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临床新进展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研究进展

陈香 , 董燕 , 张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39-20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1
摘要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以锥切治疗为主。HSIL治疗后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高于 一般人群。HSIL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复 发的病灶甚至可能发展为宫颈癌。影响HSIL锥切术后HR⁃HPV清除的因素尚未明确,可能与患者HPV亚型、 术前HPV载量、多重感染、锥切方式、年龄和绝经状态、病变级别、切缘状态、阴道微生态等密切相关。明确 HSIL 锥切术后 HR⁃HPV 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能早识别宫颈病变复发风险增加的女性,降低宫颈癌的发 生。故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HSIL锥切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专题报道

抑郁症自杀未遂与甲状腺激素、血浆皮质醇关联分析

王艳华, 杨永涛, , 崔利军, , 崔伟 , 高景娜, 郑冬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44-20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2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与甲状腺激素、血浆皮质醇之间的关系。方法 符合DSM⁃5 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患者 158 例,评估是否出现自杀未遂,将患者分为自杀未遂组和非自杀未遂组,评估汉 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甲状腺激素、血浆皮质醇。结果 自杀未遂组促 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低于非自杀未遂组(P<0.05),自杀未遂组 HAMD 量表总分高 于非自杀未遂组(P<0.05),两组间血浆皮质醇未见差异。按年龄分层,<40岁自杀未遂组FT4水平明显低于 非自杀未遂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T4(OR = 0.029)、TSH(OR = 0.399)、阳性家族史 OR = 5.203)、HAMD量表评分(OR = 1.207)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自杀未遂组抑郁症存在甲状腺激素紊 乱。家族史阳性,疾病严重程度重,FT4、TSH 越低的患者自杀风险更高,<40岁患者更应关注FT4水平。 

医学生学习压力对抑郁的影响: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和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

李丽萍, 邓俊豪, 肖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48-20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3
摘要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学生学习压力、睡眠质量、生命意义感与抑郁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为医学生预防抑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匹兹堡睡眠 质量指数(PSQI)和简式个人意义感量表(PMP⁃B)对 923 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的抑郁与 学习压力、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 = 0.42、0.53,P<0.01);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负相关(r = -0.41、P<0.01)。 睡眠质量在学习压力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生命意义感能够调节学习压力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表 现为学习压力对低水平生命意义感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影响更显著。结论 学习压力是导致医学生抑郁 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而生命意义感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源可缓冲学习压力对睡 眠质量的影响,进而降低医学生抑郁的发生。

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永涛, 崔利军, , 张云淑, , 李建峰, 孙秀丽, 严保平 , 李林 , 栗克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53-20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4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 年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的 3 637 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匹兹堡睡眠质量 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结果 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低睡眠 质量发生率(74.44%)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8.29%,P<0.01),其中共病重性抑郁障碍(81.42%)和恶 劣心境障碍(84.38%)的低睡眠质量发生率更为突出。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 PSQI 总分及各因子分均 高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P<0.05),共病患者上床时间早,入睡时间延长,实际睡眠时间缩短。logistic 归分析显示女性、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高血压病程长、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合并抑郁障碍是影响高 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低睡眠质量发生率 更高,在共病重性抑郁及恶劣心境障碍时尤为突出,共病抑郁障碍是低睡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meta分析

李世明, 冯为, 崔凤伟, 方斌斌, 杨雀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58-20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5
摘要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 meta 分析了解我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患病情况。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 维普、PubMed 等数据库,收集 2021 2 28 日前有关中国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相关研究文献。利用 Stata 11.0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50 篇文献,总样本量 22 822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 PSD 总患 病率为 34.9%(95%CI:31.7% ~ 38.1%)。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复发患者患病率高于首发患 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年龄、地区、调查年份、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卒中后抑郁患者患病率较高,应及早识别卒中后抑郁患者, 并进行科学治疗及干预

基础研究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李婉媚, 杨旭斌, 黄懿文, 陈雪雁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65-20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6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以及乙酰 胆碱酶转移酶(CHAT)、酪氨酸氢化酶(TH)、TH/CHAT 水平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45 SD 鼠,其中 15 只为空白对照组(NC),另外 30 只大鼠通过 STZ 法制备糖尿病模型,之后将其随机分为持续高 血糖组(DS)和波动高血糖组(DF)两组,各 15 只。其中 DF 组每天定时葡萄糖灌胃和胰岛素注射,DS 组和 NC组每天相应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维持4周以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的神经营养因子、炎性 因子以及CHAT、TH、TH/CHAT水平差异。结果 喂养4周后,与NC组相比,DS组和DF组大鼠糖化血红蛋 白更高(P < 0.05),心脏自主神经匀浆液TH、TH/CHAT、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 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明显升高,CHAT、睫状生 长因子(CNTF)明显降低,且除糖化血红蛋白外,DF 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较 DS 组更为显著(P < 0.05)。 结论 血糖波动可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引发交感⁃迷走神经紊乱,加剧大鼠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损害。

