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06-25
专家笔谈

我国安宁疗护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兼谈整合安宁疗护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纪光伟, 黄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11-151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1
摘要 ( 4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生命末期患者的照顾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但安宁疗护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宁疗护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安宁疗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探索,提出了整合安宁疗护的理念,通过包容的运营模式,来提高安宁疗护的服务人次,在服务中逐步推广安宁疗护的理念,同时,让安宁疗护能够可持续发展。

临床新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治疗进展

Role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A literature review 

易楚繁, 付伟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16-151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2
摘要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雄激素剥除治疗(ADT 最初治疗晚期PCa 患者有效,最终会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CRPC 患者临床预后差,疗效不 佳。近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应用于晚期 PCa 治疗取得成功,现就 ICIs 在晚期PCa 治疗中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基础研究

不同基因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辐射抵抗性差异研究

简海锋, 梁惠平, 岑柏宏,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20-152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3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辐射抵抗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 选取三 种不同基因型 GBM 细胞系(U87MG、U251MG、U118MG),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 P53、PTEN 基因突变情 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MGMT 表达情况。不同剂量(2、5、10 Gy)辐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 平、平板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分析其辐射抵抗性。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DNA 损伤标记蛋白 γH2AX)、NF⁃κB效应分子(RELA/p65)及EGFR在辐射后48 h内激活情况,分析DNA损伤与NF⁃κB及EGFR 信号通路激活的相关性。结果 U87MG、U251MG、U118MG 均存在 P53 PTEN 的突变位点,其中 U87MG U251MG 低表达 MGMT,U118MG 高表达 MGMT。经过 2、5、10 Gy 辐射后 48 h,各剂量均存在凋亡率变化 值:U87MG > U118MG > U251MG,存活分数:U251MG > U118MG > U87MG。三种细胞系经辐射后γH2AX RELA/p65、EGFR 的激活均存在时间与剂量差异性。结论 辐射抵抗性:U251MG > U118MG > U87MG,提 GBM 细胞系辐射抵抗性与其基因型有关。三种细胞系辐射后 NF⁃κB 通路与 EGFR 通路的激活存在差 异,最终导致其辐射抵抗性差异。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ɑ拮抗剂联合硼替佐米通过抑制Erk1/2/Bax促进骨髓瘤骨病成骨的作用

陈卫琼, 蒋芳, 王姗姗, 黄勃, 屈付君, 黄林, 王晓桃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29-153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4
摘要 ( 2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拮抗剂联合硼替佐米通过抑制 Erk1/2/Bax 促进 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成骨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骨髓瘤细胞株方法构建 MBD 鼠模型,按药物给予分为对照组、硼替佐米(Bor)组、Bx471(MIP⁃1α拮抗剂)组、硼替佐米(Bor)联合 Bx471 (MIP⁃1α拮抗剂)组;ELISA 检测 MIP⁃1α、SOST、IL⁃6、BALP、RANKL、OPG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 Erk、Bax Caspase 3、Caspase 9 表达水平,X 线评估骨质破坏程度。结果 X 线显示荷瘤小鼠(对照组)出现病理性骨 折,Bor 组、Bx471 组及 Bor 联合 Bx471 组骨质破坏程度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 MIP⁃1α、SOST、RANKL、IL⁃6 水平高于 Bor 组及 Bx471 组(P < 0.05),明显高于 Bor 联合 Bx471 组(P < 0.001),而 OPG、BALP 的表达明 显低于 Bor 联合 Bx471 组(P < 0.001)。对照组的 Erkl/2、Bax、Caspase 3、Caspase 9 蛋白表达高于 Bor 组及 Bx471 组(P < 0.05),且明显高于 Bor 联合 Bx471 组(P < 0.001)。结论 MIP⁃1ɑ拮抗剂联合硼替佐米可能抑 Erk1/2/Bax 信号通路促进MBD 成骨作用。

