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述评

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中外指南对比及解析

王可 徐鹏 张影 张艺缤 嵇鑫陈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17-92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1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尚无根治重症肌无力的特效药,且该病因分型多样、受病人群多样,故其治疗选择也不 同,长短期疗效、预后及安全性也存在差异。为给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本文将结合中外相关研 究,对 2020 年中国免疫学会和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发布的重症肌无力最新指南,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重 症肌无力常用治疗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

专题报道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诊疗进展

冯凯歌, 王新全, 杨怡, 周亚琼, 王沛坚,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23-92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2
摘要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我国及全球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PCI)技术的不断普及,AMI 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然而,AMI 导致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却不断增 高,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本文综述了当前研究中 AMI 后心衰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以进一步推动心梗 后心衰的规范化管理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清脂蛋白a 血清钙卫蛋白A4、血小板活化物表达水平及对 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万俊 徐凤 王育林 程景林 梁有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29-93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3
摘要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 a[Lp(a)]、血清钙卫蛋白 A4(S100A4)表达水平 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为研究组,116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Lp(a)、S100A4 和血小板活化物指 标。对患者随访 1 年,分析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中 Lp(a)、S100A4 和血 小板活化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AMI 患者在 1 年内出现心脏不良事件 42 例。不良事件组血清 Lp(a)和 S100A4 水平均偏高。对患者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Lp(a)、S100A4 均是影响 AMI 患者发 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 Lp(a)、S100A4 表达水平越高,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越高,对其有一定预测价值。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

刘军 贾志 霍立巍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34-9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4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高残留 血小板活性(HRPR)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 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 PCI 治疗的 NSTE⁃ MI 患者 214 例。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 HRPR 组和 LRPR 组。检测血小板表面Ⅱb/Ⅲa(PAC⁃1)及 P⁃选择素(CD62p)的水平。随访 1 年统计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HRPR PAC⁃1+ /CD62p+、PAC⁃1-/ CD62p+、PAC⁃1+ /CD62p- 血小板水平高于 LRPR 组(P < 0.05)。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 PAC⁃1+ /CD62p+、PAC⁃1+/ CD62p- 呈正相关(P < 0.05)。PAC⁃1预先孵育血小板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 < 0.05);抗CD62p抗体预 先孵育血小板后,血小板聚集率并无明显变化(P > 0.05)。HRPR组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LRPR组(P < 0.05)。 结论 NSTEMI 患者 PCI 术后 HRPR 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 受体有关,与 P⁃选择素无关,HRPR 可增加患者 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刘房春 何东旭 张健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38-94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5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0 1⁃12 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48 例,按照术后 药物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 = 16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对照组(n = 183,雷米普利),比较两组患者左 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不良心血管 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20.46 ± 3.58)周,两组LVESD、LVEDD比较均明显缩短, LVEF 明显提高(P <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49%)低于对照组(16.94%)(P < 0.05)。结论 沙库 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心室重构。

左卡尼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

曹莉芳 赵闯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42-9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6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 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96 例 PCI 术后 STEMI 患者,采用随机 数表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的预后改善治疗(抗凝、血脂调节等),持续14 d;研究组(48例)以此为基 础,另施以左卡尼汀治疗,持续 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距 离及术后 3 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cTnI、CK⁃MB、SOD、T⁃AOC 含 量、LVEF 值和6 min 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 含量均降低(< 0.05),且研究组cTnI 含量低于对照组(< 0.05),CK⁃MB 含量两组相近(> 0.05),SOD、T⁃AOC 含量、LVEF 值和 6 min步行距离均升高(< 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 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内患者MACE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够减少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cTnI、CK⁃MB 含量,增加 SOD、T⁃AOC 含量,修复受损心肌,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 的发生率。

