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5-10
述评

关于复发性流产诊治中争议问题的思考

钟兴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45-10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1
摘要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妊娠相 关疾病。大部分 RSA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因学筛查。由于病因复 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国内外共识和指南在 RSA 的定义、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还存在争议,给临床 诊疗带来很大的困惑。本文拟结合国内外共识和指南,针对RSA 诊疗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

专题报道

生理浓度二苯酮⁃3暴露对小鼠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及其质量的影响

尹锦雯 朱海瑛 肖国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52-105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2
摘要 ( 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紫外线吸收剂二苯酮⁃3(BP⁃3)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 其质量的影响,为人类生殖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6~10 周龄的 ICR 雌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 浓度的 BP⁃3 处理小鼠 GV 期卵母细胞,观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通过检测卵子活性氧(ROS)含量、 DNA 损伤、早期凋亡和转录水平来探讨 BP⁃3 对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影响。结果 BP⁃3 对卵母细胞成熟 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P < 0.05)。与对照组相比,0.8 μmol/L BP⁃3 处理提高了卵子中 ROS 水平,促进了 DNA 损伤和早期凋亡(P < 0.05)。qRT⁃PCR 结果显示,抗氧化基因 Gpx1 和凋亡相关基因 Bcl2 的转录水平 下调,促凋亡相关基因 Bax 表达水平提高(P < 0.05)。结论 在生理浓度范围内的 BP⁃3 暴露会降低小鼠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水平及其质量。

黄体期与卵泡期全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方案临床结局的比较

覃茜 李晶晶 范莉 黄品秀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56-10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3
摘要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段使用全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 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中心行黄 体期(A 组)或卵泡期(B 组)长效长方案的 324 IVF/ICSI⁃ET 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两组Gn时间、Gn用量和HCG日LH、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获 卵数、成熟卵率、2PN 受精率、胚胎数、优胚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黄体期全量GnRH⁃a降调方案可获得与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类似的临床结局。

离子霉素辅助卵子激活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受精失败患者的影响

罗阳 彭芳 李磊 刘文博 刘寒艳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60-106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4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行离子霉素辅助卵子激活(assisted oocyte activation,AOA)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 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受精失败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6 月至 2019 10 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助孕治疗、因以往 ICSI 受精失败而行离子霉素 AOA 处理的 56 例患者资料,观察 AOA 处理前后的受精情况、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并研究 AOA 处理对新生儿 结局的影响。结果 在实施 AOA 之后,患者的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均显著提高(P < 0.001),完全受精失 败率和低受精率则显著降低(P < 0.001);第 3 天可利用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显著增加(P < 0.05);AOA 还显著降低了无可利用胚胎周期率(P < 0.05)。AOA 增加了临床妊娠/活产率,提高了胚胎着床率,以及 累积妊娠/活产率。新生儿结局方面,以同时期进行的常规ICSI 患者的新生儿结局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 离子霉素处理后新生儿的双胞胎比例、孕周、出生体质量、性别比、早产儿(< 37 周)、大于胎龄儿(> 40 周) 以及低出生体质量(< 2 500 g)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离子霉素能够改善既往 ICSI 后受精失败患者的治疗结局,但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尤其是安全性评估方面。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新鲜与冷冻周期囊胚移植后妊娠和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吴升浩 胡杨杨 刘晓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65-106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5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梗阻性无精子患者(OA)使用睾丸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不同胚 胎移植方案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1 月至 2020 12 月在温州医科 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经皮睾丸穿刺抽吸术获得睾丸精子并后续行 ICSI 助孕的 OA 患者资料,根据囊胚移植方案不同分为冷冻周期组(n = 162)和新鲜周期组(n = 178),对比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妊娠 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在平均移植囊胚数相似的情况下,两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 流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冷冻周期组的平均妊娠时间(gestation length 少于新鲜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平均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新生儿率和出生性别 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睾丸精子 ICSI⁃ET 选择新鲜或者 冷冻周期囊胚移植对妊娠和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反复种植失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因素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70-107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6
摘要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改善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2020 年共 81 周期 RIF 的内异症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 logistic 回归 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并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自然周期(NC)组、诱发排卵(OI)组、激素替代 HRT)组及降调 HRT 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助孕结局。结果 “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类型” 是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 < 0.05)。非优质胚胎来源的囊胚种植率高于卵裂期优质胚胎。HRT 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较 NC 组明显增加(P < 0.05),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高于 NC 组及降调 HRT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间的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别比较三组间的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IVF/ICSI 前是否经过手术治疗对临床妊娠结局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IF EMS 患者 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临床妊娠结局相当,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移植胚胎数目或移植囊胚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基础研究

