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3-25
述评
免疫紊乱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蒋龙元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01-70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1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脓毒症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缺乏精准的治疗靶点,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免疫功能紊乱在脓毒症病理生理中的意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脓毒症中免疫功能变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专家笔谈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和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康凌垲 李小悦 张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05-7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2
摘要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炎症反应、凝血级联激活、肾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动力学异常有关。对SA⁃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既往基于血清肌酐的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最新研究发现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参与SA⁃AKI发生发展,可能是SA⁃AKI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的靶点。本文主要针对SA⁃AKI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进行探讨并做简要综述。

专题报道

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钟小妹, 尹辉明, 周康仕, 邱飞, 高丹, 雷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09-7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3
摘要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Ⅱ)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膈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LPS致脓毒症诱导的ARDS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PS腹腔注射构建大鼠ARDS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式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ARDS模型组及正常大鼠组膈 肌组织CaMK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CaMKⅡ三种亚型2b、2d、2g在正常大鼠膈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CaMKⅡ 2b表达最少(P<0.05);(2)CaMKⅡ 2b、2d、2g在ARDS组表达均比对照组高(P < 0.05),在48 h 组均显著上调(P<0.05),其中CaMKⅡ 2b亚型表达最高(P<0.05)。结论 CaMKⅡ在大鼠膈肌组织中有表达,并在LPS诱导的ARDS致膈肌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aMKⅡ 2b亚型可能参与主要作用。

血红素氧化酶在脓毒症大鼠组织中的表达
张凯, 李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13-71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4
摘要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HO⁃1)和 HO⁃1 mRNA 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 4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20 只和脓毒症组 20 只;两组分别于术前 20 min 和造模后 2、6 h 12 h 进行断头处死大鼠,并制备 HE 染色光镜病理切片;收集 Western 印迹法 HO1⁃1 蛋白活性水平检测 结果和 Realtime PCR 法对 HO⁃1 mRNA 水平的检测结果;通过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构建脓毒症 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各时间点肺组织形态、HO⁃1 mRNA HO⁃1 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观察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组织形态、HO⁃1 水平变化;分析 HO⁃1 与脓毒症中相应指标及肺功能损伤的关系。结果 假手术组肺组织形态一直处于完整状态,而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在肺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各时 间点脓毒症组大鼠体内的 HO⁃1 印迹颜色均很深,在 12 h 印迹颜色最深,其次为 6、24 h 的颜色最浅; 而假手术组在 3 个时间点的 HO⁃1 印迹颜色均很浅,且与脓毒症组一样在 12 h 印迹颜色最深,其次为 6、24 h 的颜色最浅;假手术组一直保持平稳,未发生明显变化,而脓毒症组 OD 值在 2 h 最低,随后逐渐上升, 经比较 3 个时间点内 O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脓毒症组大鼠 OD 值在各时间点中 HO⁃1 mRNA 水平均比假手术组高(P < 0.05)。结论 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中 HO⁃1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说明 HO⁃1 对脓毒症患者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有明显影响;脓毒症组中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损伤随 着肺组织中 HO⁃1 的表达量的增加而逐渐减轻,说明 HO⁃1 对脓毒症患者的肺组织病理形态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改善效果。

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策略

何峻, 伍松柏, 吕爱莲, 戴瑶, 黄康, 方向, 吕建磊, 刘敏, 张权, 彭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18-7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5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对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91 例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30 例)、胸腺法新治疗组(B 组, 30 例)和胸腺法新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C 组,31 例),比较三组 CD3+T 细胞计数、CD4+T 细胞计数、 CD4+ /CD8+T 细胞比值及人白细胞 DR 抗原(HLA⁃DR)表达率等免疫功能和 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90 d 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A 组比较,B 组及 C 组治疗后 CD3+T 细胞计数、CD4+T 细胞计数、CD4+ /CD8+T 细胞比值、HLA⁃DR 表达率均显著上升,总住院时间及 90 d 病死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组比较,C组治疗后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及HLA⁃DR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ICU住院时 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应用胸腺法新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的免疫功能及预后,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独使用胸腺法新。

床旁超声评估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血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