基础研究

生存素抑制剂YM155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黄建敏 云艳芳 杨桂新 陈海燕 蒋勇明 黄东旭 刘洁 莫晓榕 李雪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46-9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7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生存素抑制剂YM155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密度及新生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n = 30):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Model 组)、YM155组(YM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YM组大鼠按6.5 mg/kg 剂量的YM155在腹部皮下注射,NS组大鼠按YM组方法应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 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 Survivin、VEGF、ES、TS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Sham 组比较,Model组和NS组MVD显著增 高,与Model组比较,YM组MV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和NS Survivin、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ES、TS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与Model组比较,YM组Survivin、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ES、TSP⁃1 mRNA及蛋白表 达显著增加,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YM155可降低MVD,与Survivin、VEGF 表达下调和 ES、TSP⁃1表达上调有关,提示这些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能是脑侧支循环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BET蛋白抑制剂JQ-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李昊 曾珊 邱茜 肖游君 徐思琪 王竞男 石茂华 许韩师 梁柳琴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53-9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8
摘要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BET 蛋白抑制剂 JQ⁃1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 B 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及机制。方法 收集 SLE 患者外周血,分离纯化 B 细胞进行实验;体外培养 SLE 患者外周血 B 细胞;应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 SLE 患者外周血 B 细胞凋亡、存活及增殖的比例,检测外周血 B 细胞各亚群细胞的比例和 B 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浆母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ET 蛋白抑制剂 JQ1 SLE 外周血 B 细胞 早期凋亡、存活及增殖无影响,但可显著下调浆母细胞、浆细胞亚群的比例,使浆母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 浆细胞的比例减少。结论 BRD4 蛋白参与调控 SLE 患者外周血浆母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过程,JQ⁃1 可能 SLE 的潜在治疗药物。

Lnc⁃MEG3调控miR⁃10b⁃5p/CD82轴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郑锴 罗秀玲 张玮豪 刘宇利 李玉明 廖尚高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58-9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09
摘要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lnc⁃MEG3 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垂体瘤 HP75 细胞分 为对照组、si⁃NC 组、si⁃MEG3 组、pcDNA3.1⁃NC 组、oe⁃MEG3 组、oe⁃MEG3+mimic⁃NC 组、oe⁃MEG3+miR⁃10b⁃ 5p mimic 组。转染后,检测细胞中 lnc⁃MEG3、miR⁃10b⁃5p 和 CD82 mRNA 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能力和细胞中CD82、PCNA、E⁃cadherin、N⁃cadherin、MMP⁃9蛋白表达。结果 Lnc⁃MEG3过表达可降低miR⁃ 10b⁃5p,上调 CD82 和 E⁃cadherin 水平,降低 PCNA、N⁃cadherin、MMP⁃9 水平,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袭(< 0.05);上调 miR⁃10b⁃5p 可抑制 CD82,减弱 lnc⁃MEG3 过表达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转染 miR⁃10b⁃5p mimic 后,细胞中 MEG3⁃WT 和 CD82⁃WT 的荧 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 0.05)。结论 Lnc⁃MEG3 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下调 miR⁃10b⁃5p,进而上调 CD82 的表达,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缺氧诱导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极化异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杨如玉 梁炎春 韦雅婧 黄碧淇 杨帆 谭灏 温磊 陆曦 牛刚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64-96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0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缺氧调控 HIF⁃1α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收取 2021 1 月至 2021 12 月期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病灶(内异症组,n = 17)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n = 20),通过双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异位病灶和正常子宫内 膜中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的缺氧情况。缺氧处理 THP⁃1 细胞,采用 RT⁃qPCR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和巨噬细胞两种型别特异性标志物的表 达。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中巨噬细胞密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M1、M2 型巨噬细胞密度增加, M2 型为主(P < 0.05);异位病灶中的缺氧程度高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P < 0.05);缺氧可上调 HIF⁃1α 导巨噬细胞转化为 M2 型巨噬细胞(P < 0.05)。结论 缺氧可通过上调 HIF⁃1α 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 细胞极化异常。

临床研究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定植情况及耐药性

王颖 邬巧玲 应娇茜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70-9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1
摘要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及分析某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定植情况及耐药情况,为重症监护室感控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17 3 月至 2018 12 月某内科 ICU 新入院 394 例患者进行肛拭子 CRE 主动筛查 760 份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结果 病原菌分离鉴定为肛拭子筛查 CRE 阳性标本 84 份,肛拭子筛查 CRE 阳性率 11.05%(84/760), 检出 CRE 101 株,总检出率为 15.63%(101/646)。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为 43.18% (76/176);其次为弗氏柠檬酸杆菌 21.43%(3/14);阴沟肠杆菌 20.00%(2/10);产气肠杆菌 16.67%(1/6);大 肠埃希菌 4.79%(18/376);奇异变形杆菌 2.33%(1/43)。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出不同碳青霉烯药物耐药 率不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 99.01%;亚胺培南耐药率为 81.19%;美罗培南耐药率为 80.20%。肛拭 CER 阳性率和 CRE 检出率较部分文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主动筛查 CRE 定植 阳性较高,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三种药物耐药率高,对加强 CRE 的集束化管理,防止 CRE 在院内发生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椎间孔镜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

