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3-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邓笑伟, 常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59-5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1
摘要 ( 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疫情广泛蔓延对全球的经济、卫生、人口、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习惯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大多数患者以轻症居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较快。因此,探讨COVID⁃19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指标,对早期判断病情的转归和调整相应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COVID⁃19预后的相关因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周方方, 蒲卢兰, 荣欣欣, 刘家有, 杨懿, 刘文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64-5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2
摘要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Cochran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 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常规西药治疗组相比,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VID⁃19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病死率、症状缓解率(发热、气促)、胸部CT改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咳嗽、疲乏症状缓解率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结论 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VID⁃19和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CT改善率以及缓解发热、气促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缓解咳嗽、疲乏临床症状有一定优势,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新进展
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李奕玉 , 关雅心, 吴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69-5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3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双膦酸盐已被证实在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方面 有显著疗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本文将从几种常见双膦酸盐的作用机制、临床 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假期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基础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缓解氯倍他索反复涂抹联合胶带剥离术导致的小鼠皮损
熊璎珞, 杨波 陈建文 薛琦 方海洲 张革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74-5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4
摘要 ( 3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氯倍他索诱导的小鼠皮损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背部反复涂抹氯倍他索,30min后给予bFGF凝胶,然后行胶带剥离术,记录小鼠的背部皮肤外观、检测表皮失水率以及对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通过MTT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氯倍他索刺激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的细胞活力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造模小鼠皮肤明显损伤,表皮失水率增高,H&E染色显示表皮细胞大量死亡,伴随真皮层炎性浸润和局部出血。涂抹bFGF凝胶后小鼠皮损、表皮失水率显著低于未干预小鼠,同时H&E染色显示表皮细胞死亡、真皮层炎性浸润和血管数目减少。此外,氯倍他索刺激抑制HaCaT增殖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Claudin 2的表达。结论 给予bFGF凝胶显著减弱氯倍他索反复涂抹联合胶带剥离术导致的小鼠皮肤损伤,可能为临床上激素依赖引起的皮肤损伤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案。

血小板活化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翟金海 张佳怡 徐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79-5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5
摘要 ( 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血管生成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MEC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IMEC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化的血小板刺激,观察比较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前后,IMECs细胞迁移、管腔形成能力的变化来研究活化的血小板对IMECs 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对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相关蛋白及HIF⁃1α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E⁃cadherin、α⁃SMA、Collagen I 蛋白表达变化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经培养得到的IMECs经倒置显微镜形态学特征鉴定95%以上为内皮细胞特征。静息血小板加入ADP后,FCM检测P⁃selectin 抗体浓度明显增加(P<0.01),表明活化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可显著抑制活化的血小板刺激增强了IMECs的细胞迁移能力、管腔形成的能力(P<0.01)。PI3K/AKT/mTOR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而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受到抑制,HIF⁃1α、α⁃SMA、CollagenI的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E⁃cadherin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则上调(P<0.01)。结论 活化血小板诱导的IMECs细胞EMT的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mTOR/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实现的。

铁死亡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过程 #br#

刘洋 孙岳 杨安宁, 刘子歌 刘太阳 郝玮 刘耀阳 王秋实 刘志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85-59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6
摘要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及泡沫细胞形成过程是否有铁死亡发生。方法 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建立AS模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泡沫细胞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水平;H&E、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大小及脂质沉积情况;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主动脉组 织和泡沫细胞中P53、GPX4 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及Fe2+ 水平;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过氧化标志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铁死亡相关因子p53 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PX4、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x⁃LDL诱导的 RAW264.7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中p5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PX4、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ROS、MDA增多,Fe2+ 水平升高,GSH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铁死亡参与高脂 饮食诱导的 ApoE-/-小鼠 AS 的形成,且 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中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发生增加,这提示泡沫细胞铁死亡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葛根素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来减轻缺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的损伤

