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1-12-10
临床新进展
Ⅲ型干扰素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丁亚 姚静 彭小青 梁辉勇 苏齐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63-296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1
摘要 ( 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型干扰素由 IFN⁃λ1、IFN⁃λ2、IFN⁃λ3 和新发现的 IFN⁃λ4 组成,与Ⅰ型干扰素激活共同信号 通路,生物活性相似,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在抗 HIV 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最初研究发现白细胞白介素 28B 的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应答及自发清除相关,IL⁃28 因多态性可用来预测 HCV 感染的干扰素治疗效果和临床指导用药,使得该位点成为研究热点。而干扰素 的抗病毒共性也引起了学者关于 IL⁃28 基因多态性与 HIV 感染相关性的关注,近来不少研究发现 IFNL3/4 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艾滋病疾病易感性、抗病毒免疫应答和疾病进程存在相关性,而 IFNL 基因突变原因 及对抗病毒感染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型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抗病毒作用机制、抗 HIV 感染 及其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基础研究

miR-132基于PGC⁃1α/SIRT3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的干预作用

张松松 刘曼莉 王金龙 潘渝 施贤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67-29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2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微小 RNA⁃132(miR⁃132)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 γ 共激活因子 1α/去乙酰化 3(PGC⁃1α/SIRT3)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干预作 用,为临床上肺炎链球菌所致的 AECOPD 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 选取 60 只大鼠,15 只作为 A 组(正常), 其余 45 只构建肺炎链球菌所诱导的 AECOPD 模型,完成后分为 B 组、C 组、D 组各 15 只。构建 miR⁃132 拟物、miR⁃132 抑制物,将稀释后的 miR⁃132 模拟物、miR⁃132 抑制物分别注射于 D 组、C 组肺部,A 组、B 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对比分析各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气道炎症反应情况以及肺组织 PGC⁃1α/SIRT3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 组相比,B 组、C 组大鼠肺 组织 miR⁃132 表达降低,D 组大鼠肺组织 miR⁃132 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相 比,B 组、C 组、D FEV0.3/FVC、PIF、PEF、肺组织 PGC⁃1α、SIRT3 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 细胞百分比计数、IL⁃1β、IL⁃6、TNF⁃α 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 组相比,C FEV0.3/FVC、PIF、PEF、肺组织 PGC⁃1α、SIRT3 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IL⁃1β、IL⁃6、TNF⁃α 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 组相比,D FEV0.3/FVC、PIF PEF、肺组织 PGC⁃1α、SIRT3 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IL⁃1β、IL⁃6、TNF⁃α 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C 组相比,D FEV0.3/FVC、PIF、PEF、肺组织 PGC⁃1α SIRT3 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IL⁃1β、IL⁃6、TNF⁃α 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32过表达可改善肺炎链球菌诱AECOPD 大鼠气道炎症,修复肺损伤, 分析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GC⁃1α/SIRT3信号通路PGC⁃1α 上调SIRT3表达相关。

