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4-07-10
临床新进展
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防治进展
张凤,蒋红樱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67-17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1
摘要 ( 215 )   HTML ( 7)   PDF (496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功能障碍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且不可预见的并发症。新生内膜异常增生和血管向外扩张重塑障碍导致的静脉流出道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本文就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基础研究
肠道微生物网络在高草酸诱导大鼠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王演,潘铁军,刘振宇,孙进波,周宇,李超圣,高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71-177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2
摘要 ( 151 )   HTML ( 5)   PDF (1188KB) ( 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移植(FMT)对高草酸饮食大鼠草酸代谢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 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组、SC + FMT组、OD + PBS组及OD + FMT组。其中,SC组为对照组,正常大鼠饲料喂养;OD + PBS组及OD + FMT组采用5%草酸含量的饲料喂养。第14天起,OD + PBS组、OD + FMT组及SC + FMT组分别给予PBS溶液及豚鼠粪便滤液灌胃,连续7 d。收集各组大鼠的24 h尿液、粪便及静脉血清,测定肠道菌群及血清尿液生化指标;取大鼠肾脏进行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肾素、ACE及OPN的表达情况。 结果 肠道菌群移植影响了大鼠的肠道菌群,SC + FMT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偏离了SC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并与豚鼠肠道菌群的相似度提高;与OD + PBS组比较,OD + FMT组的尿草酸、尿素、尿酸、肌酐、血尿素氮/肌酐以及血尿酸明显降低。此外,经FMT治疗后,与OD + PBS组相比,OD + FMT组上调的肾素mRNA表达的被降低,下调的OPN mRNA表达得到了恢复;免疫组化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结论 肠道菌群移植激活了大鼠肠道中以Muribaculaceae等草酸降解菌为代表的微生物网络。高草酸诱导的肾脏损伤因微生物网络对草酸的降解而恢复,肠道菌群移植对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江林,许远红,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78-17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3
摘要 ( 188 )   HTML ( 4)   PDF (1674KB) ( 1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 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 结论 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大黄素上调Sirt2减轻脂多糖致RAW264.7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龙淳,毕红英,杨昌珍,王家锴,唐艳,刘旭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85-179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4
摘要 ( 183 )   HTML ( 7)   PDF (876KB) ( 1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大黄素(Emodi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LPS、RAW264.7细胞和大黄素进行研究。设空白对照(Control)组、LPS(1 μg/mL)组、LPS(1 μg/mL) +大黄素(15 μmol/L预处理)组,在予LPS处理后6、12、18 h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表达水平等。使用Sirt2抑制剂AGK2(20 μmol/L)预处理RAW264.7细胞,仅在予LPS处理后6 h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各时间点LPS组RAW264.7细胞的MDA含量、ROS水平及Sirt2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 < 0.05)。LPS+大黄素组与LPS组相比,各时间点的RAW264.7细胞Sirt2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ROS水平均降低(P < 0.05);6、18 h的MDA含量均降低(P < 0.05)。与LPS+大黄素组相比,LPS +大黄素 + AGK2组Sirt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MDA含量、ROS水平均增加(P < 0.05)。 结论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氧化应激反应显著增加,大黄素可通过Sirt2在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型中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miR-155通过SOCS1/STAT3途径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炎症反应和Th17/Treg失衡
张玉红,单新洁,周俊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91-17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5
摘要 ( 156 )   HTML ( 7)   PDF (666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探究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5和Th17、Treg细胞在RA患者(RA组)和对照组(HC组)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155和SOSC1的调控关系;分离RA患者外周CD4+T细胞,将沉默miR-155与SOCS1表达的miR-155 inhibitor和si-SOCS1及各自的阴性对照序列分别或联合转染入CD4+T细胞中,并将细胞分为:miR-NC组、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使用Th17诱导分化液处理上述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p-STAT3/STAT3比值。 结果 与HC组相比,RA患者中miR-155、Th17比率升高(P < 0.01),Treg细胞比率降低(P < 0.01);miR-155可靶向抑制SOCS1表达。与miR-NC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 < 0.01);与miR-155 inhibitor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 < 0.05)。 结论 在RA患者中表达升高的miR-155可能通过SOCS1/STAT3途径来介导CD4+T细胞的Th17分化,从而参与RA患者外周Th17/Treg细胞失衡。

临床研究
健侧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邓罗义,陈彦,曾妮,黄璞,张兴,胡康杰,郑鹏,吴霜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797-18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6