青蒿琥酯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自噬的影响

陈静 , 罗高权 , 陈艺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69-207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7
摘要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 Tenon 囊成纤维细胞(HTFs)自噬的影响,探讨 Art 阻止 HTFs 增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 HTF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100、150、200 μg/mL)Art 实验组, 给药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HTFs活性。48 h后采用逆转录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 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 mRNA 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选用 150 μg/mL Art 处理 HTFs 48 h,采用 Cyto⁃ID 染色法检测 HTFs 自噬水平,对 Cyto⁃ID 染色阳性的细 胞数量进行检测,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TT 法结果显示:Art 抑制HTFs 增殖(均P < 0.05),且存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其抑制率由 4.7%增至 68.6%。qRT⁃PCR 法结果 显示:不同浓度 Art 作用 48 h 后,LC3⁃II Beclin⁃l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增加,分别从(1.367 ± 0.214)升至 4.765 ± 0.371),(1.235 ± 0.164)升至(3.487 ± 0.35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L = 20.920,P < 0.01 FB = 26.370,P < 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rt 作用48 h后,LC3⁃II 和Beclin⁃l 蛋白的相对表达 量增加,分别从(0.101 ± 0.025)升至(0.808 ± 0.102),(0.098 ± 0.036)升至(0.784 ± 0.064),各组间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FL =32.852,P < 0.01;FB = 29.874,P < 0.01)。Cyto⁃ID 染色结果显示:150 μg/mL Art 作用 48 h 后,HTFs 自噬阳性细胞的比例由空白对照组的(13.302 ± 2.301)%上升至(53.274 ± 7.851)%,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t = 8.804,P < 0.01)。结论 Art有效促进HTFs中LC3⁃II、Beclin⁃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细胞自噬 水平,抑制细胞增殖。

背根神经节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在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邓淑文, 杨艳, 夏红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75-20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4.008
摘要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 A(PKA)信号通路在多西他赛(DTX)化疗所致大 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 DTX 构建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采用 PKA 抑制剂 H⁃89 PKA 激动剂 SP⁃CAMP 进行干预。行为学试验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 缩足反射潜伏期(TWL);ELISA 法检测背根神经节中 cAMP 含量以及脊髓组织中炎性因子 IL⁃1β、IL⁃6 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 况;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 cAMP/PKA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H⁃89 干预可显著提高 模型大鼠 MWT TWL 值(P<0.05),降低磷酸化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 PKAc 蛋白表 达水平以及 IL⁃1β、IL⁃6 TNF⁃α水平和 GFAP 平均荧光强度(P<0.05),而 SP⁃CAMP 干预则出现相反的效 果,但均对背根神经节中 cAMP 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抑制 cAMP/PKA 信号通路可改善 DTX 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临床研究

奥卡西平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与HLA⁃B*1502、HLA⁃B*1301基因的关系

民福利, 王晓, 范翠霞, 郭静, 秦兵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80-20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09
摘要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 cADRs)与 HLA⁃B*1502、HLA⁃B*1301 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联合多中心于 2017 1 2020 12 月募集服用 OXC 后出现 cADRs 的患者、OXC 耐受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提取外周血 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 Sanger 测序法检测 HLA⁃B 基因型;采用χ2 检验比较病例组和耐受对照组、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HLA⁃B*1502、HLA⁃B*1301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募集到15 OXC⁃cADRs、64例OXC 耐受者及 100 例健康体检者。1 OXC 导致 Stevens⁃Johnson 综合症(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为 HLA⁃B*1502 基因阳性,14 OXC 导致轻度斑丘疹(maculopapular exanthem,MPE)患者中 HLA⁃B*1502 基因阳性率为 14.29%(2/14),HLA⁃B*1502 的阳性率在 OXC 导致 MPE 组与 OXC 耐受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之 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XC⁃MPE 组的 HLA⁃B*1301 基因阳性率为 42.86%,显著高于 OXC 受组及正常对照组(均 P<0.05)。结论 OXC 导致 SJS/TEN 可能与 HLA⁃B*1502 有关系;OXC 导致 MPE 能与HLA⁃B*1301有关系

