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1-08-10
述评

生物制剂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于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11-19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1
摘要 ( 4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 B 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制剂应用,以 CD20 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分为三代:(1)第 一代: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作为一种人鼠嵌合型抗 CD20 单克隆抗体,主要耗竭 B 淋巴细胞,通过 有效阻止 B 细胞增殖和分化,减少细胞因子分泌。临床上 RTX 使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 PNS 患儿 减少使用剂量,甚至停用,减少 PNS 复发,副作用较少。(2)第二代: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作为一种人 源化靶点 CD20 的单克隆抗体,除 RTX 以外应用于肾脏领域最有前景的生物制剂,与 RTX 识别的表位不 同,降低其免疫原性。因其高剂量应用时的不良反应更少,似乎较 RTX 更为优越。临床用于 RTX 耐药或 过敏的 PNS 患儿。(3)第三代:奥比妥珠单抗(Obinutuzumab)作为首个糖基化的Ⅱ型抗 CD20 单克隆抗体, 其抗体的 Fc 片段经过了糖基化修饰,提高了抗体的特异性及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主要用于 RTX 耐药或 过敏的膜性肾病患者。

基础研究

基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探究骨痹合剂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小鼠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廖建青, 吕静, 张英杰, , 谢邦, , 马富文, , 王琦,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16-192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2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骨痹合剂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小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 PI3K/AKT 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法 建立 KOA 模型小鼠,造模 8 周后分别予骨痹合剂、氨糖美辛肠溶片溶于同体积蒸馏水、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取双膝关节软骨进行检测。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对 KOA 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TUNEL 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 PI3K/AKT/mTOR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骨痹合剂组与氨糖美辛组甲苯胺蓝染色较深,软骨组织有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 < 0.01),其中骨痹合剂组小鼠关节软骨中 PI3K、AKT mTOR 蛋白表达均下降(P < 0.05);氨糖美辛组小鼠关节软骨中 PI3K、AKT mTOR 蛋白表达均下降(P < 0.01)。结论 骨痹合剂和氨 糖美辛对 KOA 小鼠软骨细胞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骨痹合剂能通过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减少软骨 细胞凋亡,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进一步发展。

健肝颗粒诱导线粒体自噬抑制乙肝肝硬化CD4+T细胞凋亡

李媛, , 龙富立, 张衎, 官志杰, 姚凡, 彭云鹤, 舒发明, 唐春回, 毛德文, 黄古叶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21-192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3
摘要 ( 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 1(PINK1)/Parkin/活性氧(ROS)通路探讨健 肝颗粒抑制乙肝肝硬化(HBC)CD4+ T 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HBC 代偿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健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磁珠分选法筛选各组外周血CD4+ T 细胞。正常组CD4+ T 细胞分为Control 组、H2O2组和H2O2+CCCP(线 粒体自噬激活剂)组。ELISA 检测 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 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Ⅱ(LC3⁃Ⅱ)、Bax Bcl⁃2 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 胞凋亡率。结果 CCCP 可逆转 H2O2 CD4+ T 细胞 ROS 和细胞凋亡率的促进作用和 LC3⁃Ⅱ表达的抑制作 用(P < 0.05)。健肝颗粒联合恩替卡治疗可下调血清 ROS、MDA 和升高 SOD,以及上调 CD4 + T 细胞 PINK1、Parkin、LC3⁃Ⅱ、Bcl⁃2 表达,下调 Bax 表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P < 0.05),且效应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结论 上调 CD4+ T 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健肝颗粒可通 过诱导线粒体自噬抑制HBC 代偿期患者CD4+ T细胞凋亡。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调控sFlt-1表达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阳双健 , 钟黎黎, 盛莹, 郭江虹, 何宜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28-193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4
摘要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sFlt⁃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 0.15 μmol/L ATRA 处理 HTR⁃8/SVneo 细胞 12、24、48、72 h,RT⁃PCR ELISA 分别检测细胞中 sFlt⁃1 mRNA 以及上清液中 sFlt⁃1 蛋白水平。采用 携带 sFlt⁃1 过表达载体慢病毒感染 HTR⁃8/SVneo 细胞,并采用 0.15 μmol/L ATRA 处理 24 h,采用 ELISA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 sFlt⁃1、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含量;Transwell 实验检测 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促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TRA可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TR⁃8/SVneo细胞中sFlt⁃ 1 mRNA 表达及其蛋白的分泌;ATRA 干预后,HTR⁃8/SVneo 细胞上清液中 sFlt⁃1 蛋白水平降低(P < 0.05), PIGF VEGF 蛋白水平升高(P < 0.05),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成管数目以及 MMP⁃9 MMP⁃2 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 < 0.05)。然而,sFlt⁃1 过表达可抑制 ATRA HTR⁃8/SVneo 细胞的干预效果。结论 ATRA 可通过抑制sFlt⁃1表达增强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

