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专家笔谈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关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汪汉 秦莉 罗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175-118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1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关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其患病、发病率均较高,是结缔组织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结缔组织疾病相关心力衰竭的潜在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并不能完全解释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关心力衰竭的高发风险,疾病自身和治疗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针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关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此临床多遵循现有相关指南执行。此外,控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治疗原发病也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骆骏骞 邓志文 黎土娣 陈荣 曾智桓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181-11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2
摘要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因此,关于各种心力衰竭的 治疗方法受到全球的广泛重视,同时,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取得新的进展,各国的心力衰 竭指南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可溶性 鸟苷酸环化酶(sGC)激活剂、铁剂、重组人松弛素 ⁃2 以及心脏康复治疗等已被证实可以使心力衰竭患者 获益,本文将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新进展

靶向微泡介导超声辅助溶栓技术研究进展

许涛 周畅 ​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187-11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3
摘要 ( 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栓栓塞疾病所产生的急性临床事件及其不良预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溶 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其中超声联合靶向微泡溶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溶 栓、外科取栓以及导管内溶栓术,具有溶栓时间窗宽、溶栓药物给与剂量精准、溶栓效果显著且容易评价 的优势。本文将着重从助溶栓技术中靶向微泡的分类、助溶栓机制以及靶向微泡助溶栓技术在实验及临 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基础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室重构的影响

刘立天 王家琦 谢悦陶 张飞飞 党懿 齐晓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193-11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4
摘要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室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 尺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3 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及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衰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 建立慢性心衰兔模型。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心衰组给予 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心脏彩超及血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行 Western blot 检测信号通路 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心衰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α⁃SMA、ColⅠ、ColⅢ、MMP2、MMP9、TGF⁃β Smad2、Smad3 蛋白水平降低,Smad6 Smad7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通过调控 TGFβ/Smad 信号通路影响胶原纤维的沉积、降解,降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

泛素结合酶E2T基因干扰影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的作用与机制

李馨 张瑜 倪婷婷 鲁亮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198-12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5
摘要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泛素结合酶 E2T(UBE2T)基因感染对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 增殖的影响,并探 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 UBE2T⁃shRNA、携带 UBE2T、NC⁃shRNA 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至人卵巢癌 细胞株 SKOV3,分别记为沉默组、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并取未转染的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记为空白对 照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浓度均调整为1 × 105个/mL。培养72 h。检测细胞形态、增殖 抑制率及AKT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沉默组细胞显著减少、连接疏松且有形态改变;沉默组细胞增殖抑 制率、G1 期细胞占比均高于其余 3 组(P < 0.05),S 期和 G2 期细胞占比、UBE2T、AKT、Cyclin D1 mRNA 及蛋 白表达、p⁃AKT 水平均低于其余3组(P < 0.05),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G1期细胞占比均低于阴性对照组 与空白组(P < 0.05),S 期和 G2 期细胞占比、UBE2T、蛋白激酶 B(AKT)、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 mRNA 及蛋白表达、磷酸化⁃AKT(p⁃AKT)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P < 0.05)。结论 UBE2T 表达下调可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而UBE2T基因过表达则可促进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

RNA 结合基序5基因敲除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及其作用研究

王赛凤 史蔚 谢咸晶 ​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03-12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6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RNA 结合基序5(RBM5)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构建CRISPR/Cas9⁃RBM5⁃sgRNA重组质粒并转染于高表达RBM5的Ishikawa细胞系后, Western Blot、qRT⁃PCR 分析 RBM5 表达并进行 Sanger 测序。CCK⁃8、克隆形成和 Transwell 检测其对子宫内 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敲除细胞系中 RBM5 表达降低(P < 0.05);测序结果表 RBM5 编辑位点产生移码突变。RBM5 敲除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 < 0.05)。 结论 RBM5缺失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本研究为子宫内膜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 参考依据。

