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基础研究

BX-91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骨质破坏的影响

张亚男, 周佺 农海斌 韦寿锋 张琼 白亦光 刘明富 曾高峰 宗少晖,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779-17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1
摘要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BX⁃912 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骨质破坏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用递增浓度BX⁃912干预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CCK⁃8检测BX⁃912对RM⁃1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BX⁃912 RM⁃1 迁移的影响,克隆实验研究BX⁃912对RM⁃1独立生存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将30只前列腺癌骨转移 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用相应浓度的BX⁃912干预,14 d后行Micro⁃CT检测并 称重瘤体,观察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的骨质破坏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BX⁃912浓度在0.625 μmol/L 及以下对RM⁃1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在1.25 μmol/L及以上对RM⁃1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划痕实验显示,BX⁃912能抑制RM⁃1的迁移能力(P<0.05);克隆实验表明,BX⁃912显著抑制RM⁃1的克隆形成率(P 0.05);体内实验表明,BX⁃912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和骨质破坏(P<0.05)。结论 BX⁃912能抑制RM⁃1 的增殖、迁移与克隆,并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的骨质破坏,有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前景。

基于AMPK/mTOR/Akt大鼠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途径探究肛门洗剂促进肛瘘

吴成成, 谢昌营, 罗文兵, 肖慧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784-17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2
摘要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肛门洗剂对肛瘘模型大鼠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肛门洗剂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 只。连续给药治疗14d,治疗结束后,创面拍照计算创面愈合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促血管生成素⁃Ⅰ(Ang⁃Ⅰ)、促血管生成素⁃Ⅱ(Ang⁃Ⅱ)、血管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 E2(PGE2)、白介素⁃2(IL⁃2)、白介素⁃1β(IL⁃1β)表达;取创 面组织,HE常规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肉芽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 酶(AMPK)、mTOR、AktmRNA表达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创面肉芽组织AMPK、mTOR、Akt 蛋白 表达。结果 肛门洗剂可以明显提高肛瘘大鼠创面愈合率,降低其创面肉芽组织中 IL⁃1β、IL⁃2、PGE2 表 达,增加 VEGF、Ang⁃Ⅰ、Ang⁃Ⅱ表达;并促进 AMPK、mTOR、AktmRNA及蛋白的表达;HE 染色显示:肛门洗 剂组大鼠创面部分可见新生表皮爬覆,有新生毛细血管,胶原纤维紧密且排列整齐,较模型组有明显改 善。结论 肛门洗剂可抑制肛瘘大鼠创口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及伤口愈合,可能是通过调控 AMPK/mTOR/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细胞周期蛋白L1行为的影响对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生物学

杨闪闪, 唐冉冉, 江华, 汤秋勤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789-17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3
摘要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L1(CCNL1)对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以人绒毛膜滋养细胞HTR⁃8/SVneo为模型,根据转染的类型分为CCNL1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CCNL1干扰组1,CCNL1干扰组2,CCNL1干扰组3,干扰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CCNL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过表达CCNL1后,滋养层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降低(P<0.05);增殖能力降低(P<0.05);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数减少(P<0.05)。干扰CCNL1后,滋养层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0.05);增殖能力增强(P<0.05)。结论 CCNL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滋养层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而影响胎盘的功能。

lncRNA HOXA⁃AS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

陈升阳, 陈艳军, 胡水全, 程冰冰, 仝昊, 周百中, 李晓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795-179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4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A簇反义RNA2(HOXA⁃AS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 以及沉默该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根治性 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7例,培养人胰腺癌PANC⁃1和AsPC⁃1细胞并分别分为si⁃HOXA⁃AS2组、si⁃Con组和 空白组,分别转染干扰序列、阴性对照序列和不作任何处理,使用RT⁃PCR检测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OXA⁃ AS2 表达,以及不同组细胞中 HOXA⁃AS2 表达,分别使用 CCK⁃8 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侵袭力。结果 HOXA⁃AS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量为(2.21 ± 0.20),高于癌旁组织的(1.03 ± 0.14),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t = 48.030,P < 0.001);胰腺癌组织中HOXA⁃AS2表达量在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是否发生淋巴 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ANC⁃1和AsPC⁃1细胞中,与si⁃Con组和空白组比较,si⁃HOXA⁃AS2 HOXA⁃AS2表达量明显降低(P < 0.05),si⁃HOXA⁃AS2组24、48、72和96 h时吸光度OD值均低于si⁃Con组和空 白组(P < 0.05),si⁃HOXA⁃AS2组侵袭细胞数均低于si⁃Con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HOXA⁃AS2在胰腺癌 组织中表达量升高,且与恶性进展临床指标相关,沉默其表达可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侵袭力。