陈晨, 张妍蓓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91-59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7
摘要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葛根素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ypoxia⁃in⁃ 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大鼠TGF⁃β1/Smads 通路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组、法舒地尔组和法舒地尔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常压缺氧舱内缺氧处理构建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测压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RVSP、mPAP、PASP和PAWP,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血管平滑肌层的损伤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s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因 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l⁃3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葛根素组和法舒地尔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肺动脉血管壁厚度和炎性浸润程度下降,RVSP、mPAP、PASP、PAWP RVHI下降(P<0.05),TGF⁃β1/Smads通路相关蛋白、炎症相关因子和Gal⁃3 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葛根素能很好的改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的损伤,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丙泊酚通过下调Yes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柏效治 谢小娟 原翔 刘怡文 孔金玉 孙蔚 李燕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596-6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8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KOV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25μmol/L丙泊酚组、50μmol/L丙泊酚组、100μmol/L丙泊酚组,细胞功能学实验检测丙泊酚对SKOV3 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丙泊酚对SKOV3细胞中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表达量的影响。建立 YAP 过表 SKOV3细胞系,观察YAP过表达是否干预丙泊酚对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 丙泊酚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丙泊酚下调SKOV3细胞核内YAP蛋白表达;YAP过表达干预了丙泊酚对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 在体外,丙泊酚可能通过下调YAP蛋白的表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临床研究

miR⁃488⁃3p在子痫前期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研究

吴琪瑞 王艳华 刘林英 高丽娜 殷荷 张玉月 韩可栋 张慧萍,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01-6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09
摘要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488⁃3p在子痫前期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qRT⁃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488⁃3p的表达;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并转染miR⁃488⁃3p mimic和inhibitor;Transwell观察miR⁃488⁃3p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488⁃3p下游作用靶点,并在胎盘组织中验证其表达;最后,qRT⁃PCR检测滋养层细胞中miR⁃488⁃3p对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488⁃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而MMP2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488⁃3p后抑制滋养层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MMP2表达水平降低;而抑制miR⁃488⁃3p表达则相反。结论 miR⁃488⁃3p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升高,可能通过沉默MMP2,抑制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何平, 罗剑 王琨 尹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06-6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0
摘要 ( 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选择我院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随访时间为24个月。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生存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血量、切口长度,末次随访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经伤椎单节段固定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短期临床效果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 镇痛效果比较的Meta 分析

杨晓丽, 龙飞宇, 王茂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11-6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1
摘要 ( 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检索 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QLB与TAP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不同时间点舒芬太尼消耗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46例受试者。与TAP组相比较,QLB组术后4 h(MD = -0.32 95%CI:-0.56 ~ -0.07,P = 0.01)、术后8 h(MD = -0.6,95%CI:-0.86 ~ -0.34,P < 0.000 01)、术后12 h(MD = -0.81 95%CI:-1.34 ~ -0.27,P = 0.003)、术后24 h(MD = -0.41,95%CI:-0.77 ~ -0.06,P = 0.02)运动状态下及术后 12 h(MD = -0.3,95%CI:-0.55 ~ -0.06,P = 0.02)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明显降低。QLB组术后 4、12、48 h 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低于 TAP 组。结论 腰方肌阻滞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不仅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能降低舒芬太尼的用量。

早期高效抗艾滋病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育龄妇女抗病毒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刘帅凤, 邓小娥, 孟琴, 李春英, 刘伟, 梁富雄, 曾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16-6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2
摘要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高效抗艾滋病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无症状 HIV 阳性育龄妇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西CD4细胞≥400 个/μL的无症状HIV妇女104例,其产前接受过母婴阻断,52例产后继续接受HAART(A组)或52例产后中断HAART(B组),于产后0 ~ 96周定期随访检测查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肾功能,分析早期HAART对产后妇女病毒清除、免疫功能恢复和肝肾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两组HIV妇女产后CD4计数、CD4/CD8比值在24~9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妇女CD4、CD4/CD8随着HAART时间在不断上升,自产后24周显著升高(P<0.05),72周后CD4/CD8平均值>1.0;B组CD4、CD4/CD8产后24周显著下降(P<0.01)。A组妇女随治疗时间延长,病毒清除率越高(RNA < 20 copies/mL)(P<0.01);两组肾功能(TBIL和CREA)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肝功能(ALT和AST)48~7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LT、AST不良事件发生率比B组低。结论 早期HAART有利于无症状HIV妇女病毒清除和免疫功能重建、完善免疫细胞亚群比例,有较好肝肾功能安全性。

