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4-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NT-proBNP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余志华, 余浩, 祝炜, 周军, 李佐民, 贺立群, 郑琼莉, 柯于鹤, 魏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65-96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1
摘要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 75 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1例≥75岁COVID⁃19 患者,分析入院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 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敏肌钙蛋白 I(hs⁃TnI)和 NT⁃proBNP 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41 例患者死亡 18 例(12.8%),男性 11 例(61.1%)。与出院组比较,死亡组患者 LDH >250 IU/L(77.8%)、hs⁃TnI > 26 ng/L(72.2%)、NT⁃proBNP > 1 800 ng/L (72.2%)的比例较高(P <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 曲线下面积最大(0.94), hs⁃TnI 次之(0.88)。当 NT⁃proBNP 1 025 ng/L 时,对 COVID⁃19 患者发生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老年 COVID⁃19 患者心肌损伤及 NT⁃proBNP 水平升高常见,且 NT⁃proBNP 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

李侗曾, 梁连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70-9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2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20 1 21 日至 10 25 日收治并随访时间超过 6 个月的 43 COVID⁃19 患者,比较发病后随访 6 个月时抗体转阴组患者与持续阳性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随访超过 6 个月的 43 例患者中,有 10 例(25.6%)患者 SARS⁃CoV⁃2 IgM IgG 均转阴,抗体持续阳性患者的年龄较大、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发热比例较高(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发热是患者抗体持续阳性超过 6 个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发热的 COVID⁃19 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高峰期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的特征

宋叶平 王丽玲 郭莎莎 董青 李焰生 糜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74-9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3
摘要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高峰期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的特征性改变。方法  2020 年疫情高峰期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与 2018 年和 2019 年同一时间段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就诊症状进行比较,并对 2020 年患者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评估。结果 2020 年疫情高峰期女性患者构成比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02)。急性卒中和躯体化症状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不同性别、年龄及症状分类间 PTSD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88、0.909、0.224)。结论 疫情高峰期,女性、躯体化症状患者相对减少,故疫情后续流行期间,要求为重视本学科女性和躯体化症状患者的健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

刘立, 刘春云 李俊义 马智慧 张雨青,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79-9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4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20 1⁃4 月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应激反应、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水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弹性、应激反应和社会支持水平得分分别为(63.01 ± 7.49)、(31.59 ± 9.01)、(39.32 ± 5.94)分,消毒防护 OR = 5.115)、防控培训(OR = 3.503)、应激反应(OR = 0.889)和社会支持(OR = 2.173)是影响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弹性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应激反应能负向预测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心理弹性。

临床新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眼底改变及手术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李聪, 钟娉婷, 杨小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84-98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5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繁杂,个体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参差不齐。术前的手术风险预测可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避免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风险评估一直是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眼底血管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眼底表现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旨在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评估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基础研究

糖蛋白丝甘蛋白聚糖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化疗耐药和转移

邓晓芳 彭俊琴 陈历排 卢斌贵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89-99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6
摘要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糖蛋白丝甘蛋白聚糖(Serglycin)在卵巢癌化疗耐药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在卵巢癌 SKOV3 细胞株中,利用 shRNA 技术建立稳定干扰 Serglycin 细胞株;利用 MTS 方法检测敲低 Serglycin 的卵巢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及 Transwell 小室检测敲低 Serglycin 的卵巢癌细胞 株的侵袭转移能力;利用 Western Blot 及生物信息学检测分析 Serglycin EMT 相关分子的影响;进一步 通过 TCGA 卵巢癌数据集分析 Serglycin 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敲低 Serglycin 可明显增强卵 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同时 Serglycin 可通过 ZEB2 促进 卵巢癌细胞的 EMT 改变,Serglycin 低表达明显延长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HR = 1.26,P<0.001)。结论 Serglycin 经EMT 改变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化疗耐药和侵袭转移。

氯喹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自噬性降解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