临床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首疗程标准诱导化疗失败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依丽, 赵文舒, 郭绪涛, 赵珂, 张钰, 刘启发, 戴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00-180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5
摘要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AC)联合 CAG 预激方案治疗首疗程标准诱导化疗失败急性髓性白 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疗程标准诱导化疗失败AML患者 84 例,按照再诱导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 DAC+预激方案(即 DCAG)组、IA3+7 组及中剂量阿糖胞苷(IDCB 组,再诱导治疗后,比较 3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 组间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1),DCAG OR(CR+PR)率高于 IDCB 组(P = 0.049)。DCAG PLT < 20 G/L 时间短于 IA3+7 组及 IDCB 组(P = 0.001、0.023)。3 组中性粒细胞缺乏中位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1)。DCAG组肺 部感染发生率、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发生率低于IA3+7组(P = 0.018、0.004),与IDC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DCAG 组、IA3+7 组、IDCB 组患者 2 OR 率分别为 69.4%、43.8%、33.2%,2 年无复发生存(RFS)率 分别为 70.6%、50.3%、41.4%。DCAG 2 OS RFS 均显著长于 IA3+7 组及 IDC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S:P = 0.038、0.023;RFS:P = 0.048、0.016)。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首疗程标准诱导化疗失AML患者,能获得较好的总反应率及安全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糖尿病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预后影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吴征元 , 王溢文, 孙悦, 季云晶, 申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05-18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6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PHN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于我院疼痛科住院的55例DM合并 PHN患者为暴露组(D组),非暴露组(N组)为同一时期56例非DM 的PHN 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药物 治疗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医院焦虑抑郁 量表(HADS)、睡眠质量评分(SRSS)等;记录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量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logistic 归分析 PHN 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 NRS、HADS、SRSS 分均降低(P<0.05);与 N 组比较,D 组患者除在治疗后 1 周的 SRSS 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观察 NRS、HADS、SRSS 评分均增加(P<0.05);D组镇痛药物使用量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N组(P<0.05);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合并 DM PHN 患者预后不佳的风险较非 DM 要高 3.16 倍(95%CI:1.28 ~ 7.80,P 0.05)。PHN 的病程也与患者预后不佳风险增加相关(95%CI:1.14 ~ 1.85,P<0.05)。结论 DM及PHN 程是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DM PHN 患者在疼痛、抑郁焦虑、睡眠等临床症状方面更加严 重,并且消耗了更多镇痛药物

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苏锐锋, 李晓红, 李新秀, 谭小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11-181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7
摘要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5 月至 2020 5 月确诊为顽固性 DME 并接受 PPV 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 40 例,其中 PPV 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 20 例作为联合组,不 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 2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1、3、6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 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视网膜敏感度(RMS)、固视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 BCVA 较术前提高(均 P < 0.05),联合组 BCVA 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 1 个月两组 CMT 较同组治 疗前均下降(均 P < 0.05);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时,联合组 CMT 较对照组薄(均 P < 0.05)。联合组患者患 眼术后 RMS 增加(P < 0.05);术后 6 个月,联合组的对侧眼 RMS 优于术眼(P < 0.05)。治疗后联合组术眼 固视稳定性提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治疗顽固性 DME 时采用 PPV 联合 内界膜剥除术,能更有效提高患者BCVA 及降低 CMT,一定程度上提高固视稳定性。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

孙劲, 王文雪 , 李霄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15-181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8
摘要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 效。方法 选取 2017 1 月至 2019 12 月我院诊治的 65 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 32 例,对照组 33 例。观察组行 PRP 注射治疗,对照组行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分析两 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 2、4、8 周手指关节活动度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前后 Quinnell 评分、 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 2 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手指关 节活动度、治疗前 Quinnell 评分、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 4 周与第 8 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手指关节活动度、治疗后 Quinnell 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 床症状,缩短疾病病程,无并发症风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多因素分析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