临床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莫曼秋, 潘玲, 杨桢华, 覃康娜, 张霁亮, 廖蕴华, 霍冬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34-19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5
摘要 ( 3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脂异常及临床转归情况,探讨高密度脂 蛋白(HDL)对 PD 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规律随访的 CAP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维持组和退出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 的差异,探究不同 HDL 水平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433 例患者中维持组 276 例,退出组 157 例 (死亡 70 例、转血液透析 87 例)。229 例合并血脂异常(52. 9%),随访中位时间为 35.33(21.78,61.17)个 月。退出组的糖尿病比例、收缩压高于维持组,而中位透析龄、白蛋白、胆固醇(TC)、HDL 低于维持组。 血脂异常组 PD 退出率高于血脂正常组。根据基线 HDL 三分位水平分为 Q1(> 2.17 mmol/L)、Q2(1.04~ 2.17 mmol/L)、Q3(<1.04 mmol/L),HDL⁃Q3 组的 PD 退出率和全因死亡率均高于 HDL⁃Q1 和 HDL⁃Q2 组。Cox 回归分析提示:校正混杂因素后,HDL 下降仍是影响 PD 患者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均<0.05)。结论 HDL 水平是影响PD 患者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全麻复合区域阻滞对肝癌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应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韶双, 周艳楠, 阳婷婷, 严军, 董麦娟, 王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39-19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6
摘要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区域阻滞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对肝癌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6 月至 2020 5 月择期行肝癌开腹手术的患者 80 例为研 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区域阻滞组(R 组)和对照组(C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即刻和术后 24、48 h 的数字模拟疼痛评分(NRS 评分),镇痛药用量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血浆 TNF⁃α、IL⁃6 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恢复质量 QoR⁃15 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R 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较 C 组显著缩短(P > 0.01),苏醒即刻和术后 24 h 内的 NRS 评分显著低于 C 组(均 P < 0.05);R 组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 显著低于 C 组(P < 0.01),术后 24 h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 C 组(P < 0.05);R 组术后 T1、T2 时间点上 TNF⁃ α IL⁃6 水平明显低于 C 组(P < 0.05);R 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低于 C 组(P < 0.05),QoR⁃15 评分高于 C 组(P < 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 < 0.05)。结论 全麻复合以区域阻滞为基 础的多模式镇痛方案能够完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改善肝癌开腹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镇痛状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量化、简化Allen试验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