LncRNA PCAT6通过靶向miR⁃185⁃5p对胰腺癌增殖、 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赵俞乔, 刘浪, 王健岗, 关沧海, 王东升, 钟翔宇, 姜兴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20-6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3
摘要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前列腺相关转录本6(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6,PCAT6)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胰腺癌细胞系中PCAT6和miR⁃185⁃5p的表达水平和两者相对关系。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CAT6与miR⁃185⁃5p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PCAT6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表达的PCAT6与胰腺癌TNM分期(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外源性沉默PCAT6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PCAT6⁃WT与miR⁃185⁃5p mimics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5),而PCAT6⁃WUT与miR⁃185⁃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LncRNA PCAT6通过靶向 miR⁃185⁃5p调控胰腺癌的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前列腺相关转录本6(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6,PCAT6)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胰腺癌细胞系中PCAT6和miR⁃185⁃5p的表达水平和两者相对关系。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CAT6与miR⁃185⁃5p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PCAT6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表达的PCAT6与胰腺癌TNM分期(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外源性沉默PCAT6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PCAT6⁃WT与miR⁃185⁃5p mimics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5),而PCAT6⁃WUT与miR⁃185⁃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LncRNA PCAT6通过靶向 miR⁃185⁃5p调控胰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肛肠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苏丹, 万星阳, 张恒, 李丽, 呙耀宇, 曹佳伟, 任东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26-6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4
摘要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应用于肛肠良性疾病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根据门诊收入院的方式不同,将拟行肛肠良性疾病手术的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常规组。快速康复组采用ERAS优化策略,常规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结果纳入162例病例,其中ERAS组82例,常规组80例。两组的年龄、营养评分、麻醉风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VAS评分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ERAS 组患者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ERAS 组中位住院时间为3 d,低于常规组中位住院 时间(8 d)。ERAS组中位住院总费用为10522.1 元,明显低于常规组中位住院总费用(13905.8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肛肠良性疾病ERAS优化方案在控制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且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石玉香 李莉 谢永辉 章宏峰 石朋飞 罗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32-6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5
摘要 ( 3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病理特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 1 月至 2017 12 月间 54 例PABC患者的资料,按年龄与 108 例非妊娠乳腺癌对照组相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ABC 在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发生率、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阴性率较高(P < 0.05)。PABC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妊娠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预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索 PABC 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征,为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异质性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英肖 宋学莲 吕彩霞 谢悦陶 张飞飞 党懿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37-64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6
摘要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显示异质性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再狭窄且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显示异质性内膜患者,依据介入术中接受的治疗分为DCB组(n=6)和DES组(n=12)。收集临床资料,记录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支架内血栓、靶血管再次重建发生。结果 DCB组与DES组临床基线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造影示靶血管、术前参考血管直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CB组残余狭窄百分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检查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负荷、脂质斑块及血栓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组术后管腔面积大于DCB组患者(P<0.05)。DCB组随访时间14(13,16.5)个月,DES组随访时间20(16,24)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无MACE发生。结论 DCB及DES可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疗DES术后异质性再狭窄病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相关合并症的初步筛选

