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3-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基于定量CT 构建的诺模图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

黄晓旗 阴玮灵 王莉 史柯 周婕 梁玉栋 刘亚良 张静平 金晨望 郭佑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27-5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1
摘要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定量 CT 构建的诺模图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7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 CT 资料。所有患者分为轻症组(82 例)和重症组(35 例)。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和定量 CT 指标进行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重症 COVID⁃19 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诺模图,并通过 ROC 曲线分析、 校准曲线及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年龄 OR = 1.155,95%CI:1.069 ~ 1.247)、淋巴细胞计数与白细胞计数比值(OR < 0.001,95%CI:0 ~ 0.005)、 LeV%(OR = 1.136,95%CI:1.013 ~ 1.274)、MLeD(OR = 1.009,95%CI:1.001 ~ 1.018)是重症 COVID⁃19 影响因素。绘制诺模图,其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69,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符合度良好。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χ2 = 4.352,P = 0.824)显示诺模图诊断重症 COVID⁃19 具有较好效能。 结论 基于定量CT 构建的诺模图对于重症COVID⁃19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效能。

新型冠状病毒Delta 变异株早期病毒载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黄春明 胡中伟 黄韫 詹远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32-5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2
摘要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 变异株早期鼻拭子病毒载量,探讨病毒载 量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2021 5 21 日至 6 18 日收治的 SARS⁃Cov⁃2 Delta 变异株感染者 108 例,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鼻拭子病毒核酸水平,根据周期阈值(Ct)分 高拷贝组和低拷贝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病毒转阴时间。结果 高拷贝组 59 例,低拷贝组 49 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低拷贝组比较,高拷贝组咽喉不适、腹泻症状及合并 2 型糖尿病更多见。两组患者基线 CD3+、CD4+ CD8+ T 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与低拷贝组比较,高拷贝组 CD4+ 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 < 0.05)。两组患者基线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亦很常见,与低拷贝组比较,高拷贝组第1周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低,恢复更慢(均P < 0.05)。Ct值与第1周淋巴细胞 和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 = 0.261、0.333),但与病毒转阴时间呈负相关(r = -0.289)。高拷贝组病毒转阴时 间更长(20.2 d vs. 16.3 d,P < 0.05),但两组患者重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SARS⁃Cov⁃2 Delta 变异株早期病毒载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病毒转阴时间均有一定关系。糖尿病会影响病毒载量,病毒载量并不能预测不良预后。

专题报道

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调控环氧合酶2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林佳敏 杨娜 张苹苹 徐邦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37-5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3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长链脂酰辅酶 A 合成酶 4(long train acyl⁃CoA synthetases 4,ACSL4)调控环氧合 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在不同侵袭表型的 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 ACSL4,利用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TCGA 数据库分 ACSL4与COX2的表达关系,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CSL4对COX2的调控作用,ELISA检测COX2 催化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分泌水平。结果 TCGA 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 ACSL4 COX2 表达呈正相关(r = 0.15,P < 0.05)。在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 MCF⁃7 过表达 ACSL4,可明显 增加该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 COX2 和波形蛋白表达也增加。在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细胞中敲低 ACSL4 表达可显著逆转该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 COX2 和波形蛋白表达也降低。ELISA 实验提示, 敲低 ACSL4 后,COX2 催化的代谢产物 PGE2 水平降低,过表达 ACSL4 后,PGE2 水平升高。结论 ACSL4 通过调控 COX2 表达促进 PGE2 的分泌,进而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治 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治疗策略。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

肖晶晶 黄美玲 延常姣 魏洪亮 凌瑞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42-54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4
摘要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Her⁃2 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5 例初次确诊并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 床病理资料,分析获得 pCR 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总体 pCR 率为 53.5%。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 性确诊方式、靶向治疗方案是影响 pCR 率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激素受体阴性比阳性更容易获得 pCR(OR = 4.829,95%CI:2.399 ~ 9.721,P < 0.001),Her⁃2 免疫组化 2+ FISH 阳性较 Her⁃2 免疫组化 3+ 更不容易获得 pCR(OR = 0.430,95%CI:0.191 ~ 0.971,P = 0.042),双靶治疗比单靶更容易获得 pCR(OR = 2.203,95%CI:1.147 ~ 4.232,P = 0.018)。结论 激素受体阴性、Her⁃2 免疫组化 3+、接受双靶治疗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加靶向治疗中获得pCR。

