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1-07-10
临床新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媞尔, 史明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51-16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1
摘要 ( 3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具有可塑性、低免疫原性、免疫调节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等特性,且在机体的损伤修复、组织功能重建、免疫调节及基因治疗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了现代生物领域中的热点。但干细胞治疗的成活率、分化率较低、归巢量少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存有致瘤的风险。同时,不少研究发现 MSCs 主要是通过其旁分泌作用来发挥其修复、调节、治疗的功能,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不仅保留了亲代 MSCs 的生物学活性,展现出类似的治疗潜力,且能够弥补部分干细胞治疗中的缺点,使得 MSCs 源性的细胞外囊泡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 MSCs 的旁分泌作用及其在心肌修复、呼吸系统、免疫调节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作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的影响因素

李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55-16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2
摘要 ( 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PSM)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 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3月18日于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共292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两组:普通型(包括轻症)组和危重型(包括重型)组,经PSM 1∶2后普通型(包括轻症)组101例,危重型(包括重型)组64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入院的临床基线资料和心电图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患者发生危重症的危险指标,以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1)PSM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高血压病、冠心病史以及合并≥ 2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M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 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SM 后仅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 前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 升高,血钙降低,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SM 前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在早搏、ST 段凹面型上抬以及全导联T波低平改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M后仅ST段凹面型上抬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VID⁃19 危重症患者危险指标的 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淋巴细胞计数、超敏肌钙蛋白 I(hs⁃TNI)、血钙混杂因素后,SpO2、白细胞计数和CRP是COVID⁃19患者发生危重症的影响因素,OR 值分别为:1.059(95%CI:1.003 ~ 1.119,P<0.05)、0.938(95%CI:0.921 ~ 0.955,P<0.05)、1.004(95%CI:1.001 ~ 1.007);ST 段凹面型上抬不是 COVID⁃19 患者发生危重症的危险指标,而是 COVID⁃19 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指标,OR 值为3.095(95%CI:1.657 ~ 5.782,P<0.05)。结论 经倾向性匹配分析,入院SPO2降低,CRP、白细胞计数升高,是COVID⁃19患者发生危重症的影响因素,除年龄大、SPO2降低外,ST段凹面型上抬是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基础研究

匹立尼酸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癌旁肝组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作用

杨培鈺 杜伟 李正亮 周舟 熊文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60-166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3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激动剂(PPAR⁃α激动剂)匹立尼酸(WY⁃1464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后癌旁肝组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成功建立兔 VX2 肝癌模型 6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 组)、TAE 组、联合治疗组(WT 组),每组 20 只,TAE 组进行 TAE 手术治疗,WT 组在 TAE 术前连续 3 d 经耳缘静脉注入 3 mg/(kg·d)WY⁃14643,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经耳缘静脉抽取外周血 4 mL 测量肝功能指标 ALT、AST;化学发光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 SOD、GSH⁃Px、CAT、MDA;TUNEL 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RT⁃qPCR Western blot 法检测癌旁肝组织 SOD1、Bcl⁃2、Caspase⁃3 mRNA 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TAE 组肝功能指标、MDA 含量、AI Caspase⁃3 表达明显增高,SOD、GSH⁃Px、CAT 活性和 SOD1、Bcl⁃2 表达明显降低;WT 组各数据与 TAE 组相反(P<0.05)。结论 PPAR⁃α激动剂匹立尼酸可以增强抗氧化酶SOD、GSH⁃Px、CAT 的活性并增加 SOD1 的表达来抑制氧化应激,增加 Bcl⁃2 和减少 Caspase⁃3 表达来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使得TAE 术后癌旁肝组织肝功能损伤得到改善。