付拴虎 钟远鸣 卢大汉 覃浩然 伍亮 陈勇喜 许伟 覃海飚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74-9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2
摘要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椎间孔镜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链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腰椎结核1 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7 月至 2020 6 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52 例腰椎结核患者。随访时间最短 12 个月,最长 20 个月,平均随访(15.10±1.37)个月,最终纳入有效病 50 例,根据手术的方式选择,将患者分为 A 组(椎间孔镜下结核病灶清除后椎间隙植入载链霉素 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2 例和 B 组(前后联合入路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 固定术 12 例,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6 例)18 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52 病例随访过程中,脱落病例 2 例(1 例病例死亡、1 例病例自动退出),最终纳入有效病例 50 例。终末随 访时两组间在年龄、性别、ESR、CRP、Cobb 角、VAS、JOA、ODI 评分、ASIA 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相比传统手术行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结核,后外侧椎间孔镜下置入 载链霉素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同样可以达到满意临床效果, 同时载链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可以起到缓慢释放药物、提高病灶局部链霉素药物浓度,起到强效杀菌作 用,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且可以达到充分减压、清除病灶组织及达到骨性融合重建脊柱稳 定性的目的。

不同生理阶段女性盆底功能比较

朱希慧 马志敏 魏昂 崔江梅 陈晓 孟艳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80-9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3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不同生理阶段女性盆底功能和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现状及差异 尚不清晰,本研究对未分娩和已分娩绝经前、绝经后女性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 2018 5 月至 2020 5 月就诊我院围产中心患者 366 例,包括 120 例未分娩绝经前、126 例已分娩绝经前和 120 绝经后女性。收集入组患者的手测肌力、盆底电生理指标和 POP 分度。结果 卡方分析结果显示,绝经 后女性的手测肌力(包括手测牛津肌力和肛提肌肌力)、类肌纤维肌力的异常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未分 娩和已分娩绝经前组(P < 0.01)。绝经后女性的阴道压力和 POP 分期为 0 级的人数占比均显著低于未分 娩绝经前组(P < 0.01)。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自行盆底康复锻炼为手测盆底肌力下降的保护因素, 分娩和绝经为手测盆底肌力和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娩是 POP 的危险因素。结论 盆底 肌力异常和POP 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病率增加,增加盆底康复锻炼可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正中标本提取切口与传统右下腹新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比较

吴阿豪 舒旭峰 曹毅 谭雨翱 黄攀 李正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85-99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4
摘要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正中的标本提取切口与传统的右下腹新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安全性,判断 正中的标本提取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是否优于传统的右下腹新切口的预防性回肠造口。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019 4 月至 2021 2 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和预防性回 肠造口的 61 例患者资料,分为正中切口组(正中切口的回肠造口)30 例和传统切口组(右下腹新切口的回 肠造口)31 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回肠造口手术与还纳手术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 1 天、第 3 天疼痛综合评分、首次排气时 间、进食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病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7% vs. 29.0%,P = 0.698);正中切口组的非造口相关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切口组(6.7% vs. 29.0%,P = 0.023)。在造口还纳的手术中,正中切口组组造口 还纳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10.0 ± 32.0)d,传统切口组造口还纳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59.4 ± 73.4)d,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01)。正中切口组相比较传统切口组,术后排气时间更快(P = 0.010),首次进食时间更快 P = 0.04)。两组造口关闭后切口疝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中切口的预防性回肠造口与传统的右下腹新切口的预防性回肠造口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正中切口的预防性回肠造口腹壁结构破坏少,腹壁瘢痕少,可作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式的一种新的选择。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中 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