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HSP70表达与胎儿出生状况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彭永保, 张丽琼, 刘淮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84-20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0
摘要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 HSP70 表达与胎儿出生状况及短期预 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剖宫产分娩且 35 孕龄 ≤ 36 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 60 例为研究对象,早发 型和晚发型各 30 例,选择同期单纯早产孕妇 30 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胎儿娩出后的出生状况、短期预后及转归,检测母体血清、脐动脉血中 HSP70 水平。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早发型组(63.33%)> 晚发型组(48.33%)>对照组(29.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早发型组新生儿出 1 min 5 min Apgar 评分均低于晚发型组和对照组(均 P < 0.05),三组母体循环及脐带血 HSP70 平均为早发型组>晚发型组>对照组(均 P < 0.05),三组新生儿转入 NICU 的比例、NICU 住院时长及总住 院时长均为早发型组>晚发型组>对照组(均 P < 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中 HSP70 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胎儿出生状况密切相关,其可能是反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发育状况的良 好指标。

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减退的影响

郑艳文, 邬海燕, 胡立红, 林丽, 于秀文 , 陆晓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89-20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1
摘要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连续性纳入 COPD 患者 80 例为 COPD 组及健 康者对照组 72 例。分别对两组对象检测 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一秒用力呼 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随诊 1 年后复测以上 指标,并统计 COPD 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COPD FEV1、FVC、FEV1/FVC TT3、FT3 均低于对照组 (均 P < 0.05),两组 TT4、FT4、TSH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OPD 组患者 FEV1、FVC、FEV1/ FVC、TT3、FT3 1 年前均有下降(P < 0.05),TT4、FT4、TSH 指标较 1 年前无显著变化(均 P>0.05),对照组患者以上各指标较 1 年前均无明显变化(均 P>0.05);COPD 组患者 TT3、FT3 下降值与 FEV1、FVC、FEV1/ FVC 下降值及 COPD 急性加重次数均呈明显正相关(均 P < 0.01)。结论 COPD 患者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变 化,T3水平下降与患者肺功能下降及急性加重次数密切相关。

基于4D⁃CTA技术测量头颈血管循环时间的可行性

张小勇, 胡容, 曾宪春, 王荣品, 李文航, 伍瑶斌, 余晖,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93-20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2
摘要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头颈范围 4D⁃CTA 数据测量颈脑动、静脉血管循环时间的可行性,为指导头颈范围 CT 血管成像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8 1 月至 2021 3 月行头颈范围 4D⁃ CTA 成像的患者 298 例,测量头颈范围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椎动脉、大脑中动脉 M1、基底动脉中段) 和静脉(颈内静脉、乙状窦、上矢状窦)的 CT 值和峰值时间,计算主动脉弓至颅内动脉、主动脉弓至上矢状 窦、上矢状窦至颈内静脉之间的循环时间、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平均峰值时间及两者之差;对比不同性 别、BMI(< 18.5 kg/m2、18.5 ~ 23.9 kg/m2、> 23.9 kg/m2 )、体质量(< 60 kg、60 ~ 80 kg、> 80 kg)患者之间峰值时 间的差异。结果 本组研究中主动脉弓至颅内动脉、主动脉弓至上矢状窦、上矢状窦至颈内静脉之间的循 环时间分别为(1.91 ± 0.78)、(6.61 ± 1.40)、(1.52 ± 1.43)s;动脉系统峰值时间为(21.77 ± 3.09)s,静脉系统 峰值时间为(28.76 ± 3.68)s,动静脉峰值时间差为(6.99 ± 1.01)s;按患者性别分组比较,男性主动脉弓峰 值时间、动脉系统峰值时间、静脉系统峰值时间、动静脉峰值时间差分别为(20.65 ± 3.61)、(22.55 ± 2.83)、 29.90 ± 3.13)、(7.36 ± 0.90)s,女性分别为(19.00 ± 3.05)、(20.56 ± 3.15)、(26.99 ± 3.83)、(6.44 ± 0.92)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患者 BMI 和体质量分组比较,各组动静脉峰值时间差相近,动静脉峰 值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除女性峰值时间更早,动静脉循环时间更短外,不同体质量、不同 BMI 之间峰值时间和循环时间无显著差异,基于 4D⁃CTA 技术测 量头颈血管循环时间的临床应用切实可行,最佳动脉期与最佳静脉期间隔时间为6.99 s。