摘要 ( 179 )   HTML ( 3)   PDF (611KB) ( 1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侧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 iTBS)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假对照研究。共纳入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Sham组各25例。iTBS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健侧小脑iTBS刺激,Sham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健侧小脑iTBS假刺激。对治疗前及治疗21 d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下肢FMA评分、Berg评分、Brunnstrom下肢分期、H/Q比值、MBI评分,步态分析参数以及TMS测得的MEP值,评估小脑iTBS对卒中后步行功能康复的有效性。 结果 治疗21 d时,iTBS组下肢Brunnstrom分期、Holden分级、Berg评分、下肢FMA评分、6 min步行距离、NIHSS评分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Sham组(P < 0.05);治疗后iTBS组H/Q比值较前明显增加(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TBS组步速、步频、步宽、患侧单支撑相及GDI评分均较Sham组显著改善(P < 0.05),两组治疗后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TBS组治疗后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较前降低(P < 0.05)。 结论 健侧小脑iTB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赵国敏,张辉,叶朴聪,陈炜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03-18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7
摘要 ( 157 )   HTML ( 9)   PDF (494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与血清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63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伴有继发性急性肾损伤组(sepsi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acute kidney injury, AKI)和无急性肾损伤组(sepsis patients without secondary acute kidney injury, Non-AKI)。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和白蛋白(albumin, ALB)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通过ROC分析评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lactatedehydrogenase/albuminratio, LAR)对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短期预后的价值。 结果 Non-AKI组ICU 28 d病死率低于AKI组(24.68% vs. 35.76%,P < 0.05),Non-AKI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住院时间短于AKI组[(8.36 ± 2.47)d vs. (9.15 ± 3.89)d,P < 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LAR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ROC曲线显示,LAR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AUC 0.819、0.762、0.655、0.615、0.803)。 结论 LAR是脓毒症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患者的28 d病死率相关。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泛素耦联酶2C、三基序蛋白27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柴菲,陈振文,刘宏艳,李肃,龚媛媛,赵莹莹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08-18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8
摘要 ( 143 )   HTML ( 4)   PDF (493KB) ( 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泛素耦联酶2C(UBE2C)、三基序蛋白27(TRIM27)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96例EC患者为EC组,同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患者65例为EAH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UBE2C、TRIM27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UBE2C、TRIM27水平评估EC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EC患者血清UBE2C、TRIM27水平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P < 0.05)。EC患者血清UBE2C、TRIM27水平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宫颈受累、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有关(P < 0.05)。血清UBE2C与TRIM27水平呈正相关(r = 0.475,P < 0.001);血清UBE2C、TRIM27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P < 0.05)。UBE2C、TRIM27联合评估EC发生的AUC显著高于单项检测(ZUBE2C-联合 = 3.406,P < 0.001,ZTRIM27-联合 = 3.285,P = 0.001)。 结论 EC患者血清UBE2C、TRIM27表达水平上调,与病理参数密切相关,血清UBE2C、TRIM27水平可为早期诊断EC提供参考。

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蛋白组学图谱及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周文娣,林佳敏,琚岱晨,王琪,朱家楼,苏宁,胡锦兴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14-18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09
摘要 ( 146 )   HTML ( 6)   PDF (1436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旨在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LC-PTB)患者的外周血蛋白组学特征,寻找其与肺癌(LC)患者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 方法 研究共纳入8例LC-PTB患者和10例LC患者,LC均为经病理确诊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初诊患者,PTB均为采样时结核杆菌病原性阳性。应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上述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并评估其间的差异蛋白,进而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功能分析。 结果 两组共检测到5 185种蛋白质,识别出190种差异蛋白,其中58种表达上调,132种表达下调。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基质。KEGG通路及GO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差异蛋白在免疫反应、新陈代谢和分泌调控等生物过程中的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指出SORT1、SAR1B、RPS6KB1、VWF、SHC1、SRPRB、CTSD、TARDBP、RPLP0、PSMA2、RPS6、XPO1、PRKACB、HLA?DRB1等可能在LC-PTB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ADA2、MAP3K1、GLS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也可能与LC-PTB的发展密切相关。 结论 蛋白组学图谱全面描述了LC-PTB的蛋白组学特征并发现众多表达差异蛋白,有望为LC-PTB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在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比较