景青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20-18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9
摘要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选取 我院收治的 120 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 关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获得 69 例,软组织恶性肿瘤 50 例,骨恶性肿瘤 19 例;骨恶性肿瘤患者 1 年生存率为 75.36%,明显高于 3 年 55.07%和 5 年 55.07%;单因素分析发现 69 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因辅助治疗、 功能状况和肿瘤大小影响了5年生存率(< 0.05),但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组织类型和发病部位等对患者预 后无明显影响(>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 立危险因素(HR = 7.251、6.194,P<0.005)。结论 足踝部良性软组织肿瘤多以血管瘤常见,而恶性肿瘤 多以滑膜肉瘤常见;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且> 5 cm 的恶 性肿瘤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院前延迟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夏霏 , 丁宁, 苗志林, 杨丹, 韩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24-18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0
摘要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院前延迟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影响。 方法 连续收集 2018 6 月至 2019 3 月于我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7 例,根据院前延迟是否大于 6 h 分为长延迟组及短延迟组。所有患者均收集术后次日及 1 周的心脏功能指标及左室 整体平均应变率(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average,GLS⁃AVG),术后 6 个月复查心脏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次日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 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2)。术后 1 LVEDD 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VEDVI、LVESVI 在短时程组低于长时 程组,LVEF 高于长时程组(P<0.05)。GLS⁃AVG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46)。6 个月随访过程中仍 可见到组间差异(P<0.05)。结论 减少院前延搁时间,尽早开通血管能够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 1周内及6个月的左室收缩功能。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与Lp⁃PLA2和ApoEε4基因相关分析

王理鑫 , 胡春雨, 陈淅泠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27-18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1
摘要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CT)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与血清 Lp⁃PLA2 ApoEε4 基因携带状态的相关性以及 Lp⁃PLA2 ApoEε4 基因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 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 55 例为观察组,35 例为对照组,干预措施为 3 个月的 CCT,每周 3 次,每次 20 min,训练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检测血清 Lp⁃PLA2 水平和 ApoEε4 携带状态并评估其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认知量表测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MSE:t = 2.250,P = 0.027;MoCA:t = 2.168,P = 0.033); 2)观察组认知变化水平与 Lp⁃PLA2(ΔMMSE:r = -0.276,P = 0.041;ΔMoCA:r = -0.328,P = 0.014)呈显 著负相关;(3)ApoEε4 携带者认知变化水平显著高于非携带者(ΔMMSE:t = -2.061,P = 0.044;ΔMoCA t = -2.406,P = 0.020);(4)ApoEε4 携带与否的 Lp⁃PLA2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11,P = 0.019)。 结论 应用 CCT 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有效,其疗效与 ApoEε4 基因携带状态和 Lp⁃PLA2 平有关,且两者并非完全独立,可能协同作用于认知功能减退的过程。

儿童主动脉缩窄术后血压异常与内皮功能损害的关系

曾洁敏, 黄萍, 卢根, 童志杰, 王红英 , 冯浩然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32-18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2
摘要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儿童主动脉缩窄术后血压异常的情况,并探讨其与内皮功能损害的关系。 方法 选取 23 例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患儿,20 例健康儿童(健康组)作对照,均于基 线(术后 1 周)、8 年随访(术后 8 年)监测血压、超声下右肱动脉充血性反应后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血清可溶性 E 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按照 8 年随访时的血压,将主动脉缩窄儿童分为术后血压异常组[CoA BP(+)组]和术后血压正常组[CoA BP(-)组]。结果 8 随访中,41.18%的主动脉缩窄儿童出现血压异常,其中 5 例为血压升高,2 例达到高血压标准。CoA BP(+ 组、CoA BP(-)组在基线及 8 年随访的 FMD 均低于同期的健康组(P < 0.05),而 CoA BP(+)组的 FMD 低于 同期的 CoA BP(-)组(P < 0.05)。CoA 两个亚组在基线及 8 年随访的 sE⁃selectin 均高于同期的健康组(P < 0.01),而 CoA BP(+)组的 sE⁃selectin 高于同期的 CoA BP(-)组(P < 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部分主动脉 缩窄儿童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出现血压异常,与术后血压正常的儿童相比,术后血压异常的儿童血管内皮 功能损害更明显。