黄芩素通过miR-细胞增殖 410/JAK2/STAT3轴对宫颈癌SiHa、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曲长萍 田君 霍会蚕 王宁 王晨辉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08-12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7
摘要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宫颈癌 SiHa 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以及是否 通过 miR⁃410/Janus 激酶 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3(STAT3)来实现。方法 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 SiHa 细胞,MTT 法、流式细胞仪和 Transwell 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 EMT 相关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SiHa 细胞分为对 照组、NC 组、miR⁃410 inhibitor 组和 inhibitor+黄芩素组,qRT⁃PCR 法检测 miR⁃410 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 p⁃JAK2 p⁃STAT3 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SiHa 细胞存活率、侵袭能力以及 N⁃cad Vimentin 蛋白表达随 黄芩素浓度升高而降低,细胞凋亡率和E⁃cad 蛋白表达随黄芩素浓度升高而升高(P < 0.05);inhibitor+黄芩 素组 p⁃JAK2 p⁃STAT3 蛋白表达低于 miR⁃410 inhibitor 组(P < 0.05)。结论 黄芩素抑制宫颈癌 SiHa 细胞增殖、侵袭和EMT,其可能通过调节miR⁃410/JAK2/STAT3信号轴实现。

lncRNA H19/Sirt3介导自噬在脑出血后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袁敏 王素洁 李茜 张志月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13-121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8
摘要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lncRNA H19(H19)/Sirt3 介导自噬在脑出血(ICH)后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胶原酶注射建立ICH小鼠模型。将经氧合血红蛋白(OxyHb)处理的SH⁃SY5Y细胞用作体外ICH模型。 含有 sh⁃H19 的慢病毒载体用于抑制 ICH 小鼠和培养的 SH⁃SY5Y 细胞中的 H19 表达。在 ICH 模型建立后 48 h,对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 mNSS 评分,并对病灶体积进行分析,同时分别采用 RT⁃qPCR 法、Tunel 色和免疫荧光分析损伤组织中 H19 表达、神经元细胞凋亡和 LC3 表达。分别采用 MTT 法测量细胞活力、 Tunel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以及 Western blot 分析自噬相关蛋白和 Sirt3/AMPK/mTOR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H19 表达在 ICH 后和 OxyHb 处理细胞中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强(P < 0.05)。H19 敲低降低了 ICH 型建立后第 2 天病灶体积和 mNSS 评分(P < 0.01),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P < 0.01),并增强了 ICH 损伤期 间自噬的调节作用。H19 敲低增强了暴露于 OxyHb SH⁃SY5Y 细胞活力,减少了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 噬。H19 主要通过调节 Sirt3 表达和激活 AMPK⁃mTOR 信号通路促进自噬。结论 H19 在体内外 ICH 模型 中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强。H19敲低可能通过Sirt3/AMPK/mTOR 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减轻ICH 损伤。

