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风险与防护

陈文俊 郭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31-8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1
摘要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快速增长,社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养老负担及医疗护理的需求增加。老年人群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病率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需定期门诊就诊随访,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甚至是生命威胁。尤其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流行期间,一方面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且合并慢性基础病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另一方面,社会养老和护理机构中老年人群集体生活,对传染性疾病防控要求更高。因此,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群数量、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慢性基础病管理需求,加强当前基层社区机构病毒防控措施,将有利于提高对该人群的关注和防护。本文将对老年人群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在COVID⁃19 疫情期间的风险与防护作一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凝、血栓形成及抗凝

王同生, 苏秀丽, 高鹏飞, 褚旭, 邱家勇, 毛毅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35-8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2
摘要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其特征是炎症反应过度表达。SARS⁃CoV⁃2可触发COVID⁃19 患者产生高凝和血栓形成,50%重症患者合并有高凝状态。高达40% COVID⁃19患者合并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性抗凝治疗。LMWH 除了抗凝作用外,还具有非抗凝作用,如能减少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以及抑制淋巴细胞增加,可以延缓或阻断炎症“细胞因子风暴”。

临床新进展

干细胞在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与机制

华天桢 马雨诗 房贺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39-84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3
摘要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和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物质存储、能量代谢、解毒、免疫应答等重要生理功能。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肪肝、肝纤维化、肝过氧化损伤、肝药物损伤是多发的肝损伤疾病。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分化潜能。肝干细胞被分为肝源性干细胞和肝外来源的干细胞。在肝脏损伤治疗中,干细胞可以通过干细胞归巢、转分化、直接分化为肝细胞、旁分泌效应、免疫调节、分泌外泌体等机制修复肝脏损伤。在肝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干细胞可直接发挥作用,也可通过外泌体间接发挥修复作用。除了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也可以作为肝病诊断和预后监测判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干细胞还可评估药物对人体的毒性,用于筛查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基础研究

丙泊酚预处理对脓毒症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博 张茂芮 周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45-8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4
摘要 ( 3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脓毒症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低剂量及高剂量丙泊酚预处理组。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在造模前10min按丙泊酚高低剂量持续泵注。通过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改变;术后48h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各组大鼠的额叶皮质和海马CA1区IL⁃1β、IL⁃6、TNF⁃α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造模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显著受损,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增加,额叶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严重,IL⁃1β、IL⁃6、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MDA和ROS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与造模组比,丙泊酚预处理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可减轻脓毒症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相关。

五味子甲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黄胜 龚蕊 刘赣赣 漆启华 黄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51-8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5
摘要 ( 3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五味子甲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五味子甲素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五味子甲素对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检测五味子甲素对miR⁃505⁃3p 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 mRNA 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 检测五味子甲素对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SMAD2 SMAD3 表达。结果 五味子甲素作用 PC⁃3细胞48h时的IC50为15.74μmol/Lol/L,五味子甲素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五味子甲素上调PC⁃3细胞中miR⁃505⁃3p的表达,抑制SMAD2、SMAD3以及TGF⁃β信号传导的下游靶基因(包括 IL⁃11、PTHRP、CTGF)的mRNA表达。下调miR⁃505⁃3p的表达可逆转五味子甲素对PC⁃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五味子甲素显著抑制移植瘤生长;五味子甲素上调肿瘤组织中 miR⁃505⁃3p的表达,同时下调SMAD2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论 五味子甲素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 PC⁃3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五味子甲素上调miR⁃505⁃3p表达,靶向下调SMAD2和SMAD3,从而抑制TGF⁃β通路激活有关。

白细胞介素⁃38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魏辉, 李慧, 余国华, 董素娟, 朱卫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58-86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6
摘要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 ⁃38)对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 周龄雄性 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和外源重组 IL⁃38 组(腹腔注射 rIL⁃38),给予 12 周西方饮食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药结束后,通过油红 O 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检测血清 TC、TG 水平;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 IFN⁃γ、IL⁃17、IL⁃10  TGF⁃β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 Th1、Th17、Treg  M2 比例指 标;观察斑块的稳定性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IL⁃38 组主动脉窦和全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减少 P<0.01),且斑块内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显著增加(P<0.05),而 CD4+T 细胞、巨噬细胞、MMP⁃2  MMP⁃9 显著减少(P<0.05)。rIL⁃38 组脾脏 Th1、Th17 细胞比例显著减少,M2、Treg 显著增加(P<0.05)。血浆 IFN⁃γ、IL⁃17 水平降低,IL⁃10、TGF⁃β水平升高(P<0.05)。结论 外源重组 rIL⁃38 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促进斑块稳定。