桦木酸在酸性微环境中对PC⁃3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黄帅 黄国樑 令狐熙涛 谢尚延 瓦庆德 郭远清 黄彦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76-10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7
摘要 ( 2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桦木酸在酸性微环境中对 PC⁃3 细胞增殖、迁移、黏附、成球、干细胞特性及破骨 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 pH 7.4 pH 6.5 的培养基培养 PC⁃3 细胞,然后加入浓度为 0、1、5、10、15 20、30、40 μmol/L 的桦木酸继续培养,24 h 后采用 CCK⁃8 法和 Transwell 检测桦木酸对 PC⁃3 细胞增殖与迁 移的影响,通过黏附试验、成球试验检测 BA PC⁃3 细胞干细胞特性的变化,通过破骨细胞分化实验检 测桦木酸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 qPCR Western blot 检测 PC⁃3 细胞中 CD31 CD44 蛋白的表达。 结果 CCK⁃8 结果表明与中性对照组(pH 7.4)相比,酸性微环境(pH 6.5)能促进 PC⁃3 细胞增殖,而桦木酸 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PC⁃3 细胞在酸性微环境中的增殖(P < 0.05)。此外,酸性微环境促进 PC⁃3 细胞的迁 移、黏附、瘤体形成及 CD31 CD44 表达,在此基础上加入桦木酸后,PC⁃3 细胞的迁移能力、黏附、瘤体形成、干细胞特征和破骨细胞分化明显下调(P < 0.05)。结论 桦木酸可抑制酸性微环境中 PC⁃3 细胞的增 殖、迁移、干细胞特性及破骨细胞分化。

AMD3100 干预CXCR4 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 MUC5ac 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莉 刘小静 张建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82-108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8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AMD3100(Plerixafor,普乐沙福)干预 CXCR4 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 MUC5ac 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6 ~ 8 BALB/C 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S 组)、哮喘组(AS 组)和 CXCR4 阻滞 AMD3100 组(AMD 组),各 8 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 OVA 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各组在激 发前进行干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4,IL⁃5 CXCR4,肺组织行 HE 染色、AB⁃PAS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XCR4、气道 MUC5ac 蛋白表达变化,RT⁃ PCR 检测肺组织 CXCR4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AMD3100 组小鼠 BALF IL⁃4、IL⁃5、CXCR4 水平、支气 管周围炎症病理评分、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阳性相对着色面积、肺组织 MUC5ac 蛋白、CXCR4 白表达及 CXCR4 mRNA 表达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结论 AMD3100 干预 CXCR4 蛋白的表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下调 MUC5ac 的表达,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改善哮喘 症状。

circ⁃0008583结合EIF4A3蛋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吴田方 戴东 王常元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88-10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09
摘要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irc⁃0008583对肝癌细胞系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 分析联合临床样本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 circ⁃0008583 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RNase R 和放线菌素 D 处理 验证 circ⁃0008583 circRNA 特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UNEL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RIP 实验检测 circ⁃0008583 EIF4A3 是否结合。qRT⁃PCR Western blot 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 常肝组织及细胞系相比,circ⁃0008583 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均 P < 0.001)。circ⁃0008583 具有环 状结构,与 DLG1 mRNA 相比,其稳定性增加(P < 0.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 circ⁃0008583 表达后肝 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 < 0.01),凋亡水平上升(P < 0.001)。Circular RNA Interactome 数据库和 RIP 实验证实 circ⁃0008583 能够与 EIF4A3 蛋白结合。与正常肝组织及细胞系相比,EIF4A3 在肝癌组织及细胞 中高表达(P < 0.001)。过表达 EIF4A3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干扰 circ⁃0008583 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 制作用以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 circ⁃0008583 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其与 EIF4A3 蛋白结合 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郭庆夺 杨秋影 马美娜 于红 王旭鹏 吴春玲 李睿 何庆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094-11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0
摘要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蛋白酪氨酸激酶 2(JAK2)/信号转导 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组,进行脑出血造模,给予 Dex NC JAK2 慢病毒干预。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及炎症 水平。结果 造模后,脑出血组的 DSS 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 p⁃JAK2、p⁃STAT3 的表达水平、TNF⁃α、IL⁃6 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 < 0.05);Dex 干预后,Dex 组的 DSS 分均高于脑出血组,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p⁃JAK2、p⁃STAT3 的表达水平、TNF⁃α、IL⁃6 的含量均低于脑出血组(P < 0.05);造模前给予 JAK2 慢病毒侧脑室注射、使 p⁃JAK2 p⁃STAT3 过表达后, JAK2 慢病毒+Dex 组的 DSS 评分均低于 NC 慢病毒+Dex 组,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 p⁃JAK2、p⁃STAT3 的表达水平、TNF⁃α、IL⁃6 的含量均高于 NC 慢病毒+Dex 组(P < 0.05)。结论 Dex 改善脑 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及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这一改善作用与抑制 JAK2/STAT3 通路介导的炎症反 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临床研究