幽门螺杆菌代谢产物腺苷通过A2A受体调控炎症因子分泌的机制研究

罗萍 王效惠 向军英 刘哲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20-12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09
摘要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代谢产物参与调控炎症因子分泌的潜在机制。方法 大肠 杆菌(E.Coli)或 H. pylori 感染后,检测人胃癌细胞 AGS 中关键炎症因子 IL⁃33、TNF⁃α、IFN⁃γ 的分泌水平。 H. pylori 感染 AGS 细胞 24 h 后,收取细胞上清进行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检测 H. pylori 的代谢物,并通过筛 选鉴定关键代谢物。结果 E.Coli H. pylori 感染后,AGS 细胞中 IL⁃33、TNF⁃α、IFN⁃γ 的分泌水平上升。 相比于感染 E.Coli,感染 H. pylori AGS 细胞分泌的 IL⁃33、TNF⁃α、IFN⁃γ 的水平较低。H. pylori 代谢物腺 苷降低 IL⁃33、TNF⁃α、IFN⁃γ 的分泌水平存在梯度依赖效应。腺苷合成酶敲除株 H. pyloriΔAdA菌株感染后, AGS细胞的腺苷水平无显著改变。H. pylori Δ AdA 感染后,AGS 细胞中 IL⁃33、TNF⁃α、IFN⁃γ 的分泌水平均 H. pyloriWT感染的AGS细胞高。敲低A2A受体后,H. pylori感染的AGS细胞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 平上升。H. pyloriΔAdA或野生型H. pyloriWT感染小鼠4周后,小鼠血清中的IL⁃33、TNF⁃α、IFN⁃γ的水平均上升。 H. pyloriΔAdA感染后小鼠血清中的IL⁃33、TNF⁃α、IFN⁃γ的水平上升更明显。此外,H. pyloriΔAdA感染后小鼠产生 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滴度上升。结论 H. pylori 表达的腺苷合成酶能够促进腺苷的产生,随后腺苷 通过A2A 受体调控炎症因子IL⁃33、TNF⁃α、IFN⁃γ的分泌,并且降低适应性免疫水平。

临床研究

急性Stanford A 肾脏替代疗法的危险因素分析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

张雪花 董柱 毕生辉 喻雪飞 李雅玲 杨博 王晓武,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26-12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0
摘要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 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020 9 月至 2021 12 月收治的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115 例(男/女为 93/22),年龄(53.16 ± 11.43)岁;根据术后是否行 CRRT 将术后患者分为 CRRT 组(n = 23),非 CRRT 组(n = 92),采用单因素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并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以明确独 立危险因素。结果 围术期死亡 19 例(16.88%),其中 CRRT 组死亡 9 例,非 CRRT 组死亡 10 例,两组死亡 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55,P = 0.001)。CRRT 组与非CRRT组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肌酐、术前夹层 累及肾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红细胞量、术中输血浆量与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 脉夹层术后行 CRRT 有关,而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术前肌酐(OR = 1.875,P = 0.014)、阻断时间 OR = 1.874,P = 0.008)、手术时间(OR = 1.014,P = 0.012)、术中输红细胞量(OR = 2.183,P = 0.017)为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 CRRT 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得出,术前肌酐在预测急性 Stan⁃ 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 CRRT 的效能最高。结论 术前肌酐、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输红细 胞量是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 CRRT 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有效评估和对应 措施,可降低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CRRT 的风险。

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黄嘌呤氧化酶与尿酸的表达及意义

王小红 王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31-123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1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黄嘌呤氧化酶(XO)及尿酸水平在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差异及临床意 义。方法 选取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HFrEF 组、HFmrEF 组及HFpEF 组,每组40例,同时选择40例无 心力衰竭的、患有其他类型心血管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测尿酸水平,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XO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心力衰竭患者的 XO、尿酸水平升高,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60.257、19.024,均 P < 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 XO 和尿酸 水平与 NT⁃proBNP 呈正相关(r = 0.571、0.404)、与 LVEF 呈负相关(r = -0.185、-0.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均 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 XO、尿酸,除此之外,冠 心病病史是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而房颤病史则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 XO、尿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对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甚至可 能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预测因素

王晓敏 徐亚威 毛云 郑璐 裴小鑫 杨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36-12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2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 患者出现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8 1 月至 2020 12 月于郑大一附院心内 科诊断 STEMI 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将术后首次超声心动图测得 LVEF 小于 40% 的患者纳入,共 108 例。根据 6 个月后心脏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 LVRR 组和 NLVRR 组。比较两组基线 及手术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 LVRR 的影响因素,ROC 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LVRR 组的 NT ⁃proBNP 峰值、cTnT 峰值、IBil、LVEDV、LVESV、总缺血时间(TIT)低于 NLVRR 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完 全血运重建高于 NLVRR 组(P < 0.05)。回归分析发现,LVRR 的独立影响因素为 cTnT 峰值、TIT、完全血运 重建(P < 0.05),cTnT 峰值、TIT 为危险因素,完全血运重建为保护因素。ROC 曲线分析:cTnT 峰值联合 TIT AUC 高于 cTnT 峰值、TIT 单一检测(AUC 分别为 0.817、0.714、0.737,P < 0.05)。结论 cTnT 峰值、 TIT、完全血运重建为 STEMI HFrEF 患者出现 LVRR 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 cTnT 峰值、TIT 为危险因素, 完全血运重建为保护因素。cTnT 峰值联合TIT 对LVRR 的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独的预测价值。