FS⁃SBK术、SMILE术、LASIK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生物力学、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张醇 , 黎明, 应方微, 贾惠莉, 杨娟, 王时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37-18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3
摘要 ( 3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制瓣的 SBK 术(FS⁃SBK 术)、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生物力学、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 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1-6 月我院收治的近视散光患者 150 例,采用分层抽样法将患者分为 FS⁃SBK 组、SMILE 术组和 LASIK 术组各 50 例。FS⁃SBK 术组使用 FS⁃SBK术治疗,SMILE 术组使用 SMILE 术治疗, LASIK 术组使用 LASIK 术治疗,评价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 ECD、CV、6A 水平、 角膜像差、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MILE 术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 胞指标 ECD、CV、6A 水平、角膜像差、屈光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FS⁃SBK 术组和 LASIK 术组,视力高于 FS⁃SBK 术组和 LASIK 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SBK 术组和 LASIK 术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 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 ECD、CV、6A 水平、角膜像差、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FS⁃SBK 术和 LASIK 术相比,SMILE 术可显著改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 皮细胞指标ECD、CV、6A 水平、角膜像差、屈光度、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李涛, 谢志江 , 成艳梅 , 黄晓青, 王春丽, 杨新顺, 张莉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42-18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4
摘要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2 1 月至 2016 12 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年龄<40 岁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子宫动脉 栓塞术组(研究组)和其他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92例。术后随访3年,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月经周 期长度、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卵巢窦状卵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 组中月经周期、FSH、E2、卵巢窦狀卵泡数在治疗结束的第6个月分别为(30.12 ± 3.05)d、(5.10 ± 1.08)IU/L 55.00 ± 11.07)pg/mL、(5.89 ± 1.47)个,第 12 个月分别为(29.97 ± 1.98)d、(5.24 ± 1.14)IU/L、(58.35 ± 12.23)pg/mL、(5.65 ± 1.67)个,第 24 个月分别为(30.17 ± 1.73)d、(5.43 ± 1.25)IU/L、(57.67 ± 10.87)pg/mL 5.51 ± 1.77)个,第36个月分别为(29.78 ± 2.1)d、(5.42 ± 1.29)IU/L、(59.00 ± 12.07)pg/mL、(5.61 ± 1.65)个, 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与其它治疗方 法比较不会引起患者3年内的卵巢功能及月经周期的变化。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和括约肌小切开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高黎黎, 张霞芬, 张昊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46-18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5
摘要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内镜下球囊扩张术(EPBD)和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 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非扩张性和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的临床资料,比较扩张组和非扩张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根据术式将非扩张组患者分为:EPBD 组、小切开组和联合治疗组(小切开术+EPBD),比较不同术式下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与扩张组患者相比,非扩张组患者术后 1 周内急性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HP)的发生率较 高(P < 0.05),但均为轻、中度 PEP,未出现重度患者;应用 EPBD、小切开术和联合方式治疗非扩张性肝外 胆管结石均能达到取净结石的目的(P > 0.05),并发症中仅PEP和HP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小切开组和联合治疗组 PEP HP 发生率较 EPBD 组低(P < 0.05)。结论 小切开术及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且 PEP HP 发生率低;结合减少操作及成本效益原则,小切开术对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药物与临床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及撤机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52-185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6
摘要 ( 3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及撤机的影响。方法 140 例机 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72 例),丙泊酚组(68 例),在常规治疗及布托啡诺镇痛的基础上,分 别使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镇静,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首次自主呼吸试验时呼气末 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及膈肌位移,首次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首次自主呼吸 试验时膈肌功能有显著差异,右美托咪定组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位移均高于丙泊酚 组(< 0.05);右美托咪定组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丙泊酚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于丙泊酚组(< 0.05)。 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膈肌功能影响更小、能够提高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腔内注射对恶性胸水患者效果观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慧杰, 徐海英, 张凌云 , 邱慧兵, 姚帆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57-186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7
摘要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腔内注射对恶性胸水患者治疗效果观察及生存质量的 影响。方法 选择 2014 2 月至 2017 1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出现恶性胸水 85 例,随机分为观察 44 例,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给予奈达铂、地塞米松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榄香烯注 射液,比较两组胸水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胸水缓解总 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 情感职能、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毒 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其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 善,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远期生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CT淋巴造影联合三维可视技术在乳腺癌淋巴回流路径研究中的应用 

