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述评

多囊卵巢综合征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肠道菌群新机制前沿展望

李荔 周嘉禾 李末娟 钟明琳 张小伟 许秋仪 梁莲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1987-19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1
摘要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异质 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是导致不孕及代谢紊乱的原因之一。 PCOS 关乎女性一生的健康,在其病因学、诊断标准和最佳治疗方案上尚有许多争论和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表观遗传学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系起来,代谢组 学揭示了 PCOS 的病因、机制与潜在的治疗靶点,肠道菌群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 互串扰。本文通过阐述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肠道菌群三个方面探讨其在 PCOS 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 理解疾病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专家笔谈

载药纳米递送系统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舒波 甘鸿川 出良钊 周顺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1993-19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2
摘要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胶质瘤是最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原发性脑瘤。目前,临床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 化学疗法等,但上述治疗手段均不能有效延长胶质瘤患者的寿命。胶质瘤固有的非均质性,侵袭浸润性、 完整的血脑屏障以及化疗耐药性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胶质瘤微环境具有缺氧、低 pH 高浓度的谷胱甘肽等异于正常组织的信号特点。本文针对胶质瘤的特点,总结了载药纳米递药系统在胶 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单药纳米递送系统、多药纳米递送系统和多模纳米递送系统。载药纳米递送系 统可以通过响应胶质瘤部位的信号实现其智能化,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提高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并进一步讨论比较了三种载药纳米递送系统在胶质瘤治疗中存在的优缺点,概述了这些载药纳米递送系 统在未来治疗胶质瘤中面临的挑战和治疗潜力。

长链非编码RNA多角度调控胶质瘤化疗耐药

曾昭穆, 牛双 姬焱鑫 温稀超 刘超 吴文松 郑克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1998-200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3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论是内源性还是获得性化疗耐药,都已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众所周知,胶 质瘤化疗耐药是由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导致的。所以,充分了解化疗耐药的潜在机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 来克服耐药,对于改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以通过靶向作用各种调控机制来介导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 性。本综述系统地阐述了 lncRNA 在胶质瘤耐药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并讨论了 lncRNA 作为胶质瘤耐药标 志物和新型治疗靶点的潜在功能。旨在通过调节这些特定 lncRNA 来逆转肿瘤细胞的化疗抗性,为胶质 瘤耐药治疗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报道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

彭一鹏 周晓飞 王剑 藏春光 张悦盼 辛雪 朱春丽 付朋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02-200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4
摘要 ( 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 诱导蛋白 3 相互作用蛋白 1(TNIP1)调控核因子 κB(NF⁃κB)信 号通路在 IDH 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 CGGA TCGA 数据库确定 TNIP1 IDH 野生型 胶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用特定的siRNA敲低了N33细胞中的TNIP1表达,并分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能力。通过免疫沉淀分析 TNIP1 TNF 受体相关因子 6(TRAF6)相互作用及其对 TRAF6 的泛素化影响。 分别将空载体、oe⁃TNIP1 si⁃TNIP1 转染的 U87 细胞注射到裸鼠的大脑中,并通过 BLI 方法监测肿瘤生长 情况。结果 TNIP1 表达与 IDH 野生型神经胶质瘤的较高恶性等级和较差的预后有关,但与 IDH 突变型 神经胶质瘤无关。TNIP1 敲低显著减弱了 N33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 < 0.05)。TNIP1 TRAF6 相互作用, 并且可以诱导 TRAF6 蛋白的去泛素化以激活 NF⁃κB。与空载体的异种移植物相比,oe⁃TNIP1 的异种移植 物显示出加速肿瘤进展,而 si⁃TNIP1 的异种移植物则相反。结论 TNIP1 可以诱导 TRAF6 蛋白的去泛素 化以激活NF⁃κB,进而促进IDH 野生型胶质瘤的恶性进展。