王晶 向健 胡淑芳 朱艳坤 钟玉钗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91-9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5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 CD8+ T 淋巴细胞中 Mg2+ 转运蛋白 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2014 3 月至 2018 12 月收治的新发 AML 197 例,同期体检者 60 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 CD8+ T 细胞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测血清 Mg2+ 浓度,RT⁃qPCR 检测 PBMCs MagT1 mRNA 表达。根据 NCCN AML 指南将 AML 患者分为低、 中、高风险组,RT⁃qPCR Western blot 检测患者 CD8+ T 细胞中 MagT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 检测细胞 PD⁃1 Tim⁃3 表达水平;Spearson 相关性分析 MagT1 蛋白与 PD⁃1 Tim⁃3 表达的相关性;Kaplan⁃ Meier 曲线分析 CD8+ T 细胞 MagT1 蛋白表达与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受试 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MagT1 蛋白表达水平对 AML 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 照组比较,AML 患者外周血中 Mg2+ 浓度降低,PBMCs MagT1 mRNA 相对表达量下调。与低风险组比较, 中、高风险组患者 CD8+ T 细胞中 MagT1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 PD⁃1 Tim⁃3 表达水平升高。 CD8+ T 细胞中 MagT1 蛋白与 PD⁃1 Tim⁃3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agT1 蛋白高表达患者的 EFS OS 高于 MagT1 蛋白低表达患者;MagT1 表达水平对 AML 患者预后(AUC = 0.866,95%CI:0.817 ~ 0.915)及风险分层 AUC = 0.724,95%CI:0.642 ~ 0.806)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 AML 患者外周血 CD8 + T 细胞中 MagT1 的表达降低与患者不良风险分层、CD8+ T 淋巴细胞耗竭和不利的生存状况相关,对评估 AML 患者 风险及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超重肥胖患者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

谢嘉欣 朱洪磊 高萌 卓爱萍 王袁 马闻擎 杨雨涛 付霞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997-10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6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效果与其在超重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 2019 1 月至 2021 3 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 89 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 脐单孔腹腔镜组与多孔腹腔镜组,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与超重肥胖组。比较术中、术后指标。 结果 单孔与多孔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升高(P < 0.01),出血量、 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行单孔手术的肥胖超重与正常体重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效果与多孔腹腔镜相当,但术后恢复更快。体质指数升高不 影响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李继红 牛梦琦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01-10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7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微血管病 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7 月至 2021 3 月在我院就诊的 T2DM 患者 146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 DR 分为 DR 组(n = 67)和非 DR 组(n = 79)。单因素及多因素 Cox 归分析影响 T2DM 患者并发 DR 的因素;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 结果 DR 组患者 T2DM 病程明显久于非 DR 组(P < 0.05),在生化指标方面,DR 组患者 FPG、HbA1c、GA Scr、UA、BUN、UACR以及VEGF明显高于非DR组(P < 0.05),而ALB和RBC明显低于非DR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T2DM 病程、HbA1c、UA、VEGF T2DM 患者发生 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ALB RBC 是保护因素(P < 0.05)。依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4 (95%CI:0.825 ~ 0.928,P < 0.00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VEGF 水平在 DR 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 T2DM 患者并发DR 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R 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药物与临床

托法替布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分析

张娟 余雅坤 田晶晶 黄逸晨 朵瑞雪 沈海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06-101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8
摘要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托法替布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 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 51 例托法替布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24 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收集托法替布治疗前和治疗 4、12 24 周的疾病活动性指标 DAS28CRP、DAS28ESR、血沉(ESR)、C 反应蛋白 CRP)、28 个肿胀关节数、28 个压痛关节数和 VAS 疼痛评分指标并分析改善情况,评估治疗前后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托法替布治疗 4、12 24 周相比治疗前 DAS28CRP、DAS28ESR、CRP ESR、28 个肿胀关节数、28 个压痛关节数和 VAS 疼痛指数均明显下降(P < 0.05);治疗12 24 周相比治疗 4 周,DAS28CRP、DAS28ESR、28 个肿胀关节数、28 个压痛关节数和 VAS 疼痛指数均明显下降(P < 0.05);治疗 24 周,既往未使用生物 DMARDs 患者 DAS28CRP 的临床缓解达标率优于曾使用过的患者(82.35% vs. 76.47%)。无血栓、重症感染和贫血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托法替布能有效改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 者症状、体征和炎性指标,短期内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安全性良好。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极速脉搏波定量评价幽门螺杆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