神经调节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的作用

李海涛, 林劲, 韩丽珍, 王裕岱, 滕丽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63-8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7
摘要 ( 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NRG⁃1/TGF⁃β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血管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对 NRG⁃1 干预后细胞收缩功能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鬼笔环肽、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 NRG⁃1/TGF⁃β1 表达,采用 GST 融合蛋白沉降技术检测分析 NRG⁃1⁃ICD 与α⁃肌动蛋白 α⁃SMA)的共位性。结果 TGF⁃β1在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可上调NRG⁃1表达,经免疫荧光染色可发现平滑肌细胞标志蛋白α⁃SMA NRG⁃1 存在共位性;经 RT⁃PCR Western blot 检测分析发现,在大鼠平滑肌 细胞、人平滑肌细胞以及人内皮细胞中均存在 NRG⁃1 mRNA 表达。结论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 TGF⁃β1 可上调NRG⁃1的表达;在细胞收缩中,TGF⁃β1对于α⁃SMA与NRG⁃1⁃ICD之间的表达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临床研究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 和矿物三氧化聚合体 MTA 应用于成人恒牙根尖屏障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游月华, 周珊羽 元博 王伟 黄林 杨星民 尹成芳 石玲 黄永祺,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69-8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8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BP Plus 和矿物三氧化聚合体 MTA 应用于成人恒牙根尖屏障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根尖周炎伴根尖开放的成人恒牙 98 颗,随机双盲均分成两组各 49 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 iRoot BP Plus MTA 作为根尖屏障术的根管封闭剂,分析评价两组术后 6、12 以及 24 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术后 6 个月、12 个月以及 24 个月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但操作时间上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根尖屏障术的根管封闭剂,iRoot BP Plus 临床疗效与MTA 类似,但操作性能更好。

组织蛋白酶Z基因启动子部分位点在成人哮喘中的差异性甲基化表达及意义

张黎莎, 杨贤苗, 钱粉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74-8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09
摘要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Z 基因(CTSZ)启动子区位点(cg01623438,cg02744249)在哮喘患者中的差异性甲基化表达及其与哮喘控制状态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在成人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 30 例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控制评分将其分为三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 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成人 30 例为对照组。采集鼻黏膜上皮细胞,检测两位点甲基化水平并进行肺功能相关性分析,绘制 ROC 曲线分析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哮喘组两位点甲基化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哮喘未控制组中甲基化水平最低,部分控制组次之,控制组最高。甲基化水平与肺功能改变呈负相关。单位点cg01623438的ROC曲线分析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CI:0.683 ~ 0.896),敏感性为100% 特异性为 50%(P < 0.000 1);单位点 cg02744249 分析示 AUC 0.749(95%CI:0.620 ~ 0.852),敏感性为 43.3%,特异性为 100%(P = 0.000 1);两位点联合分析示 AUC 0.827(95%CI:0.707 ~ 0.912),敏感性为 66.7%,特异性为 83.3%(P < 0.000 1)。结论 哮喘患者 CTSZ 启动子区出现明显低甲基化修饰,且与哮喘 控制情况及肺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可能对成人哮喘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原创夹腕提肩法手法整复治疗原发性急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疗效

代万武, 刘雷, 黄祖权, 郑扬越, 李兴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79-8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0
摘要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手牵足蹬法和夹腕提肩法手法整复原发性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 2017 2 月至 2020 2 月关节外科收治的 130 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组到夹腕提肩组(78 例)和手牵足蹬组(52 例),比较两组复位方法在肩关节疼痛 VAS 评分、肩关节功能 JOA 评分、复位成功率、复位并发症、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功能康复时间等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 VAS 评分、肩关节功能 JOA 评分、复位并发症、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康复时间等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夹腕提肩组患者在首次复位成功率上高于手牵足蹬组的患者(P < 0.05)。结论 采用夹腕提肩法手法整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在首次复位成功率上优于传统的手牵足蹬法,复位时间短,复位使用力度较小,复位过程中患者疼痛感较轻,在安全性和肩关节功能康复上和手牵足蹬法具有相同的效果。