幕上胶质瘤累及侧脑室患者预后分析
张业森 杜帮 娄飞云 苏贺先 张少军 姜之全 韩易 ​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09-20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5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幕上胶质瘤患者预后与侧脑室累及与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 2018 1 月至 2021 8 月手术治疗的 60 例幕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MRI 显示侧脑室是否受侵犯分为累及组(26 例)与未累及组(34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全切率、手术时 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类型、术后复发和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累及组与未累及组肿瘤全切比例分 别为 73.05%、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级别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 4 ~ 33 个月,累及 组随访 21 例,复发 6 例,未累及组随访 26 例,复发 2 例。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提示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累及侧脑室的胶质瘤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预后较差。

基础研究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上调Nrf2表达抑制内质 网应激改善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

韦丽莹 张景鸿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13-20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6
摘要 ( 2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1,25⁃二羟维生素 D3[1,25(OH)2D3]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作用以及对 Nrf2 表达、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SPF Balb/c 小鼠 24 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正常对 照组(A)、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B)、1,25(OH)2D3治疗组(C),每组各 8 只。用 CFA+OVA(完全弗氏 佐剂+鸡卵清蛋白)诱导的方法制作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C 组在每次 OVA 鼻腔滴入激发前给予 0.1% 1,25(OH)2D3腹腔注射(4 μg/kg)。进行无创气道反应性检测,收集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BALF);进行病理 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变化;计数 BALF 中炎症细胞及分类,检测 BALF 中细 胞因子 IL⁃4、IL⁃17、IL⁃5、CXCL2、CXCL8 水平;Ly⁃6G 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Western blot 测定肺组织 CHOP、GRP78 Nrf2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肺组织 GSH、MDA 浓度;RT⁃PCR 检测肺组织 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25(OH)2D3治疗组BALF中各细胞因子分泌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 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模型组降低,肺组织病理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可见比模型组炎症表现减轻,AHR 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肺组织 CHOP、GRP78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 蛋白水平升高,NQO1 mRNA 的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 D3 可通过增强 Nrf2 蛋白的表达调节氧化应 激,并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细胞HSP90/ERK通路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杨利利 胡强夫 闵娜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19-202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7
摘要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细胞热休克蛋白 90(HSP90)/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通路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低浓度组和高浓 度组。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 HeLa 细胞中 HSP90、ERK、p⁃ERK、DNA 甲基转移酶 1(DNMT1)、 DNA 聚合酶 δ 催化亚基(POL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 相关 X 蛋白(Bax)蛋白表达情况;CCK⁃8 法检测各组 HeLa 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 HeLa 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 HeLa 细胞中 HSP90、p⁃ERK/ERK、DNMT1、POLD1、PCNA 蛋白水平、OD 值降低(P < 0.05),而凋亡率、Bax 白水平升高(P < 0.05);随着右美托咪定的添加及浓度的升高,HeLa 细胞中 HSP90、p⁃ERK/ERK、DNMT1 POLD1、PCNA 蛋白水平、OD 值依次降低(P < 0.05),而凋亡率、Bax 蛋白水平依次升高(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宫颈癌HeLa 细胞中HSP90/ERK 通路,增强HeLa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碳酸钙纳米粒子用于靶向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郭坤雄 王志华 郭婵娟 范应方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24-20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8
摘要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碳酸钙纳米粒子靶向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方法 采用气体扩散法制备装载光敏剂二氢卟吩 e6(chlorine e6,Ce6)纳米粒子 Ce6@CaCO3,聚乙二醇修 饰后,物理吸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的配体 Linsitinib,最 终合成酸响应的主动靶向型纳米粒子 Ce6/Lins@CaCO3⁃PEG(CLCP),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细胞和动 物实验,观察 CLCP 主动靶向性及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效果。结果 CLCP 水合粒径为(121.5 ± 5.2)nm,电 镜下呈均匀分散的球形;CLCP Ce6 的包封率为 63.2%、包载率为 16.37%;CLCP 在酸性(pH=6.5)环境下 可迅速降解。细胞摄取实验表明胰腺癌细胞对 CLCP 摄取较非靶向组明显增多(P < 0.001);活/死细胞染 色及 CCK⁃8 实验表明,与非靶向组比较,CLCP 光动力治疗后胰腺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 < 0.01)、死亡增 多(P < 0.001)。CLCP 光动力治疗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病理提示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增多,且流式细胞 术表明肿瘤组织中 CD8+ T 细胞比例增大。结论 成功构建了基于 IGF⁃1R 的碳酸钙纳米粒子 CLCP,靶向 递送光敏剂Ce6并介导光动力治疗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激活抗肿瘤免疫,有效抑制了胰腺癌的生长,为胰 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miR⁃320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烧伤后肠道黏膜损伤