血清可溶性肿瘤因子2抑制剂、半乳糖凝集素⁃3尿酸水平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武丽珠, 于海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098-21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3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因子 2 抑制剂(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尿酸(UA 水平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82 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率为 73.63%,预后不良者基线血清 sST2、Galectin⁃3 UA 水平均高于 预后良好者(P < 0.05);基线血清 sST2、Galectin⁃3 UA 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 评分升高均可增加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P < 0.05),乳酸清除率增加则可降低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P < 0.05);三者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者基线血清 sST2、Galectin⁃3 UA 水平高,且三者联合可预测 预后不良。

HIV低病毒血症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影响

安靓, , 劳云飞, 唐松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02-21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4
摘要 ( 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 HIV 低病毒血症对后续病毒学失败的影响。方法 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队列 2004 1 1 日至 2018 12 31 日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在一线治疗队列(不含克立芝)和二线治疗队列(含克立芝)中,将 数据分为低病毒血症组与无低病毒血症组,对不同水平和不同频率的患者之间的风险比(HR)采用多因 Cox 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93 944 例病例纳入分析。一线治疗队列中,与无低病毒血症病例相比, 51 ~ 199 copies/mL组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没有变化,200 ~ 399 copies/mL组提高到1.39倍,400 ~ 999 copies/mL 组提高到 2.02 倍。单独一次(HR = 1.28,95%CI:1.21 ~ 1.36,P < 0.001)、连续两次(HR = 1.38,95%CI:1.22 ~ 1.55,P < 0.001)、连续多次(HR = 1.76,95%CI:1.48 ~ 2.10,P < 0.001)发生低病毒血症病例发生病毒学 失败的风险逐渐增加;在二线治疗队列中,与无低病毒血症病例相比,51 ~ 199 copies/mL 组发生病毒学失 败的风险没有变化,200 ~ 399 copies/mL 组提高到 1.33 倍,400 ~ 999 copies/mL 组提高到 2.26 倍。单独一次 HR = 1.27,95%CI:1.11 ~ 1.46)、连续两次(HR = 1.38,95%CI:1.02 ~ 1.88)发生低病毒血症的病例病毒学 失败的风险在增加。结论 200 ~ 999 copies/mL 或单独一次、连续发生的低病毒血症与后续病毒学失败相关,使之发生风险升高。

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周经月, 解明华, 张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09-21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5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 Mckeown 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我院接受诊疗的 96 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 Mckeown 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全腔镜 Mckeown 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TGF⁃β1、SCC 水平,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复发情况、生存率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GF⁃β1、SCC 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SC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 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9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以及复发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 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5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 Mckeown术治疗能有效降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SCC水平,远期疗效相对可靠。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序贯抗PD⁃1免疫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

王瑞莲, 谭锦云, 卢梓荣, 刘慧, 冯建辉, 郑荣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14-21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6
摘要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使用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的鼻咽癌患者 66 例,根据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甲减组和非 甲减组。分析联合治疗后的甲减发生率变化,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6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12 个月,其中 18 例(27.3%)发生不同程度 甲状腺功能减退,距放疗结束的中位时间为 19.5 个月,距免疫治疗开始的中位时间为 3 个月。鼻咽癌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后甲减发生率较既往单纯放疗或免疫治疗患者升高。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甲状腺结节(P = 0.046)以及治疗前 LDH(P = 0.047)是鼻咽癌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后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因素绘制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853。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序贯抗 PD⁃1 免疫 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升高。对于有甲状腺结节、治疗前 LDH 水平升高的鼻咽癌患者而言,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明显提高。

空气压力波在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陈章霞, 梁凤娟 , 朱泳仪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19-21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7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方法 纳入 2019 10 月至 2020 10 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 400 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 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20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前及产后下肢肿胀情况,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 标及静脉血流速度,所有产妇均于产后随访 1 个月,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后 3 d 大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后 1 d,产后 7 d 大、小腿周径都显著低于产前及产后 1、3 d(P < 0.05);观察组产后 3 7 d 大、小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前和产后 1 d 及对照组同时点(P < 0.05)。对照组产后 7 d D⁃二聚体、纤维蛋 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P < 0.05);观察组产后 7 d PT APTT、TT、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及 对照组产后7 d(P < 0.05)。观察组产后 7 d 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产前及对照 组产后 7 d(P < 0.05)。两组产后均随访 1 个月,对照组出现 3 例(1.50%)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未出现下 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023,P = 0.082)。结论 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 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价值