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D-半乳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陈虹茹, 何川, 黄重生, 王颖 , 孔立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34-153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5
摘要 ( 2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突触后致密带、小胶质细胞及神经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EA)、 重复经颅磁刺激组(rTMS)、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EA+rTMS)。采用腹腔注射 D⁃半乳糖制备 AD 样模 型大鼠。EA 组予电针刺激,20 min/次。rTMS组予每串10个脉冲,共10串的刺激。EA+rTMS组在电针结束 后进行经颅磁刺激,方法及参数分别同EA组和rTMS组。干预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透射电镜采集、 免疫组化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各干预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 < 0.01); 目标象限探索时间延长(P < 0.01);各干预组突触后致密物质(PSD)厚度增大(P < 0.01);各干预组活化的小胶 质细胞减少(P < 0.01),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减少(P < 0.01)。与EA+rTMS组比,EA组和rTMS组逃避 潜伏期延长(P < 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减少(P < 0.01);EA组和rTMS组PSD厚度减小(P < 0.01),EA组和 rTMS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增多(P < 0.05),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增加(P < 0.01)。结论 EA联合rTMS 能更有效地提高AD样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突触损伤有关。

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5上调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谢培一, 陈磊峰, 卢虹成, 杜栋年, 李家娟 , 邵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39-154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6
摘要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去泛素化酶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 9 信号复合体 5(CSN5)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 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 CSN5 在肝 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在肝癌细胞转染 CSN5 干扰片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质印迹 法验证 CSN5 和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 2A(MAT2A)表达的变化,同时用 EdU 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 结果 CSN5 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干扰 CSN5 后肝癌细胞中 CSN5 mRNA 及蛋白的水平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01)。在肝癌细胞中干扰 CSN5 的表达可以明 显降低 MAT2A 蛋白水平(P<0.01)并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CSN5 可以通过调控甲硫氨 酸腺苷转移酶2A 的表达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

circTCF25抑制mTOR信号通路对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冯智明, 尤宜洁, 郝军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44-154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7
摘要 ( 2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环状 RNA TCF25(circTCF25)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A7r5)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TNF⁃α(100 ng/mL)诱导 A7r5 后,RT⁃qPCR 检测 circTCF25 mTOR mRNA p70S6k mRNA 表达,CCK⁃8 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将 circTCF25 过表达载体转染 A7r5,检测过表达 circTCF25 TNF⁃α处理的 A7r5 增殖、迁移、mTOR mRNA 和p70S6k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 TNF⁃α诱导后A7r5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circTCF25 表达显著降低,mTOR mRNA p70S6k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 < 0.05);过表达 circTCF25 后,TNF⁃α诱导的 A7r5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显著降低,mTOR mRNA和p70S6k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 0.05)。抑制mTOR 号通路可减轻过表达 circTCF25 TNF⁃α作用的 A7r5 增殖和迁移的影响(P < 0.05)。结论 circTCF25 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阻断mTOR 信号通路有关。

临床研究

CAⅨ联合CD8+TIL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杨杨, 梁罗娇, 周琛斐, 陈晓静, 王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49-155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8
摘要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rbonicanhydraseⅨ,CAⅨ)及 CD8+ 肿瘤浸润淋巴细 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及联合检测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预测价值。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75 例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中 CAⅨ CD8+ TIL 的表达分布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宫颈癌组织 中,CAⅨ的表达与癌巢 CD8+ TIL 数量呈负相关(P < 0.001),与间质 CD8+ TIL 数量呈正相关(P < 0.001)。同时,CAⅨ高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 = 0.002)相关。CAⅨ的表达随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 = 0.001),癌巢 CD8+ TIL 数量随淋巴结转移而减少(P < 0.001),CAⅨ联合癌巢 CD8+ TIL 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curve,AUC)(0.837,P < 0.00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准确度(85.3%)高于联合 间质 CD8+ TIL 及单独 CAⅨ的检测。结论 缺氧可能参与 CD8+ TIL 的调控,缺氧、癌巢 CD8+ TIL 可能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AⅨ联合癌巢 CD8+TIL 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减少淋巴结 转移的误诊。