脂肪干细胞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建波 林楚妍 万丽 徐世元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71-297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3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脂肪干细胞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 SD 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五组:Sham 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 组)、右旋美托咪定处理组 (IR + DEX 组)、脂肪干细胞处理组(IR + ADSCs 组)和联合处理组(IR + DEX + ADSCs 组)。分离培养脂肪 干细胞,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按分组给予尾静脉注射 ADSCs(1 × 106)或及腹腔注射右旋美托咪定 (25 μg/kg)。分别于 0、24、96 h 采血检测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检测尿蛋白 (UP)及尿肌酐(UC)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UP/UC);于 96 h 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 HE 染色及组织 病理损伤评分。结果 与 IR 组比较,IR+DEX 组或 IR+ADSCs 组 Scr、BUN 及 UP/UC 降低(< 0.05),同时肾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显著改善(< 0.05);与 IR+DEX 组或 IR+ADSCs 组比较,IR+DEX+ADSCs 组上述指标 进一步降低(< 0.05)。结论 在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与单独使用 ADSCs 或右旋美托咪 定比较,两者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魏建国 段东明 井一涵 娄爱菊 曾裕威 刘子恺 王簕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77-29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4
摘要 ( 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有不同的效应,本研究主要寻找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浓度。方法 将慢病毒 GFP 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 thelial cell,HUVEC),并将 PDGF⁃BB VEGF⁃A 以浓度各进行分组:0 μg/mL GFs 组(Control 组),0.02 μg/mL GFs 组,0.2 μg/mL GFs 组,2 μg/mL GFs 组,5 μg/mL GFs 组。将 GFP⁃HUVEC 接种到孔板或者凝胶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利用荧光显微镜或者 CCK⁃8 检测其增殖效果。结果 (1)转染了 GFP HUVEC 状态良好, 镜下可见较强荧光。(2)孔板内辅以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培养HUVEC,分别在2 μg/mL PDGF⁃BB(P < 0.001)和 0.02 μg/mL VEGF⁃A(P < 0.000 1)细胞有最高的增殖活性。(3)CCK⁃8 显示在 2 μg/mL PDGF⁃BB(P < 0.05 0.02 μg/mL VEGF⁃A(P < 0.001)细胞有最高的增殖活性(4)将细胞包裹进水凝胶内并在培养基中给予 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培养,分别在 2 μg/mL PDGF⁃BB(P < 0.01)和 0.02 μg/mL VEGF⁃A(P < 0.01)细胞有最高 的增殖活性。结论 2 μg/mL PDGF⁃BB 0.02 μg/mL VEGF⁃A 能对细胞产生的增殖效果最好,过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对于细胞可能有抑制作用。

miR⁃140⁃5p通过调节自噬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延飞飞 李宏武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84-29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5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miR⁃140⁃5p 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自噬的调控及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qPCR)检测 30 CRC 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 miR⁃ 140⁃5p mRNA 的表达水平,并检测 miR⁃140⁃5p mRNA CRC 细胞系及正常结直肠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通过 miR⁃140⁃5p mimics 转染 CRC 细胞 HCT 116,RT⁃qPCR 检测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转 染组和对照组在奥沙利铂处理下的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LC3 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 LC3 荧光斑点的表达。转染 miR⁃140⁃5p mimics 并共处理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后, CCK⁃8 法检测共处理组和单独转染 miR⁃140⁃5p mimics CRC 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检 CRC 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miR⁃140⁃5p CRC 组织和 CRC 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别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和 正常结直肠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CK⁃8 结果表明,过表达 miR⁃140⁃5p 促进 CRC 细胞对 奥沙利铂的敏感性(P < 0.05);Western blot 表明过表达 miR⁃140⁃5p 促进自 LC3II/I 表达水平降低,免疫荧 光表明过表达 miR⁃140⁃5p 抑制 LC3 荧光斑点表达(P < 0.05)。过表达 miR⁃140⁃5p 与雷帕霉素共处理后, CCK⁃8 表明与单独转染 miR⁃140⁃5p mimics 组相比,共处理组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降低;克隆形成实验表 明共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相对增加。结论 CRC 组织和 CRC 细胞系中 miR⁃140⁃5p 的表达分别低于相应 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细胞系,miR⁃140⁃5p 通过抑制自噬促进了 CRC 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可能为 CRC 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策略。

HIV⁃1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miR⁃155水平与免疫激活和耗竭的关系研究

赵增艳 韦彩雯 张源 程林芳 靳昌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89-29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6
摘要 ( 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 T 细胞免疫应答调控因子 miR⁃155 HIV⁃1 感染者 T 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 T 胞免疫激活和耗竭的关系。方法 收集 71 例抗病毒治疗有效和 76 例治疗无效的 HIV⁃1 感染者,分选 CD4+ CD8+T 细胞,提取 RNA 后定量 PCR 检测 miR⁃155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 T 细胞激活和耗竭比例。 结果 两组HIV⁃1感染者T细胞miR⁃155水平、激活和耗竭比例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 < 0.01),且治疗无效组的变化更为明显,显著高于治疗有效组(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IV⁃1 感染者 T 细胞 miR⁃155 免疫激活和耗竭呈正相关(P < 0.01)。结论 HIV⁃1 感染者 T 细胞高表达 miR⁃155,并与 T 细胞激活和耗竭 正相关,可作为一种评估HIV⁃1感染者T细胞功能的生物学指标。