血清细胞角蛋白⁃18水平与经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量化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

胡盛龙 赵莉 庄立琨 刘守胜 辛永宁 宣世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02-11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1
摘要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拟在经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病(NAFLD)患者中,研究血清细胞角蛋白 18(CK⁃18)M30 M65 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的相关性及其对 NAFLD 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招募 NAFLD 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收集受试者基本资料和 临床信息,CK⁃18 M30 M65 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对所有受试者行 MRI⁃ PDFF 检测,根据结果将 NAFLD 患者分为轻度脂肪变性(S1)组和中重度脂肪变性(S2&S3)组。统计学分 析利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20 例受试者,其中健康对照 40 例,NAFLD 患者 80 例。 血清 CK⁃18 M30 水平在 S2&S3 组中分别与 S1 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7、0.005), 但健康对照组与 S1 组中 CK⁃18 M30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92),血清 CK⁃18 M65 水平在各组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 CK⁃18 M30 MRI⁃PDFF 诊断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呈正相关(r = 0.404)。血清 CK⁃18 M30 预测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S1 与≥ S2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敏感性、特异性、临界值分别为 0.611 0.666、53.75% 60.71%、72.5% 79.35%、100.4 U/L 118.9 U/L。结论 本研究发现血清 CK⁃18 M30 在肝脏脂肪变性患者中水平升高,且与 MRI⁃PDFF 值呈正相 关,CK⁃18 M30 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加重相关,血清 CK⁃18 M30 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关联值得进一步 研究。

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对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的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

蒋晓 张龙 陈涵 尤玉成 王振乾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08-11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2
摘要 ( 2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对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的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325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疗效的患者术前、术后 1、2、4、5、7 d 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依据患者术后两年的复发 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 = 21)和未复发组(n = 304),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 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依据独立危险 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根据 X⁃tile 软件获得的截断值,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并评价其 预测效能;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复发风险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25 例患者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8%。显效组和有效组患者术后 7 d T3、FT3、T4 以及 FT4 水平显著低于术前, TSH 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而无效组患者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 示,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低分化、T3 以及 T4 是影响 DTC 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TSH 是保护因素(P < 0.05)。ROC 曲线显示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对 DTC 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有效性;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危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 低危组和中危组(P < 0.001)。结论 DTC 患者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保持在动态之中,可作为评估手术疗效的有效指标,并对患者病情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腱鞘松解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王文雪 孙劲 刘汉胤 瞿贝贝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14-111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3
摘要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腱鞘松解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的临 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1 月至 2020 12 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 70 例,分为 观察组(n = 35)与对照组(n = 35),所有患者均行腱鞘松解术,观察组联合 PRP 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术前与术后即刻、第 2 周、第 4 周、第 8 周、第 6 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前后 Quinnell 评分及臂 肩手残疾评分(DASH)、Cooney 腕关节功能评分及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和 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即刻、第 2 周、第 4 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 Quinnell 评分及臂肩手残疾评分(DASH)、治疗前 Cooney 腕关节功能评分及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治疗后 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术后第 8 周、第 6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 分(VAS)、治疗后 Quinnell 评分及臂肩手残疾评分(DASH)、治疗后 Cooney 腕关节功能评分及腕关节尺偏 活动度、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腱鞘松解术联合 PRP 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 腱鞘炎效果显著,能显著缩短患者手腕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3D⁃Slicer 联合sina 软件辅助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宋旭东 罗波 刘毅 陈华轩 王潇娅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20-112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4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3D⁃Slicer 联合 sina 软件辅助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6 月至 2021 6 65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3D⁃Slicer sina 软件辅助穿刺手术组(观察组)35 例和传统徒手定位穿刺手术组(对照组)30 例。比较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射线量、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第 1 Barrow 神经病学研究所 BNI)疼痛强度评分以及术后 6 个月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 中透视次数、术中射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 后第1天疼痛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面部麻木、复视、 咬肌无力、角膜炎、唇疱疹、血管损伤、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D⁃Slicer 联合 sina 软件可辅助精准、快捷穿刺卵圆孔以及注入适量造影剂进行压迫,可缩短穿刺和手术时间,减少 穿刺、透视次数,降低术中射线量。