Catalyst HD 调强放疗摆位精度的研究光学体表引导发泡胶固定乳腺癌

方键蓝 方涌文 刘镖水 肖亮杰 王宇留 郭旋 何振宇 林承光 姚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47-55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5
摘要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光学体表成像在发泡胶固定的保乳调强放疗中的辅助摆位功能及其观察区域 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5 月至 2021 7 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34 例。每次治疗前按照体表标记线摆位后,利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C⁃RAD Catalyst HD 辅助校正摆位,最后使用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进行体位验证。按照光学体表监测感兴趣区域 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单患侧 ROI 与双侧 ROI,记录按标记线摆位后的治疗床床值、Catalyst HD 校正后的治疗床床值及CBCT验证后的体位误差数据。将按体表标记线摆位误差与Catalyst HD 校正摆位误差、单 患侧ROI摆位误差与双侧ROI摆位误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体表标记线摆位与光学体表辅助摆位在左 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2.21 ± 2.14)、(2.46 ± 2.22)、(3.33 ± 2.43)mm 和(1.42 ± 0.99)、(1.31 ± 0.86)、(1.38 ± 1.06)mm,t 值为(LR:-3.473;SI:-4.895;AP:-3.438),均 P < 0.05。单患侧 ROI 和双侧ROI 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三维线性误差分别为(1.59 ± 1.23)、(1.41 ± 1.02)、(1.50 ± 0.93)mm 和(1.71 ± 1.22)、(1.89 ± 1.29)、(1.31 ± 1.71)mm;三维旋转误差分别为[Rtn:(0.53 ± 0.49)°;Roll:(0.77 ± 0.75)°;Pitch:(0.71 ± 0.68)°]和[Rtn:(0.45 ± 0.49)°;Roll:(0.95 ± 0.75)°;Pitch:(0.71 ± 0.69)°],其 AP 以及 Roll P < 0.05,t 值为(AP:0.005;Roll:0.003)。结论 Catalyst HD 可以提高发泡胶固定乳腺癌保乳术后 调强放疗摆位精度,在选择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监测的感兴趣区域时建议选择双侧ROI。

真实世界中帕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

黄乐珍 毛思颖 张艳芳 郭莉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52-55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6
摘要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国内真实世界中以帕妥珠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9 3 月至 2022 1 月,于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完成含帕妥珠单抗方案新辅助治疗及手术的 60 HER⁃2 阳性Ⅱ⁃Ⅲ乳腺癌患者,采 MRI CT Miler⁃Payne 标准行临床疗效评价与手术后病理评价。分析含帕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方案在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0 例患者中,临床总缓解率(ORR)为 82%,病理有 效率(G3+G4+G5)为 90%,病理完全缓解率(pCR/G5)为 53%(32/60),其中表柔比星(E)联合环磷酰胺(C 序贯多西他赛(T)化疗方案组 pCR 率最高,为 56%(18/3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应用含帕妥珠单抗方案新辅助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确切,联合含蒽环 类化疗有更好获益可能,且安全性良好。 

2017-2020年南宁市农村妇女乳腺癌的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兴 李梅春 董艳华 黄芬 李江恒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56-5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7
摘要 ( 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进行乳腺视诊、 触诊和彩超检查,发现可疑者行 X 线检查,彩超或 X 线 4~5 级者行病理学确诊。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 特征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20 年乳腺癌筛查共完成 155 224 例,乳腺彩超和 X 线的实查 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均 P < 0.001)。共发现 211 例乳腺癌患者,检出率 135.93/10 万,呈逐年下降趋势 P < 0.001)。组织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 70.14%。TNM 分期以ⅡA 期为主,占 36.42%。民族、 年龄、文化程度、既往接受乳腺癌检查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壮族、45 ~ 49 岁、 50 ~ 54岁、55 ~ 59岁、60 ~ 64岁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其中55 ~ 59 组发生风险最高。既往接受乳腺癌检查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P < 0.05)。结论 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能 及时发现和预防乳腺癌,应加强高龄或壮族妇女健康教育,提高其筛查积极性。