血清miR-146a、miR-195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徐家窈, 郑海生, 陈海燕, 冼文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54-15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09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微小 RNA⁃146a(miR⁃146a)、miR⁃195 水平与激 光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1 月至 2020 1 月收治的 111 DR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 测患者血清 miR⁃146a、miR⁃195 水平,行激光治疗,评估激光治疗效果,分析血清 miR⁃146a、miR⁃195 水平与 DR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223例DR患者行激光治疗后,有181例治疗有效,有42例治疗无效; 初步比较激光治疗无效组与治疗有效组资料后,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高血压、治疗前血清 miR⁃146a及miR⁃195水平是激光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 治疗前血清 miR⁃146a miR⁃195 水平单项预测及联合预测激光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 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 血清miR⁃146a、miR⁃195可作为DR 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的有效预测指标。

县区内医联体胸痛诊疗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谭晓晖, 林嘉诚, 李秀媛, 陈凤媚, 廖淑娟, 朱可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59-156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0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江门市新会区医疗单位在不同胸痛诊疗模式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时效。方法 选择 2017 8 月至 2020 7 月由辖 区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转诊至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诊断为 STEMI 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患者 266 例,分为医联体分院组(n = 45)、协作医院组 n = 134)、非协作医院组(n = 87)三组统计对比。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Killip 泵功能分级、 既往基础疾病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医联体分院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心电图完成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采血⁃报告时间、介入手术室激活时间、入门至导丝通 过(door to wire,D to W)时间均短于另外两组(P<0.001);起病 2 h 内就诊比例较高(P = 0.025 9)、住院费 用较低(P<0.001)。但三组在院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以医联 体为基础建设胸痛救治模式可显著缩短县区内急性胸痛患者的相关救治时间。

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陈英道, 李海宁, 张岐平, 李育英, 梁炳松, 饶源, 陈小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63-15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1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5 1 月至 2019 12 月于我院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47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脑侧支循环 特点分为有侧支循环组(322 例)和无侧支循环组(148 例)。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 14 d 90 d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取栓后 30 d 死亡率,测定两组患者 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血 HIF⁃1α、VEGF miRNAs。结果 有侧支循环组患者入院时 NIHSS 评分 低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支循环组中不同侧支循环分级患者 NIHSS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 其中有侧支循环组治疗 14 d 90 d 后的 NIHSS 评分以及症状性脑出血、取栓术后 30 d 后死亡率均明显 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有侧支循环组脑血流循环参数中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无侧 支循环组,而血流外周阻力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有侧支循环组血清 HIF⁃1α VEGF 低于无 侧支循环组(P<0.05)。有侧支循环组外周血 mRNA⁃210、mRNA⁃126、mRNA⁃132 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 mRNA⁃92a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RNA⁃210(OR = 1.452,95%CI:0.949 ~ 2.222,P = 0.025)、mRNA⁃126(OR = 2.277,95%CI:1.086 ~ 4.777,P = 0.002)、mRNA⁃132(OR = 3.550 95%CI:1.666 ~ 7.565,P = 0.025)、mRNA⁃92a(OR = 0.017,95%CI:0.001 ~ 0.325,P = 0.007)为急性脑梗死 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行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侧支循环患 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优于无侧支循环患者,而疾病早期外周血中特异性 miRNAs 分子是影响脑侧支循 环建立的重要因素。

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对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应用分析