温海玲 杨景哲 孟祥熙 张祥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31-20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09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miR⁃320 在大鼠烧伤后肠道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 TLR4/NF⁃κB 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 4 组(n = 12):假手术组、假手术+miR⁃320 组、烧伤组 和烧伤+miR⁃320 组。烧伤组和烧伤+miR⁃320 组建立 Walker⁃Mason 烧伤模型。烧伤+miR⁃320 组和假手术+ miR⁃320 组在模型建立前 1 周通过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AAV)⁃miR⁃320。通过 FITC⁃葡聚糖测定评估肠 道通透性。用 RT⁃qPCR 评估 miR⁃320 基因表达,并通过蛋白质印迹评估 Occludin、ZO⁃1 TLR4/NF⁃κB 号通路蛋白水平。在LPS处理前,用miR⁃320模拟物转染NCM460细胞,并测量TNF⁃α和IL⁃6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烧伤组肠黏膜绒毛水肿、变短、变宽,肠黏膜明显受损,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此外,烧伤会增加 DAO FITC⁃葡聚糖血清水平(P < 0.05)并降低肠道组织中 miR⁃320、Occludin ZO⁃1 表达(P < 0.05)。注射了 miR⁃320 模拟物的大鼠从损伤中恢复,并且 TLR4、MyD88 蛋白的表达和 p⁃NF⁃κB (p⁃p65)磷酸化均显著降低(P < 0.05)。体外实验证实 TLR4 miR⁃320 的潜在靶基因,并且 miR⁃320 上调 逆转了 LPS 诱导 NCM460 细胞的 TLR4/NF⁃κB 通路激活(P < 0.05),减少了培养基中 TNF⁃α IL⁃6 的浓度 P < 0.05)。结论 烧伤诱导的肠屏障功能障碍中 miR⁃320 水平降低。miR⁃320 的上调通过抑制 TLR4/ MyD88//NF⁃κB 信号通路来减少炎症反应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临床研究

不同水平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魏东晖 李津娜 周宁 王乐 张静 曹洁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37-20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0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水平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表现、激素治疗反应性并随访其预后。方法 收集 2020 1-12 月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住院的 124 COPD 患者,以入院 24 h 内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 计数为基线水平将患者分为 3 组,组Ⅰ为低 EOS 组(EOS# < 100 细胞/μL)(52 例),组Ⅱ为中 EOS 100 细胞/μL ≤EOS# ≤ 300 细胞/μL)(51 例),组Ⅲ为高 EOS 组(EOS# > 300 细胞/μL)(21 例),并分析 相关数据。结果 低水平血嗜酸性粒细胞(EOS# < 100/μL)患者病情更危重;中、高水平血嗜酸性粒细 胞(EOS# ≥ 100/μL)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应答好,长期ICS治疗可减少EOS#> 300细胞/μL 患者再发重度急性 加重风险。结论 血嗜酸性粒细胞对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ICS 获益及临床预 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膝下静脉入路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
罗翰林 白骁 许卫国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42-20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1
摘要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经膝下穿刺入 路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20 1 月至 2021 12 月本中心收治的急性混合型 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入路不同分 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经胫前(venae tibiales anteriores)或胫后静脉(venae tibiales posteriores)穿刺行 CDT 治疗,对照组经腘静脉(popliteal vein)入路行 CDT 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健患侧周径差、患肢消肿率、 静脉通畅率、使用尿激酶(urokinase)总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栓清除 效果(1 1 例,2 1 例,3 27 例),术后静脉通畅率(86.2 ± 12.4)%及术后 porter 评分(1.2 ± 0.9),术后小 腿周径差(1.0 ± 0.8)cm 和小腿消肿率(70.3 ± 19.0)%等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经膝下静脉入路行 CDT 治疗混合型 DVT 与腘静脉入路比较在临床疗效方面有明显优 势,同时膝下静脉入路应用未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血清五聚素3和C1q/TNF相关蛋白3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洪坤豪 吴淮 刘文刚 杨文斌 叶国柱 刘欣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46-20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2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膝骨关节炎(KOA)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五聚素 3(PTX3)和 C1q/TNF 相关 蛋白3(CTRP3)表达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我院诊 治的 154 KOA 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KOA OP 患者作为 KOA+OP 组(92 例),单纯 KOA 患者作为 KOA 62 例),以同期健康查体的 4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 PTX3、CTRP3 的水 平。比较各组血清PTX3、CTRP3的水平差异。统计学分析血清PTX3、CTRP3的水平与KOA疾病严重程度及 两者与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KOA+OP组血清PTX3表达及骨代谢指标降钙素(CT)、骨钙素(BGP)、 护骨素(OPG)明显高于对照组及KOA组,CTRP3明显低于对照组及KOA组(均P < 0.05)。不同KOA严重程 度分级及不同骨质疏松分组患者血清PTX3、CTRP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清PTX3 CTRP3及联合检测的对预测KOA合并O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95%CI:0.611 ~ 0.735)、0.713(95%CI 0.633 ~ 0.762)、0.824(95%CI:0.780 ~ 0.867),PTX3、CTRP3联合检测对KOA合并O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 大于PTX3、CTRP3单独诊断(Z = 3.588、3.265,P = 0.000、0.003)。结论 KOA合并OP患者血清PTX3表达升高,CTRP3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KOA严重程度及骨质疏松程度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KOA合并OP的诊断。

