 死亡组 miR⁃342 相对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ALI 存活组(P < 0.05)。Cox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周血 CRP、miR⁃92a miR⁃342 平是影响 ALI 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 结果表明,miR⁃92a 曲线下面积为 0.865,灵敏 度为 84.39%,特异度为 73.29%,截断值为 2.16;miR⁃342 曲线下面积为 0.839,灵敏度为 82.19%,特异度 71.77%,截断值为 0.56。MiR⁃92a miR⁃342 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 0.895,灵敏度为 86.87%,特异度 76.57%。结论 外周血 miR⁃92a miR⁃342 水平与 ALI 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为 ALI 早期预测提供 临床依据。

血清miR⁃21、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变化及评估后遗神经痛的分析 
袁峰 张书力 李少军 李敏 胡焓 童胜雄 田佳玉 冯丹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64-3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8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 miR⁃2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变化及 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我院带状疱疹患者183例,其中122 作为训练组创建模型,另 61 例作为验证组评判模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 61 例作为对照组。带状疱疹患 者均常规治疗。三组均检测血清 miR⁃21、HIF⁃1α 水平。分析训练组发生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及血清 miR⁃21、HIF⁃1α 水平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评估价值。结果 训练组治疗前、治疗 1 周血清 miR⁃21、HIF⁃1α 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训练组治疗 1 周血清 miR⁃21、HIF⁃1α 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 < 0.05);血清 miR⁃21、HIF⁃1α 水平仍为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Logistic 回归模型在训 练组评估发生后遗神经痛的 AUC 0.876,验证组中评估发生后遗神经痛的 AUC 0.869。结论 血清 miR⁃21、HIF⁃1α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呈高表达,经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且 miR⁃21、HIF⁃1α 水平升高为患 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二者水平构建的风险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血清外泌体microRNAs 单一及组合panel 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郝剑 韩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64-3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19
摘要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血清外泌体 miR⁃15b、miR⁃16、miR⁃21 miR⁃31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 并评估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3 月至 2022 5 月本院收治的 123 例直肠癌患者 (结直肠癌组)及 117 例大肠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直肠癌组),并纳入 150 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 (健康对照组)。提取血清外泌体中 miR⁃15b、miR⁃16、miR⁃21 miR⁃31,qRT⁃PCR 比较 4 miRNA 在各 组中表达水平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 4 miRNA 单一及组合 panel 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 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血清 miR⁃15b、miR⁃16、miR⁃21 miR⁃31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且 miR⁃ 15b、miR⁃21 miR⁃31 水平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 < 0.05)。Ⅲ⁃Ⅳ期、伴淋巴结浸润、低分化程度结直肠癌 组患者血清 miR⁃15b、miR⁃21 miR⁃31 水平分别高于Ⅰ⁃Ⅱ期、不伴淋巴结浸润、中⁃高分化程度患者,miR⁃ 15b、miR⁃21 miR⁃31 水平与临床 TNM 分期、伴淋巴结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4 miRNA 中诊断价值最高的指标是 miR⁃15b,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1.33% 91.80%(P < 0.05);且 miR⁃15b miR⁃21 miR⁃31 的组合 panel 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06% 94.44%(P < 0.05)。结论 miR⁃15b、miR⁃16、miR⁃21 miR⁃31 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异常表达,miR⁃15b、miR⁃ 21 miR⁃31 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且 miR⁃15b、miR⁃21 miR⁃31 组合 panel 具有作为结 直肠癌的新型诊断模型的潜力。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对直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梁百晖 杨文 刘岘 戴剑濠 张汉良 陈维翠 卢健烨 陈加良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74-38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20
摘要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 CT(DLSCT)在评估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瞻性分析 78 例术前接受 DLS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 108 枚淋 巴结分为转移组(n = 52)及非转移组(n = 56)。两名影像医生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测量淋巴结短径(SD),评估其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测量平扫期有效原子序数(Eff⁃Z),动脉期(AP)及静脉期 VP)的碘浓度(IC),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 Mann⁃Whitney 检验及 χ2 检验 比较两组间形态学指标及光谱 CT 参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的淋巴结 SD、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移 组的 NICAP NICVP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 < 0.05),而 Eff⁃Z 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淋 巴结的 SD、边缘、形状、强化均匀度,NICAP NICVP在评估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10 0.648、0.630、0.637、0.806 0.722;将 AUC 值相对较高的 3 个参数(NICAP,NICVP SD)联合评估淋巴结转 移,AUC 值最大,达 0.911,敏感度 80.77%,特异度 85.71%。结论 DLSCT 标准化碘浓度值有助于提高直肠 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光谱CT 多参数联合SD 可提高诊断效能。

综述
ALBI 分级在肝细胞癌肝功能评估及预后分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詹一 倪才方 仲斌演 田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81-3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21
摘要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治疗相关的预后预测仍以 Child⁃Pugh 评分为主, 但在实施“精准医学”的年代越显其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利用 ALBI 分级(白蛋白⁃胆红素 分级)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肝癌的患者的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ALBI 分级的优、缺点加以总 结,并将近年来将其应用于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脑微透析技术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李小杰 谭冬 杜玉民 袁宇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86-3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22
摘要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知的特点,单一且常规的监 测手段如脑电图对癫痫的预测或治疗指导起到的效果有限,因此结合新的手段可以进一步预测或指导其 治疗。脑微透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能够对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浓度等变化进行监测,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很好地预测癫痫的发作,并且能研究其发生背后的机制,对治疗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本文就目前 改进时间分辨率的脑微透析技术、微型化取样探针、光遗传学结合脑微透析技术作一综述,旨在为检测癫 痫发作中的脑神经化学物质提供新的思路。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侯勇哲, 张琴 赵霄晨 何苗 鱼玲玲, 白海 吴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3):  390-3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3.023
摘要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病情危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衰竭和顽固性低 氧血症,可发展为高致命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尽管对 ALI 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进行了广泛的 研究,但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 ALI 治疗防治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分化潜力和低免疫原特性, 逐渐被研究用于治疗 ALI。MSCs 的治疗作用部分是通过释放细胞外囊泡(EVs)发挥作用的,MSC⁃EVs 含多种 mRNA、miRNA、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且 MSC⁃EVs 免疫排斥 性低、易于储存和安全性较高,在 ALI 的治疗和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 MSC⁃EVs 生物学特性、治疗 ALI 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以望 MSC⁃EVs 成为 ALI 未来治疗的 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