蒋奕潇, 黄波, 王禹川, 陈夏欢, 刘梅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44-194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7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用量化、简化(反)Allen 试验替代(反)Allen 试验评估 桡尺动脉侧支循环及桡动脉血流情况可行性。 方法 选择拟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行(反) Allen 试验、量化、简化(反)Allen 试验,记录术中穿刺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入选 126 例患者,术侧上 Allen 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量化 Allen 试验(P = 0.038),Allen 试验阳性者均成功经桡动脉完成介入治 疗,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反 Allen 试验、量化反 Allen 试验阳性率一致,其中 50%阳性患者桡动脉超 声检查显示桡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余超声未见狭窄患者桡动脉穿刺均失败。简化、量化试验结果一 致。结论 Allen 试验阳性不应作为桡动脉穿刺操作禁忌;反 Allen 试验阳性预测桡动脉穿刺失败准确性 较高;量化、简化试验可替代(反)Allen 试验评估桡尺动脉侧支循环及桡动脉血流情况。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聂娣, 娄焕堃, 邢团结, 梅佳慧 , 王勋, 李鹏, 王飞翔, 汪明琅, 王怡练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48-19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8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从基因水平对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研究,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表型与房性心 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患者12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 120例为对照,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高血压、LAD、LVEF方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房性心律失常组较对照组ε3/ε3基因型明显减少,ε3/ε4和ε4/ε4基因型明显 增多(P < 0.05);两组ApoE2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房性心律失常组ApoE3型表达较对照组明 显减少,ApoE4型表达明显增多(P < 0.05);房颤组较其他房性心律失常组ApoE2型比例减少,ApoE4型比例明显增多(P <0.05);ApoE基因多态性为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ApoE基因表达多态性具有一定关联性,ApoE4可能是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表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内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黄金华, 邓国升, 张婷婷, 秦茵茵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53-195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09
摘要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气道内 SLPI 表达水平差 异,明确 COPD 患者肺功能与气道内 SLPI 表达水平相关性。方法 纳入 40 COPD 患者及 40 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健康成人痰液中的 SLPI 浓度及 COPD 患者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痰液中的 SLPI 浓度和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比较 COPD 患者气道内 SLPI 水平与健康成人差异及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差异,并分析 SLPI 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稳定期 COPD 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气道内 SLPI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4 ± 2.30)μg/L vs.(47.60 ± 2.50)μg/L,t=1.321,P=0.190]。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气道内 SLPI 水平明显降低[(38.148 ± 3.59)μg/L vs.(46.74 ± 2.30)μg/L,t=35.707,P 0.01]。COPD 患者稳定期气道内 SLPI 表达水平与 FEV1/FVC 没有明显相关性(r=0.215,P=0.183),但与 FEV1 呈正相关(r=0.466,P=0.002);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气道内 SLPI 表达水平与 FEV1/FVC 没有明显 相关性(r=0.088,P=0.589),但与 FEV1%Pred 呈正相关(r=0.369,P=0.019)。结论 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气道内SLPI 水平明显降低,气道内SLPI 表水平与FEV1%Pred 呈正相关。

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的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因素分析

张辉, 刘德成 , 王益敏, 施辰光, 杨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58-196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0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回顾性分析影响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的风险因素。 方法 通过数据平台,筛选 2018 5 月至 2020 5 月在我院行非局麻手术且术后采用连续静 脉镇痛的成年患者 1 445 例,根据术后 24 h 运动 VAS 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疼痛(VAS < 4 分,n=976)和中重度疼痛(VAS ≥ 4 分,n=469)两组,筛选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疼痛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指标共 21 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方法分析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轻度疼痛和中重度疼痛两组年龄、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手术麻醉时间、有创监测操作、补液量及术中舒芬太尼和肌松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和动脉穿刺置管是影响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与性别、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和动脉穿刺置管有关,值得临床大数据研究参考。

胆囊癌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异常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崔大鹏, 张迎春, 宋文丽, 张鹏娟, 张星月, 刘振显, 连晶晶, 刘博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63-196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1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 1(AEG⁃1)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 2016 1 月至 2018 6 月收治的 128 例胆囊癌患者,均于术后进行癌组织 AEG⁃1 检测。随 访 2 年,记录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结果 128 例患者癌组织 AEG⁃1 阳性率 71.87%。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 分期、胆总管浸 润、淋巴结转移、AEG⁃1 表达是生存影响因素(P < 0.05)。AEG⁃1 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9)。结论 胆囊癌组织 AEG⁃1 表达与肿瘤最大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 分期、周围组织侵犯等有关,且AEG⁃1表达是预后影响因素。