吕昌伟, 和晶, 张乾, 郗海涛, 强毅, 张静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994-99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7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探讨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TNF⁃α预刺激 MH7A 细胞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模型,检测氯喹对 MH7A 细胞增殖、促炎因子 IL⁃6 CXCL10,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MMP⁃2 MMP⁃9 的影响。检测氯喹对 MH7A 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3(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3,TRAF3)表达和自噬的影响,采用 siRNA 干扰 TRAF3 表达,并采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诱导细胞自噬,研究 TRAF3 在氯喹抑制滑膜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氯喹有效抑制了 MH7A 滑膜细胞增殖,减少了 IL⁃6 CXCL10 分泌, 并降低了 MMP⁃2 MMP⁃9 表达。氯喹不上调 TRAF3 表达,但可增加 TRAF3 蛋白含量,并介导了氯喹对滑 膜细胞活化的抑制。氯喹可抑制细胞自噬,而雷帕霉素可降低 TRAF3 的蛋白水平,并拮抗氯喹对滑膜细 胞活化的抑制。结论 氯喹可通过抑制自噬性降解,增加细胞内 TRAF3 蛋白含量,并通过 TRAF3 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异常活化。

Dock2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和抗原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来控制肠道柠檬酸杆菌感染

孟凡, 陈峻 刘雨霞 谢璐 李子俊 刘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00-100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8
摘要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Dock2在宿主对抗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适应性免疫中的功能,研究柠檬酸杆菌感染后期淋巴细胞变化与细菌清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WT及Dock2-/-小鼠灌胃感染柠檬酸杆菌,观察21 d 内感染情况,ELISA 检测21 d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KC,MCP⁃1,MIP⁃2,IL⁃6和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及 特异抗体IgM,IgG,IgG1,IgG2b,IgG2c和IgG3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T细胞及胸腺细胞情况。分离 WT Dock2-/- T 淋巴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 TCRa-/-小鼠体内,ELISA 检测 IgG,IgG1,IgG2b,IgG2c,IgG3 IgA和IgM的水平。取感染D0和D21的WT小鼠血清注射到感染柠檬酸杆菌的Dock2-/-小鼠尾静脉中后,记录存活率。结果 感染后,Dock2-/-小鼠具有更高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更多的髓样细胞浸润。但是,Dock2-/- 小鼠激活的T细胞、B细胞数量减少且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产生降低。T细胞转移和血清转移对柠檬酸杆菌诱导的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Dock2对于柠檬酸杆菌感染后期宿主清除致病菌至关重要。

颌骨不同骨质区域对种植体表面的接触成骨的影响

赖春花, 徐淑兰, 许言, 程鸣威, 朱培君, 何逸恒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08-101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09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经喷砂酸蚀表面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植入 Beagle 犬下颌骨后在颌骨不同部位的成骨差异。方法 将经过喷砂酸蚀处理后的纯钛种植体植入 4 Beagle 犬下颌骨内,分别在植入 2、4 周后对 Beagle 犬实施安乐死,获得下颌骨标本,并对所获标本进行放射学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观察到 4 Beagle 犬术区创口均达到一期愈合,受区植入的种植体无松动。对所获标本进行 组织学、放射学观察后发现术区种植体表面有新骨生成,且同时存在接触成骨及距离成骨两种成骨方式。进一步分析比对后认为,表面接触成骨的效果与种植体植入颌骨不同骨质区域的生物学性质有关,距离皮质骨近的区域接触成骨效果最好;而当种植体距离皮质骨大于 600 μm 时,接触成骨效果不明显结论 将酸蚀喷砂处理过的纯钛种植体植入 Beagle 犬下颌骨后,可观察到表面有接触成骨,且其与颌骨不同骨质区域的生物学性质相关,在距离接近皮质骨的区域会生成更多的新骨。