曾荇, 阎信敏, 董凯, 周国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69-15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2
摘要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15 1 月至 2017 1 月收治的 68 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 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Ⅱ期内固定治疗,36 例采用诱导膜技术配合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术后骨缺损愈合、二次复发感染情况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Johner⁃Wruhs下肢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二 期手术术后 88.9%患者骨缺损修复良好,影像学和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6.58 ± 1.06)、(8.32 ± 1.14)个月; 对照组87.5%患者骨缺损修复良好(P > 0.05),但其影像学和临床愈合时间(7.10 ± 1.02)、(8.96 ± 1.25)个月 长于观察组(t = 2.055,P = 0.044;t = 2.208,P = 0.031);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踝关节背伸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且观察组二次复发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P < 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下 肢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三维外固定支架配合诱导膜技术对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操作过程简单、稳定性强,可以最大程度确保骨膜血供,有利于诱导膜的形成,且术后并发症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胆管一期缝合术与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张吉祥, 何希平, 张娟, 廖海, 肖永刚, 廖煌, 邓凯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74-15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3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管一期缝合术与 ERCP + LC 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8 9 月至 2020 9 月本院接诊的 275 例胆囊 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自愿入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 LC+ERCP,观察组行 LC + LCBDE胆管一期缝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观察组出血量 P < 0.001);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残留及肝功能异常率高于观察组(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及肝功能指标异常(P < 0.05);观察组取石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 + LCBDE 胆管一期缝术疗效和安全性更高,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指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临 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腰椎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棒与钛棒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宋振杰, 刘洪江, 唐汉武, 王利仁, 原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80-15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4
摘要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腰椎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棒(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与钛棒的临床疗效进行 系统的评价与对比。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中有关使用 PEEK 棒系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试验,日期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20 11 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 NOS 量表对 10 项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3 软件对其 JOA 评分改善率、VAS 评分、融合率、椎间隙高度进行 Meta 析。结果 纳入的 10 项研究中 8 项为高质量,2 项为中等质量。Meta 分析显示,术后中期的 JOA 改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钛棒组腰痛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而两组术后6、12个月 的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6、12 个月的下肢痛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PEEK 棒组在术后 3 月、6 月的融合率均显著高于钛棒组(P<0.05)。而两组术后 6、12 月的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融合术中,使用PEEK棒系统可促进椎体融 合,获得与钛棒系统相似的治疗效果。

基于C-TIRADS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颈部

刘承开 张蕾 王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87-15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5
摘要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2020 8 月我国学者发布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由于该系统发布时间不久,它的应用尚未普及。现本研究利用 C⁃TIRADS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ule metastasis,CLNM)的风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4例术后 病理诊断为PTC的结节,根据PTC是否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对PTC的C⁃TIRADS 分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转移组患者 C⁃TIRADS 分为 4.0(2.0,5.0),高于非转移组患者(P < 0.01)。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PTC 的患者性别(OR = 0.288,95%CI:0.12 ~ 0.689,P = 0.005)、年龄(OR = 0.964,95%CI:0.936 ~ 0.992,P = 0.011)和 PTC 的大 小(OR = 4.506,95%CI:2.275 ~ 8.922,P < 0.01)、数量(OR = 3.502,95%CI:1.681 ~ 7.296,P = 0.001)及 C⁃TIRADS 评分(OR = 1.948,95%CI:1.227 ~ 3.091,P = 0.005)是 PTC 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 素。结论 PTC C⁃TIRADS 评分联合结节数量和大小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对预测其是否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成功撤机中的价值

伍松柏, 戴瑶, 何峻, 吕爱莲, 黄康, 方向, 吕建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92-15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6
摘要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 114 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 = 87),撤机失败组(n = 27 例),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如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位移的差异并进行影响撤机成功因 素的 logistic 回归及 ROC 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准确性。结果 撤机成功组初始膈肌增厚分 数、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时膈 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分数(AUC = 0.895,95% CI:0.832 ~ 0.957)、膈肌位移(AUC = 0.887,95%CI:0.821 ~ 0.954)预测撤机成功准确性高于浅快呼吸指数 AUC = 0.790,95%CI:0.687 ~ 0.892),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AUC = 0.966,95%CI:0.932 ~ 1.000)预测准确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均为机械通气成功撤机的有效预测指标,两者联合预测准确性高于单个参数。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结直肠癌253组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张建锋 高相鑫 武雪亮 马洪庆 胡旭华 王真真 付豹 王贵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598-16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7
摘要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对结直肠癌 253 组淋巴结清扫的安全 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2019 6 月至 2021 1 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 145 例结 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 68 例患者(ICG 组)在手术前 1~3 d 经结肠镜黏膜下注射 ICG,继而行荧 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77 例患者(对照组)同期行普通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记录荧光腹腔镜下淋巴结显影情况及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分析 ICG 荧光显影情况及荧光导航对 253 组淋巴结清扫是否 存在优势,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淋巴结显影及清扫情况比较:ICG 组淋巴结荧光显影成功 68 例,显影成功率 100%;253 淋巴结显影成功 60 例,253 组淋巴结显影率 88.2%。ICG 组总淋巴结检出数、总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及总 253 组淋巴结检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 253 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与 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CG 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方面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CG 荧光导航结直肠癌 253 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类变应性鼻炎患儿不同疗程的疗效