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邓小莹, 范永祥, 莫志铭, 张志新, 张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84-8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1
摘要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 A2(Lp⁃PLA2)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 WMH 患者 97 例为病例组(WMH 组),以 MoCA 量表 23 分为界分为认知障碍组 CI 组)37 例和非认知障碍组(NCI 组)6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 52 例为对照组(HC 组)。采用 t 检验分析 WMH 组与 HC 组血浆 Lp⁃PLA2 水平及 MoCA 得分,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WMH 伴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 素,并进一步分析 Lp⁃PLA2 WMH 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及其诊断应用。(1)WMH 组血浆 Lp⁃PLA2 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MoCA评分显著降低(P<0.05);CI组与NCI组相比,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史、 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p⁃PLA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 回归显示: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Lp⁃PLA2 等 4 个指标是 WMH 伴认知障碍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3)同型半胱氨酸、Lp⁃PLA2 两指标指标对 WMH 伴认知障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 0.703,95%CI:0.508~0.973;AUC=0.751,95%CI:0.611~0.923)。联合应用价值更高,AUC 为 0.806(95%CI: 0.677~0.960)。结论 WMH 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浆 Lp⁃PLA2 水平,血浆 Lp⁃PLA2 水平升高可能为 WMH 伴发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也对其有较高的诊断评估价值。

侧开口套管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张宁宁 徐玉生 徐远志 李星晨 黄泓翰 苗金红 王培松 刘少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89-8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2
摘要 ( 3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侧开口套管PVP治疗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 1 月我院收治的 118 例胸腰椎 OVCF 的临床资料,分为侧开口 PVP 组(SOC 组)、单侧传统 PVP 组(uFOC 组)和双侧传统 PVP 组(bFOC 组)。比较三组骨水泥渗漏及分布、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水泥渗漏率 SOC 组较 FOC 组明显降低,骨水泥分布分数、术后 6 个月 Cobb 角改善率 SOC 组与 bFOC 组较 uFOC 组明显增加,再骨折发生率 SOC 组与 bFOC 组小于 uFO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术后 3 d Cobb 角改善率、各时相点 VAS、ODI 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侧开口套管 PVP 治疗 OVCFs 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且在改善骨水泥分布、降低渗漏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张巧云, 李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94-89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3
摘要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术中不同的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部大手术患者 164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标准化管理组(S 组,n = 82),术中平均动脉压不低于 65 mmHg 或基础的 80%;个体化管理组(I 组,n = 82),术中平均动脉压调控在基础值 90% ~ 110%范围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血肌酐和胱抑素 C 浓度,计算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评估不同平均动脉压调控水平对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记录术后收住ICU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及 30 d 死亡率,评估不同平均动脉压调控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S 组术后早期血肌酐及胱抑素 C 浓度升高(P<0.05);与 S 组比较,I 组术后早期血肌酐及胱抑素 C 浓度显著降低、术后早期 AKI 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 S 组比较,I 组术后入住 ICU 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论 术中MAP 维持在基础值90%~110%可以降低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

血钙水平联合降钙素原清除率对ICU 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孙才智, 魏晶晶, 朱进, 张铮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899-9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4
摘要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钙联合降钙素原清除率(procalcitonin dearance,PCTc)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 ICU 脓毒症休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 APACHEⅡ评分、入住 ICU 时的降钙素原(PCT0 h)及血钙、治疗 24 h 的降钙素原(PCT24 h),计算 24 h PCTc,根据 ICU 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ROC 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 患者 PCT 24 h 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入院时血钙及 24 h PCTc 均明显下降(P < 0.05)。血钙、PCTc 血钙联合 PCTc APACHEⅡ呈负相关,以血钙联合 PCTc 相关性最强(P < 0.05)。ROC 曲线显示血钙联合 PCTc 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大。结论 血钙、PCTc 是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 ICU 住院期间的 病死率的有效预测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低钙在重症颅脑损伤并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分析