刘德红,陈先侠,郑晨旻,刘书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22-18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0
摘要 ( 160 )   HTML ( 4)   PDF (658KB) ( 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预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瘢痕子宫患者97例。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48例为对照组,术中行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49例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数、人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输注红细胞悬液量、子宫切除率、膀胱破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在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再次剖宫产手术治疗中均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使用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未出现血管介入手术并发症,无需X线暴露,母儿安全性高,同时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潜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NGPTL8、KLF2表达与冠脉病变程度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
梁亚鹏,张朝普,张浩,王中群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27-183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1
摘要 ( 167 )   HTML ( 6)   PDF (557KB) ( 7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Kruppel样因子2(KLF2)表达与冠脉病变程度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取10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52例)和重度组(54例),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18例)和非MACE组(8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NGPTL8、KLF2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ANGPTL8、KLF2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8、KLF2水平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 结果 重度组AMI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Gensini评分以及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轻度组(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血清KLF2水平低于轻度组(P < 0.05);且轻度组和重度组AMI患者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MI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 = 0.638,P < 0.05),血清KLF2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 = -0.612,P < 0.05)。高血压史、高血脂史、cTnI、ANGPTL8是AMI患者冠脉病变进展为重度的危险因素(P < 0.05),而HDL-C、KLF2是保护因素(P < 0.05)。MACE组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非MACE组(P < 0.05),而血清KLF2水平低于非MACE组(P < 0.05)。血清ANGPTL8、KLF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95%CI:0.646 ~ 0.820)、0.799(95%CI:0.710 ~ 0.870)、0.806(95%CI:0.717 ~ 0.876)。 结论 血清ANGPTL8、KLF2表达均与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对MACE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拔牙矫治对恒牙早期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向倾斜度的影响
刘俊峰,王新琼,张文忠,李嫕婧,张雄,赵转浓,盘月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33-183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2
摘要 ( 133 )   HTML ( 4)   PDF (885KB) ( 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恒牙早期拔牙矫治患者下颌第二磨牙(lower second molar, L2M)近远中向角度自发变化与个体临床特征间的关系,为正畸医生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经筛选共44例患者88颗下颌第二磨牙的近远中倾斜角度数据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前L2M牙冠近远中倾斜角度(L2M初始角度)频数分布直方图,将其分为3组:A组:小角度组,L2M初始角度为0° ~ 17.5°;B组:中角度组,L2M初始角度为17.5° ~ 42.5°;C组:大角度组,L2M初始角度为42.5° ~ 60°;根据L2M是否破龈且暴露大部分牙冠分为已萌组、未萌组。根据下颌平面角大小分为高角、低角、均角。利用CBCT重建全景片测量L2M的近远中倾斜度,分析各分组与L2M近远中倾斜角度变化间的关系。 结果 小角度组、大角度组、未萌组及高角组治疗后L2M近远中角度变大,而中角度组治疗后角度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已萌组及均角组治疗后L2M近远中角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NB角、Y轴角及下颌平面角与L2M的初始角度均无相关性。 结论 大角度、高角患者的L2M在矫治过程中更容易近中倾斜。L2M存在向正常轴倾度靠拢的发展趋势。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在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中使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刘慧芳,汪力,董璠,胡超群,陈德美,范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40-18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3
摘要 ( 132 )   HTML ( 3)   PDF (743KB) ( 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在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进行纵膈肿瘤切除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胸腔镜技术,观察组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根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建立学习曲线;比较手术前和术后24 h的疼痛介质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1个月的炎性因子水平,并通过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价患儿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6 ± 0.33)和(2.82 ± 0.62)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83 ± 6.39)和(71.55 ± 8.19)mL,且观察组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分别为(8.06 ± 1.06)mg/L、(170.20 ± 13.21)ng/L、(201.82 ± 13.52)mg/L、(241.82 ± 15.32)ng/L,其疼痛介质水平、应激反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0.00%,且观察组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在小儿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张永旭,王岳松,杨达,董学滨,曹明勇,汪韶君,涂克祥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46-18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4