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高级别与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武壮壮, 张晓娟 史泽洪, 史瑶 原韶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60-5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8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高级别与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5 1 月至 2020 12 月于我院行乳腺手术、经病理确诊为 DCIS 且术前超声及钼靶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161例,共计196个病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高级 DCIS 80 例和中低级别 DCIS 116 例。对两组的超声及钼靶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 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与钼靶单独及联合诊断DCIS的价值结果 超声表现为微钙化在高 级别 DCIS 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肿块在中低级别 DCIS 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1)。钼靶表现为微钙化在高级别DCIS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6)。超声与钼靶单独及联合诊断DCIS的AUC分别为0.783、0.895、0.957。结论 超声及钼靶表现为微钙化与高级别 DCIS相关,超声表现为肿块与中低级别DCIS相关;超声与钼靶联合有助于诊断高级别与中低级别DCIS。

基础研究

microRNA⁃7⁃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机制

秦小静, 范会利, 林旭, 王冬梅, 薛刚, 吴靖芳,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65-57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09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microRNA⁃7⁃5p(miR⁃7⁃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以及对 PTC 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 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 52 PTC 及癌旁组织和人 PTC 细胞系 TPC⁃1 BCPAP、K1及人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系Nthy⁃ori 3⁃1中miR⁃7⁃5p的表达情况。分别将miR⁃7⁃5p mimics/inhibi⁃ tor、mimics⁃NC/NC⁃inhibitor(NC⁃in)以脂质体 LipofectaminTM 3000 转染至 TPC⁃1 K1 细胞分为 3 组:(1)空白 对照组(TPC⁃1/K1 组);(2)阴性对照组(mimics⁃NC 组/NC⁃in 组);(3)实验组(mimics⁃7⁃5p 组/inhibitor⁃7⁃5p 组)。以生长曲线、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 3 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实验检测 miR⁃7⁃5p 与三叶因子 3(TFF3)3′UTR 区结合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miR⁃7⁃5p TFF3 蛋白表达 的影响。结果 PTC 组织和 3 PTC 细胞系中 miR⁃7⁃5p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 Nthy⁃ori 3⁃1 正常滤 泡上皮细胞(P < 0.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 PTC 患者 miR⁃7⁃5p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1)。上调 miR⁃7⁃5p 后,实验组 TPC⁃1 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 < 0.05)。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 mimics⁃7⁃5p/inhibitor⁃7⁃5p 组的荧光酶活性低于/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miR⁃7⁃5p在PTC组织中低表达,miR⁃7⁃5p可以通过靶向TFF3抑制PTC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

EDC⁃NHS 心肌细胞生物功能性的影响交联的骨骼肌脱细胞支架对

刘淑茵 方展鸿 邹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71-57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0
摘要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利用骨骼肌脱细胞支架制备工程化心肌补片的方法,并评价其生物功能性。 方法 取大鼠腹直肌进行脱细胞后进行 EDC NHS 交联得到工程化骨骼肌脱细胞支架;观察脱细胞情况、微观结构和测定力学性能;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 qRT⁃PCR 实验等评估骨骼肌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 性、心肌细胞功能化及内皮细胞血管化功能。结果 EDC 浓度为 0.5 mol/L 时,骨骼肌脱细胞支架弹性 模量最适中;各组骨骼肌脱细胞支架均含 VEGF,体外细胞实验中 0.5 mol/L 组的活细胞率最高,细胞骨架 伸展较好,种植原代心肌细胞后可见细胞间肌节生成;在种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可见血管生成,并 通过 qRT⁃PCR 实验验证血管特定 VEGF eNOS 蛋白。结论 在交联剂 EDC 0.5 mol/L 时的骨骼肌脱细胞 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可促进原代心肌细胞成熟和功能化,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化。