黄琪惠, 张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03-9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5
摘要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TBI)并早发型呼吸机性肺炎(EOVAP)的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 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CU 2018 1 月至 2020 1 月符合标准的 sTBI 患者 112 例,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 EOVAP 组(40 例)和非 EOVAP 组(72 例),比较两组间 NLR、CRP/Alb Ca2+ 水平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以 28 天时间截点后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根据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 NLR、CRP/Alb 的显著升高,Alb Ca2+ 水平不同程度 的降低均为 sTBI 患者发生 EO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 曲线显示 NLR、CRP/Alb 诊断 sTBI EOVAP AUC 0.814 0.798,明显优于 Alb Ca2+。同时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分析表明:NLR (OR = 1.126,95%CI:1.072 ~ 1.181,P < 0.01)和 CRP/Alb(OR = 2.652,95%CI:1.203 ~ 15.846,P < 0.01)是患 28 d 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NLR、CRP/Alb 以及低钙血症对预测 sTBI 患者并发 EOVAP 有较高的临床 诊断价值,同时NLR 和CRP/Alb 与患者28 d预后密切相关。

Pierre Robin 序列征婴儿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声门暴露分级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徐颖怡 张娜 邱倩琪 毛喆 梁宇峰 区信栩 谭永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09-9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6
摘要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 Pierre Robin 序列征患儿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声门暴露分级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 2016⁃2019 年在我院全麻下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 Pierre Robin 序列征患儿 95 例,比较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前后 Cormack⁃Lehane 分级结果及上气道各 CT 指标测量值的差异。并应用 Spearman 关性分析评价 CT 测量指标与 Cormack⁃Lehane 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相比, 术后患儿 Cormack⁃Lehane 评分与声门暴露困难发生率降低(P<0.05),D1、D2、D3、D4、D5、D6、D7、D8、D9 D10、D11 长度均增加(P<0.05);角 1、角 2 和角 5 增大;角 3、角 4 和角 6 均减小(P<0.05);会厌尖端的气道 截面积及腭咽腔容积增加(P<0.05),并与 Cormack⁃Lehane 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随着气道截面积及腭咽 腔容积增加,Pierre Robin 序列征婴儿下颌牵张成骨术后声门暴露分级明显改善。

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失败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模型

杜安琪, 李纾, 吕姗 , 赵连泽, 安友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14-9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7
摘要 ( 2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早期危 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6 1 月至 2019 12 月接受 HFNC 治疗并符合标准的患者资料,探索HFNC 失败的心脏及非心脏危险因素并建立早期预警模型。结果 共纳入患者 133 例, 根据 HFNC 失败标准分为 HFNC 失败组(n = 40)和成功组(n = 93)。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初期高急性 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Ⅱ)、发热、高心肌肌钙蛋白 I(TNI)及治疗 1 h ROX(SpO2/FiO2/ RR)< 8是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Y = -2.158+1.882 × 发热+0.283 × APACHII⁃0.326 × ROX+ 2.222 × TNI,模型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15。结论 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应用 HFNC,基础高 APACHⅡ评分及 TNI、发热,提示治疗失败风险较高,应谨慎选择,治疗 1 h ROX 仍较低,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药物与临床