黄雷, 余晋刚, 叶建平 , 王柏烨 , 罗云峰, 欧彩凤 , 朱迪 , 张普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61-18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8
摘要 ( 3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淋巴造影联合三维可视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lymphogra⁃ phy,3D CT⁃LG)在乳腺癌淋巴回流路径可视化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使3D CT⁃LG法观察患者乳房淋巴回流路径类型。术中使用示踪剂法(亚甲蓝联合吲哚菁绿)验证3D CT⁃LG 法对淋巴回流路径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3D CT⁃LG法共93例(93%)可进行分型。Ⅰ型(1根淋巴管连接1 前哨淋巴结)63例(65.6%),Ⅱ型(1根淋巴管连接多个前哨淋巴结)12例(13.5%),Ⅲ型(多根淋巴管连接1 前哨淋巴结)4例(5.2%),Ⅳ型(多根淋巴管分别连接多个前哨淋巴结)14例(15.6%)。示踪剂法95例可分型 95%),Ⅰ型62例(65.3%),Ⅱ型12例(12.6%),Ⅲ型6例(6.3%),Ⅳ型15例(15.8%)。一致性分析Kappa值: 0.912,P<0.05。结论 CT淋巴造影联合三维可视技术能准确可视化乳腺癌的淋巴回流并对其分型。

剪切波联合二维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孙芳, 石岩, 杨智, 唐丽玮, 崔广和, 高岩冰, 董景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66-18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19
摘要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 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501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回顾性分析结节的二维声像图 特征及剪切波弹性成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受试 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剪切波弹性测值判断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界值。采用单因素 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建立模型后,纳入 131 个甲状 腺乳头状癌结节进行验证,与术后病理比较,评价预测能力。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最终纳入影响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大小、多灶性、包膜浸润及 Emean 值。将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得出的预测 概率值绘制 ROC 曲线,其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08。应用验证组进行验证,其准确性为 93.1%,敏 感度为 90.5%,漏诊率为 9.5%,特异度为 93.2%,误诊率为 6.8%。结论 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 声构建预测模型,对 PTC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提高 PTC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 诊断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基于CT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李羚, 胡大涛, 夏春华, 李红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72-18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0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 CT 的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 1 月至 2020 10 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有明确淋巴结病理且治疗 前有质量较好的 CT 平扫及增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75 例,收集 201 枚淋巴结,将 2017 1 月至 2019 11 月的 113 枚淋巴结归为训练组,2019 12 月至 2020 10 月的 88 枚淋巴结归为测试组。运用 Mazda 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 LASSO 法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经过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 将平扫 CT 值、增强动脉期 CT 值分别与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模型,与影像组学标 签组和 CT 征象诊断模型进行对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曲线 下面积(area under cuive,AUC)和校准曲线校准度对诊断效能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在每个 CT 扫描 的颈部淋巴结区域内提取 298 个三维特征,通过降维,筛选出 6 ~ 7 个最具相关性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 影像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标签+平扫 CT 值诺模图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 AUC 为(0.955,0.885), 影像组学标签+增强 CT 诺模图值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 AUC 为(0.982,0.920),均大于只有影像组学标签模型为[AUC(0.940,0.905),P<0.05],平扫 CT 值+平扫影像组学标签、增强 CT 值+影像组 学标签、影像组学标签和 CT 征象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是 0.920、0.930、0.801 0.716;敏感性分别是 0.925、0.925、0.877 0.792;特异性分别为 0.916、0.926、0.716 0.632;且具有满意的校准度。结论 基于 CT 的影像组学诺模图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良好,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 临床应用价值。

调查研究

性病门诊就诊488例单纯疱疹患者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于雪莹, 陈达香, , 吴兴中, 方铭恒, , 黄进梅, , 薛耀华, 郑和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78-188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1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现状,为临床诊疗和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 488 例就诊者进行 HSV⁃1/2 DNA 检测,其中 286 例同时进行了 HSV IgM/IgG 抗体检测,并对 HSV 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88 例年 17 ~ 86 岁就诊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中,136 HSV⁃2 阳性,6 HSV⁃1 阳性,其中 1 例为 HSV⁃1 HSV⁃2 阳性,感染率为 28.89%(141/488),在 HSV 检测阳性中 HSV⁃2 HSV⁃1 比例为 22.67∶1(136/6)。其中男性 就诊者感染率为 24.22%(85/351),女性就诊者感染率为 40.88%(56/137),女性高于男性(P < 0.001)。在 <30、30 ~ 40、41 ~ 50、51 ~ 60、> 60 岁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男性阳性样本 中,包皮龟头、阴茎、阴囊/阴阜、尿道拭子、肛周、臀等解剖学部位取材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 70.59%(60/ 85)、12.94%(11/85)、11.76%(10/85)、1.18%(1/85)、1.18%(1/85)、2.35%(2/85),在女性阳性样本中,外阴、 宫颈/阴道、肛周、臀等解剖学部位取材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 73.21%(41/56)、7.14%(4/56)、16.07%(9/56)、 3.57%(2/56)。488 例就诊者中有 286 例同时进行了血清抗体和核酸检测,其中 68 HSV⁃2 DNA 阳性的患 者中 HSV⁃2 IgM 阳性检出率为 5.88%(4/68),HSV⁃2 IgG 阳性检出率为 66.18%(45/68)。结论 生殖器疱疹 主要由 HSV⁃2 感染所致,但也不能忽视 HSV⁃1 感染,对于可疑患者应进行 HSV⁃1/2 DNA 检测,男性包皮 龟头和女性外阴为生殖器疱疹的好发部位。HSV 核酸和 IgG 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初发和复发性生殖 器疱疹。