石齐芳, 盛鹰, 杨光耀, 李言鹏, 王树云, 蔡金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43-64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7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四种合并症评分系统中初步筛选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密切相关合并症。方法 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1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Charlson合并症指数、Elixhauser合并症指数,COTE指数及COMCOLD指数包含的合并症,根据患者生存状态分生存组和死亡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短期预后相关合并症。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结缔组织病、糖尿病伴有器官损害、中度/重度肾脏疾病、肺纤维化、营养缺乏性贫血、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OR=3.821,95%CI:1.518~9.619),痴呆(OR=4.569,95%CI:1.237~16.877),糖尿病伴有器官损害(OR=6.842,95%CI:1.588 ~ 29.484),中度/重度肾脏疾病 OR=3.274,95%CI:1.141~9.392)是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住院病 死率相关合并症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糖尿病伴有器官损害、中度/重度肾脏疾病可能是独立危险因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前瞻性研究

王威威 连鸿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48-65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8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LDH)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 LLDH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 表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观察组应用PELD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3d血清创伤程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脊髓功能指标(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疗效与术前、术后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射线暴露量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时血清CRP、IL⁃6、β⁃E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手术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D技术治疗LLDH患者可取得与PLIF相当的手术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创伤应激,更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及脊髓、腰椎功能,但射线暴露量增加。

老年胸腔镜术后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镇痛效果比较

张隆盛 张楷弘 杨铎 张欢楷 林旭林 林耿彬 黄志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54-6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19
摘要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老年胸腔镜术后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CS组和CT组。C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行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CT组行连续胸椎旁阻滞。记录阻滞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记录术后2、6、12、24、48h静止和咳嗽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PCA次数、舒芬太尼补救性镇痛例数、满意度评分;术前24h和术后24、48h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记录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T组比较,CS 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降低(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止和咳嗽疼痛VAS评分、PCA次数和舒芬太尼补救性镇痛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连续胸椎旁阻滞均能减轻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相当,但前锯肌平面阻滞操作时间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镇痛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低且改善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ESAT⁃6及CFP⁃10刺激颗粒酶B在儿童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孙娜 姚聪 沈芯 王军 袁纯辉 向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60-6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0
摘要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颗粒酶B(GrB)水平对儿童活动性结核(ATB)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86例儿 童,[ATB 26例、结核潜伏感染(LTBI)20例、非结核病对照(Non⁃TB)20例,健康对照(HC)20例],ELISA检测ESAT⁃6/CFP⁃10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GrB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 GrB 和干扰素⁃γ(IFN⁃γ)的 CD4+T、CD8+T细胞比例。结果 ESAT⁃6/CFP⁃10刺激后结核组特异性 Gr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01),且LTBI组显著高于ATB组(P<0.001)。CD4+T、CD8+T细胞均可分泌 GrB。结论 结核特异性GrB 对儿童

血清1⁃磷酸鞘氨醇、铁代谢水平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价值

司博林, 程慧栋, 李婧, 华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66-6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1
摘要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 1⁃磷酸鞘氨醇(S1P)及铁代谢水平与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6 8 月至 2019 8 月在我院长期维持性 PD 患者 160 例,根据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 PD 相关性腹膜炎患者 34 例(腹膜炎组),PD相关性非腹膜炎患者 126 例(非腹膜炎组),比较两组间血生化指标、S1P 水平及铁代谢指标,评价不同铁代谢组间 PD 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分析 PD 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 危险因素及血清 CRP、S1P SF 水平对 PD 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膜炎组与非腹膜炎组比 较,血清 S1P、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明显下降,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 TSAT)水平明显升高(均 P < 0.05);与铁缺乏组和铁正常组比较,高铁蛋白组 PD 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升高(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示CRP、S1P、SF是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ROC 曲线示,血清 CRP、S1P SF 水平对 PD 相关性腹膜炎的具有诊断价值(均 P < 0.05)。结论 血清 CRP、S1P、SF可作为PD 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中医药现代化