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郑强 唐勇 周程继 谷子 刘世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77-58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1
摘要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失血性休克模型制 备前60 min,先分为乳果糖预灌胃组即实验组2(10只)。将实验组2及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 SD 大鼠 同时麻醉,左右股动静脉置管成功后再将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 SD 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即空白 组(10 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即对照组(10 只)、乳果糖治疗组即实验组 1(10 只)。四组实验动物置管成功 后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在 0、30 270 min 分别测定血气和乳酸值。Western法检测 270 min肺组织HMGB1;Elisa法检测270 min血IL⁃6、IL⁃1β;用比色法检测270 min肺组织 SOD MDA;TBA 法检测 270 min 肺组织 MPO;光镜下分析 270 min 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270 min 时,对照组 Po2值明 显低于空白组、实验组 1 及实验组 2(P < 0.05)。空白组 IL⁃6、IL⁃1β、SOD、MDA、MPO 分别与对照组、实验 1及实验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2、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 HMGB1 分别与空白组、实验组 1 及实验组 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肺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实验组 1 较实验组 2 肺泡内皮及肺泡组织明显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明 显。对照组较实验组 1 及实验组 2 肺泡内皮及肺泡组织破坏及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乳果糖可促进 SOD 的生成并抑制 HMGB1 的生成,进而抑制 IL⁃6、IL⁃1β、MDA、MPO 等炎 性介质的释放,保护肺组织。

紫草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莉平 林静 薄雨佳 赵今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83-5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2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紫草素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 cells)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及 OPG/ RANKL 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MC3T3⁃E1 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062 5 0.125、0.25、0.5、1、2 μmol/L)紫草素实验组,给药 24、48、72 h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使用碱性 磷酸酶(ALP)活性试剂盒检测 MC3T3⁃E1 细胞 ALP 活性水平;运用 NBT/BCIP 试剂盒进行 ALP 染色鉴定;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骨保护素(OPG)、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unt 关转录因子2(RUNX2)、Ⅰ型胶原(COL⁃I)基因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 0.062 5 0.125、0.25、0.5 μmol/L 的紫草素组较对照组显著促进 MC3T3⁃E1 细胞增殖(P < 0.05),高于 0.5 μmol/L 的紫 草素组显著抑制 MC3T3⁃E1 细胞生长(P < 0.05);安全浓度下的紫草素组呈浓度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增 殖、分化和矿化;RT⁃PCR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安全浓度下的紫草素组显著促进 OPG、RUNX2、COL⁃I 达,抑制 RANKL 表达(P < 0.05)。结论 紫草素能促进 MC3T3⁃E1 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可能是通过调 OPG/RANKL 信号轴及成骨相关基因实现的。

临床研究

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对冰雪项目运动员慢性跟腱病的鉴别能力

王立坤 温德惠 阴彦林 张培楠 胡敏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89-5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3
摘要 ( 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跟腱病的诊断价值及与 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单位接受高频肌骨超声检查的患有单侧慢性跟腱病的冰雪项目 运动员 88 例,分别对患侧病变区、患侧健康区、对侧健康区进行超声检查,分别比较其灰度值差异。 结果 相对于健康区域(无论是同侧还是对侧),病变区的平均灰度值较低(P < 0.01),而同侧健康区 与对侧健康区之间的灰度值之间差异较小(P = 0.48)。风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冰雪项目运动员 年龄、性别和受训时间与病变区的平均灰度值降低无关,而跟腱张力试验阳性与患侧病变区平均灰 度值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P < 0.01),是冰雪项目运动员出现慢性跟腱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灰度值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跟腱病有一定筛选和诊断意义,在联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应 用价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杨凯仑 李智 任起梦 刘钊 毛鑫宇 朱晓黎 倪才方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594-59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4
摘要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中心 2012 1 月至 2019 1 月完成的 TACE 手术患者 136 例,根据 TACE 中不同化疗方案将 患者分为 A、B 两组。A 组(98 例)化疗方案为氟脲苷 1 000 mg +奥沙利铂100 mg +吡柔比星40 mg,部分与 碘油乳化后栓塞,部分经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灌注。B 组(38 例)为奥沙利铂 100 mg,全部与碘油乳化后 栓塞。以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时 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评价有效性,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 A 组的 ORR 53.1%(52/98),B组为36.8%(1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884,P = 0.089)。A组的DCR为82.7%(81/98), B 组为 71.1%(2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254,P = 0.133)。A 组的中位 PFS为192 d(95%CI:152 ~ 231),B组为183 d(95%CI:60 ~ 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081,P = 0.29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 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外转移(HR = 2.283,95%CI:0.25 ~ 0.77;P = 0.004)。A 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3%(15/98),B 组为 2.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结论 单药低化疗剂量 TACE 治疗原发 性肝癌的疗效与3药高化疗剂量TACE 相同,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提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肋间痛的疗效比较