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

李莲英, 刘凤娟, 丁密, 张彬彬, 王啸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67-19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2
摘要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及辅助型 T 细胞 1/辅助型 T 细胞 2 (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 160 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 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后 24 h 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 PCT)、外周血 CD4+ /CD25+T 淋巴细胞数量及 Th1 相关细胞因子 γ 干扰素(IFN⁃γ)、Th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 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影响胸部创伤后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 (1)160 例胸部创伤患者有 46 例并 发感染,占 28.75%;有 114 例未并发感染,占 71.25%。(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 伤、ISS 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感染组 PCT、WBC、IFN⁃γ/ IL⁃4 均高于 非感染组(P < 0.05);CD4+ /CD25+ 低于非感染组(P < 0.05)。(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 间、合并脑损伤、ISS 评分、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CD4+ /CD25+ 是胸部创伤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P < 0.05)。结论 胸部创伤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高龄、脑损伤、ISS 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 IFN⁃γ/ IL⁃4升高及CD4+ /CD25+ 降低等多种因素可增加患者创伤后感染的风险。

HLA DRB1∗0901多态性与常见过敏原致过敏反应易感性的关系

周道平 , 区宇洁, 薛晓芳, 郭菁, 甄英鹏, 陆伟桃, 张玲, 莫桂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72-19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3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常见过敏原致过敏反应易感性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 HLA DRB1*0901 (rs239518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州地区皮肤科就诊患者 304 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 19 种过敏原,PCR 测序检测外周血 HLA DRB1*0901 位点基因型,分析 HLA DRB1*0901 基因多态性与 过敏原致过敏反应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户尘螨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阴性患者间 rs2395185 G/G 因型、G/T 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G、G/T 基因型与户尘螨过敏的发病风险有关(OR 2.940,95%CI:1.167~7.407;OR=2.889,95%CI:1.136~7.348)。轻度过敏与中重度过敏患者的 G/T 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T 基因型是过敏原反应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OR=8.681,95% CI:1.077~69.989)。结论 广州地区居民户尘螨皮肤过敏发病风险可能与其外周血 HLA DRB1*09:01 (rs2395185)位点 G/G、G/T 多态性有关,19 种过敏原过敏的严重程度可能与 rs2395185 位点 G/T 多态性 有关

胎膜早破时间对<34周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

张素娥, 陈春, 陈思齐, 林彦青, 杨传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76-19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4
摘要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时间对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咨询、临床管 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6-2019 年出生胎龄<34 周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 528 例,对其早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破膜孕周<28 周时,胎膜早破时间≥ 7 d 可降低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脑室内出血(≥ 3 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严重并发症的总体 发病率,≥ 3 d 可降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P<0.05);破膜孕周 28 ~ 34 周时,不同胎膜早破时间 组早产儿早期结局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小是院内死 亡、早发型败血症、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229、0.705、0.499,95%CI分别为0.092 ~ 0.570 0.617 ~ 0.805、0.432 ~ 0.576),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是早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835,95%CI 1.797 ~ 8.181)。结论 延长胎膜早破时间可延长孕周、改善<34 周早产儿的早期结局,但需注意有无临 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建议破膜孕周<28周者延长胎膜早破时间≥ 7 d。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TPO及c⁃mpl水平测定意义

黄菊, 卫仿仙, 韩艳霞, 沈闪华, 王宙政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82-198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5
摘要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定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骨髓 TPO 及其受体 c⁃mpl 的表达情况,评 价二者在 ITP 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并探讨影响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因素。方法 通过检测 50 ITP 患者及 20 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和 16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总数、产板巨核细胞数及产巨比,分别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 法)检测骨髓 TPO 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 c⁃mpl 表达水平,并以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ITP 组总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均较 MDS 组和脾功能亢进症组高,但产巨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TPO c⁃mpl 表达水平却比 MDS、脾功能亢进症患者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PLT < 30 × 109 /L ITP 组中 TPO、c⁃mpl 水平高于 PLT ≥ 30 × 109 /L ITP 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对 PLT < 30 × 109 /L ITP 患者中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发现治疗反应时间越短、产巨比越低、出血评分越高,治疗反应越好,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TPO c⁃mpl 可以作为 ITP MDS 及脾功能亢进症鉴别诊断的依据,在 ITP 疗过程中治疗反应时间、产巨比、出血评分有助于治疗反应预后判断依据,但尚需积累更多病例资料进一 步探讨。

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10年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影响