抑制p38/p53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夏杰, 徐小敏, 张其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66-16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4
摘要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p38/p53 信号通路在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活化规律,及对癫痫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抑制剂组、二甲亚枫溶剂对照组,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HE 染色观察大鼠海马 CA1 区的神经元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p38/p⁃p38、p53/p⁃p53 阳性细胞的着色情况。结果 癫痫组海马 CA1 区可见到神经元变性、坏死,抑制剂组较轻。癫痫组各时间点 p38/p⁃p38 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2 h 达高峰,6 h 后减少,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较癫痫组减少。癫痫组各时间点 p53/p⁃p53 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癫痫发作时间越长,阳性细胞数越多,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较癫痫组减少。结论 p38 抑制剂对 SE 大鼠神经元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阻断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miR-209下调MEK/ERK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增强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杨彬, 于晶, 刘晓智, 陈镭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70-16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5
摘要 ( 2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209下调MEK/ERK信号通路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增强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 Real Time PCR 的方法检测胶质瘤 U87 细胞放疗前后 miR⁃209、MEK、ERK mRNA 的表达;通过转染技术使 U87 细胞内过表达 miR⁃209,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 检测细胞内 MEK、ERK 表达水平。 结果 放疗后胶质瘤 U87 细胞中 miR⁃209 相对表达降低(t = 2.491,P = 0.037 4),放疗前后 ERK、ERK mRNA的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09 mimics转染U87细胞后,MEK mRNA表达减少(0.11 ± 0.05), ERK mRNA 表达减少(F = 9.891,P = 0.002 9),p⁃MEK、p⁃ERK 表达均降低。miR⁃209 转染后 24、48 h,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miR⁃209 通过下调胶质瘤 U87 细胞中 MEK⁃ERK 的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增强放 疗敏感性。

临床研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黎德恩, 梅啸, 李明琰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74-16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6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 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 2018 6 月至 2020 5 月我院 118 STEMI 并行 PPCI 患者的病历资 料,分为 HF 组(n = 58)和非 HF 组(n = 60),分析各因素与 HF 的关系。结果 HF 组患者糖尿病比例、多支病变比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BNP、cTnI 峰值、Syntax 评分、总缺血时间(TIT)均高于非 HF 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yntax评分、多支病变、TIT是STEMI患者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 HF 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ROC 分析提示 Syntax 评分、TIT 可作为预测HF的指标,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77、0.786,最佳诊断界值是 18.5 分、221.5 min,其敏感度为 89.7%、91.4%,特异度为 68.3%、55.0%。Syntax 评分联合 TIT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22。结论 Syntax 评分、多支病变及 TIT STEMI 患者 PPCI 术后住院期间更易发生 HF,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Syntax 评分及 TIT 联合对 STEMI PPCI 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较高。

非编码RNA ANRIL CNV⁃2738282增加中国南方人群肺动脉高压的易感性

李惠波 段跃兴 赖晓纯 冯燕玲 黄莲枝 陈钦修 程宏基 郑栋 伍金雷 程颖 黄冰生 林桂雄 吴钰燕 张鹏 李国扬 曾庆春 卓裕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78-16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7
摘要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项目拟探索位 9p21.3 的非编码 RNA(LncRNA ANRIL)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为 PAH 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以来自中国南方 587 PAH 患者作为病例组和 736 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TaqMan 方法 检测 ANRIL CNVs 的基因型,分析其与 PAH 发病的相性;通过系列生物学实验揭示阳性 CNV 影响 PAH 生的分子机制。结果 ANRIL CNV⁃2738282 与人群 PAH 发病存在显著关联,其拷贝数缺失能降低 PAH 发病风险(OR = 0.40,95%CI:0.31~0.53)。CNV⁃2738282的拷贝数缺失可降低ANRIL表达,进而改变ANRIL 对靶基因CARD8的转录调控而影响PAH 发生。结论 ANRIL CNV⁃2738282与PAH 发病有关,可作为人群 PAH 易感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跟骨牵引复位控制装置辅助治疗跟骨骨折中长期疗效观察

王珂杰, 张益舸, 赵镒汶, 丁文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84-168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8
摘要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总结使用已获得专利的跟骨牵引复位控制装置在跟骨骨折手术中辅助治疗的 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分析 2014 1 月至 2016 8 月期间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 40 41 足跟骨骨折患者。观察组 20 21 足跟骨骨折采用获得专利的跟骨牵引复位控制装置辅助复 位,而后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 20 20 足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术后 1 年及术后 5 年随访时行患足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资料上按照比例尺测量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 角及 Gissane 角,同时采用 Maryland Foot Score、AOFAS VAS 评分系统对患足进行评分。结果 本研究中 40 患者中有39例患者40足获得术后5年规律随访,1例患者因为个人原因失访。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影像学与 功能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未发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跟骨骨折手术中使用跟骨牵引复位控制装置 辅助复位,操作方便,效果确切。使用跟骨牵引复位控制装置辅助治疗跟骨骨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hCG日孕酮过高或过低对年轻累积活产率的影响全胚冷冻患者周期