刘飞 李烁 梁俊毅 黄丹琳 罗彬 邢枭 汪志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03-160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8
摘要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螨过敏类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行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不同疗程的疗效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以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喉科的螨过敏 AR 患儿 120例,随访资料齐全且已完成4年疗程舌下含服免疫方法(SILT),治疗前、治疗期间间隔3个月开展随访 就结束治疗后分别评估鼻炎症状评分(TNSS)、鼻炎用药评分(TRMS)、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SLIT治疗1年结束时TNSS、TRMS、VAS评分、 RQLQ 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 SLIT 1 年疗程相比,SLIT 治疗 2 年结束时 TNSS、TRMS、VAS、RQLQ 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SLIT 2年疗程相比,SLIT治疗3年结束时VAS、RQLQ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 P<0.05)。与SLIT 3年疗程相比,SLIT治疗4年结束时TNSS、TRMS、VAS、RQL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3年及4年结束时,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 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螨过敏AR患儿开展超过2年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疗效较1年更佳,3年疗 VAS及RQLQ评分改善较2年更明显,因此患儿至少需坚持2年治疗,3年是最佳疗程。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肝功能相关指标诊断婴儿胆道闭锁的价值

殷润开, 赵瑞芹, 付海燕, 白革兰, 李海花, 殷春兰, 石伟娜, 刘亚丽, 程丽娟, 贾霄云, 李桂桂, 赵世光, 李晓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07-16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19
摘要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γ⁃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对婴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3 1 月至 2020 1 月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症 患儿 54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患儿分为 BA 组(n = 268)和非 BA 胆汁淤积组(n = 276), 然后对每组患儿根据月龄再次分为 1 ~ 2 月龄组、2 ~ 3 月龄组和≥ 3 月龄组。分别比较 BA 组和非 BA 胆汁 淤积组,以及各月龄组 BA 组和非 BA 胆汁淤积组 GGT、DB、TBA、ALT 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胆汁淤积的 发病年龄 BA 组早于非 BA 组(P<0.05),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组中两组 间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A DB、ALT、TBA、GGT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 BA 胆汁淤积组 P<0.001);GGT AUC 最大,为 0.828(95%CI:0.794 ~ 0.863),当 GGT 取值 276 U/L 时,诊断 BA 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分别为 70.8%、80.1%;1 ~ 2 月龄组和 2 ~ 3 月龄组中均 GGT AUC 最大,分别为 0.857(95%CI 0.804 ~ 0.910)、0.883(95%CI:0.828 ~ 0.939),诊断界值分别为194 U/L、340 U/L;≥ 3月龄组DB的AUC最大,为 0.758(95%CI:0.674 ~ 0.841);当 DB 取值 112.45 μmmol/L 时,诊断 B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1.3% 64.8%。结论 GGT DB BA 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GGT 1 ~ 3 月龄 BA 患儿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对 ≥ 3月龄BA 患儿,DB 具有更好的诊断意义。

调查研究

2004-2019年安徽省0~2岁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

王斌冰, 毛雷婧, 罗献伟, 陈霞, 唐继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13-16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0
摘要 ( 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安徽省0 ~ 2岁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策略实施效果,为流脑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2004-2019 年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安徽省流脑发病数据。结果 2004-2019 年安徽省 0~2 岁儿童共报告病例 124 例,年平均发病率 0.33/10 万,年平均死亡率 0.10/10 万,年平均病死率 29.84%。发病集中于冬春季节,发病数、平均发病率最高均为合肥市。病例中检出 A 群、B 群、C Nm,其中 A 群、C Nm 均发生于 2009 年之前,B Nm 均发生于 2012 年之后。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显示 69 0 ~ 2 岁儿童 A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初次免疫后,抗体水平出现降低,3 岁时 A 群、C 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4.06%、47.83%,C 群抗体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2004-2019 年安徽省 0 ~ 2 岁儿童流脑发病由高发逐渐转为低发水平,安徽省基础免疫策 略调整具有针对性,实验室监测提示该人群流脑流行菌群有变迁趋势,儿童在初次免疫后流脑抗体水平逐渐下降,需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并加强针对流脑血清群变异趋势监测。