青蒿素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

黄强信 周念 冯志强 韦懿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93-29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7
摘要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青蒿素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 Sprague⁃Dawley (SD)大鼠32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于造模前 1 d 给予青蒿素 100 mg/(kg·d)灌胃直至取材,对照组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两组动物分别 于造模后 2 周和 4 周取材备检,每个时间点 8 只。应用图像分析仪计算新生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平滑肌 22α(SM22α)的表达变化及 Western bolt 检测 SM22α 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 2 周、4 周静脉桥新生内膜厚度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20.79 ± 1.88)μm vs.(35.23 ± 2.66)μm,P< 0.01;(37.06 ± 2.22)μm vs.(46.23 ± 2.54)μm,P<0.01]。SM22α在静脉桥平滑肌细胞有表达,实验组SM22α 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术后 2、4 周较同期明显抑制下降[(59.20 ± 5.76)vs.(26.12 ± 3.72),P<0.01;(35.63 ± 4.36)vs.(10.38 ± 2.98),P<0.01]。实验组 SM22α 蛋白含量(SM22α/β⁃Actin)在术后 2、4 周较同期明显抑 制下调[(0.58 ± 0.1)vs.(0.39 ± 0.06),P<0.01;(0.42 ± 0.06)vs.(0.21 ± 0.05),P<0.01]。结论 青蒿素可 明显抑制静脉桥内膜增生,原因可能与其抑制血管SM22α 的表达下调,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临床研究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孙岩, 祁露萱, 李丰, 单丽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2998-30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8
摘要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C 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对支气管扩张 症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107 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 97 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蛋白(albumin,ALB)的表达水平,并求得二者的比值 CAR。应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和 ROC 曲线分析探讨这三个指标与病情 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1)病例组血清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清 ALB 水平明显 低于对照组,病例组C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2)血清CRP和CAR与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指 数(BSI)呈正相关,血清 ALB BSI 呈负相关(均 P < 0.01)。(3)ALB CAR 为支气管扩张症病情加重的风 险指标(均 P < 0.01)。CAR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性均大于 ALB。结论 CAR 对重 度支气管扩张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建议将其作为其他评分系统的补充,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快速判 断患者病情程度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神经内镜手术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周和平 查正江 王雷 陈敏 张清超 唐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03-30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09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1 月至 2021 5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96 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经神经 内镜手术 49 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手术 47 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 GCS 评分、术后血肿 清除程度、预后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神经内镜组和单纯脑室外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颅内感染和术后第 1、14 GC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 6 个月,ADL 评分神经 内镜组预后良好 35 例(71.42%),脑积水 5 例(10.20%)。脑室外引流组预后良好 18 例(38.29%),脑积水 19 例(40.42%)。神经内镜组预后良好率、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好于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及转归,适合临床推广。

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转移瘤整块切除后

王林 高嵩涛 刘继军 罗建平 张俊娟 钟楚楠 张瑜哲 牛科润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08-30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0
摘要 ( 2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3D 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转移瘤整块切除后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脊柱转移性肿瘤整块切除重建术患者的资料,使用3D 印人工椎体材料重建的为观察组;使用钛网材料重建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 术后疼痛缓解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椎体融合情况、脊柱稳定性及椎体沉降情况等数据。 结果 48 例患者随访时间为 10 ~ 45 个月(平均 20.4 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 1 周神经功能评分(JOA 评分)及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 3、6 个月及末次随访 JOA 评分及改善率 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与重建材料融合情况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术后 3、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融合阶段高度(HAB、HPB)及 cobb 角度的减小程度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 3D 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转移瘤整块切除术 后骨缺损,能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较钛网重建组能降低沉降速度,并能获得良好的脊 柱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痰细胞学和预后的相关性
谭燕 彭玉兰 张云辉 王盛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14-301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1
摘要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细胞学和预后的关系,为COPD 针对不同炎症表型进行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7 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新收入院的 AECOPD 患者共 291 例。其诊断符合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指南2016 版急性加重诊断标准,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当天进行诱导痰细胞分类及计数,计算血液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病情稳定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在每位入组患者出院 3 个月、1 年及 2 年时进行随访,记录了解患者出院后病情、治疗、复查、死亡时间等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痰巨噬细胞百分数在 GOLD1 级、2 级和 GOLD3 级、4 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出院 3 个月内及 1 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 COPD 患者与未发生患者比较,痰中性粒细胞、痰巨噬细胞百分比,血淋巴细胞数以及 NL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 2 年随访期死亡的 COPD 患者与存活患者比较,痰中性细胞、痰巨噬细胞百分比,血中性粒细胞数、血淋巴细胞数以及 NL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ROC 曲线分析提示 NLR 预测患者出院两年内发生死亡的 AUC 为 0.676(95%CI:0.597 ~ 0.756,P < 0.05),截断点为 2.6,灵敏度 80.7%,特异度 50.2%。痰中性粒细胞预测的 AUC 为 0.635(95%CI:0.557 ~ 0.712,P < 0.05),截断点为 90.6%,灵敏度 61.4%,特异度 62.0%。结论 AECOPD 诱导痰中性粒细胞与痰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是评估 COPD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急性加重期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NLR对评估COPD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胃息肉患者胃液微生态分析与功能预测