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肩袖损伤中的疗效

张军 满家政 冯仕明 马超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51-205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3
摘要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肩袖全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 6 月至 2020 6 月收治 78 例肩袖全层撕裂行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患者, 分为观察组 39 例(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 39 例(关节腔灌洗液);比较两组术前、术后 3、6、12、18 个月 VAS 疼痛评分;术前、术后 6、12、18 个月 Constant、UCLA 肩关节评分及术后 12 个月肩袖再撕裂情况。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 VAS、Constant、UCLA 评分存在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6 个月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术后 12、18 个月 VAS 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12 个月观察组 Constant、UCLA 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但术后 18 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个月 MRI 结果显示:观察组再撕裂 2 例(撕裂率 5.1%),对 照组 5 例(撕裂率 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 疗肩袖撕裂安全性良好,短期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自我效能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洪妙璇, 张容, 朱瑾 赖晶 谭雯渲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56-206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4
摘要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明确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社会支持对其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重点考察自我效能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编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广东省某三甲医院 125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韧性为 63.78 ± 12.2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22 ± 5.1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3.77 ± 6.82)分;自我效能感与社 会支持、心理韧性均呈正相关(r = 0.571,0.717,P < 0.01),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 = 0.611,P < 0.01);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37.43%。结论 社会支持可通过自我效能影响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心理韧性,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 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加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升其心理韧性水平。

二甲双胍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汪敏 邝浩斌 袁园 冯治宇 蔡晓婷 张宏 吴迪 陈泽莹 黄显林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61-20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5
摘要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治疗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合并肺结核时(PTB)的临床 特点,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3 1 月至 2018 1 月首次在本院住院治疗的 T2DM 并初治菌阳 PTB 患者临床资料。以 T2DM 患者在首次确诊 PTB 3 个月以上连续使用 MET 降糖治疗的为 观察组(MET 组)206 例,以同期在首次确诊 PTB 3 个月未使用 MET 治疗的为对照组(N⁃MET 组)749 例。 结果 MET 组和 N⁃MET HbA1c 达标率均较低(P = 0.703)。两组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703),MET 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肺部病灶广泛程度及空洞发生均较 N⁃MET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1、0.045、0.039)。在 HbA1c < 7%患者合并肺部空洞发生较少(P < 0.001), MET 组病灶范围广泛程度较少(P = 0.042)。结论 MET 治疗 T2DM 患者合并 PTB 时,NLR 水平较低,病灶 范围及空洞发生较少。HbA1c < 7%的患者并发肺结核时病灶较少。