中医药现代化

基于“多感官刺激”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响

王丹, 钟建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19-16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1
摘要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基于“多感官刺激”理论的综合方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PSI)患者睡眠 功能影响。方法 从本院选取 PSI 患者 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多感官刺激” 理论的综合方案,即把多种干预手段创造性的压缩在一个地点、1 h 内的“眠屋”中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 西药治疗,两组均干预 4 周。两组在干预前、干预 4 周、干预后 3 个月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自评表(SA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IL⁃6)、五羟色胺(5⁃HT)、 睡眠图监测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并在干预后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在PSQI 评分方面, 干预 4 周后两组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3 个月,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AIS 评分方面,干预 4 周后两组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对照组低 于观察组(P < 0.05);干预后 3 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SAS 评分方面, 干预 4 周后两组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 3 个月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TNF⁃α IL⁃6 方面,干预 4 周与干预后 3 个月,两组两指标均低于干预 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两时间节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在 5⁃HT 方面,干预 4 周后 两组均高于干预前,而干预后 3 个月,观察组高于干预前(P < 0.05),而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睡眠图睡眠效率方面,干预 4 周与干预后 3 个月,两组两时间节点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在睡眠总时间方面,干预 4 周后两组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3 个月仅观察组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夜间觉醒次数方面,干预 4 周与干预后 3 个月,两组两 时间节点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组间比较,在干预 4 周两组无差异,干预后 3 月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疗效方面,在干预后 3 个月,观察组显效率为 83.33%,对照组显效率为 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多感官刺激”理论的中医综 合康复方案,不仅能有效干预睡眠障碍,缓解焦虑症状,疗效显著,还高效率的融合多种治疗,让治疗时间 得到充分利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习和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房内综合康复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曾钢, 肖爱祥, 欧阳艳芳, 梁容玉, 吴逢春, 李莉莉, 黎丽燕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26-16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2
摘要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病房内综合康复模式对住院封闭管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的 100 例住院封闭管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引入病房内综合康复模式,采用 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测评,并记录体质量指数。结果 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干预前后差值的比较,在体质量指数,阴性症状及其各维度,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始动性和交往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房内综合康复模式能有效缓解住院封闭管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为精神科住院封闭管理提供了一种康复新思路。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s-微小RNAs-mRNAs调控轴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李俊杰, 邵建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31-163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3
摘要 ( 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继发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脑组织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能够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非编码RNAs。LncRNAs能作为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的内源 性海绵来吸附并抑制miRNAs的表达,从而抑制miRNAs对mRNAs的负性调控作用。大量研究发现,lncRNAs⁃ miRNAs⁃mRNAs调控轴参与了脑I/R损伤的病理过程,本文通过对lncRNAs⁃miRNAs⁃mRNAs调控轴在脑I/R 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加深对lncRNAs和miRNAs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认识。

膜性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郭晓琴, 于为民, 任小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36-164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4
摘要 ( 2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诊断主要依靠肾穿刺活检。新近研究发现应用磷脂酶 A2 受体、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 7A 域等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MN 进行无创诊断、疾病变化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部分替代肾穿刺活检。随着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 MN 中免疫相关因素的致病作用,因此以利妥昔单抗为首的靶向治疗药成为治疗 MN 的一种新的选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抗 CD20 的单克隆抗体被发现可以成为利妥昔单抗耐药患者的替代方案。本文针对MN 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经验

重度上睑下垂联合筋膜鞘鞘组织的病理学临床观察

庞润晖, 王娟, 史俊虎, 肖丽, 李妍, 宋丽华, 白萍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41-164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5
摘要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ircLMNB1诱导调控内质网应激介导结直肠癌转移发生

何春萍 黄超 周瑞 孙军 阮鹏 于红刚 姚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45-164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6
摘要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arden手术治疗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入上腔静脉的临床经验

阿地力江·阿布都热苏力 滕云 阿卜杜克热木·约麦尔 阿不都沙拉木·阿不都拉 艾米热拉·依马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2):  1649-16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2.027
摘要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