何罗宜 刘品晶 黎李萍 汤展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22-7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6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了解机械通气下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血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状况。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ICU 2区及1区机械通气治疗脓毒症患者136例,应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床旁超声同步检查,记录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每搏变异率、下腔静脉最小直径(IVCDmin)、IVC扩张指数,同时收取NT⁃proBNP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下患者各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对应IVCDmin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值GEDVI组IVCDmin x ± s:(1.57 ± 0.32)cm;IVCDmin反应机体容量不足的最佳截 点为1.35 cm,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40%、84.80%;IVCDmin反应机体容量过负荷的最佳截点为 1.81 cm 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 76.50%、89.60%。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反映容量反应性最佳截点为 14.47%,敏感性 及特异性分别为 87.7%、81.0%。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下脓毒症患者,IVCDmin < 1.35 cm,需注意机体血容量不 足状态;IVCDmin > 1.81 cm,应早期警惕容量负荷过重。临床应及时评估机体血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以准确指导液体管理。

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ICU 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机制探讨
安阳 童朝辉 张睢扬 王磊 谢建新 张旭燃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26-7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7
摘要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 1 月至 2020 3 60 ICU 老年脓毒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组和对照组。TDM组调整美罗培南剂量;对照组不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微生物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TDM 组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TDM 组临床治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微生物治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DM 组不良副作用发生率(10.00%)、病死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DM 组实现 PK/PD 目标的患者 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K/PD 理论可优化 ICU 老年脓毒血症美罗培南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治疗有效率和微生物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预后的评估
郝艳, 陆士奇, 金钧, 黄坚, 王俊, 黄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30-7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8
摘要 ( 3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脓毒症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5 月至 2019 6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脓毒症 102例患者,将其分为HbA1c升高组(HbA1c ≥ 6.5%)和HbA1c正常组(HbA1c < 6.5%),分析两组临床资料。 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 检验。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和 Cox 回归分析来研究患者器官功 能障碍进展和 ICU 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 例患者中,HbA1c 升高组 39 例,HbA1c 正常组 63 例。升 高组器官功能障碍进展发生率(48.7%)较正常组(22.2%)明显升高(P = 0.001),升高组 ICU 病死率 38.5%)较正常组(7.9%)升高(P < 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HbA1c ≥ 6.5%(OR = 1.070,95% CI 1.006 ~ 1.138,P = 0.031),血乳酸(OR = 1.557,95%CI:1.166 ~ 2.081,P = 0.003)是器官功能障碍进展的独立危 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显示,HbA1c ≥ 6.5%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P < 0.001)。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HbA1c ≥ 6.5%(HR = 1.394,95%CI:1.157 ~ 1.678,P < 0.001)、血乳酸(HR = 1.555,95% CI:1.165 ~ 2.077,P = 0.003)以及年龄(HR = 1.080,95%CI:1.004 ~ 1.162,P = 0.039)是ICU 死亡的独立危险 因素。结论 糖尿病脓毒症患者HbA1c水平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基础研究
蜡样芽孢杆菌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以抑制口腔鳞狀細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周倩, 饶凤琴 霍花 齐晓岚 廖健 洪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35-73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09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蜡样芽孢杆菌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 CCK⁃8 法检测 Bacillus 感染后 SCC⁃25 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及 Transwell 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 SCC⁃25 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NF⁃κB 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结果 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SCC⁃25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加入 NF⁃κB 抑制剂后,细胞活性增强(P < 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与 SCC⁃25 共培养后,pP65、pIκBα IKKγ表达水平增加,NF⁃κB 通路被激活。结论 蜡样芽孢杆菌通过调节 NF⁃κB 通路,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MALAT1通过miR⁃30调控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