抗氧化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

王晓霞, 骆建军 邓勇 方向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66-20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6
摘要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抗氧化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疗效指标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选择 2020 2 月至 2022 2 月收治我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 87 例,均由患者家属知 情同意后,采用就诊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 例)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 42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氧化治疗,连续治疗 7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超敏反 应蛋白(CPR)、中性粒细胞(NEUT)等炎症指标;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F)、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肺部通气量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 质(LPO)、抗氧化能力(TAOC)、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氧化应激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 结果 两组治疗前 GCS 评分、血气指标、氧化应激水平、急性感染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 1 周后观察组 WBC、CPR、NEUT、Pa⁃ CO2、MPO、LPO 均低于对照组(P < 0.01),pH、SaO2、P/F、SOD、MDA 水平及 GC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1),TAOC 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临床对于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联合 抗氧化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指标以及颅脑损伤指标;对于肺部感染以及颅脑损伤均有显著获益,临床值得推广。

D⁃二聚体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林岚 刘路浩 张磊 熊石龙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71-207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7
摘要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 9月至2021年8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共54例,比较有移植胰血栓和无移植胰血栓患 者术前 1 d 与术后 1、3、7 d 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移植胰有血栓时和无血栓时的 D-二聚体水 平;绘制 ROC 曲线分析移植胰血栓形成时 D-二聚体水平对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血栓的诊断效能。 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中,有移植胰血栓组和无移植胰血栓组的术前 1 d D-二聚体水平组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1 d分别与术后1、3、7 d的D-二聚体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术前1 d、术后1、3、7 d的D-二聚体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移植胰血 栓形成时的D-二聚体水平与无血栓形成的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ROC 曲线,D-二聚体预测移植胰动静脉血栓的最佳临界值为 3.305 mg/L,AUC 0.828,灵敏度为 88.9%,特异度 77.8%,约登指数为66.7%。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发生移植胰血栓时血浆 D-二聚体水平升高幅度更大,可将D-二聚体3.305 mg/L作为筛查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血栓的“风险值”。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内侧韧带重建术在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疗效

张国桥 宋旺胜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76-208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8
摘要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LRR)联合髌骨内侧韧带重建(MPFL⁃R)术在青少 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D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开放性内侧支持带紧缩治疗的 56 例青 少年 RDP 患者(A 组)和采用关节镜下 LRR 联合 MPFL⁃R 术治疗的 78 例青少年 RDP 患者(B 组)的临床资 料。对比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P < 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 A 组(P < 0.05);术后 12 个月两组适合角、外侧髌股角、Lysholm 评分、Kujala 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 < 0.05),且 B 组均大于 A 组(P < 0.05);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A 组(P < 0.05)。结论 关节镜下 LRR 联合 MPFL⁃R 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效果理想,并发症少。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革兰染色对肺炎的诊断效能研究

盛梦秋 张玉 张淇玮 张鑫强 侯铁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81-20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9
摘要 ( 2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革兰染色对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 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肺泡灌洗液送检的住院患者188例,其中肺炎患者 为病例组,非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革兰染色结果等临床信息,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革兰染色在肺炎患者 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 108 例,对照组 80 例,其中病例组社区获得性肺炎 74 例,医院获得性肺炎 34 例。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肺炎患者(< 0.01),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 比例诊断肺炎的 Cut⁃off 值为 41.45,灵敏度 0.750,特异度 0.675,ROC 曲线下面积 0.728;在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中,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 诊断肺炎的 Cut⁃off 值为 22.09,灵敏度 0.724,特异度 0.703,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31。BALF 中性粒细胞比 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对肺炎诊断效能高于单一 BALF 中性粒细胞诊断效能。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越高 对肺炎的灵敏度越高。结论 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对肺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革兰染色对肺炎的诊断效能研究