摘要 ( 130 )   HTML ( 4)   PDF (479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LBB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NOAF)和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pisodes, AHREs)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84例行起搏治疗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分为LBBaP组(n = 42)和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组(n = 4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时限(QRSd)、心室起搏参数,并发症、脑卒中事件和NOAF、 AHREs发生率。 结果 (1)LBBaP组术后NOAF、AHREs发生率均低于RVSP组(P < 0.05)。(2)LBBaP组的p-QRSd短于RVSP组(P < 0.05)。(3)两组患者心室起搏参数、并发症及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相对于右室起搏,LBBaP术后AHREs、NOAF的发生率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中老年人的多重慢病与跌倒风险:基于CHARLS的证据
陆翘楚,王康,张露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51-18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5
摘要 ( 155 )   HTML ( 5)   PDF (690KB) ( 10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跌倒和严重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多重慢病的关联,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跌倒预防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CHARLS 2020数据,使用统计描述、χ2检验、二次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并对关键变量进行了亚组分析。 结果 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跌倒和严重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7.42%和6.86%,多重慢病是跌倒和严重跌倒的显著影响因素,患病数量越多发生跌倒和严重跌倒发生率越高。 结论 重视中老年人尤其是多重慢病患者跌倒问题,加强跌倒预防的干预和多重慢病临床管理,要将多重慢病纳为跌倒全流程干预的考虑因素。

药物与临床
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的影响
李玮,柳权,黄兰姬,矫莉,唐健,贾树山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59-18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6
摘要 ( 158 )   HTML ( 4)   PDF (485KB) ( 1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并发症、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6 ~ 74岁,BMI 18 ~ 28 kg/m2,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E组,n = 45)和对照组(C组,n = 45)。E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切皮前再次给予0.25 mg/kg。C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15 μg/kg。两组患者余诱导、维持方案一致。记录患者入室(T0)、打开胸膜前(T1)、打开胸膜后15 min(T2)、打开胸膜后30 min(T3)、拔除喉罩前(T4)的SpO2、PaCO2、PaO2。于T0和术后24 h(T5)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并检测TNF-α、IL-6浓度;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呼吸干预、术中体动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 结果 与C组比较,E组患者T1时刻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 < 0.01),T2时刻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 < 0.01),喉罩置入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呼吸干预次数明显减少,且以减弱呼吸为主(P < 0.01)。与T0时刻比较,T5时刻TNF-α、IL-6浓度均升高,且C组升高程度高(P < 0.01);喉罩拔除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减少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呼吸抑制,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维持自主呼吸期间呼吸稳定性,减轻急性期炎性反应。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脑脊液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多发性脑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姜华,张丽敏,王丹,韩平,孙越红,李玉文,张晨曦,姜文灿,李虓,赵晖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64-18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7
摘要 ( 169 )   HTML ( 5)   PDF (648KB) ( 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和血常规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脑胶质瘤(MC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MCG患者和56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CSF及血常规检测指标,并分析有意义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诊断MCG与PCNSL的临床价值。 结果 MCG组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数、CSF蛋白(CSF: 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水平显著高于PCNSL组(P < 0.05);PCNSL组CSF糖(CSF: Glu)、CSF氯(CSF: cl)、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水平显著高于MCG组(P < 0.05)。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 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00、0.899、0.797、0.867、0.828、0.772;灵敏度为:72.4%、77.6%、63.8%、67.2%、72.4%、82.8%;特异度为:97.1%、100.0%、88.2%、91.2%、88.2%、64.7%。此外,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 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1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7.6%和100.0%。 结论 脑脊液学指标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及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 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管径特征及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诊断价值
