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0-11-25
述评
从《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看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张紫萍, 方广, 郭秀彩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33-30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1
摘要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正确应用药物进行一、二级预防和治疗乃至病后的心脏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的应用上表现出与经典的抗心绞痛药物相当的功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等在2018年6月发布的《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中推荐尼可地尔为缓解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药物。本文结合指南对尼可地尔目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为其在临床冠心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杨逸成, 叶凯雁, 林凡, 熊长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38-304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2
摘要 ( 5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COVID⁃19 患者中异常的凝血功能和静脉血栓栓塞(VTE)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将综述COVID⁃19患者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价值和VTE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同时我们结合现有研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诱导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以期为预防COVID⁃19患者严重血栓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细胞活化水平的研究
孙晓东, 朱波, 柴森茂, 陶艳丽, 鲁晶晶, 徐红霞, 许倩倩, 付攀桑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43-304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3
摘要 ( 8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的COVID⁃19感染患者20例,根据临床特征及病情分为普通组(包括普通型和轻型10例),重度组(包括重型和危重型10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当天、1周后和出院时实验室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计算NLR、ΔNLR1(入院1 周后NLR⁃入院当天NLR)、ΔNLR2(入院后l 周NLR⁃出院时NLR),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散点分布特征,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标记CD15、T 细胞活化的标记抗原HLA⁃DR 阳性率。结果 两组的NLR在治疗期间有显著变化,重度组的NLR在治疗1周时升高更明显,治愈出院时,两组患者的NLR都有显著下降。普通组CD15+ 中性粒细胞频数相对重度组较低,治疗期间没有显著波动,重度组CD15+ 中性粒细胞频数在治疗1周时明显升高,在治愈出院时显著下降;两组的HLA⁃DR+ T细胞频数在治疗期间均有动态的显著变化,在治疗1 周时明显升高,治愈出院时都有显著下降,而且在每个检测时间点都有组间差异。结论 动态监测NLR、CD15+中性粒细胞频数、HLA⁃DR+T细胞频数可反映COVID⁃19的病情和预后。

超声在ICU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汤庆, 何炼图, 张雨欣, 廖海星, 丁尚伟, 周兴华, 周大治, 陈绮璐, 杜继业, 李颖珊, 陈丽娜, 江思, 李宇旦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49-305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4
摘要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救治是目前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分析ICU 内重症COVID⁃19 患者超声监测资料,探讨超声的应用价值与特点,期望为日后超声更有效地应用于ICU 重症患者救治起到更好作用。方法 选取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 患者资料,记录分析胸腔、心脏及血管等各脏器超声资料,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超声的需求度及阳性率,并分析其监控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例患者,共检查318例次超声,其中依次以心脏、静脉、胸水及消化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需求为明显。心脏超声阳性率74%,下肢静脉彩超阳性率60%,颈内静脉彩超阳性率59%;消化彩超阳性率77%,胸水超声阳性率66%。应用ECMO 状态下患者心血管及腹部超声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非ECMO 状态下患者检查阳性率(P<0.05)。结论 超声在ICU 重型、危重型COVID⁃19 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求量及检查阳性率较高。并且超声可以良好的综合反映出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基础研究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镇痛机制
黄爱苹, 章巧琪, 谷桢, 薛纯纯, 王开强, 谢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54-30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5
摘要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鞘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BDNF)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L组、生理盐水(NS)组、空载(AAV0)组、BDNF组、BDNF+KCC2拮抗剂(Furos)组、BDNF+NS 组。于造模前、注射后0、3、7、14、21 d 分别测量大鼠患侧痛阈值。结束后WB 检测脊髓背角BDNF、KCC2 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后,各组与正常组比较痛阈值明显下降(P < 0.001);注射后14、21 d,BDNF组与SNL、NS、AAV0组比较痛阈值升高(P < 0.001)。BDNF+Furos组注射后痛阈值明显低于BDNF、BDNF+NS 组(P < 0.001)。注射后21 d,BDNF 组与SNL、NS、AAV0 组比较BDNF、KCC2 表达上调(P < 0.001);BDNF+Furos组与BDNF、BDNF+NS组比较,KCC2表达下降(P < 0.001)。结论 AAV介导的BDNF在鞘内表达对SNL大鼠可起到镇痛作用,此作用与KCC2的上调有关。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癫痫后脑损伤保护机制研究
周弟弥, 甘露, 周成芳, 陈琳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59-30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6
摘要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TOR 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癫痫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 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40 只6~8 周龄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 组:Control 组、KA 组、KA+RAPA 5 mg/kg 组及KA+ RAPA 10 mg/kg 组,通过腹腔注射海人酸(Kanic acid,KA)制作大鼠癫痫模型,Control 组仅注射生理盐水。RAPA 在KA 诱导癫痫前2 h 腹腔注射给药。癫痫后24 h 处死大鼠,Westernblot和qRT⁃PCR 检测大脑皮层PI3K、AKt 和mTOR 蛋白和mRNA 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炎症通路NF⁃kB和IL⁃6的表达。结果 (1)KA组大脑皮层中PI3K、AKt和mTOR蛋白和mRNA 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RAPA 治疗后能抑制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的增高(P < 0.05);(2)免疫组化染色可见KA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而RAPA治疗后能减少活化的小胶质细胞;(3)KA 组大脑皮层中NF⁃kB 和IL⁃6 的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RAPA 治疗后能抑制蛋白水平的增高;且RAPA10 mg/kg治疗作用更明显。结论 mTOR抑制剂RAPA能抑制癫痫后PI3K/AKt信号通路、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对癫痫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移植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朱国松, 王广治, 王开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65-30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7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移植后急性肺损伤中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体质量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C组:空白对照组(n = 8只),不做任何处理,仅做空白对照;M组(n = 8只):模型组,SD大鼠行自体左肺原位移植术;B组(n = 8只):模型+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SD大鼠行自体左肺原位移植术后,经尾静脉注射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术后48 h抽取大鼠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然后处死大鼠,取肺部组织标本,进行含水率和病理学检测。采用ELISA 法检测肺组织中H2O2、MDA、IL⁃6以及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 检测肺组织中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SPB 和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标志物CC10 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 组比较,M 组大鼠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肺组织出血、充血严重,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肺水肿严重。肺组织中H2O2、MDA、IL⁃6以及TNF⁃α浓度升高(P<0.05);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SPB和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标志物CC10的表达水平降低。与M组比较,B组大鼠动脉血中氧分压升高,肺组织出血、充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水肿减轻。肺组织中H2O2、MDA、IL⁃6以及TNF⁃α浓度降低(P<0.05);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SPB和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标志物CC10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及氧化损伤、修复损伤的上皮细胞,改善肺功能,减轻肺移植后急性肺损伤。