微小RNA⁃191通过靶向调节TET1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李松, 董莉丽, 孙丽, 李刚, 袁爽, 王学博, 王克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14-101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0
摘要 ( 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1(miR⁃19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RT⁃PCR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细胞中 miR⁃191 TET1 的表达,检测转染 miR⁃191 inhibitor 后细胞 TET1 mRNA 的变化。MTT 法和 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 TET1 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miRNA⁃191 TET1 的关系。结果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91 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ET1 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抑制 miR⁃191 可显著抑制 Ishikawa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上调 TET1 表达水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TET1 miR⁃191 的潜在靶基因,miR⁃191 TET1 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调控作用。结论 miR⁃191 可能通过靶向下调 TET1 的表达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ATB2促进HCT116细胞 Bax⁃Caspase3、9凋亡通路蛋白表达

都新新, 张文琴, 任彩佩, 张一楠, 孙要军, 崔香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19-10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1
摘要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是否通过 SATB2 调控 HCT 116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处理 HCT 116 细胞 24 h,确定最佳 Res 给药量为 8.33 μg/mL。HCT 116 细胞分为 control 组、si⁃SATB2 组、si⁃SATB2+Res 组、空质粒组、SATB2 过表达组、Res 组、SATB2 过表达+Res 组,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 检测SATB2、Bax、Bcl⁃2,Caspase⁃3、Caspase⁃9,Cyt⁃C蛋白的表达。结果 (1)Res 上调 SATB2 蛋白的表达。(2)抑制 SATB2 表达、开高 Bcl⁃2/Bax 比值,下调 Cyt⁃C、Caspase⁃3 Caspase⁃9 蛋白的表达;Res 可逆转此作用。(3)过表达 SATB2 降低 Bcl⁃2/Bax 比值,上调 Cyt⁃C、Caspase⁃3 Caspase⁃9 蛋白的表达,Res 加强此作用。结论 抑制 SATB2 降低 HCT 116 细胞凋亡水平,Res 能够通过上 SATB2促进HCT 116细胞Bax⁃Caspase3、9凋亡通路蛋白表达。

临床研究

经锁骨下切口无充气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岩岩, 黄建康, 张超, 彭德峰, 陈春春, 董慧明, 李玉龙, 王苏杭, 金国玺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26-10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2
摘要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切口无充气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 2019 10 月至 2020 9 月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治疗的 39 例患者,其中 19 例行锁骨下切口入路腔镜手术,20 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恶性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 3 个月美容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放组(P < 0.05),术后 3 d 疼痛评分高于传统开放 组(P < 0.05),术后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放组(P <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恶性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术后 3 个月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结论 经锁骨下切口腔镜甲状腺手术适用于有美容需求且需行双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术后患者切口美容满意度高。