新技术新方法

3D打印技术在婴幼儿狭颅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秦齐, 冯孟昭, 王鹏飞, 董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83-18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2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3D 打印技术在婴幼儿狭颅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婴幼儿狭颅 症患者 60 例,分为 3D 打印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3D 打印组术前应用 3D 打印技术重建颅骨模型,辅助额 眶带前移或后缩,指导狭颅症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影像学检查,并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比 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 3 个月随访时,3D 打印组中的短头畸形头颅指数(cephalic index,CI)为 80.70 ± 1.10),对照组为(89.30 ± 4.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 打印组中的舟状头畸形 CI 78.30 ± 1.40),对照组为(69.00 ± 4.2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 打印组中的斜头畸形颅顶不 对称指数(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CVAI)为(1.60 ± 0.80)%,对照组为(5.60 ± 1.00)%,两者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D 打印辅助额眶带前移或后缩技术指导狭颅症手术,能够显著提高各类婴幼儿狭 颅症手术治疗效果,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药现代化

臂丛麻醉下大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王勤俭, 李泊泊, 董良杰, 王燕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87-18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3
摘要 ( 3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臂丛麻醉下大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 例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60)和观察组(n = 60),分别给予小针刀、臂丛麻醉下大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 刀,疗程 2 周。分别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McGill 疼痛量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3%(58/59),高于对照组的 80.7%(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随访复发率 1.7%(1/58),低于对照组的 28.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上肢 的前屈、后伸、外展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5);PPI、VAS、PRI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臂丛麻醉下大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

山楂消脂胶囊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作用

陈少旭, 梁小银, 侯晓亮​​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92-189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4
摘要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山楂消脂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79 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9 例和对照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山楂消脂胶囊,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度(IMT)、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Lp⁃PLA2)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 87.18%,优于对照组 67.50%(P<0.05);治疗后,两组 baPWV、ABI HCY 均有改善(P<0.0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 对照组 IMT、Lp⁃PLA2 改善不明显(P > 0.05),观察组有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山楂消脂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 化(痰瘀互结证)的中医证候及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有显著疗效,使用安全。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 与GSK⁃3β相关通路在 肿瘤中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谢文杰, 张文波, 邹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897-19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5
摘要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多功能的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多种 肿瘤的进展。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和苏氨酸激酶,通过Wnt/ β⁃catenin、PI3K/Akt、Notch、NF⁃κB和Hedgehog信号通路发挥重要的肿瘤调控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 lncRNA与GSK⁃3β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lncRNA 与GSK⁃3β相关通路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公立医院精准帮扶的实施与成效研究

李礼安, 杨洁, 曾晓静, 陈江, 徐纯聪, 刘秋生, 肖菲喆, 张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902-19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6
摘要 ( 2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精准帮扶模式,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对口帮扶效 果。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分析等掌握国内对口帮扶和受援医院存在问题,基于问题,以中山大学附 属第一医院对口帮扶西藏某县人民医院的实践为基础,建立并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组团式的长效精准帮 扶模式。结果 通过精准帮扶,支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门诊量年均增长 10.66%,住院人数年均增长 7.37%,年分娩例数年均增长 32.63%,开展检验检查项目年均增长 19.42%,患者满意度年均增长 2.38%。 结论 以目标为导向,组团式的长效精准帮扶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帮扶效果,为公立医院对口帮扶的实施 提供科学的思路。

临床经验

Presepsin免疫球蛋白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蛋白在预测肾移植后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

王红宇, 张思森, 曲青山, 焦宪法, , 蒋欣, , 千新玲, 王慧,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4):  1908-19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27
摘要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