淫羊藿次苷Ⅱ对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莫志洋, 李英, 韩晓东, 王虹霞, 翁巧凤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69-30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8
摘要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淫羊藿次苷Ⅱ(icariin Ⅱ,ICSⅡ)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抑制作用,及其通过Notch1/PTEN/FAK 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对数期Tca⁃811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ICSⅡ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增殖抑制率,迁移、侵袭能力,Notch1、PTEN、FAK、p⁃FAK 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ICS Ⅱ低、中、高剂量组24、48、72 h 增殖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空白组,ICSⅡ低、中、高剂量组迁移率呈降低趋势(P<0.05),每个视野穿膜细胞数呈减少趋势(P<0.05),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FAK/FAK呈降低趋势(P<0.05),PTEN 蛋白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ICSⅡ可抑制TSCC EMT,且呈剂量依赖性,推测与该药物可下调Notch1表达、上调PTEN表达、抑制FAK磷酸化有关。

鲍曼不动杆菌三价抗原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董瑶, 吕琳曦, 关丽娜, 王朝莉, 冯莉, 谢勇恩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74-30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09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制备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三价抗原融合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探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通过人工合成结合PCR 扩增法获取smpA/omp22/nlpA(1⁃384)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ColdI 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I⁃SON。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 进行原核表达,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免疫原经背部皮下注射接种Balb/c小鼠,并于初次接种后第14、28天各加强免疫1次,同时设置佐剂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7、21天小鼠内眦取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抗原刺激培养后脾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IL⁃的分泌情况。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大小约为5.9 kb,转化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约56 kDa的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后在小鼠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佐剂及PBS对照组(< 0.001),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1),而IFN⁃γ产生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成功制备了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融合蛋白,小鼠免疫接种后显示出较强免疫原性。
临床研究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和性激素水平分析
余月, 刘德云, 杨琍琦, 孙莹, 叶曙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79-30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0
摘要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 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共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第二性征,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3(25⁃(OH)D3)、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LH 峰值、FSH 峰值等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LH 峰值/FSH峰值,比较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在糖脂代谢、维生素D 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上述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 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中,BMI 与LH、LH 峰值/FSH 峰值呈正相关(r =0.476、0.470,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 = -0.290,P<0.05)。IGF⁃1与LH、血脂、LH峰值、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 = 0.553、0.355、0.351、0.459、0.531、0.330,P<0.05)。LH与胰岛素抵抗指数、BMI、IGF⁃1 均呈正相关(r = 0.320,0.476,0.553,P<0.05),与维生素D 呈负相关(r 值为-0.26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LH、血脂、LH峰值/FSH峰值、IGF⁃1呈正相关(r = 0.320、0.298、0.430、0.531,P<0.05)。5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中有39例女童维生素D水平不足,6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有46例女童维生素D不足。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水平可能受性激素水平影响,而缺乏维生素D,BMI增加是女童性发育提前的重要因素。