巩陈 申才良 吴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00-6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5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 折(OVCFs)伴肋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 2020 6 月至 2021 2 月收治的胸椎 OVCFs 伴肋间痛患 者共 86 例,随机分为两组,PKP 组:采用体位复位后 PKP 治疗,PVP 组:单纯采用 PVP 治疗,随访 6 个月。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 评分、ODI 评分和并 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肋间痛及胸背部痛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术后 ODI 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凸角度方 面,PKP 组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PVP 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 评分和 ODI 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KP 组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角方面优于 PVP 组。结论 体位复 位后 PKP 和单纯 PVP 均能有效治疗胸椎 OVCFs 伴肋间痛,前者在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恢复和后凸角 度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何嘉豪 江倩 刘春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06-6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6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普通住院患者中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1 月至 2020 12 月本中心符合入排标准并且行 TEG 检查的住院患者 886 例,采集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数据,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与一致性进行分析。 结果 A 值与血小板(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 FIB 相关性最强(r = 0.486,P < 0.001);CI PLT、D⁃二聚体、PT、FIB、APTT、TT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FIB相关性最强(r = 0.362 P < 0.001);MA PLT、D⁃二聚体、PT、FIB、APTT 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 FIB 相关性最强(r = 0.380,P < 0.001);Angle PLT、D⁃二聚体、FIB、APTT 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 FIB 相关性最强(r = 0.380,P < 0.001); PLT 与D⁃二聚体、K、Angle、MA、CI、A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MA 值相关性最强(r = 0.483,P < 0.001)。评估 高凝状态时,PT与PLT、R⁃time、K、MA具有一致性,PLT与K、Angle、CI具有一致性,FIB与PLT、K、Angle、MA 具有一致性,APTT与PLT、K、MA、CI具有一致性;在评估低凝状态时,FIB与PLT、K、Angle、MA、CI具有一致 性,PLT R⁃time、K、Angle、MA、CI 具有一致性。其他指标间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普通住院患者中血栓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对血液低凝或高凝状态的判断一致性 较差。由于TEG反映凝血与纤溶过程更全面,但传统凝血检测对血液轻微变化更敏感,因此两种测试方法 可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凝血情况。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徒手复位在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疗效

周楠 马明亮 刘宏智 赵冬阳 王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11-6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7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5 月至 2019 6 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 疗的 57 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 26 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位(观察组),31 例采用徒手复位(对 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 AO 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 手术,对照组 3 例术中行切开复位,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 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3.35 ± 2.34)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81 ± 0.89)个月,发生膝关节僵硬 2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1 例。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6.45 ± 5.10)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16 ± 0.87)个月,发生膝内翻2例,膝关节僵硬2例。术后1年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优20例,良6例,优良率 96.30%。对照组:优 23 例,良 7 例,优良率 96.77%。结论 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 远端骨折具备透视次数少、复位效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成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王亚飞 李红霞 冯媛 张岩 吴振彪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16-6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8
摘要 ( 2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并发间 质性肺病(ILD)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2015 1 1日至2021 1 1日空军军医大 学唐都医院379 PM/DM 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PM/DM)和病例组(PM/DM⁃ILD)。回顾性 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 logistic 回归总结 PM/DM⁃ILD 的危险因素,利用 R 软件构建临床预测 模型。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年龄、关节痛、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发生情况,红细 胞沉降率(ESR)、血清铁蛋白(FE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53(CA153)水平,抗 Jo⁃1 抗体、抗 Ro52 抗体、抗 MDA5 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logistic 回归分 析显示,年龄、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铁蛋白(FER)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血清白蛋白(ALB)水 平、抗 Jo⁃1 抗体、抗 Ro52 抗体、抗 MDA5 抗体为 ILD 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 AUC 0.899(95%CI:0.864 ~ 0.934),敏感性为 79.5%,特异性为 86.4%。结论 年龄大、发热、技工手、雷 诺现象,铁蛋白(FER)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抗 Jo⁃1 抗体、抗 Ro52 抗体、抗 MDA5 抗体阳性为 PM/DM⁃ILD 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 PM/DM⁃ILD 发生,对临床早期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药物与临床