薛伟 康少英 郭洪生 王培霞 王振兴 高庆亮 李岩 张英民 王华军 郑小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40-7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0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明MALAT1 通过 miR⁃30 对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进行调控。 方法 收集临床骨巨细胞瘤及对照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及miR⁃30表达水平;对骨巨细胞瘤 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纯化的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原代细胞系;构建 MALAT1 过表达质粒,合成miR⁃30 mimic类似物及inhibitor 抑制剂;在细胞系中过表达MALAT1质粒和/或miR⁃30 相关片段,通过MTT实验观察 细胞生长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织对比,MALAT1表达水平在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显著降低,而miR⁃30水平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ALAT1存在于miR⁃30相互作用的序 列,且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可显著抑制MALAT1 WT质粒的报道基因信号,而对MUT突变质粒无效;单独过表达MALAT1或者miR⁃30 inhibitor抑制剂均可抑制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而且上下游拮抗实验表明,过表达MALAT1可抵消miR⁃30 mimic类似物引起的促进作用。结论 MALAT1、miR⁃30 均参与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发展调控;MALAT1可通过调控miR⁃30

5⁃HT7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引起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中的作用
王小娟 梁鉴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46-7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1
摘要 ( 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5⁃HT7 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引起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plasma protein extravasation,PPE)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三叉神经节电刺激偏头痛大鼠模型,35 只大鼠随机分为 7 组:舒马曲坦(5⁃HT1B/1D受体激动剂)阳性对照组、AS19(5⁃HT7受体激动剂)5 mg/kg 10 mg/kg 组、SB269970(5⁃HT7受体拮抗剂)5 mg/kg 10 mg/kg 组、二甲基亚砜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电刺激前 30 min 给药,刺激前 5 min 注射 2%伊文思蓝用于标记硬脑膜 PPE,用荧光显微镜拍摄并用灰度分析软件对 PPE 做定量分 析,刺激侧与对侧荧光灰度值之比值为 PPE 率。结果 舒马曲坦组 PPE 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 < 0.005); AS19、SB269970组PPE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5⁃HT7受体可能未参与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引起的硬脑膜PPE。

临床研究

男性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自然性行为的HIV传播风险观察

朱郇荣 李宝金 李凌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51-7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2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男性单方 HIV 阳性的夫妇或伴侣因生育目的进行自然性交传播 HIV 的风险。方法 58 对男性 HIV 单阳夫妇或伴侣在男方已接受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ART)超过一年,外周血和精液 HIV⁃1 RNA 检测均< 20 拷贝/mL,CD4+ T 淋巴细胞计数>250 cells/μL 情况下以生育为目的,进行无安 全套性行为。女方事前被告知 HIV 感染的风险及规避方法且暴露前后均未服用预防药,于每个月排卵期无安全套性生活 2 ~ 3 次,不超过 6 个月。于最后一次性生活后 3、6 、12、18 个月检测 HIV 抗体(化学发光 法或金标法)。结果 接受 ART 12 ~ 48 月(中位数 18 个月)的 58 HIV 阳性男性[年龄 23 ~ 45 岁,平均 31.6 ± 4.9)岁],其外周血和精液各至少 1 HIV⁃1 RNA < 20 拷贝/mL,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平均(518.4 ± 167.4)cells/μL,较 ART CD4+ 计数[平均(310.7 ± 130.6)cells/μL]明显增高(t = 10.281,P < 0.001),与性伴侣进行无套性行为 3 ~ 6 个月(中位数 6 个月),所有女方检测 HIV 抗体均阴性,其中 4 例自然怀孕,2 出生孩子检测 HIV 抗体均阴性。结论 ART 治疗成功的男性 HIV 感染者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异性伴侣 HIV 的风险相当低。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儿胃黏膜ASICs表达在胃肠道动力中的作用

王金坤, 袁丽萍, 李欢 肖红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55-7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3
摘要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儿胃黏膜中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 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的表达及其在 Hp 感染胃炎胃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将22 例经内镜诊断的胃炎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组[Hp(+),n = 11]和阴性组[Hp(-),n = 11]。免疫化学法检测胃炎患儿胃黏膜中 ASICs 的表达和定位。ELISA法测定血清 CCK、SP、GAS MTL 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 ASIC3 表达与胃肠道激素的相关性。结果 Hp 感染患者胃黏膜 ASIC3 表达明显升高,血清CCK、SP、MTL水平明显升高。血清 CCK、SP、MTL水平与ASIC3 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Hp 可诱导胃黏膜 ASIC3 的表达,其影响Hp 感染患者的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功能。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
陆振益, 崔忆旋, 赵报, 王文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59-7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4
摘要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舌下脱敏疗法(SLIT)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收治患者中 选取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过敏性鼻炎患儿 151 例,按照患儿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即盐酸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下脱敏治疗,通过鼻炎药物总评分(TMS)、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TNSS)改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脱敏疗法用以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不同选择。