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与靶剂量ACEI疗效对比: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戴聪, 胡龙龙, 邹凯, 阮月华, 杨慧, 黎雨民, 郭方君, 叶赛, 陈洋, 唐良, 吴延庆, 吴清华, 程晓曙, 杨人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84-30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1
摘要 ( 6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与靶剂量ACEI对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性纳入我院223 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11 例给予诺欣妥治疗(观察组),112例给予ACEI标准治疗(对照组),其他治疗遵循指南要求。随访连续治疗18个月。结果 观察组平均使用剂量为138.96 mg/d,1.8%患者达到靶剂量。对照组47.3%患者达到靶剂量。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6 min步行试验及收缩压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BNP及MLHFQ 评分、再入院时间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我院真实世界治疗HFrEF患者中,只是极少数患者使用诺欣妥达到靶剂量;但相比靶剂量的ACEI,常用剂量的诺欣妥在抑制心室重构方面不逊色于靶剂量ACEI,且改善生活质量更加明显。


传统后路椎管减压融合术与电子显微镜下微创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李雪鹏, 宋成, 桑平, 王子予, 郭梓恒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88-30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2
摘要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电子显微镜下行微创后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并与传统后路椎管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在本院行融合手术治疗的11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电子显微镜导航行微创后路椎管减压融合术患者58例作为微创组,采用传统后路椎管减压融合术患者52例为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MacNab标准于术后末次随访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较之于传统手术组,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更短或更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较之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与ODI 评分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减压融合术,电子显微镜导航下微创后入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诸多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田仁元, 郭松, 徐林, 袁野, 黄文良, 阮世强, 邓江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094-309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3
摘要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 年1 月住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99 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69 例,女30 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7 岁,根据手术入路分为髌上入路组33 例、髌下入路组30 例、髌骨旁外侧入路组36 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照射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 评分、膝前疼痛的发生率、内固定物取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住院时间及膝前疼痛发生率比较,均为髌旁外侧入路组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 评分比较,髌旁外侧入路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物取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手术入路是影响胫骨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髌旁外侧入路不损伤髌韧带及髌股关节面,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膝前疼痛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可优先选择。

脉冲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周智, 熊亚琼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00-310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4
摘要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脉冲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凝血功能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7例,分为三组。A组术前1 h将氨甲环酸按20 mg/kg稀释于250 mL等渗盐水,将其中200 mL静脉滴注,术中常规冲洗,缝合皮肤后从引流管再注入50 mL 氨甲环酸溶液进行髋关节腔灌注;B组采用A组方案,术中改为脉冲冲洗;C组术中常规冲洗,未使用氨甲环酸。比较三组患者失血量及术后凝血功能和髋关节功能。结果 A 组和C 组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显性失血量较C 组低(P<0.05);A组和B 组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较C 组低(P<0.05),B 组较A 组低(P<0.05)。A 组较C 组增加了血液的凝固性(P<0.05),而B 组较C 组未增加(P>0.05)。术后1个月A 组和B 组髋关节Harris 评分较C 组高(P<0.05),B 组较A 组高(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可以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失血,且未增加血液凝固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快速康复。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患者依从性对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
吕炘沂, 刘健博, 谢欣然, 龚佳祺, 汪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04-310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5
摘要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华西肠癌数据库(DACCA)探讨患者依从性是否会影响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方法 数据库版本为2019年11月14日,提取接受新辅助治疗的328例结直肠癌患者结构化资料,根据患者依从性程度分为完全依从组(n = 154)和部分依从组(n = 174)。依据患者基本资料、新辅助治疗情况、依从性等基线数据对病例进行1∶1的倾向评分匹配(PSM),每组成功匹配88例,对比分析两组新辅助治疗疗效。结果 倾向性匹配前,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结直肠癌患者依从性与BMI、体质、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P > 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新辅助治疗周期相关(P < 0.05),且患者依从性程度与新辅助治疗周期呈正相关(rs = 0.366,P < 0.001),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s = -0.151,P = 0.006)。倾向性匹配后,两组临床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32),两组的病理退缩分级(TR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12)。结论 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而言,患者依从性尚不能作为一项预测或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的有力指标。