詹少泉 郑海燕 曹明珠 刘见桥 毛玉玲 龙晓林 刘寒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90-16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09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 hCG 日孕酮(P4)水平对全胚冷冻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 顾性分析 2016 1 月至 2018 12 月本中心行 IVF 1 周期治疗的≤ 35 岁使用拮抗剂或者激动剂方案的 全胚冷冻患者资料,按 hCG 日孕酮水平分为四组:组 1(< 0.50 ng/mL,n = 801),组 2(0.50 ~ 1.14 ng/mL n = 1626),组 3(1.15 ~ 1.49 ng/mL,n = 499)和组 4(≥ 1.50 ng/mL,n = 997),其中以组 2 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组 1 优质胚胎率和冷冻胚胎率显著增加(P < 0.01),组 4 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显著下降 P < 0.01)。累积活产率组 4 显著低于对照组(69.71% vs. 75.83%,P < 0.001),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组 4 累积活产率显著降低(AOR = 0.759,95%CI:0.63 ~ 0.91 P < 0.01);组 1 不会影响全冻周期累积活产率(AOR = 0.901,95%CI:0.74 ~ 1.10,P > 0.05)。结论 hCG P4 ≥ 1.5 ng/mL 显著降低累积活产率,可能与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下降有关;P4 < 0.5 ng/mL 不会影响胚 胎质量,也不会影响全胚冷冻周期的累积活产率。

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丁平安, 杨沛刚, 田园 , 胡奕炀, 郭洪海, 刘洋, 张志栋, 王冬, 李勇, 赵群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695-17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0
摘要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分析。方法 检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 2010-2019 年录入的胃癌数据库,筛选出经超声引导穿刺病理证实为左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检索出 286 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占同期收治胃癌患者总数 2.62%。其中男 157 例(54.90%),女 129 45.10%);中位年龄 59 岁,病灶位于贲门 79 例(27.62%),胃体 69 例(24.13%),胃窦 91 例(31.82%),全胃 47 例(16.43%);病灶≥ 5 cm 192 例(67.13%),<5 cm 94 例(32.87%);Borrmann 分型为Ⅰ~Ⅱ 103 36.01%),Ⅲ~Ⅳ型183例(63.99%);高⁃中分化腺癌65例(22.73%),低⁃未分化腺癌221例(77.27%)。286 胃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277 例(96.85%)获得随访,2 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 51.26% 2 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 42.24%。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类型为低 分化⁃未分化类型(P = 0.028)、浸润深度为 cT4a~cT4b 期(P = 0.005)、肿瘤标志物 CEA 表达阳性(P = 0.007)、同时合并腹腔脱落细胞学阳性及腹膜转移(P = 0.001)是影响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预 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接受转化治疗(包括全身性化疗或全身性化疗+HIPEC 化疗)(P = 0.001)及行 R0 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 = 0.001)。结论 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与 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而进行积极的转化治疗将会改善患者预后。

结直肠癌患者体质量指数及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刘为军, 陈昌贤, 张丽菊, 姜晓明, 赵泉, 张振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01-17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1
摘要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脂肪因子及一般临床特征,探索体质量指数对 结直肠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10 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入院 BMI 值,分为体质量正常组(对照组, n = 62)和超重肥胖组(观察组,n = 4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 VEGF 水平;比较结直肠 癌患者不同BMI组基线特征;对术后五年生存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超重肥胖组患者血清瘦素、TNF⁃α VEGF 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 性分析结果表明:BMI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 < 0.05),与瘦素、TNF⁃α及VEGF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对两 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生存曲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76 P = 0.0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是五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P < 0.05),BMI不是五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超重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 TNF⁃α与VEGF水平异常表达,其指标水平与BMI有相关性;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体质量指数对五年生存率有一定的影响。

固定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曾有本系统下移或脱落患者的临床观察

杨虹 兰瑞红 王丽 宋杰 黄腾敏 龚护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06-17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2
摘要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线方案,缺点是高下移/ 脱落率;本研究将 LNG⁃IUS 改良并固定于子宫肌层,观察其脱落率,有效性,副作用。方法 选取 2014 1 月至 2018 3 月就诊于本院的 41 例曾有 LNG⁃IUS 下移或脱落的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放置改 LNG⁃IUS,同期 41 例应用 GnRH⁃a 后放置原装 LNG⁃IUS 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脱落率以及随访 一年后的痛经程度(VRS)、子宫体积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 2 例患者分别于放置后的 12、18 个月后排出, 3 年总脱落率 4.9%;对照组为 19.5%(χ2 = 4.100,P = 0.043);观察组其余 39 例患者在观察期内均位置居中, 无环异位及感染;两组内 1 年末痛经程度、月经量(PBAC)、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比较均较未治疗前明显差 异(P < 0.01);两组间 1 年末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固定式 LNG⁃IUS 植入于 曾有IUS 脱落/下移患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且经济简便的的降低LNG⁃IUS 下移或脱落率的方法