CT 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 巨大肺大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健 杨莉 金杰 王磊 孙建军 董敏 柴国祥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25-112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5
摘要 ( 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 CT 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 74 例,其中胸腔镜手术 30 例(对照组),胸腔引流微管 44 例(观察 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和肺复张时 间,术后 1 d、3 d 7 d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肺大疱消失时间和复发率。术前和术后 2 d C 反应 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前和术后 1 d 动脉血氧分压(PaO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2)和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肺复张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带管时 间比对照组延长,出血量减少,术后 1 d、3 d 疼痛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血清 CRP IL⁃6 水平低于 对照组,术后 PaO2、SaO2 FEV1 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CT 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置入治疗肺气 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胸腔镜切除术创伤更小、疼痛和炎症反应更轻、肺功能改善更佳。

药物与临床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二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俊洁 徐龙 袁国盛 许晓明 周晓元 罗润齐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30-113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6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二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 39 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36 例单用仑伐替尼 二线治疗的中晚期 HCC 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基线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分期、肿瘤影像学特 征、既往接受的治疗策略等临床资料,定期随访患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直 至患者随访截止或失访或死亡。使用 mRECIST 标准评价疗效,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获得 CR。39 例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后,15 例(38.4%)例获 得部分缓解,14例(35.9%)获得疾病稳定,10例(25.8%)疾病进展;ORR为38.5%;DCR为74.4%。36例患者 单用仑伐替尼治疗后,6 例(16.7%)获得部分缓解,14 例(35.8%)获得疾病稳定,10 例(25.8%)疾病进展; ORR为38.5%;DCR为74.4%。联合治疗组中位PFS时间为9.1个月(95%CI:7.5 ~ 10.7),仑伐替尼单药组中 PFS 时间为 5.9 个月(95%CI:4.7 ~ 7.1);两组间 PF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联合治疗组中 OS 时间为 18.4 个月(95%CI:16.5 ~ 20.3),仑伐替尼单药组中位 OS 时间为 11.6 个月(95%CI:7.2 ~ 16.0); 两组间 O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3 级以上不良事件主要有高血压、腹泻,不良反应均得到 有效控制。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可有效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严重不良反应发 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智能预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转归的临床研究

李聪, 孔令聪, 胡联亭 袁海云 任赟, 赵翰鹏, 王艳, 陈炫卉 刘华章 况宇 梁会营 余洪华 杨小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36-114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7
摘要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智能预测先天性心脏病(CHD)围术期转 归的可行性,为 CHD 围术期评估提供无创便捷的辅助工具。方法 前瞻性收集 2017 5 月至 2021 5 于我院行 CHD 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OCTA 图像。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过度失血或围术期复合不良 结局标注 OCTA 图像。标注图像经数据增强后,训练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使用测试集判断模型的性能。 结果 202 CHD 患者中,发生术后过度失血的患者有 45 例(22.3%),发生围术期复合不良结局的有 58 例(28.7%)。在测试集中,术后过度失血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为 0.82,灵敏度 和特异度分别为 0.90 0.75,准确率为 0.78;围术期复合不良结局预测模型的 AUC 0.81,灵敏度和特异 度分别为0.83和0.80,准确率为0.81。结论 术前OCTA 图像联合人工智能可高效预测CHD 围术期转归。