预后营养指数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薛红 刘先进 明芳 章颖 邵建国 卞兆连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40-12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3
摘要 ( 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 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019 1 月至 2021 11 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 82 例非肝移植 HBV⁃ACLF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 入院后 90 d 的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二元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ROC 曲线分析PNI、MELD 评分、MELD⁃Na 评分、iMELD 评分和PTA 的临床效能;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 线。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HBeAg 状态、并发症、人工肝治疗模式及 HBV⁃DNA 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存活组 PNI、白蛋白、PTA、淋巴细胞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死亡组 MELD评分、MELD⁃Na评分、iMELD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 析显示 PNI 为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 PNI MELD 评分、MELD⁃Na 评分及 iMELD 评分呈负相关,与 PTA 呈正相关(均 P < 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 PNI 的曲线下面积优于 MELD评分、MELD⁃Na评分、iMELD评分和PTA。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PNI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高 PNI组(P < 0.05)。结论 PNI有助于辅助评估HBV⁃ACLF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参数。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并发胃食管返流患者肺通气功能行保护性康复的疗效

张锋 焦亚星 徐广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46-12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4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并发胃食管返流(GRED)患者针对其肺通气功能行保护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8 月至 2019 3 月收治的 68 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合并 GRE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保护组 34 例,实施保护性康复干预,容量组 34 例,实施传统容 量控制性康复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 2 h(t1)、4 h(t2)、术后 24 h(t3)的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CVP)、肺顺应性(C)、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氧合指数(OI)、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结合术后住院天数综合评价患者术后 康复效果。结果 与t0相比,患者术后MAP和CVP均明显升高,C明显降低(P < 0.05);t1、t2时刻保护组C的降 幅大于容量组(P < 0.05)。与t0相比,患者A⁃aDO2和PETCO2均明显降低(P < 0.05);t1、t2、t3时刻保护组A⁃aDO2 和PETCO2降幅大于容量组(P < 0.05)。与t0相比,患者OI和RR均明显升高,保护组HR在t1、t2时刻明显降低 P < 0.05),容量组HR各时段变化值与t0时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1、t2、t3时刻保护组OI、RR 幅大于容量组(P < 0.05)。保护组相关并发症累计发生率、住院天数均低于容量组(P < 0.05)。结论 保护性康复干预更有利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合并GRE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韦玮 方梓羽 马艳群 张春兰 陈萍 吴伟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51-12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5
摘要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 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ERAS + TENS 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6、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于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 30 min、术后清醒时检测血清 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ERAS组相比, ERAS + TENS 组术后 16 h 内疼痛 VAS 评分下降,术后 8 h 16 h Ramsay 镇静评分较升高(P < 0.05)。手 术开始 30 min 和术后清醒时,ERAS+TENS β⁃内啡肽水平较 ERAS 组明显升高(P < 0.05)。两组患者术 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ERAS+TENS 组非切口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TENS 联合 ERAS 多模式镇痛可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镇静舒适度,但无法减少阿片类药 物用量。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应用AngioJet的疗效及预后