张冉 李兰, 夏华向, 谢文瑞, 何兴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20-30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2
摘要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息肉患者胃液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接受胃镜检查及 Hp 检测的患者。胃镜检查下胃黏膜未见异常且 Hp 阴性者为健康组,胃息肉者为疾 病组。胃息肉者分为息肉 Hp(+)组与息肉 Hp(-)组。留取胃液,进行 16SrRNA 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 析,对比不同组间菌群和功能基因之间的差异。结果 (1)健康组、息肉 Hp(-)组和息肉 Hp(+)组的胃液 菌群 α 多样性无明显差异,β 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在属水平上,息肉 Hp(+)组比息肉 Hp(-)组 Lachnoanaerobaculum、Oribacterium 丰度升高;息肉 Hp(-)组比息肉 Hp(+)组需氧菌丰度显著升高 P < 0.05);(3)健康组、息肉 Hp(-)组及息肉 Hp(+)组菌群在表征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等网络拓扑结构 参数存在差异。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扰乱了胃微生态平衡,使胃息肉患者胃液微生态发生紊乱,可能 影响细菌⁃细菌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菌⁃宿主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刘超磊 苑雪娇 孙章楠 邸立超 康荣田 黄立宁 王士朝 李进 蒋素芳 孟明俊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26-30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3
摘要 ( 3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 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TAPB(研究组)和 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 41 例。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 I⁃FEED 评分、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POGD)发 生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康复指标。结果 (1)研究组患者术后 24、48、72  96 h  I⁃FEED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 0.05);(2)研究组患者 POGD 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 7.32%、19.51%,对照组患者 POGD 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分别为34.15%、48.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3)研究组患 者术中瑞芬太尼泵注用量,术后 24、48、72 h  VAS 评分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小于对照组(< 0.05); 4)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0.05);(5 两组治疗后 1 d 研究组患者 CRP、TNF⁃α 及治疗后 3 d IL⁃1β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结论 腹腔 镜结直肠手术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 TAPB,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 POGD  治提供有效策略。

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周晓莲 舒泸莹 刘丹 邓剑 李多,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31-303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4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将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0 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成人 CAP 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本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CAP 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基础病史、有创机械通气率、ICU 住院率、30 d 后生存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的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差异;根据入院后 30 d 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 RICU 住院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法研究成人CAP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和独立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100A12、CRP、SAA、PCT预测成人 CAP 患者 30 d 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 138 例研究对象,SCAP 组23 例、NSCAP 组 85 例、对照组 30 例,CAP 各组在年龄、性别、恶性肿瘤、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有创机械通气率、ICU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P 组 WBC、NLR、SAA、CRP、S100A12、PCT 高于对照组,SCAP 组 SAA、CRP、S100A12、PCT 高于 NSCAP 组;NSCAP 组 30 d 后生存率高于 SCAP 组。对死亡组、存活组进行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示:血清S100A12、SAA、CRP、PCT 是预测成人 CAP 患者 30 d 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100A12 预测成人 30 d 死亡曲线下面积最高。结论 血清S100A12评估成人CAP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