瞿文超, 李艳敏, 万华, 吴雪卿, 冯佳梅, 高晴倩, 邵士珺, 孙佳晔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88-19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6
摘要 ( 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 10 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察并随访 2002 1 1 日至 2010 12 31 日手术,并就诊于我科门诊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服 用以乳癌术后方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中药组 10 年的总生存率为 93.2%,对照组为 83.4%,中药可降低64.4%的死亡风险(P < 0.05);中药组和对照组10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6%和8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乳癌术后方可以给乳腺癌术后患者带来远期生存获益,提高乳腺癌术后 10年的总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

药物与临床

预防性口服加巴喷丁对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艾娟, , 蔡俊强, 扶超, 程黎阳, 丁洪亮, 陈育洪, 陈俊勇, 周祥武, 郄文斌,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93-199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7
摘要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预防性服用加巴喷丁用于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和术后康复的影 响。方法 收集 2019 5 月至 2019 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择期进行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肿瘤分期无差异,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预防性口服加巴喷丁组(G 组,n=21)和常规镇痛组(R 组,n=22)。G 组于手术前晚和麻醉诱导前 2 h 分别给予加巴喷丁胶囊 600 mg 口服+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R 组则仅给予 PCIA。记录 R 组和 G 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VAS 评分、阿片类药物消耗量、QoR⁃15 评分、Ramsay 镇静 评分、术后恶心、PONV 发生率、补救镇痛及镇吐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以及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 与气管插管后心血管反应等。结果 R 组相比,G 组术后 10 d 内静息状态下和咳嗽状态下、术后 9 d 运动状态下 VAS 评分降低(P < 0.05);G 组患者术后 9 d 内患者疼痛满意度评分及术后 12 d QoR⁃15 评分 均较 R 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 组术后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气管插管后的心血管反应、补救镇吐的发生率,均较 R 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前预防性口服加巴喷丁可显著降低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前的 VAS 评分和术后阿片类药物 总消耗量,并且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和术后康复质量

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老年患者炎症反应及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的影响

李喜龙, 李长生 , 王茂爱, 杨春要, 张震, 缪长虹, 卢锡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99-20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8
摘要 ( 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术老年患者血清炎症反应及围术期神经 认知紊乱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电子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术老年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 TNF⁃α、IL⁃6、IL⁃10、CRP CD11b 浓度。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进行 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 ⁃6、CRP 和CD11b水平手术开始后各时点均高于术前(P 0.05),且 D 组低于 C 组(P<0.01);而两组患者血清 IL ⁃10 水平于射频消融开始 60 min 后逐渐升高,且 D 高于 C 组(P<0.01);D 组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发生率低于 C 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减轻腹腔 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老年患者血清 TNF⁃α、IL⁃6、CRP CD11b 等促炎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其围术 期神经认知紊乱的发生率。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的实验室特征

曲璟, 肖斌 , 李林海, 曾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03-201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19
摘要 ( 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合并肾损伤实验室特征,及对多指标的联 合诊断效能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6 月至 2021 3 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及南部战区 总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 MM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157 MM 患者,其中合并肾损伤的 MM 患者为 30 例, 非肾损伤患者为 127 例,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MM 合并肾损伤危险因素,并对单个指标检测与联合 检测在 MM 合并肾损伤中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 157 MM 患者,其中合并肾损伤的 MM 患者为 30 例,非肾损伤患者为 127 例,研究发现肾损伤组的尿素氮、尿酸、β2⁃微球蛋白、校正钙离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高于 MM 未合并肾损伤组(P < 0.05)。此外,校正钙离 子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NLR 升高为 MM 合并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β2⁃微球蛋白、校正钙离子 NLR 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结论 β2⁃微球蛋白、校正钙离子和NLR 是MM 肾损伤 的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超声影像组学标签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暴珞宁, 王瑛, 陈东, 刘再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07-201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0
摘要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影像组学标签在术前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 2020 1-10 194 例经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图像,按超声检查时间 顺序,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 = 103)和验证集(n = 88)。通过 Image J 软件手动勾画病灶区域,使用 Pyradiomics从每个病灶区域中提取1 130个特征,采用多种方法逐步筛选特征,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超声 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等评估超声影像组学标签预测乳腺 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筛选出 6 个关键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标签。该标 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95(95%CI:0.708 ~ 0.882)、0.784(95%CI:0.688 ~ 0.881)。在校准曲线中,该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里表现出好的校准度(P = 0.985、0.854),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表明了该标签对临床决策有辅助作用。结论 基于常规超声的影像组 学标签可用于术前预测乳腺癌有无前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调查研究