外环下显微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范晓猛, 朱红伟, 朱志敏, 邱爱萍, 刘永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24-212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8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环下显微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的临 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4 1 月至 2018 1 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诊 VC 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 60)与对照组(n = 60)。研究组实施外环下显微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照组实施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4 h 体温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5.26 ± 10.36)min、(4.19 ± 0.63)mL、(36.54 ± 0.21)℃、(7.62 ± 1.28)d,均短于对 照组(P < 0.05);而研究组手术后 24 h 的精液质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 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 13.33%(P < 0.05)。结论 外环下显微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 VC 患者安全性极高且效果显著,可以有限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产次对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影响

吴英, 刘一凡, 张同庆, 阮焱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29-213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19
摘要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产次对于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效果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1 月至 2021 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检的晚孕期单胎臀位孕妇,选取其中 自愿选择行臀位外倒转术的孕 37~40 周的孕妇 368 例,分为初产组和经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臀位外倒转成功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复转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结果 (1)368 例孕 妇行臀位外倒转术,成功 152 例,总体外倒转成功率 41.30%,经产组的倒转成功率 56.43%(79/140)高 于初产组的成功率32.02%(73/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总体阴道分娩率为33.97%(125/368),其 中经产组阴道分娩率 50.00%(70/140)高于初产组 24.12%(5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成 功外倒转后的孕妇总阴道分娩率 82.24%(125/152),经产妇 88.61%(70/79),初产妇 75.34%(55/73)。 2)两组复转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产妇更适合行臀位外倒转术,手术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增加,这对于选择臀位外倒转术的适宜人群有指导意义

精子DNA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碎片率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

罗英, 徐楗荧, 林小民, 金泷, 曲仕浩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33-21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0
摘要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18 12 月⁃2020 12 月在本中心进行精子 DFI 检测的 330 名男性,依据其配偶生育情况分为不育组(A 组,n = 96)、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组(B 组,n = 86)及正常生育组(C 组,n = 148),比较三组精子 DFI 情况及精子参数。结果 三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活 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低于 C 组(P<0.01),畸形率高于 C 组(P<0.01)。A 组、B 组和 C DFI ≥ 30%分别为 52.1%、46.5% 6.8%;A 组和 B 组与 C 组比较,DFI 显著升高(P<0.01)。结论 精子 DFI 升高对男性精子 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应受到重点关注;可将精子 DFI 检测运用于男性 不育评估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药物与临床

围手术期应用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随机对照研究

张猛, 刘娇 , 陈晹 , 李叶晟, 黄杨卿​​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37-21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1
摘要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应用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 2018 10 月至 2020 5 月住院的需手术治疗的 110 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6 例(托伐普坦+ 内酯治疗)和对照组54例(螺内酯治疗),根据主要诊断施行外科手术,在相同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比较两 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腹水程度、腹围、体质量、住院时间、血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大量腹水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5 d:24.53% vs. 57.69%;术后 1 个月:7.14% vs. 22.22%);观察组 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肝脏超声弹性值之差高于对照组[(0.75 ± 0.20)vs.(0.28 ± 0.19),P < 0.05];观察组 患者入院日腹围与出院日腹围差[(2.59 ± 0.16)cm vs.(1.66 ± 0.18)cm,P < 0.05]、入院日体质量与出院日 体质量差[(1.20 ± 0.08)kg vs.(0.92 ± 0.07)kg,P < 0.05]、术后 3、5 d 尿量、血清钠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而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40 ± 0.12)d vs.(7.33 ± 0.12)d,P < 0.05];围手术期观察组 与对照组患者血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围手术期肝硬化患者应用托伐普坦治疗可有 效控制腹水,促进尿量增多,有利于快速康复,同时可改善低钠血症,且不影响血钾浓度,安全性高。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自身抗体联合高分辨率CT用于评价纯磨玻璃结节中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