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胡婕, 汪欢, 陈士寿, 刘学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63-7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5
摘要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 年9 月至2020 1月在我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66例(年龄18 ~ 65 岁),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组(F 组,n = 33)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阻滞组(C 组,n = 33)。记录两组患者超声成像、穿刺注药时间、穿刺次数;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 VAS 评分及 Lovett 肌力评分,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F组超声成像和穿刺注药时间较 C 组明显缩短且穿刺次数明显减少(P < 0.05);两组患者术后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无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仿生矿化胶原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中期疗效

陈峙 蒋顺琬 韦丽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68-77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6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仿生矿化胶原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7 5 月至 2019 6 月收治的 120例单椎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PMMA 骨水泥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组采用仿生矿化胶原改性 PMMA 骨水泥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 d、、6 个月记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测量伤椎矢状面指数、Cobb角、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与术后2 d、3、6 个月的 VAS 评分、ODI 评分、伤椎矢状面指数、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组内术后各观察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术后同一观察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渗漏对照组 13 例、治疗组 10 例。对照组术后6 个月出现 2 例再发腰背痛,治疗组未见。结论 仿生矿化胶原改性 PMMA 骨水泥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中期疗效与单一PMMA 骨水 泥相当。

原发性膜性肾病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岑雅伶 杨佳青 张丽娥 甘瑞静 杨洁 黎海娟 王明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73-77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7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寻找出初治的 PMN 患者有预后预测意义的指标,能够早期发现高危因素的患者,减少PMN 患者的复发,降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 2012 1 月至 2020 5 月在我院经肾穿病理活检确诊的初治的 PM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疗效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分析和比较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PMN 患者复发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尿酸是PMN 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膜性肾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发生在药物减量、停药和感染的情况下。

无冠窦补片在Standford A成形中的应用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成形中的应用

张勇 梁家立 郑德志 王惠 侯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78-7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8
摘要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无冠窦补片在Standford A型夹层根部成形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 3-5 86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A组)和2018 6 月至 2020 10 66 Standford A 型夹层患者(B组)在我院行“孙氏手术”手术,A组手术中在主动脉根部行主动脉壁与右心耳做内引流,B组手术中主动脉根部采用无冠窦补片,主动脉根部血管壁采用“三明治”缝合加固的方法,右无瓣膜交界行悬吊成形。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量、术后再次开胸手术止血例数、术后24 h 总引流量、术后输红细胞量、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例数、术后病死率。结果 B 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量、术后再次开胸手术止血例数、术后24 h 总引流量、术后输红细胞量、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例数、术后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A组。结论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主动脉根部采用无冠窦补片,主动脉根部血管壁采用“三明治”缝合加固的方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NF⁃κB表达的关系