许庆元,袁伟锋,陈沐,莫晓能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69-187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8
摘要 ( 95 )   HTML ( 2)   PDF (519KB) ( 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动脉管径特征,研究肺动脉管径相关指标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筛查诊断HIV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65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观察组(23例,存在 PAH)和对照组(42例,无 PAH)。测量两组患者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直径(dPA)及主动脉直径,并计算dPA与主动脉直径比值(rPA),记录血清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早期筛查诊断HIV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PA、dPA、dPA与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TNF-α与dPA及rPA呈显著正相关。二列相关分析显示,HIV-PAH与PA、dPA、rPA及TNF-α显著相关(P < 0.05)。血清TNF-α与dPA及rPA联合检测诊断HIV-PA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881。 结论 肺动脉管径组合指标联合TNF-α能更好地提示HIV-PAH的存在,可以对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或干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尿素氮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庞婷,韩勇,周力,谢莉惠,雷景恒,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74-18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19
摘要 ( 130 )   HTML ( 1)   PDF (498KB) ( 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的量化关系,再利用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BUN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BUN每增加1 mmol/L,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3.3%(OR = 1.033,P < 0.01);调整不同变量后,BUN每增加1 mmol/L,院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OR = 1.029,P < 0.05)和3.2%(OR = 1.032,P < 0.05)。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稳定性(OR = 1.04,P < 0.05)。 结论 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临床护理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串联人工肝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金玉峰,申存毅,张靖垚,薛玉龙,何栋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79-18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20
摘要 ( 154 )   HTML ( 1)   PDF (597KB) ( 1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RCA)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串联人工肝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2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患者行RCA的CRRT串联人工肝治疗54例次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枸橼酸的抗凝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转归。 结果 54例次的CRRT串联人工肝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累计54例次的CRRT串联人工肝治疗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管路、滤器及吸附器未发现明显血凝块;所有例次患者体内总钙与离子钙水平在人工肝治疗各阶段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其中3例次CRRT串联PE和1例次CRRT串联DPMAS + LPE的患者治疗后发生枸橼酸蓄积,通过及时纠正和补充24 h后均恢复正常;21例患者30 d生存率:存活13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 结论 在严密监测和及时调整的情况下RCA在CRRT串联人工肝治疗中的运用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综述
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异质性研究进展
温丽民,李冉,郝延磊,孔庆霞,夏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85-18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21
摘要 ( 184 )   HTML ( 2)   PDF (436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ELAS综合征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80 %的病例是由m.3243A>G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当细胞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mtDNA,即为异质性,其与MELAS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关系复杂。本文将系统阐述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mtDNA异质性的研究,以期为MELAS综合征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硒营养水平与血脂异常相关的人群研究进展
刘一缘,毛金媛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89-18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22
摘要 ( 163 )   HTML ( 5)   PDF (489KB) ( 30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而硒蛋白能催化并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因此,硒被认为在脂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横断面、队列及随机对照三类人群研究入手,来探讨硒营养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T细胞耗竭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丁紫琪,张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24, 40(13):  1895-19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4.13.023
摘要 ( 155 )   HTML ( 3)   PDF (501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细胞耗竭多发生在慢性感染、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持续的抗原刺激会导致耗竭的T细胞产生,其主要特征为效应功能的逐渐丧失,抑制性受体的持续高表达,转录及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和代谢的失调等。对T细胞耗竭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其具体机制的阐明将为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感染、肺癌及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T细胞耗竭产生的影响因素和特征,并回顾了T细胞耗竭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