内侧开放与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沈高波 崔龙慷 方源 李学飞 李振 吴连国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31-103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3
摘要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内侧开放(OWHTO)与外侧闭合(CWHTO)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1 月至 2018 12 月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 48 例,其中采用 OWHTO 术式 25 例,采用 CWHTO 术式 23 例。术后定期随访,测量髋膝踝角(HKA)及 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 HSS 评分评估疼痛和膝关节功能。 结果 OWHTO 组和 CWHTO 组术前 MPTA 角度、HKA 角度、HSS 评分和 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末次随访时,OWHTO 组和 CWHTO MPTA 角度分别为(90.47 ± 1.15)°、(90.95 ± 1.18)°,HKA 角度分别为(180.25 ± 1.55)°、(180.91 ± 2.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OWHTO 组和 CWHTO HSS 评分别为(84.60 ± 2.29)、(85.30 ± 1.5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OWHTO 和CWHTO 术式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两种术式的早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鼻咽癌原发肿瘤MRI⁃DWI 联合体积预测鼻咽部放化疗近期疗效
方楠 张俊安 孙俊旗 张相国 陈冬平 郑露 邓颖 杨展昕 董恩来 齐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37-10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4
摘要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 MRI⁃DWI 联合体积对鼻咽部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 94 例鼻咽癌病例,获得治疗前鼻咽肿物 ADC 值及体积。治疗结束后根据 RESIET 1.1 评估放化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非 CR 组。分析原发肿瘤 ADC 值、肿瘤体积及二者联合用于预测鼻咽部放化疗近期疗效的价值。结果 治疗前 CR 组、非 CR 组的原发肿瘤 ADC 值和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 值、单纯原发肿瘤体积和原发肿瘤体积+咽后淋巴结体积的 AUC 分别为 0.656、0.678 0.699,治疗前原发肿瘤 ADC 值、原发肿瘤体积+咽后淋巴结体积二者联合后的 AUC 0.772;将原发肿瘤 ADC 值与原发肿瘤体积+咽后淋巴结体积纳入构建 nomogram,C 指数为 0.770。结论 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联合 MRI 弥散成像ADC 值可用于鼻咽部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鲁东平, 张荣, 王芬 魏少凤, 贾婕, 张伟莲, 刘婷, 梁瑞, 杨文志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41-104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5
摘要 ( 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 qRT⁃PCR 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健康人的 PBMCs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 mRNA 的表达,并用 ELISA 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细胞因子 IL⁃1β IL⁃18 水平。结果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 PBMCs NLRP3、ASC、Caspase⁃1、IL⁃1β IL⁃18 mRNA 表达明显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同时血清中 IL⁃1β IL⁃18 的含量也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 NLRP3 炎症小体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下调,提示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天然免疫异常有关。

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盛健 戴希勇 刘小玉 蒋钰辉 王冰 刘奇斌 姚利 柳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46-105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6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8 月至 2019 10 月本院 80 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将采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制定并实施手术的患者 41 例纳入 A 组,按照常规实施手术的患者 39 例纳入 B 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三维重建显示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征象比例高于轴位成像(P < 0.05);三维重建对淋巴结转移判定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87.80%、93.10%、75.00%,高于轴位成像 70.00%、75.00%、58.33%;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 B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 B 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多于 B 组(P <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 9.76% 低于 B 组(26.83%)(P < 0.05)。结论 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 用可有效提供患者病灶信息,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CD4+T细胞、NK细胞穿孔素异常表达对手足口病免疫状态评估及预后的指导价值

黄崇刚, 陈静琳, 喇海芹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51-10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7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CD4+T 细胞、NK 细胞穿孔素(PRF)异常表达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免疫状态和病情评估,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1 月至 2020 6 月我院收治的 143 HFMD 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组(n = 67)、重型组(n = 45)和危重型组(n = 31),另选体检正 常儿童 35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T 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14+ 单核细胞、NK 细胞 PRF、颗粒酶 B(GrzB)、CD19+B 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 CD4+T 细胞、 NK 细胞 PRF 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PCIS 评分,PRISMⅢ评分)及预后关系。结果 重症组、危重型组、普通型组患儿 CD3+T、CD4+T、CD14+、CD19+B、NK 细胞数及低于对照组,NK 细胞 PRF、GrzB 表达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组、危重型组较普通型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 IgA、IgG、IgM 及补体 C3、C4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D4+T 细胞与 PCIS 评分呈正相关(r = 0.665,P < 0.05),与 PRISMⅢ评分呈负相关(r = -0.757,P < 0.05),PRF PCIS 评分呈负相关(r = -0.615 P < 0.05),与 PRISMⅢ评分呈正相关(r = 0.596,P < 0.05);预后良好患儿 CD4+T 细胞高于预后不良患儿, NK 细胞 PRF 低于预后不良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 CD4+T 细胞表达过低、NK 细胞 PRF 表达过高,两者可用于重症患儿细胞免疫状况评估,且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有关。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过程中血小板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