残余胆固醇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预测价值

聂大奥 林桥文 谭文惠 李扬锋 黄建鑫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11-17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3
摘要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乳源县人民医院 2020 1-12 月首诊于我院的 ACI 患者 12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相关性分析及绘制ROC曲线的方式分析残余胆固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水平对 ACI 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ACI LDL⁃C、HDL⁃C、RC non⁃HDL⁃C 水平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 T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TC、LDL⁃C、HDL⁃C、RC non⁃HDL⁃C 均为 ACI 发生的危险因素。ROC 分析显示,相较于其他指标,RC 的水平对于 ACI 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RC 对于 ACI 的发病有一定预测 诊断价值。

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轴免疫调节机制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毒基因型的相关性

卢斯霞, 胡旭东, 高欣, 程聪, 陈思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14-17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4
摘要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IL⁃6受体轴免疫调节机制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 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HBV感染患者为研 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IL⁃6、可溶性 IL⁃6R(sIL⁃6R)水平。感染患者根据基因型主要分为B基因型、C基因型,另外少数A基因、A/C混合型未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IL⁃6/IL⁃ 6 受体轴水平以及 HBV DNA,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 IL⁃6、sIL⁃6R HBV 基因型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血清IL⁃6、sIL⁃6R 水平与HBV DNA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IL⁃6、sIL⁃6R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C 基因型的血清 HBV DNA、IL⁃6/IL⁃6 受体轴水平均明显高于 B 基因型患者(P <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IL⁃6、sIL⁃6R 与HBV 基因型具有相关性(r = 0.543、0.513)。偏相关分析显示Log HBV DNA IL⁃6、sIL⁃6R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501、0.459,P < 0.05)。结论 IL⁃6/IL⁃6受体轴免疫调节与HBV感染 密切关联,其中C 基因型感染者的IL⁃6/IL⁃6受体轴处于高表达状态,且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妊娠合并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行剖宫产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产妇和胎儿预后:一项单中心12年回顾性研究

窦豆 张红 冯艺 张晓红 姜陆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19-172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5
摘要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产妇行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方法 回顾过去 12 年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产妇行剖宫产术 297 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组和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LA)组,获取产妇一般资料、术前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结果、围产期产科及新生儿资料,并电话随访妊娠史和母婴现存身体状况。结果 GA 组术前血小板计数 显著低于 LA 组(P < 0.05)。LA 组具有更高新生儿 5 min Apgar 评分和术后镇痛使用率(P < 0.05)。母婴现 存结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产妇行剖宫产术,一般情况 较差(血小板计数低下、多项血液指标异常、ASA Ⅳ⁃Ⅴ级等)首先考虑全身麻醉,如无禁忌则椎管内麻醉 为最优选择。不同麻醉方式不会对术后母婴结局产生明显影响。

五次坐立测试在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时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研究

陈唏, 王磊, 冯程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23-17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6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五次坐位站立测试(five⁃repetitionsit⁃to⁃stand,5R⁃STS)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进行功 能评价时的可重复性,以及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DI 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主观测评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2019 1 月至 2020 5 月期间,根据纳入和排 除标准,选取共 63 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5R⁃STS 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价, 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主观量表评分。配对 t 检验分析两次测量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 lationcoefficients,ICC)分析 5R⁃STS 测试的可重复性,Bland⁃Altman 图分析一致性界限范围;Pearson 相关分 5R⁃STS VAS 腰痛、VAS 腿痛及 ODI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配对 t 检验示两次重复测量的结果之间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776,P = 0.080 6);两次重复测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组内相关系数 ICC 值为 0.978 2(95%CI:0.964 2~0.986 8,P < 0.05)。5R⁃STS VAS 腰痛(r = 0.443 8)、ODI(r = 0.660 8)均呈正相关。5R⁃STS与VAS腿痛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5R⁃STS在腰椎退变性疾病进行功能评价时,具有良好的可 重复性,且与VAS 腰痛及ODI 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是一种良好的辅助客观评价方法。

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

黄能为, 易茂林, 单华静, 梅俊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27-17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7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 300 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腔镜组与开放 组,每组 150 例。腔镜组患者行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开放组行经颈前切开开放手 术治疗。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发生 RLN 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液总量增加, 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24、48 h,腔镜组患者VAS评分均较低,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均较高;术后1周腔镜 组患者的声带病变(χ2 = 15.153,P < 0.001)、嗓音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χ2 = 12.837,P < 0.001)均 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行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和恶性肿瘤是甲状 腺手术中发生 RLN 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有 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药物与临床