冠心舒通胶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微循环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陈亚南 郭秋红 姜涛 冯雁 秦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71-67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2
摘要 ( 3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后(PCI)微循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10 例行急诊PCI 的STEMI 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常规药物组(= 112),另一组常规治疗联合冠心舒通胶囊(= 98);PCI术后、出院 1 年分别行心脏彩超及心肌声学造影,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室射血分数、造影剂评分指数(CSI)等指标,并随访出院后1年是否发生MACE事件。结果 (1)入院 CSI 水平两组无差异,随访CSI在冠心舒通组明显降低(= 0.039)。(2)冠心舒通组(14.3%)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药物组(25.9%)(= 0.041)。(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随访 CSI MACE 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4.21,= 0.040)。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可以改善STEMI 急诊PCI 术后心肌微循环,抑制心肌重塑,降低MACE事件;随访CSI是发生MACE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MRC评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郭涛 张建林 李敏 童华生 余海洋 余飞 肖盛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76-68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3
摘要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治疗对ICU获得性衰弱(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某院ICU住院的ICU⁃AW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按照心肺康复治疗干预。选取2018 7月至2020 7 月期间ICU住院ICU⁃AW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制定并实施心肺康复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第1、4、7 MRC⁃score 评分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 在机械通气第1天,两组患者MRC⁃scor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4、7天观察组MRC⁃score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 间、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下心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机体活动能力,并缩短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辅以组合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冯兵, 史静琴, 杨斌, 潘晶晶, 宋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81-6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4
摘要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Bio Master 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辅以组合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5 月至 2020 5月在我院收治的COPD老年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情景辅加训练组,各62例。常规护理组进行 常规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干预,情景辅加训练组进行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辅以组合式呼 吸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干预。应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FEV1、PEF FEV1/FVC变化进行检测,应用SAS、SDS评分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评估,记录患者6 min步行距离,对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应用CAT评分进行评估,应用MoCA评分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情景辅加训练组 FEV1、PEF及FEV1/FVC 指数较高(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情景辅加训练组 SAS、SDS评分较低(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情景辅加训练组6 min步行距离及 MoCA 评分较高,CAT评分较低(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情景辅加训练组家属满意 度较高(P<0.05)。结论 应用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辅以组合式呼吸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 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升患者认知能力及运动耐力。

综述

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糖酵解研究进展

王一娜, 邹银萍, 郑义, 谭鸿熙, 林列坤, 杨菊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86-6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5
摘要 ( 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氧条件下,糖酵解增强是许多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此过程被称为有氧糖酵解或瓦博格 (Warburg)效应,是病毒复制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病毒感染极有可能增强糖酵解过程。肿瘤病毒在潜 伏感染过程中会诱导有氧糖酵解和乳酸产生,提示病毒诱导的糖酵解可能在肿瘤相关进展中起关键作 用。病毒及病毒编码的相关蛋白通过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和乳酸的代谢、增加糖酵解酶的活性及调节葡萄 糖代谢信号,从而影响糖酵解过程。本文概述了病毒感染与糖酵解的相关性,并具体阐述了病毒感染所 导致糖酵解过程的改变,以期从糖酵解途径寻找抗病毒治疗新靶点。

重金属暴露影响DNA甲基化并导致先天性 心脏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邱依聆, 陈乐 江燕萍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91-69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6
摘要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环境因 素中重金属暴露会引起 DNA 甲基化状态产生变化,DNA 甲基化是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这 种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发展起源的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铅(Pb)、镉(Cd)、砷(As)、镍 Ni)、汞(Hg)等多种重金属与 DNA 甲基化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揭示环境中重金 属暴露与DNA 甲基化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并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经验
荧光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王光林 马洪庆 孟泽松 李保坤 王飞飞 冯鋆 王贵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96-6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7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年ASCO/CAP乳腺癌HER2 FISH检测更新指南临床实践分析

谭忆雯 王成龙 曹友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5):  698-7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5.028
摘要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