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法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穿刺中的应用
赵理平, 郑国权, 宋锦程, 吴耀刚, 陈国兆, 沙卫平, 王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10-31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6
摘要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经PELD 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 例,分为常规靶向穿刺置管组(常规组)和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组(简式组),比较两组的穿刺置管时间、透视次数、总手术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简式组穿刺置管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 0.05)。两组内术后VAS 评分和ODI 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 0.05);两组间VAS 评分和OD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可明显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同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磷酸钙混合富血小板血浆置入重建股骨头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张啸, 王上增, 张银刚, 张英杰, 李云朋, 许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16-312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7
摘要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磷酸钙混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置入重建股骨头在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治疗中的潜在友好性。方法 将河南省中医院关节外科自2016 年6 月至2018 年1 月收治的早期ONFH 患者108 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2 例(髋),对照组56 例(髋)。对照组进行坏死骨刮除、β⁃磷酸钙颗粒填充打压、β⁃磷酸钙柱状陶瓷棒置入;联合组则将β⁃磷酸钙颗粒、柱状β⁃磷酸钙陶瓷棒浸润PRP 进行填充打压置入。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不同时间位点VAS、Harris 评分及影像学测评、量化指标对比。结果 术后24个月多个时间位点对比,联合组置入物矿化、新生骨爬行生长替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VAS 及Harris 亦优于对照组(F = 30.12、17.88,P<0.05)。结论 微创坏死骨刮除、磷酸钙置入对早期ONFH 可修复性是客观的,微创保髋术联合PRP,可加速新生骨爬行生长矿化、促进磷酸钙置入物与自身宿主骨的融合。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孕妇抗病毒治疗停药后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俞冲, 顾玉玲, 顾桂芳, 顾尔莉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21-31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8
摘要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孕妇母婴抗病毒阻断后,停用抗病毒药物导致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分析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就诊的慢性HBV携带状态孕妇93例,妊娠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产后0 ~ 3个月停用抗病毒药物,分别于抗病毒治疗前、停用抗病毒药物后0、1、3及6个月随访肝功能、HBV⁃M及HBV⁃DNA滴度,了解停用抗病毒药物后肝炎活动情况及评估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停用抗病毒药物后6 个月内33 例(35.48%)患者出现肝炎活动,根据6 个月时肝功能状况,将观察对象分为肝炎活动组和无肝炎活动组。组间比较发现既往抗病毒治疗、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二次妊娠、抗病毒孕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及替诺福韦)、产后2⁃3个月停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时间及停用抗病毒药物时HBeAg滴度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停用抗病毒药物时HBeAg滴度水平与肝炎活动独立相关,其OR = 3.253,P = 0.025,95%CI:1.225 ~ 8.163),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561,最佳临界值258 S/CO,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3%和83.33%(P < 0.001,95%CI:0.632 ~ 0.820)。结论 慢性HBV 携带状态孕妇可于妊娠中晚期选用替诺福韦抗病毒阻断,动态监测HBeAg滴度可为抗病毒药物的停用提供临床参考。