不同剂量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

王文华 张宁 张春华 张颖 胡益民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22-6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19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计算舒更葡糖钠的半 数有效剂量(50% effective dose,ED50)和95%有效剂量(95% effective dose,ED95)。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 2021 6 月在我院择期行耳鼻喉手术的成年患者 50 例。使用 Dixon 序贯法调整舒更葡糖钠用药剂量。 依据 ED50 ED95具体值及各剂量样本量情况将患者分为舒更葡糖钠 4 mg/kg 组(S4组)12 例、舒更葡糖钠 3.5 mg/kg 组(S3.5 组)22 例、舒更葡糖钠 3 mg/kg 组(S3 组)13 例。记录所有患者神经肌肉阻滞恢复成功 或失败情况、舒更葡糖钠注射前、注射后即刻、注射后 1、2、5 min 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拔管后低 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以及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 滞效果的 ED50 3.481 mg/kg(95% CI:3.310 ~ 3.652)、ED95 4.178 mg/kg(95%CI:3.769 ~ 4.587)。三组 患者舒更葡糖钠注射前、注射后即刻、注射后 1、2、5 min 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S4组和 S3组组内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3.5组患 者注射后 1、2、5 min 的心率明显低于注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 缓、恶心呕吐、头晕以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剂量舒更葡 糖钠均可逆转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效果,剂量越大,阻滞效果越强,同时用药期间需注意预防心动过 缓等不良反应

新技术新方法

阳离子脂质体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体外成像治疗一体化应用研究

罗婷婷 潘炜伦 涂嫣红 李博 郑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27-63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20
摘要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阳离子脂质体⁃阿霉素纳米复合物(CLPs⁃DOX)并将其应用于癌细胞成像及治疗 一体化研究。方法 本实验拟采用薄膜分散一锅法合成 CLPs⁃DOX;利用电位分析仪、荧光分析仪、纳米颗粒追踪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分析 CLPs⁃DOX 的电位、荧光强度、粒径分布和癌细胞的成像效果;细胞毒性试验验证 CLPs⁃DOX 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能。结果 薄膜分散一锅法合成 CLPs⁃DOX 效率较高,DOX 装载于 CLPs 的荧光响应值在 Triton X⁃100 处理裂解后升高;DOX CLPs⁃DOX 的荧光峰值均在 590 nm;当 CLPs⁃DOX 量为 1 × 108 个时,癌细胞死亡率达 80%;CLPs⁃DOX 能够高效进入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中并呈现出红色荧光。结论 通过薄膜分散一锅法合成了粒径分布良好、稳定性强、装载率高的 CLPs⁃DOX 合物,具有高效杀伤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细胞成像的功能,为临床药物成像和治疗提供思路。

综述

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

王怡洁 陈瑶君 罗嘉莹 黄昕昀 孙宝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33-6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21
摘要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嗜酸性粒细胞成熟、 迁移、活化、脱颗粒和延迟凋亡方面阐述嗜酸性粒细胞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三 种不同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作用, 寻找更多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

内毒素血症影响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蒋小铃 何毅怀 万典纬 刘霞 邱隆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38-6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22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肝脏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负担,每年死于慢性肝脏疾病的人数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 3.5%。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肝病密切相关,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或加重肝损伤,但内毒素血症在肝损伤中的具体作用目前仍不明确,结合最新肠⁃肝轴相关研究发现,内毒素在肝损伤进展中的作用还可能被严重低估,本文重点综述内毒素血症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指导慢性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基于巨噬细胞可塑性的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袁静 夏金婵 郭晓琦 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44-6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23
摘要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病死率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备受关注。巨噬细胞的可塑性受染色质的表观遗传调控,决定着巨噬细胞不同的表型改变,在 ALI 发病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复方及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向有益的方向活化达到防治 ALI 的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的起源、巨噬细胞可塑性的分子机制、ALI 中巨噬细胞的可塑性以及一些中药复方和活性成分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防治ALI 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从而明确巨噬细胞可塑性的分子靶点,为临床防治ALI 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临床经验
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时长与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
游慧超 李文琦 孙登江 欧阳和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50-6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05.024
摘要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