薄威, 王旭光, 李佳琦, 梁伊灵, 李磊, 勾佳钰, 张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82-7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19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辽宁地区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vacA优势基因型并探讨vacA 不同基因亚型与NF⁃κB 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 2010 7 月至 2014 7 月我院手术切除的H.pylori(+)的胃癌组织样本 140 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胃癌组织的DNA,采用PCR 技术检测H.pylori 不同 vacA 基因型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NF⁃κB 蛋白表达。结果 在胃癌中 vacAs1 vacAm1vacAs1m1 亚型分布高于其他亚型(P < 0.05)。其中,vacAm1 vacAs1m1 基因型在弥散型胃癌中比 例高于肠型胃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NF⁃κB 表达与性别和淋巴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其中 NF⁃κB 在男性中表达明显高于女性(P < 0.05)。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 NF⁃κB 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 结转移(-)的患者(P < 0.01)。NF⁃κB 表达与 H.pylori vacAs1m1s1m1)三种亚型密切相关,并且当此三 种基因型为阳性时,NF ⁃κB 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结论 辽宁地区内胃癌发生的优势基因型为 vacAm1vacAs1vacAs1m1 三种亚型,携带 vacAm1 vacAs1m1 基因亚型的患者可能是弥散型胃癌的高发人 群,且其可能通过促进NF⁃κB 的表达进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药物与临床
硫培非格司亭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黄乐珊, 梅峥嵘, 吴仲洪, 曾晓敏, 严鹏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87-7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0
摘要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硫培非格司亭(HHPG⁃19K)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万方、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数据库中有关硫培非格司亭的原始研究,经过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 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4 RCT文献被纳入,共6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硫培非格司亭显著降低化疗第 2周期(RR = 0.37,95%CI:0.21 ~ 0.65)Ⅳ度及以上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但在化疗 1 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周期(RR = 0.56,95%CI:0.31 ~ 1.00);但在降低 FN 发生率方面无差异 RR = 0.42,95%CI:0.15 ~ 1.19);硫培非格司亭不增加骨痛的发生率(RR = 1.10,95%CI:0.48 ~ 2.51)。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硫培非格司亭可显著缩短化疗第 1 周期组Ⅲ度粒细胞减少持续的时间 P < 0.000 1),但与rhG⁃CSF 效果相当。结论 硫培非格司亭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效果优于安慰剂;硫 培非格司亭预防化疗第2周期Ⅳ度及以上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优于rhG⁃CSF,但预防第 1 周期Ⅳ度及以上 粒细胞减少及FN 发生的有效性与rhG⁃CSF 相当;安全性与rhG⁃CSF 相当。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游离DNA甲基化水平与甲状腺癌诊断以及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

阚志文 黄子杰 崔亚云 钱立庭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92-7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1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电化学方法检测循环游离DNA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其与TI⁃RADS分级、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4例甲状腺癌患者和3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 35 例正常人血浆提取循环游离DNA,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游离DNA(cfDNA)的电流吸附率水平(ir%),分析电流吸附率在甲状腺癌、良性病变患者以及正常人的差异,以及吸附率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 及甲状腺影响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TI⁃RADS 分级)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 ir 值较良性病变患者 ir 值更高(P < 0.05),AUC = 0.778。甲状腺癌患者血浆ir值比正常人ir值更高(P < 0.05),AUC = 0.723。甲状 腺良性病变患者与正常人ir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4)。灵敏度为 61.4%,特异度为68.6%,准确 度为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r 值< 29组和ir 值≥ 29组在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多中心性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r值≥29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244,P < 0.01)。结论 血浆cfDNA电流吸附率水平(ir值)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ir ≥ 29是甲状腺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cfDNA电流吸附率水平(ir值)与TI⁃RADS分级相关。

基于2015诊断分期的一致性研究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影像报告及诊断分期的一致性研究

张雅娟, 曾凤霞, 陈卫国, 秦耿耿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797-8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2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参照国际最新规范《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的尘肺病影像诊断分期标准,回顾性分析影像医师诊断尘肺病影像学分期的一致性、个体间一致性及原始报告诊断的可靠性,为提高尘肺病影像学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 邀请 3 名不同年资的尘肺病影像诊断医师R1、R2 R3(低、中、高)在尘肺诊断专用工作站对980例尘肺患者进行独立双盲阅片,并做出分期,记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由 3 名医师共同阅片达成一致的分期为相对金标准,记为Major,收集各病例原始报告分类,记为 Report。参照 2016 5 1日实施的《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对尘肺病进行影像学分期诊断,记录阅片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资医师在尘肺病影像学分期的结果显示低年资医师与相对金标准的一致性中等(Kappa = 0.745),中、高年资医师与相对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 = 0.836、0.896),而原始报告的准确率偏低,一致性较差(Kappa = 0.583),三名医师的一致性较好(总体 Kappa = 0.765)。结论 不同年资阅片医师在进行尘肺病影像学分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中、高年资医师的诊断一致性优于低年资医师,做出的分期结果不同。本研究在排除了外部因素干扰后发现阅片医师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Ⅰ期、Ⅱ期判断的差异,原始报告对尘肺分类评估的准确性有限。