盛梦秋 张玉 张淇玮 张鑫强 侯铁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81-20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19
摘要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革兰染色对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 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肺泡灌洗液送检的住院患者188例,其中肺炎患者 为病例组,非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革兰染色结果等临床信息,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革兰染色在肺炎患者 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 108 例,对照组 80 例,其中病例组社区获得性肺炎 74 例,医院获得性肺炎 34 例。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肺炎患者(< 0.01),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 比例诊断肺炎的 Cut⁃off 值为 41.45,灵敏度 0.750,特异度 0.675,ROC 曲线下面积 0.728;在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中,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 诊断肺炎的 Cut⁃off 值为 22.09,灵敏度 0.724,特异度 0.703,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31。BALF 中性粒细胞比 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对肺炎诊断效能高于单一 BALF 中性粒细胞诊断效能。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越高 对肺炎的灵敏度越高。结论 BALF 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镜下革兰染色对肺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中医药现代化

罗氏内异方和短效口服避孕药在Ⅲ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维持治疗中的中西医对照研究

高克非 曾根 袁烁 卢如玲 李思瑾 杜苗苗 赵二勇 易莉莎 刘雅琼 陈微微 何小倩 邱嘉菡 卜亚丽 杨川子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86-20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20
摘要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罗氏内异方与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术后维持治疗 中是否具有同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Ⅲ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例共 106 例,口服避孕药组 56 例,罗氏内异方组 50 例,在术前、术后 2、4、6 个月 4 个时间点分别监测糖类抗原 125(CA⁃125)、疼痛视觉 模拟评分(VAS 评分)、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并计算术后 6 个月时的复发率,将各观察指标进行两组间 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罗氏内异方组和口服避孕药组的术后CA⁃125、VAS疼痛评分、AMH等指标的术后 6个月连续测量资料的整体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10)。两组术后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也 无统计学意义(P = 0.908)。口服避孕药组的CA⁃125术后2个月内的下降速率快于罗氏内异方组,但术后半 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术后下降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罗氏内异方在巧囊术后6个月的维持治疗中具有和口服避孕药同等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综述
拉曼光谱技术在肾脏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进展
安蔚 梁昊岳 孔晓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094-209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21
摘要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老年人群肾脏疾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肾脏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内分泌功能,肾脏功能受损可引起各系统症状,目前肾脏疾病检查主要包括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脏病理学检查等,但由于其通常起病隐匿,早期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临床研究中不断探索合适的肾脏标志物、检查方式以期能更早发现肾脏病变。随着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其可用于评估生物组织或液体的分子组成,从而获取具有诊断价值的定性或定量信息,并因其无创性等优点,在早期临床诊断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就拉曼光谱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及潜力作一综述。

肛周脓肿及肛瘘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唐枭 李欣奕 何涛宏 刘桠 武磊 康健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100-21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22
摘要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肛周脓肿及肛瘘是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多由肛腺感染引起。由于糖尿病特殊的代谢机制,使其容易罹患该类疾病,且发病后病情严重。虽大部分研究证实肛周脓肿及肛瘘手术治疗安全可靠,但不同手术方式预后不尽相同,糖尿病特殊病理情况也决定其手术方式与普通患者的存在差异。目前,手术全程血糖控制尚未形成共识,术后面临感染、失禁、愈合困难等棘手并发症也亟待解决。通过提高诊断水平、稳定全身代谢、选取合理术式及规范术后用药,从而形成综合诊疗流程能获得满意疗效。文章结合其发病机制,以平衡手术与全身综合代谢为视角,综合阐述了近年来最新研究及临床进展,力图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优的系统诊疗方案。

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在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治疗进展
刘艺 裴仁治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106-210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23
摘要 ( 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具有高度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当前 HR⁃MDS 的标准治疗手段仍以去甲基化药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BCL⁃2 抑制剂的应用使 HR⁃MDS 的治疗快速发展。BCL⁃2 抑制剂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HR⁃MDS 均显示了高缓解率和可接受的不良反应率。本文就近年来维奈托克在HR⁃MDS 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超声引导下顺行精准穿刺股浅动脉开口治疗膝下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
韦志 朱晓峰 李锦伟 杜羽椮 刘文导 常钢 欧阳育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16):  2110-21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16.024
摘要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