张彩霞, 王新卫 , 刘新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42-21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2
摘要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自身抗体联合高分辨率 CT 预测纯磨玻璃结节中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方法 收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胸部高分辨率 CT 表现为单一纯磨玻璃结节,并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为肺腺 癌患者共 101 例,分为浸润前及浸润性病变组。观察两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影像学征象,比较其差异 性。结果 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在浸润前及浸润性病变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病变的直径、平均 CT 值、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前病变,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示,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病灶直径、平均 CT 值的最佳 临界值分别为 10.33 mm、-526.21 HU,敏感度分别为 75.5%、92.5%,特异度分别为 89.6%、68.7%,曲线下 面积分别为 0.888、0.737;联合自身抗体时敏感度 92.5%,特异度 89.6%,曲线下面积 0.956。结论 纯磨 玻璃结节的大小、平均 CT 值、自身抗体可有助于判断肺腺癌浸润与否;高分辨率 CT 与自身抗体联合诊断时,价值更高

调查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现况及影响因素

郑晶, 黄凯涛, 张小琴, 谢叶丽, 许梅芳 , 由天辉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47-21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3
摘要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9 6-8 月对 681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 规律监测家庭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家庭血压自测率为 61.1%,在家庭血压监测频率、测量时间、 重复测量次数、测量结果记录总体规范执行率分别为 76.5%、46.0%、31.4% 15.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显示,服用降压药物、吸烟、透析龄是患者规律监测家庭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 并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自测率总体较高,但多数患者的监测行为尚不规范。未服用降压药物、吸烟、长 透析龄的患者是家庭血压监测不规范的高危人群

广州地区15 ABO家医院悬血型特征性分析浮红细胞供应季节性及

罗伟峰, 林永桔, 张旸, 滕青, 陈星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52-215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4
摘要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2010⁃2019年悬浮红细胞供血量排名前15位医院季节性及ABO血型的供 应特点,分析原因并预测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性对策,保障临床用血。方法 收集2010⁃2019年15家医院悬 浮红细胞临床供血量,分别统计各季度和各血型供应量。结果 10年来广州血液中心向15家医院供应悬浮 红细胞共计2 723 978 U,占总供应量的71.09%(2 723 978/3 831 751.5),供应量呈逐年增高趋势;各季度悬浮 红细胞供应量年度构成比较稳定,第2季度和第4季度供应量高于第1季度和第3季度,4个季度悬浮红细胞 供应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155,P < 0.05),第 1 季度与第 2、4 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血型悬浮红细胞供应量年度构成比相对稳定,O型供应量最多,AB型供应量最少,4种血型悬浮红细 胞供应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A型与B型相比较外,其余各血型组供血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5家医院红细胞供应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存在季节性和结构性供应紧张。 各部门应及时调整采供血策略,加大团体献血,精准招募,合理发放,缓解供需矛盾从而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中医药现代化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br#

#br#
李碧娥, 王欢 , 刘琪亮, 李朝晖, 夏长普 , 麦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56-21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5
摘要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 例胆热脾虚型 ROU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6例予柴胡桂枝干姜汤煎剂口服,对照组40例予康复新液含漱联合维生素B2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 d 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便溏改善情况,随访疗程结束后12个月期间 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4.78%,对照组为 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在 溃疡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便溏恢复正常的比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别在疗程结束后 1、3、6、12 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安全和有效治疗 胆热脾虚型ROU,并能降低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

临床护理

不同频率的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陈红 , 黄雨滟, 黄厚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60-21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6
摘要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18 1 月至 2019 6 60 例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为 15 Hz 组(n = 30)和 30 Hz 组(n = 30)。 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15 Hz 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上予以 15 Hz 全身振动训练,30 Hz 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上 予以 30 Hz 全身振动训练,共 6 周。训练前、训练后,采用 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患侧单足负重时间、步长、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 两组训练后的 BBS 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P < 0.05),且 30 Hz 组显著优于 15 Hz 组(P < 0.05)。两组训练后的患侧单足负重时间、步长、步速、FAC 分级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P < 0.05),且 30 Hz 组显著优于 15 Hz 组(P < 0.05)。结论 两组全身振动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 及步行功能,但30 Hz 组全身振动训练优于15 Hz 组全身振动训练。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br#

李悄, 李国政, 张博, 王伟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64-21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7
摘要 ( 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是一种长度大于 200 nt 且不具备编码潜能 的转录本,因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MALAT1 作为最早发现的 lncRNA 之一,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以及转移等,影响肿瘤的发展进程。 本文即针对MALAT1在多种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今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临床经验
后肾腺瘤的诊疗分析及文献复习
马静, 何朝宏, 冯超杰, 马彦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6):  2168-21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6.028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