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李碧莲, 王思怡, 张欢欢, 刘瑶, 魏伟, 管宴萍, 白雪, 钟国平, 宋兴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32-17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8
摘要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SUF)药代动力学和血流动力 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 ASA 分级Ⅱ级,月龄 3~72 个月全身麻醉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儿童 167 例。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 2 mg/kg、SUF 0.3 μg/kg 和苯磺顺阿曲库铵 0.2 mg/kg。随机分为 DEX 组(D 组)和丙泊酚 组(P 组)。麻醉维持:D 组给予 DEX 首剂量 1 μg/kg 和维持剂量 0.7 μg/(kg·h)静脉泵注;P 组给予丙泊 8 mg/(kg·h)静脉泵注。记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和不良反应。采用稀释采样法收集给予 SUF 5、10、20、30、45、60、75、90、120 min 的血液标本。用 UHPLC⁃MS/MS 法测定 SUF 血浆药物浓度,Phoenix WinNonlinTM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P组20、60、120 min血药浓度显著高于D组(P < 0.05)。D清除率为(28.59 ± 10.23)mL/(kg·min),明显高于 P 组[(20.78 ± 10.45)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舒芬太尼消除半衰期、曲线下面积、表观分布容积和平均驻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D 组和 P 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23.8% 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在儿童心脏介入治疗手术中,DEX 可加快 SUF 的清除率,但不增加血流动力学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精准用药与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王嘉晶, 况杰, 涂江龙, 彭晨, 陈积标, 殷淑娟, 张晓林 , 易应萍,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37-174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19
摘要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精准抗血小板用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 90 d 预后和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在江西省14家医院招募AIS患者,对研究组患者开展精准抗血小板用药,对照组按照临床指南常规 用药。在第90天随访记录复发、mRS评分和出血事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共招募了1 472例患者,随 访成功1 370例。研究组中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和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各占61%(428/705)和9.4%(66/705)。 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1%,对照组为4.5%(P = 0.75)。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7%,对照组为23.6% (P = 0.007)。研究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2.8%(P = 0.67)。结论 精准抗血小板用药治疗能 有效改善AIS患者的短期预后,同时对安全性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为脑卒中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巩海燕 周文斌 邓晶 栗翠英 杜丽雯 王慧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42-17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0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声造影(CEUS)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 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5 4 月至 2018 12 月我院收治的 112 例乳腺肿瘤患者(共 112 个乳腺肿块), 按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肿块组 65 例,恶性肿块组 47 例。两组患者均行 SWE 以及 CEUS 检查。采用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 SWE CEUS 图像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恶性肿块组平均弹性值、最大弹性值、峰值强度及明显减退时间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P < 0.05), 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良性肿块组(P < 0.05);两组患者最小弹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WE CEUS 图像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 AUC 值分别为 0.766、0.818、0.896。结论 SWE CEUS 技术对乳腺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与TI-RADS分级及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价值的比较

赵艳娜 柳俊 谢荣理 张俊 顾建华 费健 付庄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46-17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1
摘要 ( 2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与TI⁃RADS及超声评分法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效 能上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细针穿刺病理证实的 672 个甲状腺结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构建ROC曲线,比较CAD系统、TI⁃RADS和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CAD系统、 TI⁃RADS 分级和超声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89、0.848 0.844。CAD 诊断的 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高于 TI⁃RADS 分级和超声评分法诊断(P < 0.05)。 结论 CAD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更客观、精准、快速的评估方式,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调查研究