薄维波 秦继宝 陈隽 陶祥平 章勇 闫朝春 朱洪波 郭加友 安仲武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36-304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5
摘要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 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 105 例中晚期 HCC 患者、93 例良性肝病患 者、90 例健康人的血清 PIVKA⁃Ⅱ、AFP 水平进行检测;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 检验进行生 存差异比较;单因素、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血 PIVKA⁃Ⅱ、AFP 的诊断效能。结果 中晚期肝癌组血清 PIVKA⁃Ⅱ AFP 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 照组(均 P < 0.05);血清 PIVKA⁃Ⅱ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和 TNM 分期有关(均 P < 0.05); 低表达组 5 年总体生存期(OS)和 5 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高于高表达组(均 P < 0.05);多因素分析显 示血清 PIVKA⁃Ⅱ表达是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 5 OS、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 0.05);ROC 曲线分析显 PIVKA⁃Ⅱ AFP 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结论 PIVKA⁃Ⅱ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 其高表达与多种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 标志物。

夫妇双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孙向茹 蔡炳 张丽丽 刘海鹏 罗杰鹏 刘奇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41-30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6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夫妇双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对 IUI 治疗后妊娠 结局及出生子代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2020年6月接受IUI治疗的周期, 根据夫妇双方 HBsAg 是否为阳性分为 4 组:A 组,仅男方 HBsAg 阳性;B 组,仅女方 HBsAg 阳性;C 组,双方 HBsAg均阳性;D组(对照组),双方HBsAg均阴性。比较四组间基本资料、临床结局及出生婴儿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不同HBV 感染模式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子代情况方面,男方HBV 染组婴儿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67.3% vs. 46.7%,P = 0.010),出生婴儿的男女比例高于对照组[(39∶14)vs. (107∶89),P = 0.013)]。女方及双方 HBV 感染组出生子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所有出生子代 均无畸形及 HBV 感染。结论 IUI 助孕治疗中夫妇双方或一方 HBV 感染可能不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 影响,但是男方HBV 感染可能增加子代的剖宫产率,并且可能对出生婴儿的性别产生一定的影响。

艾滋期HIV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基线相关因素分析

王立洋 唐诗 闻颖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47-30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7
摘要 ( 2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至少 96 周并获得持续病毒学抑制且排除耐药的艾滋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出现免疫重建不良 suboptimal immune responders,SIR)的 ART 前基线危险因素,尤其是基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的感染状态与 SIR 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ART 至少 96 周并获得持续病毒学抑制(HIV RNA < 50 copies/mL)的艾滋病期 HIV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ART 96 CD4+T 计数是否小于 200 个/μL 分为免疫重 建良好(optimal immune responders,OIR)组和 SIR 组,回顾性分析 SIR 的基线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之间基线 因素有否差异,回归分析与 SIR 相关的基线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组 87 例,29 例为 SIR,占 33.3%,OIR 58 例。两组在基线 CD4+T 计数、CD8+T 计数、CMV DNA、卡氏肺孢子菌肺炎、WHO 临床分期、CMV 感染有 统计学差异。logistic 回归:年龄≥ 50 岁、基线 CD4+T 计数< 100 个/μL SIR 的基线危险因素。结论 艾滋 HIV 患者,年龄≥ 50 岁及基线 CD4+T 计数< 100 个/μL SIR 的基线危险因素,而基线 CMV 感染状态不 SIR 相关。

解剖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植骨与非植骨的疗效比较
贾天米 周业金 姚涛 陶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52-305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8
摘要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术中植骨与非植骨治疗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 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12 月至 2019 8 月我院收治的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患者 65 例,根据 术中是否向复位骨折后遗留的空腔中植入人工骨分为植骨组(n = 34)和非植骨组(n = 31),比较两组患者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 1 年跟骨高度、Bohler 角大小及 Maryland 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术后 1 年跟骨高度、Bohler 角大小及 Maryland 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植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术中植骨与非植骨均可达到较为满 意的疗效,但术中不植骨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药物与临床
阿加曲班不同抗凝强度在高出血风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王中明 郑海军 曾辉 晋辉 刘静 韩风杰 邱翠婷 张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57-306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19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不同抗凝强度在高出血风险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高出血风险 STEMI 并行 PCI 的患者 15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2例。在PCI中三组应用不同剂量的阿加曲班抗凝,分别维 持不同活化凝血时间(ACT)至术毕。PCI 术前及术毕即刻监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 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 TIMI 血流计帧数(cTFC);记录 PCI 术后 7 d 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随访术 6 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PCI 术毕即刻 B 组患者的心肌灌注指标(TIMI 血流分 级、TMPG 分级、cTFC 帧数)均优于 A 组(P = 0.012、0.006、0.005);PCI 术后 7 d 内,B 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 C 组(P = 0.022);PCI 术后 6 个月内,B MACE 发生率低于 A 组(P = 0.038)。结论 在高出血风险 STEMI 患者行 PCI 中,B 组的心肌灌注水平优于 A 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 C 组,MACE 发生率低于 A 组,B 组维持 ACT(250 ~ 300)s 为较优抗凝方案。

