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19): 2690-2695.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4.19.005
唐浩杰1,杨子龙2,俞朝贤1,冯治宇2,董海平2,李祥3,赵威4,邝浩斌1()
Haojie TANG1,Zilong YANG2,Zhaoxian YU1,Zhiyu FENG2,Haiping DONG2,Xiang LI3,Wei ZHAO4,Haobin. KUANG1()
摘要: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及空腹、服药后2 h的利奈唑胺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预测模型,采用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校准能力。 结果 复治(OR = 2.540,P = 0.028)、合并空洞(OR = 4.092,P = 0.021)、贫血(OR = 10.921,P = 0.005)、Cmin ≥ 0.766 5 mg/L(OR = 6.813,P < 0.001)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51(95% CI:0.774 ~ 0.929),约登指数为0.590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2.3%,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Hosmer-lemeshow χ2 = 8.719, P = 0.273)。 结论 Cmin ≥ 0.766 5 mg /L、合并空洞、复治、贫血的MDR/RR-TB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较高,基于上述4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