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联合宫腔推注生理盐水对不孕女性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周秋兰, 邓可妮, 王伟群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02-8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3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four⁃dimensional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4D⁃HyCoSy)联合宫腔推注生理盐水(saline infusion sonography,SIS)对不孕女性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阴道声诺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 244 例不孕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后,均在超声引导下推注生理盐水宫腔造影。以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联合宫腔推注生理盐水(HyCoSy+SIS)两种方法诊断宫腔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HyCoSy 诊断宫腔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8.8%、69.2% 68.8%,HyCoSy+SIS 诊断宫腔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 准确率分别为 92.2%、84.6% 91.8%,两者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敏感性、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HyCoSy联合宫腔推注生理盐水造影可以清晰显示宫腔病变,尤其对内膜息肉、内膜息肉样增生及宫腔粘连的观察优于单纯HyCoSy 造影,有助于提高宫腔微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调查研究

贵港市2009-2019年吸毒人群影响因素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朱刚劲 李卓昕 黄颉刚 徐志良 梁浩 叶力 鲍宇 黄运轩 梁贤君 梁冰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06-8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4
摘要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贵港市 2009-2019 年吸毒人群 HIV 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 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血清学信息等。结果 2009⁃2019年共监测10 001人,检出HIV 抗体阳性人数为 685人。总体HIV 抗体阳性率为 6.85%,HIV 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吸毒人群主要以31 ~ 40 岁、男性、初中文化、在婚为主,21 ~ 30 岁的吸毒者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而>40 岁比例有 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 91.4%,且呈上升趋势。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曾经有注射毒品行为、曾经与别人共用针具、丙肝抗体阳性是吸毒人群感染 HIV 的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文化是保护因素。结论 贵港市吸毒人群感染HIV 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阻止其在吸毒人群中进一步传播。

中医药现代化

早期半夏泻心汤后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中药地榆与三联疗法分阶段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林蓓蓓 黄小乔 姚美村 冯伟勋 冯祥兴 朱少琴 朱卫星 甘国兴 杨小催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11-8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5
摘要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分阶段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 tion,RHPI)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共纳入 2018-2020 年按共识推荐方案运用三联疗法治疗反复失败≥3 次的 RHPI 患者8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和对照组 43 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分阶段综合疗法,即:早期(半夏泻心汤加减)× 7 d;标准三联抗菌治疗(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中药地榆× 10 d;后 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7 d。对照组予以标准四联抗菌治疗(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 酒石酸铋)× 14 d。2 组患者均停药 1 个月后复查 13C 14C 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在 Hp 根除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 1 年后 Hp 复感率的疗效差异,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Hp 根除率为 93.33% 81.40%,1 年后 Hp 复感率为 13.33% 25.58%,治疗组的 Hp 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后 Hp 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 62.22%,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37.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早期半夏泻心汤后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中药地榆与三联疗法的分阶段治疗能够显著提高RHPI 的根除率,降低复感率,症状缓解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综述
β⁃地中海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花梅 孙菲, 马燕琳, 李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16-82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6
摘要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是地中海贫血中最常见的 类型。尽管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输血、铁螯合、脾切除、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等,但在治愈地中海贫血的道路上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根据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系统阐述 其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并着重叙述基因治疗技术如何治愈β⁃地中海贫血的研究进展。

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代龙 王雨珂 庞雅琪 许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21-8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7
摘要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早期无 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即为晚期,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 是晚期 HCC 的标准治疗方案,但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 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 HCC 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将对 ICIs 在晚期 HCC 中的临床 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孙洁 陈欣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6):  827-8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6.028
摘要 ( 3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 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近年来成 为肿瘤领域的热点。尤其 CD19 CAR⁃T 细胞在难治/复发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然而治疗伴 随着明显的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被广泛报道,而心血管毒性定的真实特征及机 制仍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目前对 CD19 CAR⁃T 细胞治疗并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认识,介绍 CAR⁃T 细胞疗 法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策略等研究进展,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 险,使这种潜在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