刘洋 何春水 张丽峰 曾伟 林瑶 耿彩娟 王科 王奇奇 黄伟 魏海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55-12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6
摘要 ( 3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疗效及短期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本科收治的74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其中40例接受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PMT组),34例接受单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患者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相关并发症和术后1个月内通畅率及病死率发生情况,SF⁃36评分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 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均为100%。CDT组、PMT组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137.41 ± 47.02 × 104 、(58.35 ± 39.83)× 104U,溶栓时间分别为(35.85 ± 11.60)、(22.30 ± 11.82)h,住院时间分别为(10.31 ± 2.9)、 8.55±2.11)d,住院费用分别为(3.32±1.12)×104 、(5.22±0.89)×104元,出血及穿刺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7.6% 2.5%,SF⁃36评分中,术后两天躯体疼痛分别为(53.86±13.89)、(63.02±10.39),情感职能分别为(58.04±10.32)、 63.61 ± 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MT组两组中术后1个月内通畅率(88.2% vs. 90.0%)、病死率 3.0% vs. 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中,AngioJet在保证与CDT 有相同疗效的同时,还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出血以及穿刺点血肿、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药物与临床

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保护及肺功能的影响

谢辉 冯俊 黄秋杰 王均祎 叶汶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60-12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7
摘要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保护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连续治疗 2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心肌指标、 血气指标及 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 FEV1%、FEV1/FVC 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 FEV1/FVC 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但两组治疗后 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相关指标 TNF⁃α、CRP、PCT 低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相关指标 CK⁃MB、LDH、α⁃HBDE NT⁃proBNP、cTnⅠ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PaO2、SaO2 OI 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治疗后两组 APACHE 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均 P < 0.05);观察组患者血管疼痛、腹泻、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 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可更明显地减轻重症肺炎患者肺部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血气,保护受损的心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刘立 李俊义 刘春云 常丽仙 刘红明 黄红丽 罗煜 高建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65-127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8
摘要 ( 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 356例血浆D⁃二聚体升高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1例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疗 48周,对照组165例单用恩替卡韦。疗程均48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基线、治疗6、12个月时血 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时血浆D⁃二聚体分别为(3.44 ± 1.33)mg/L和(3.59 ± 1.30)mg/L (P > 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的主效应显著,F = 58.953,P < 0.001,偏η2 = 0.143;时间的主效应显 著,F = 545.167,P < 0.001,偏η2 = 0.606;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F = 10.117,P < 0.001,偏η2 = 0.028。治疗 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每组内基线、6个月、12个月血D⁃二聚体水平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和消化道出 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与单用恩替卡韦相比,能显著降 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七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王先令 周国强 林琳 金成范 苏剑东 刘思纯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71-127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19
摘要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七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自 2021 6 月至 2021 12 月诊断 Hp 感染患者 20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100 例和对照组 100 例,研究组接受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 联七日疗法,对照组接受标准四联两周疗法,所有患者均在停药至少 4 周后再次接受 13C 尿素呼气试验检 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Hp 根除率和费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因失访和中途退 出研究例数分别为 18 例和 17 例,最终得到研究组样本 82 例,对照组样本 83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 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总体发生率为 7.3%,与对照组的 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054,P = 0.305)。研究组中,意向性治疗(intention to treat,ITT)分析 Hp 根除率为 74.0%(74/100)、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PP)分析 Hp 根除率为 90.2%(74/82)。对照组中,ITT Hp 根除率为 72.0%(72/100)、PP 分析 Hp 根除率为 86.7%(72/83)。两组间 ITT 分析 Hp 根除率(χ2 = 0.101 P = 0.750)和 PP 分析 Hp 根除率(χ2 = 0.495,P = 0.4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伏诺 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七日疗法根除Hp效果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陈永刚 黄刚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76-12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0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我院收治的 150 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 CHC 组,同期从健康人群中选择 150 例为 对照组。比较两组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将CHC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S0⁃S4级)分为 不同亚组,比较亚组间各指标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在诊断显 著性肝纤维化(S2⁃S4期)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CHC组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 水平显著上升(P < 0.05),且随肝纤维化分期增加,患者 ALT、AST、TBIL、miR⁃134 miR⁃301 水平有所上升 P <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LT、AST、TBIL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 < 0.7,而miR⁃134及miR⁃301 平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 > 0.70。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显著上升,并与患者肝纤维程度密切相关。miR⁃134、miR⁃301检测在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调查研究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童露瑶 雷理仪 陈军 黄薇羚 张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80-12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1
摘要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及其组分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纳入 2014 1 月至 2016 12 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团队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女 性单位职工 311 750 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线社会人口学特征资料,通过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收集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等 MetS 及其组分指标,每年随访其卵巢癌发病结局,应用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MetS 及其组分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随访期间新发卵巢癌病例 350 例,总体发病密度 20.41/10 万人年。MetS 患者相对于非 MetS 患者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更高[aRR(95%CI):1.436(1.048 ~ 1.969),P = 0.002];MetS 异常组分中,超重和(或)肥胖者相对于 BMI 正常者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更高[aRR (95%CI):1.220(1.025 ~ 1.453),P = 0.001],血脂紊乱者相对于血脂正常者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更高[aRR (95%CI):1.305(1.077 ~ 1.581),P = 0.00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低龄(≤50 岁)[RR(95%CI):3.219(1.900 ~ 5.453),P<0.001],吸烟/被动吸烟[RR(95%CI):2.155(1.202 ~ 3.865),P = 0.010]、不吸烟/已戒烟[RR(95% CI)为:1.800(1.038 ~ 3.123),P = 0.036],饮酒[RR(95%CI):1.984(1.178 ~ 3.341),P = 0.013]、不饮酒/已戒 酒[RR(95%CI):1.933(1.059 ~ 3.528),P = 0.034],不参加体育锻炼[RR(95%CI):2.745(1.391 ~ 5.420),P = 0.001],精神压力非常大/比较大[RR(95%CI):1.770(1.018 ~ 3.076),P = 0.018]分组中,MetS 患者的卵巢癌 发病风险明显增高。结论 超重和(或)肥胖、血脂紊乱及 MetS 均可增加女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保持正 常的BMI 和血脂水平是降低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的有效一级预防措施。