江西地区育龄血红蛋白H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分析及产前诊断

罗海艳, 陆清, 谢康, 邹永毅, 黄婷, 刘艳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50-17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2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江西地区育龄血红蛋白H(HbH)患者的基因型及血液学特点,为遗传咨询与产前诊 断提供指导。方法 对就诊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的9 883例育龄受检者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及地贫基因 检测,对检出的HbH患者进行基因型与血液学表型分析,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5个HbH患者家系于合适孕 周行地贫产前诊断。地贫基因检测使用Gap⁃PCR、Dot⁃RDB及Sanger测序技术。结果 9 883例受检者中共检 34 HbH 患者,检出率为 0.34%(34/9 883),其中⁃3.7α/⁃⁃SEA 19 例(57.58%),⁃4.2α/⁃⁃SEA 9 例(27.27%), αWSα/⁃⁃SEA 与αCSα/⁃⁃SEA 各1例,国内首次报道的αCD61(AAG>TAG)α/⁃⁃SEA 1例,HbH合并β⁃地贫3例(8.82%);34 HbH患者均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血液学特点,1例HbH⁃WS患者Hb正常,其余33例HbH患者由个体差异呈轻度或中度贫血;31例单纯性HbH患者HbA2值降低,3例合并β⁃地贫HbH患者HbA2值升高,仅30例HbH 患者经血红蛋白电泳出现HbH带,19例患者经血红蛋白电泳出现Hb Bart′s带;地贫产前诊断结果显示1例胎 儿为Hb Bart′s 水肿胎,1例为重型β⁃地贫,1例为3.7缺失型HbH,2例分别为α⁃地贫和β⁃地贫携带者。结论 江西地区育龄HbH患者基因型以缺失型HbH为主,以-3.7α/⁃⁃SEA最为常见,HbH患者多为轻到中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对有生育中、重型地贫患儿风险的HbH患者,产前诊断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

基于社区老年健康体检人群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陈如萍, 刘蕊 孙遨 曹玉洁 周晓杰 张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55-176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3
摘要 ( 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天津市某社区老年健康体检人群增加尿白蛋白、尿肌酐和血尿酸定量检测,调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其早期防治和社区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2019 4-7 月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医院参加免费查体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居民 6 685 例, 收集体检资料,增加尿白蛋白、尿肌酐和血尿酸的检测,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采用χ2 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CKD 的影响因素。结果 5 288 例资料完整的老年人群中,CKD 总患病率为 32.68%。应用 ACR 可在肾功能下降早期阶段筛查出 26.88%的老年 CKD 患者。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SBP ≥ 140 mmHg、FPG ≥ 6.1 mmol/L 高尿酸血症及低 HDL⁃C 血症是 CKD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群 CKD 患病率较高,在免费体检时增加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检测可提高肾功能下降早期阶段的 CKD 检出率,增加血尿酸检测有助于 CKD 危险防控;SBP、FPG、SUA 及HDL⁃C 水平异常者更需加强CKD 的早期防控。

新技术新方法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A型家系ATL1基因突变

郑备红, 孙艳, 邱淑敏, 陈晓菁, 杜生荣, 杨春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61-176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4
摘要 ( 4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明确其致病 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一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 g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锁定候选基因致病位点,采用 Sanger 测序技术对家系中成员进行候选基因致病 位点验证。结果 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 ATL1 基因第 10 号外显子存在 c.715C > T(p. R239C) 杂合突变,已有文献报道该突变引起遗传性痉挛截瘫疾病,经 Sanger 测序验证,家系中其他患者均存在相 同突变,家系中正常成员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ATL1 基因 c.715C > T 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成员发 生遗传性痉挛截瘫的致病突变,明确致病突变将有助于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中医药现代化

揿针埋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杨玲 李玉侠 于晓刚 李伟 章葱葱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65-17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5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揿针埋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6 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3 例。观察组予五脏俞加膈俞埋揿针治疗,每次留针 1 d,每周 3 次;对照组每晚口 服艾司唑仑片 1 mg,均治疗 4 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 PSQI 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 < 0.05),入睡时间评分减 分值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 < 0.05),日间功能评分减分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 72.4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揿针埋五脏俞加膈俞能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状况,且与艾司唑仑疗效相当。口服艾司唑仑片可能在缩短入睡时间方面更为有效,揿针埋五脏俞加膈俞可能在改善患者日间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综述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在绝经后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蔡桂举, 阮祥燕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69-17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6
摘要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和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相 关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绝经后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是防治绝 经相关症状及绝经相关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有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可能,其机制尚不清楚。妇女健康 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研究 10 年随访结果显示,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 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前期研究发现某些合成孕激素对孕激素 受体膜组分 1(PGRMC1)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近期研究也发现,血液 PGRMC1 度在乳腺癌患者中升高。PGRMC1 如能发展为激素治疗前常规筛查的乳腺癌风险标志物将有重要意义。 PGRMC1是否可以作为激素治疗中乳腺癌易感者的潜在标志物,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miR⁃124 在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br#

张辉, 路明亮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74-17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13.027
摘要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CRC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高,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复发率高、易转 移等生物学特性,导致预后差,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miR⁃124 可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 miR⁃124 上游调节分子、下游靶基因及潜在的 RNA 靶向治疗相关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