调查研究

健康体检人群的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吴盛忠 高点 王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41-11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8
摘要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体检人群的电子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7⁃10 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 1 200 例健康体检人员为调查对 象,运用简体中文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simplified Chinese eHealth Literacy Scale,SC⁃eHEALS)调查其电 子健康素养现状,根据得分是否合格将其分为合格组和不合格组,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健康体检人员 电子健康素养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及量表 1 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及量表 1 027 份,有效 率为 85.9%。电子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28.64 ± 5.81)分,合格率为 36.4%;条目均分为(3.58 ± 0.73)分。网 络健康信息与服务的应用能力、评判能力及决策能力三个维度的条目均分为(3.63 ± 0.83)、(3.54 ± 0.85)、 3.40 ± 0.90)分。年龄> 50 岁(OR = 0.41,95%CI:0.21 ~ 0.80)、职业类别(国有企业)(OR = 1.51,95%CI 1.03 ~ 2.21)、体检次数≥ 4 次(OR = 0.62,95%CI:0.40 ~ 0.98)、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 OR = 2.45,95%CI:1.34 ~ 4.49;OR = 4.38,95%CI:2.12 ~ 9.04)是健康体检人员电子健康素养合格的影响 因素(P < 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员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关注健康体检人员的年龄、职业 类别、体检次数、心理健康状态,以提升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中医药现代化

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孙剑峰 邓建伟 张迪 刘液莎 郭鸿 罗丹青 晋松 吴志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47-11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19
摘要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本课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 间盘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络活血酊局部外用,每日1次。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ODI 评分、JOA 评分、中医临床疗效的差异和血浆中TNF⁃α、IL⁃1β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 结果 治疗之后同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之前(P < 0.01),并且观察组的JOA 评分和 ODI 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但在 VAS 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 75.8%,观察组有效率为 93.9%,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 照组(P < 0.05);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中 TNF⁃α IL⁃1β 含量均优于治疗之前(P < 0.01),并且观察组的 TNF⁃α和IL⁃1β含量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 能够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杵针治疗。

局部腧穴针刺联合益肾通络方加减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肖彩红 崔瑾 全菲 卢春霞 庄田畋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52-115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20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益肾通络方加减治疗的基础上,研究以腰骶部和腹部为主的局部腧穴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4 例 ED 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各 32 例。中药组予内服益肾通络方加减,颗粒剂水冲服,日一剂,连服 30 d。针药组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局部腧穴针刺,穴组一(中极、关元、气海、大赫、曲骨)和穴组二(肾俞、次髎、白环俞、秩边、下髎)交替使用,隔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5次,治疗周期为30 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贝克抑郁量表(BD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分值变化。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组(93.30% vs. 86.60%,P < 0.05)。针药组治疗前后 IIEF 评分、BDI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药组治疗前后 IIEF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 IIEF 评分、BDI 评分、SAI 评分、T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针药组 IIEF 评分高于中药组(P < 0.05),针药组 BDI 评分改善优于中药组(P < 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局部腧穴针刺联合益肾通络方加减与益肾通络方加减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 ED 患者的勃起功能,且加用局部腧穴针刺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抑郁症状。

综述
生物电阻抗相位角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中的研究进展
董朝坤 翁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57-116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21
摘要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简单、客观、无创且快速的评估人体成分的方法。其测定的相位角(phase angle,PA)可以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定期进行 BIA 检测以便于早期发现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并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就生物电阻抗测定的相位角在MHD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疗进展

韦丽光 韩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61-11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22
摘要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属疑难杂症,近 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NPM 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 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该病在临床中存在容易漏诊、误诊、延迟诊断、治疗不当等问题,从而导致病程 长、疗效不佳、乳房美观度明显受损、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 NPM 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 NPM 的文献资料,从疾病 分类、危险因素、诊断、治疗/预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解释 NPM 的热点和难点问 题,总结该病的诊疗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开展 NPM 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并为开展有关 NPM 的科研提 供新思路。

磁压榨吻合技术在快速消化道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李秀梅 曾义霞 陈曦 饶桂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66-11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23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压榨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anastomosis,MCA)作为一种新型的管腔吻合技术,具 有操作简便、吻合迅速、吻合后无异物反应、并发症少、适用人群年龄跨度大等优点,尤其对于不适合传统 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可应用于不同消化道管腔之间的吻合,能够实现消化道 管腔的快速重建。本文对于磁压榨吻合技术及其在快速消化道重建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李裕波 陈菊花 姚秋园 付军 黄晓燕 李德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9):  1171-117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9.024
摘要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