综述

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防治研究进展

万静芳 陈客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86-12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2
摘要 ( 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具有保护残肾功能等诸多优势,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 流方式之一。长期腹膜透析导致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是患者退出 PD 主要原因,且目前防治方案相对有 限。许多学者针对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笔者对近期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研 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抑制慢性炎症、抑制腹膜新生血管、抑制促纤维化因子分泌、暂停腹膜透析、基因 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方面总结了防治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新方法,旨在为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防治相 关研究提供参考。

内脏脂肪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岳航 王愿 李义帅 赵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92-12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3
摘要 ( 284 )   PDF (1604KB)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是癌症死亡居首位的癌种。目前肥胖已被视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内脏脂肪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患者脂肪的分布情况,有多种测量内脏脂肪的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优缺点,寻找最优化的内脏脂肪评估指标非常重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腹部 CT 检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内脏脂肪与包括肺癌在内的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内脏脂肪的人群具有较大的肺癌发生风险,高内脏脂肪可以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影响患者预后,伴有高内脏脂肪的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化疗耐受性,更高的免疫治疗疗效,更多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内脏肥胖引起的炎症、脂肪因子分泌失衡和微环境稳态的破坏有关。深入了解内脏脂肪测量的方法,及其对肺癌发生发展、临床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的影响,将对肺癌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会对治疗产生积极作用。本文首次对近十年来内脏脂肪与肺癌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临床经验
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腋窝严重瘢痕挛缩
​​ 张淼淼 潘晓峰 刘坤 王培培 于文渊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298-13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4
摘要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应用
原丽科 吴新华 朱小春 许露 田松 黄蓉 方元龙 肖尚杰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0):  1302-130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0.025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