李方娜 冯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12-101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19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 例慢阻肺患者为 COPD 组,根据 14C 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为: Hp(-)亚组和 Hp(+)亚组。另将我院同期的 40 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收缩起始时和收缩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等指标。结果 (1)Hp(+)亚组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BS、ES 高于 Hp(-)亚组(P < 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低于 Hp(-)亚组(P < 0.05)。(2)对照粗、Hp(-)亚组、Hp(+)亚组 BS 分别是 [(5.47 ± 1.02)、(5.97 ± 1.06)、(6.87 ± 1.03)]m/s,ES分别是[(6.98 ± 1.44)、(7.95 ± 1.05)、(9.59 ± 1.44)]m/s 3)BS、ES 14C⁃UBT 值、收缩压(SBP)、Hs⁃CRP 呈正相关(P < 0.05),与 HDL⁃C、PaO2、SaO2、FEV1呈负相关 P < 0.05)。(4)Hs⁃CRP、SBP、HDL⁃C BS 的影响因素,Hs⁃CRP、Hp14C⁃UBT、SBP、PaO2则是 ES 的影响因素 P < 0.05)。结论 伴有Hp感染的COPD患者BS、ES明显升高,Hp可能是COPD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 素。UFPWV可以检测颈动脉弹性的早期改变,进而早期干预对防治相关并发症有益。

高频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跟腱损伤术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胡敏霞 温德惠 王立坤 阴彦林 张培楠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17-10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0
摘要 ( 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高频超声在跟腱损伤诊断和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并通过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 share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对双侧跟腱弹性测值来预测跟腱恢复过程。方法 54 例疑似跟腱 损伤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和 SWE 检查。40 例术后跟腱损伤患者分别于术后第 1、3、6 个月行高频超声和 SWE 检查。观察患侧跟腱厚度、回声、血流和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变化,并与健侧跟腱 作对比结果 54 例患者中,高频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 97.6%(40/41),特异性为 76.9%(10/13),准确性为 92.6%(50/54)。术后跟腱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其内部回声逐渐均匀,血流及粘连情况减少,与临床症状一致。而其剪切波速度值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加。结论 高频超声和剪切波速度可以确定跟腱损伤的 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跟腱损伤的诊断和康复预测。

中医药现代化

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南然 李宜璇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22-10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1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 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7 月至 2021 7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 112 例酒精性肝病患 者为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以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肝化湿活血汤治 疗。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 总有效率为 91.07%(51/56),高于对照组 75.00%(42/56)(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 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Ⅲ型前胶原肽(Ⅲ⁃PC)、层 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P <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4.29%(8/56)、8.93%(5/56)(P > 0.05)。 结论 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述

粪便miRNA 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的价值

曾家兴, 田菁菁 卢伟 黄锐 陈俊豪 张林 谢雪晴 张媛玲 丁杰,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27-10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2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与诊断时癌症分期呈负相关,如果及 早发现,高达 9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迄今为止,许多 miRNA 已经被证实是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具 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液及组织样本的 miRNA,较少有研 究关注粪便 miRNA 水平的变化,并系统阐述粪便 miRNA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优势。因此,本文就结直肠 癌患者粪便中 miRNA 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不同种类 miRNA 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并阐述其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张琪 张青青 王泽升 高金伟 成晓舟 张宇鹏王小虎 曹维嘉 屈坤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32-10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3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甲状腺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和患者对美容需求的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迅速发展,衍生出多种入路,但无论哪种术式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降低甲状腺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应运而生,但是否常规移植甲状旁腺以及移植后效果评价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移植术的现状作一综述,各种术式的效果评价仍需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负压创面治疗联合脂肪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朱博恒 张璟琳 汪虹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37-10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4
摘要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创面治愈困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降低,一直以来是创面修复领域急需解决的一 大难题。近年来,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已经成为创面修复领域的研 究热点,虽然其疗效明确但仍有局限性。已有研究指出 ADSCs 和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但目前仍没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系统阐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 NPWT 能够提高 ADSCs 的存活率,并促进血管形成及脂肪组织再生,ADSCs NPWT 联合应用在创面修复 中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现本文对 ADSCs NPWT 分别作用于慢性创面的机制,及两者 联合应用于慢性创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临床经验
术前饮用高能碳水化合物者胃残余量的超声评估
赵秀秀 陈利海 曹媛媛 方兆晶 斯妍娜 赵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42-104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5
摘要 ( 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术前饮用高能碳水化合物者胃残余量的超声评估
赵秀秀 陈利海 曹媛媛 方兆晶 斯妍娜 赵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  1042-104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8.025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