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24): 3521-3526.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4.24.014
孙鹏1,贾兆晋1(),李秀华1,陈晓伟2,魏润生2,靳彦涛3,金建涛1
Peng SUN1,Zhaojin JIA1(),Xiuhua LI1,Xiaowei CHEN2,Runsheng WEI2,Yantao JIN3,Jiantao. JIN1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体外循环温度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术后谵妄(POD)的影响。 方法 选取于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240例患者,最终纳入220例患者,年龄50 ~ 75岁,且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术前1 d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的基础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患者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 = 55):低温+生理盐水组(L0)组、低温+右美托咪定组(L1)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0)组和高温+右美托咪定组(H1)组。低温组转流期间维持鼻咽温为(30±1)℃,高温组转流期间维持鼻咽温为(33±1)℃,L1、H1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 μg/kg,之后以0.5 μg/(kg·h)速率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L0、H0组输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T3)、48 h(T4)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浓度。术后12 h至术后3 d采用重症监护室混淆评估法(CAM-ICU)对患者进行是否发生POD的评估。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POD组)和未发生术后谵妄组(NPOD组)。 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POD 81例,发生率约为36.8%,其中L0组POD发生率约为30.9%、L1组POD发生率约为12.7%、H0组POD发生率约为58.2%和 H1组POD发生率约为45.5%。与NPOD组相比,POD组患者NSE、IL-6、TNF-ɑ、MDA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与L0组比较,L1组T2 ~ T4患者血清NSE、IL-6、TNF-α、MDA浓度降低,SOD浓度升高,与H0组比较,H1组T2 ~ T4患者血清NSE、IL-6、TNF-α、MDA浓度降低,SOD浓度升高。与L0组比较,H0组T2 ~ T4患者血清NSE、IL-6、TNF-α、MDA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与L1组比较,H1组T2 ~ T4患者血清NSE、IL-6、TNF-α、MDA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 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期间低温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POD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