不同家庭特征医学生攻击性、冲动性的比较

谭晓雪, 陈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12-201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1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并比较不同家庭特征医学生的攻击性、冲动性特征差异,为其冲动性、攻击性干预与调整提供研究证据。方法 采用自编家庭特征资料(含家庭结构、留守经历等)、Barratt 冲动性量表、 Buss Perry 攻击性问卷中文版、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三所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 11 267 份,回收有效问卷 10 340 份。 结果 与完整家庭结构的医学生相比,结构不完整者攻击性更高;与无留守经历者比,有留守经历者冲动性、攻击性更高;与未曾目睹父母间暴力打斗、未曾被父母/监护人殴打的医学生相比,报告曾目睹父母间暴力打斗者、曾被父母/监护人殴打者冲动性、攻击性更高;不同家庭经济状况者冲动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家庭功能者冲动性、攻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 家庭结构不完整、有留守经历、曾目睹父母间暴力打斗、曾被父母/监护人殴打可能是医学生冲动性和(或)攻击性的危险因素,迫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012-2019年广州市越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分布特点

张宙, 赖来清, 郭惠娴, 张涛 , 廖嘉仪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17-20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2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州市越秀区 2012-2019 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 2012 1 月至 2019 12 AR⁃ TI 住院患儿,留取全血和尿液,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 MP,ELISA 法检测血清 CP,免疫层析法检测尿液 LP。结果 34 440 ARTI 住院患儿中,MP、CP、LP 的检出率分别为 8 882 例(25.79%)、2 587 例(7.51%)、 1 186 例(3.44%)。MP 总检出率最高(均 P < 0.05)。2013、2014 2019 年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度(均 P < 0.05)。各年度 MP 检出率最高(均 P < 0.05)。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秋季最高,春季最低 (均 P < 0.05)。各季节 MP 检出率最高(均 P < 0.05)。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在急性支气管肺炎中最高;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中最低(均 P < 0.05)。以 5~16 岁年龄段总检出率最高,0~1 岁年龄段 MP 检出率最低 (均 P < 0.05)。同一病原体中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均 P < 0.05)。混合感染以 MP+CP 组合最常见(均 P < 0.001)。结论 MP、CP LP 是本地区儿童 ARTI 的重要病原体,好发于秋季;尤以 MP 最为常见,且 2013、2019年可能是本地区MP 流行高峰。

综述

肠促胰岛素类药物对体脂肪分布的影响

王玉均, 关雅心, 吴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22-20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3
摘要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去几十年,肥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对健康危害巨大。肥胖症对健康的威胁不仅和肥胖程度有关,还和体脂肪分布有关。相比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关系更加紧密。肠促胰岛素类药除了降血糖、减重外,还能改善体脂肪分布,因此这类药物是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较为理想的降糖减重药物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本文综述了肠促胰岛素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对体脂肪分布的影响。

医院管理

加强围手术期术前讨论质控的做法与体会

杨洁, 刘秋生, 李礼安, 肖良成, 曾晓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26-202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4
摘要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术前讨论制度执行情况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方法 200 份手术病 历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以及该院的《终末病历评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讨论记 录存在很多问题,与术前讨论存在形式化、医师书写病历不规范、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作用不强等有 关。结论 从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保障手术安全;加强培训,规范病历书写;完善病历质量评分标准; 强化环节质控,确保内涵质量;落实终末质量检查,提高整体质量等进行改进,提高术前讨论质量,保障医 疗安全。

临床经验

单髁置换术联合髌骨成形术在膝关节双间室病变的疗效分析

李朝晖, 黎文勇, 蓝国波, 罗真, 陈啟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30-20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5
摘要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器官床边即时超声评估流程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张夏静, 马瑛 , 胡利华, 梅将军 , 邓星奇, 赵广阔, 宋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2035-20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5.026
摘要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