氨茶碱对早产儿脑损伤潜在保护作用的回顾性研究

毕广良 卢敏琪 钱新华 黄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62-306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0
摘要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以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作为脑 损伤严重程度和恢复的生化指标,探讨氨茶碱的早期使用对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018 9 月至 2020 9 月我院 NICU 收治的胎龄 28 ~ 34 周,且生后 5 d 内至少有 2 NSE 检验结 果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他们早期是否使用氨茶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 GraphPadPrism 8.0.1统计软 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NSE日均下降值。结果 共有30例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的早产儿划分为治疗组, 54 例没有使用氨茶碱的早产儿划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 5 d 内的 NSE 每日平均下降幅度发现,治疗组 NSE 日均下降值(16.60 ± 13.7)ng/mL 显著比对照组的 NSE 日均下降值(5.91 ± 4.71)ng/mL 大(P < 0.05)。 根据首次 NSE 值的高低设亚组分析,在 NSE > 60 ng/mL 的潜在较重的脑损伤人群中,治疗组 NSE 的日均 下降值(23.37 ± 13.82)ng/mL 显著比对照组(11.09 ± 3.92)ng/mL 的大(P < 0.05)。而在 NSE < 60 ng/mL 较轻的脑损伤人群中,治疗组(6.45 ± 3.62)ng/mL 仍比对照组的 NSE 下降值(4.46 ± 3.83)ng/mL 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14)。结论 早期静脉滴注氨茶碱对促进早产儿脑损伤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 对于潜在较重的脑损伤患儿效果更佳。

调查研究
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局部暴发防控期间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李辉雁 吴虹林 匡铭 肖莉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67-30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1
摘要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局部暴发防控期间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 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和医院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本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 量表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336 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结果 研究对象的焦虑平 均分为(45.93 ± 10.14)分,其中有焦虑症状者总计 368 人(27.54%)。研究对象的抑郁平均得分为(43.62 ± 11.13)分,有抑郁症状者总计 369 人(27.62%)。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性别、籍贯、年龄、年级和培养类型 与焦虑症状显著相关。年龄、年级和培养类型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结论 后疫情时代新冠局部暴发防 控期间医学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症状者增多。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医院要建立健 全心理防治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有效改善医学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态。

广州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伍成凯 廖生武 方浩庭 王媛媛 李文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72-307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2
摘要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6 2020 6 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方便抽样选取 10 000 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生活方式,从医院检验系统调取生化检测结果,统计分析高尿酸血症患 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 39.1%,男性 53.6%,女性 20.9%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肥胖、高嘌呤饮食、经常应酬就餐、高TG 血症、高TC 血症、低 HDL⁃C 血症是广州市成年人患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 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干预措施,以期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

综述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途径在川崎病中的研究进展

周忠 王锋 田正 焦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77-30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3
摘要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属于一种细胞 表面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如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神经 元细胞等。目前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发现 RAGE 在川崎病循环 内皮细胞高表达。在体内多种配体可与 RAGE 结合,通过介导炎症因子释放和炎症通路活化等作用来影 KD 的发病。阻断 RAGE 的策略可能干预川崎病冠脉病变进程,以期待为川崎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RAGE 途径在川崎病中的研究进展及阻断RAGE 的策略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2例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张建霞 刘志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82-30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4
摘要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铒-钕激光对儿童薄膜型舌系带延长术的临床疗效
谢玲 汪平 张松营 余韵 倪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86-308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5
摘要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pyGlass DS 直视胆道镜系统在胆胰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欧小红 陈永忠 仝亚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90-30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6
摘要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例报告
胆囊绒毛状腺瘤误诊间质瘤1例
杨宁昕 任刚 蔡嵘 汪心韵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23):  3094-30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23.027
摘要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