基于每博量变异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和S100β蛋白的影响
袁柳青, 梁伟东, 李晓玲, 赖露颖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26-312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19
摘要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Vigileo 系统监测每博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探讨其对此类手术血流动力学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G组采用Vigileo系统以SVV < 13%为目标指导补液。两组均以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压积(Hct)与血红蛋白(Hb)为基础实施液体治疗。观测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100β蛋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C组相比,G组患者尿量和胶体量增加,晶体量和总出入量减少,术毕MAP和CI增加,S100β蛋白水平降低,术后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1、3 d MMSE评分增加(P < 0.05)。结论 脑膜瘤切除术采用FloTrac/Vigileo监测SVV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降低术后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水平,减轻认知功能损害,有利于患者预后。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空间QRS⁃T夹角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黄静和, 陈思敏, 许研, 冷丽丽, 陈柏蓉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30-31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0
摘要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空间QRS⁃T夹角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85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行立体心电图检查,记录空间QRS⁃T夹角。Gensini积分法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观察组174例行PCI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分析对照组、观察组空间QRS⁃T夹角大小及构成比;分析PCI 术后患者空间QRS⁃T 夹角与MACE 发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空间QRS⁃T夹角大于对照组[(91.86 ± 45.67)° vs.(50.83 ± 40.58)°,P<0.05]。空间QRS⁃T 夹角>100°在重度亚组占比高于轻度、中度亚组(76.9% vs. 39.7 %,76.9% vs. 42.3%)。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空间QRS⁃T夹角>100°(OR = 3.096,95%CI:1.106 ~ 8.671,P < 0.05)是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空间QRS⁃T夹角>100°诊断重度亚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59.1%,ROC 曲线下面积为0.680(95%CI:0.600 ~ 0.761,P < 0.05);预测PCI 术后MACE 发生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52%,ROC 曲线下面积为0.612(95%CI:0.517~0.708,P = 0.027)。结论 空间QRS⁃T夹角>100°在初步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测PCI术后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进展为哮喘中的意义
康平, 孙晓敏, 赵少聪, 冯一川, 李奕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35-313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1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SV 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 和TIMP⁃1 的含量,根据随访结果将RSV 组分为非哮喘组和哮喘组。ROC 曲线及logistic 回归分析MMP⁃9、TIMP⁃1 和MMP⁃9/TIMP⁃1 在RSV 毛细支气管炎及其进展为哮喘中的诊断性能。结果 RSV 组MMP⁃9、TIMP⁃1 和MMP⁃9/TIMP⁃1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诊断RSV 毛细支气管炎的AUC 分别为0.942、0.579、0.827。哮喘组MMP⁃9 及MMP⁃9/TIMP⁃1 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5);MMP9、MMP⁃9/TIMP⁃1是RSV 毛细支气管炎向哮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MMP⁃9、TIMP⁃1水平对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进展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八版乳腺癌预后分期Ⅰ-Ⅲ期与肿物BI⁃RADS分类超声特征的关系
杨韵贤, 李世梅, 姚继祎, 郝少云, 智慧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40-31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2
摘要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预后分期Ⅰ-Ⅲ期与肿物BI⁃RADS分类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343例根据AJCC第八版乳腺癌预后分期为Ⅰ-Ⅲ期的乳腺癌患者共386个乳腺肿物超声声像图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 组,采用χ2 检验分析乳腺癌肿物BI⁃RADS 分类超声特征与AJCC第八版乳腺癌预后分期Ⅰ-Ⅲ期的关系。结果 超声特征椭圆形、形态不规则、长轴与皮肤不平行、边缘不完整、边缘毛刺和后方回声减低在预后分期Ⅰ-Ⅲ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乳腺癌预后分期患者的肿物形态、方位、边缘形态、肿物后方特征存在差异。

调查研究
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莉, 张斌, 杨柳叶, 胡海渊, 王瑜, 刘改生, 王芳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44-314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3
摘要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4-6月山西省某国有企业男性煤矿工人6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判定高血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尿中4种多环芳烃代谢物(OH⁃PAHs)的浓度;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煤矿工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煤矿工人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33.7%。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尿PAHs代谢物水平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饮酒、超重和肥胖均是煤矿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井下一线和井下辅助作业是煤矿工人高血压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没有发现尿PAHs代谢物水平与高血压之间有关联;年龄>40 岁、BMI ≥ 24 kg/m2及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煤矿工人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健康宣教和日常监测。
综述
LncRNA及miRNA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意义
陆佳伟, 刘效谷, 张文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49-31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4
摘要 ( 4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LRP3 炎症小体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介导caspase⁃1 激活,促进前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的释放。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已被证明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帕金森、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肺损伤等疾病。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如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能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NLRP3的表达,并在NLRP3炎症小体异常激活的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治疗NLRP3炎性小体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
党富涛, 唐映梅, 谭绪, 徐加敏, 杨秋瑾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53-315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5
摘要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部分患者常出现顽固性瘙痒及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有限,晚期并发症多,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当前,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应用非生物性人工肝治疗PBC患者的研究甚少,现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a

自噬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冷敏, 彭颖, 林晓莹, 汪虹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57-31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6
摘要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噬是指在多种分子调控下,细胞内的自噬小泡包裹受损细胞器及衰老的生物大分子,并将其输送至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并循环利用的过程,也被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自噬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并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创面愈合是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复杂生物学行为,大量研究表明自噬也贯穿了创面愈合的整个过程,并在炎症期、血管新生期、再上皮化期及瘢痕期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现本文将近年来关于自噬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应用进展
李智博, 周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61-31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7
摘要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临床上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超声能从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而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可通过腋窝淋巴结的软硬度及血流灌注情况,更好地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能提供腋窝淋巴结的病理信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评估提供了更多参考。本文就不同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Asopa背侧嵌入式颊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评估
刘振华, 黄广林, 王建伟, 满立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66-31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0.22.028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