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郭卿 梁国庆 郭琼 吴彦 范倩 蔡伟 陈少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19-9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8
摘要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入院到发病 3 个月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18 1 月至 2019 10 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32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 46 例,rhBNP 45 例,序贯组 41 例。常规组给予强心、利尿、缬沙 坦、β阻滞剂等治疗;rhBNP 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于入院 24 h 内启用 rhBNP 治疗 3 ~ 5 d;序贯组在 rhBNP 基础上,停用 rhBNP 后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 3 组患者心肾功能、低血压、生存质量、心衰再入院 等指标变化。结果 出院时,3 NT⁃proBN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hBNP 组和序贯组下降 最多;3 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组最低。随访 3 个月,3 NT⁃proBNP 水平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序贯组最低;3 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3组心力衰竭再入院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序贯组最少。结论 rhBNP⁃沙库巴曲缬 沙坦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3个月内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性脑血管痉挛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谢嵩泉, 赵龙, 彭姝婷, 杨彬彬, 李峥, 张涛, 段军伟, 彭华, 唐晓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24-9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19
摘要 ( 3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性脑血管痉挛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0 5 月。根据制定的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采用Cochrane 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 Rev 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 项研究,合计样本量 1 146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GCS 评分增加(MD = 2.15,95%CI:1.46 ~ 2.85,P < 0.00 001),Barthel 指数增加 MD = 15.78,95%CI:14.39 ~ 17.18),P < 0.000 01),NFI 评分减少(MD = -2.89,95%CI:-3.91 ~ -1.86,P < 0.000 01),MCA 增加(MD = 12.49,95%CI:7.93 ~ 17.06,P < 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脑梗死发生率降低(OR = 0.24,95%CI:0.13 ~ 0.42,P < 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 OR = 1.36,95%CI:0.68 ~ 2.70,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 瘤性脑血管痉挛疗效较好,且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CT 血管造影分析前交通动脉瘤及其与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变异的关系
吴英宁, 李岳勇, 黄莉娜 , 陈健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31-9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0
摘要 ( 3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CT 血管造影(CTA)对前交通动脉瘤(ACoA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 ACoAA 与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变异的关系。方法  68 例经 DSA 证实的 ACoAA 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 CTA 扫描,在 CTA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上分别测量 ACoAA 的瘤颈宽度及瘤体最大径,并进 行比较;将同时期 88 例无颅内动脉瘤的脑血管 CTA 图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变异 ACoAA 的关系。结果 CTA ACoAA 的检出率为 100%,在 CTA DSA 图像上,ACoAA 瘤颈宽度及 瘤体最大长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ACoAA 患者中,大脑前动脉 A1 段变异发生率较 对照组明显增多(P < 0.001)。结论 CTA 可以明确 ACoAA 的存在,准确测量瘤颈宽度及瘤体大小; ACoAA 的发生与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变异相关,为ACoAA 的介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脐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对早期婴儿湿疹的预测意义
林裕庆, 王文革 唐学武 谭汉旭 杨云月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35-9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1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脐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脐血 Eotaxin 水平对 42 d 婴儿湿疹的预测意义。方法 采集 188 例新生儿的脐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 Eotaxin 水平,登记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家族过敏史等基本信息,随访 42 d 婴儿的湿疹患病情况。结果 家族有 过敏性疾病史组的新生儿脐血 Eotaxin 水平明显高于家族无过敏性疾病史组(P < 0.05);与无湿疹组比 较,婴儿患有湿疹组脐血 Eotaxin 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脐血 Eotaxin 高表达 水平、家族过敏史是影响婴儿湿疹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脐血 Eotaxin ROC 曲线的结果为: AUC 0.773,95%CI 0.704 ~ 0.841,特异度为 52.9%,灵敏度为 88.8%。结论 脐血 Eotaxin 高表达水平是影响婴儿湿疹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脐血Eotaxin 水平对婴儿湿疹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调查研究
口腔鳞癌中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超杰 闫红娟 赵举红 张杰 李朝阳 徐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39-9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2
摘要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FOXP3 在口腔鳞癌(OS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EnVision 方法检测 156 例口腔鳞癌及 96 例癌旁组织芯片中 FOXP3 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 FOXP3 表达 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与 TCGA 数据库样本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OXP3 OSCC 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57.69%、20.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与 TCGA 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且FOXP3蛋白表达与T分期(P = 0.003)、TNM分期(P = 0.020)明显相关。Kaplan⁃Meier和COX 回归分析显示,FOXP3 高表达(P = 0.012)、T 分期(P = 0.031)、TNM 分期(P = 0.03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 关因素。Cox 多因素表明,FOXP3 的高表达(P = 0.00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FOXP3 蛋白在OSCC 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综述
酒精性肝病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厉颖 李灿委 范孟然 刘卫红 高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44-94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3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代谢组学在ALD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就代谢组学在AL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循环肿瘤DNA 在胰腺癌诊治研究进展
贾艳会, 杜双双, 刘树业,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48-9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4
摘要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影像学、血清糖类抗原 19⁃9(CA19 ⁃9)和组织活检等在胰腺癌的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循环肿瘤 DNA(ctDNA)作为新兴的液体活检 技术之一,因其标本采集的简便、非侵入性和实时反映肿瘤状态的特性,在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中显示出巨 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 ctDNA 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疾病分层、预测术后复发、纵向监测治疗反应及评估 预后等应用进行综述,以期给科研和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临床经验
单胎稽留流产628例危险因素分析
银萍 徐福霞 周琳 汪陶荣 陈晓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53-9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5
摘要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靶向锚定式椎间孔一次成形技术在腰椎间孔镜中的应用

李世梁, 杜兰翔, 钟锐, 李世佳, 刘盛飞, 王志相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58-96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6
摘要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异常45例
贺利峰 沈双 杨湘燕 张建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7):  962-9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7.027
摘要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