何博, 谭爱玲, 胡文娟, 陈小光, 黄小敏, 陈汉妹, 黄小琴,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55-105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8
摘要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输血用浓缩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PC)制备和储存过程中表面凝血主要激活因子——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方法 在制备当天和储存至 4 d 的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的献血员全血和 PC 来源血小板的 TF,同时分析经典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即纤维蛋白原,P⁃选择素和糖蛋白 GPIIb(CD41)。并根据供血者 ABO 血型分析数据。结果 全血中血小板中检测到 TF,在 O 组献血员中发现最高。与全血相比,制备 PC 时血小板表面 TF 更高,在储存过程中进一步增 加。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PC 中血小板表面 TF 得以维持。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研究 TF 水平与 血小板输注接受者的止血反应之间的可能相关性。

药物与临床

孟鲁司特治疗血清白三烯增高、呼出气一氧化氮阳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效果

邸金娜 隋丽云 张莉 刘敬禹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60-10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19
摘要 ( 3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不同血清白三烯 LTC4 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科门诊初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患者 120 例为研究组,分为 A 组(血清 LTC4 增高、FeNO 阴性组)、B 组(血清 LTC4 增高、 FeNO 阳性组)、C 组(血清 LTC4 不高、FeNO 阳性组)、D 组(血清 LTC4 不高、FeNO 阴性组),每组各 30 例。 另选择 3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A、B、C、D 四组均应用孟鲁司特 10 mg 每晚 1 次口服治疗,治疗 1、3 个月 后分别进行咳嗽严重症状评分、LTC4、PEF、FeNO 水平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 3 个月。结果 A 组受 试者治疗 1、3 个月后咳嗽症状缓解,血清 LTC4 水平、PEF 变异率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受试者治疗 1、3 个月后咳嗽症状缓解,血清 LTC4 水平、FeNO 水平、PEF 变异率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受试者治疗1个月后咳嗽症状略缓解,FeNO 水平、PEF 变异率略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 组受试者治疗 1 个月后咳嗽症状略缓解,PEF 变异 率略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血清 LTC4 增高的成人 CVA 患者临床疗效好,对血清LTC4不高的成人CVA 患者临床疗效差。在3个月有效治疗期间,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宫腔内灌注地塞米松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疗效

王梓骅 任春娥 任文超 石海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64-10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0
摘要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再次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前宫腔内灌注地塞米 松磷酸钠注射液(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injection,DexSP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6 月至 2020 10 月于我院再次行 F⁃ET RI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内膜转化日宫腔内灌注 DexSPI 研究组,同期未行宫腔灌注的 RIF 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47.62% vs. 26.51%,38.46% vs. 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ET 前行宫腔内灌注DexSPI 可以提高RIF 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张晓坤 司徒瑞儒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68-10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1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 3 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 73(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中 AFP、AFP⁃L3% GP73 水平和阳性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 AFP 水平分别为(97.1 ± 88.2)、(208.2 ± 204.1)、(284.5 ± 275.2)n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组 AFP 阳性率达 53.3%,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 AFP⁃L3%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32.8 ± 21.3)% 75.0%,均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 GP73 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 GP73 水平分别为(234.3 ± 91.8)ng/mL 和(224.3 ± 83.7)ng/mL,两组区别不大。GP73 的阳性率以肝硬化组最高为 71.9%。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的特异性分别为 91.10% 97.2%,AUC 0.942,高于 单项检测指标。结论 甲胎蛋白(AFP)在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指标时更应同时监测 AFP⁃L3% GP73。GP73 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如三者同时检测,可提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敏感率和准确率,对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预测早期原发性肝癌方面有重要意义。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意义
沈培清 李永蓉 范玲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72-10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2
摘要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变化,分析 GCC 厚度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 83 83 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50 例(50 眼)设为 NDR 组,另 33 33 眼)确诊为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设为 NPDR 组,再取 50 例(50 眼)无糖尿病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进行 GCC 厚度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DR S3、N3 S6、N6 对应分区 GCC 厚度变薄(t = 0.049、0.044、0.040、0.049,均 P < 0.05),NPDR S3、N3、S6、N6、I6 对应分区 GCC 厚度变薄(t = 0.015、0.016、0.043、0.037、0.042,均 P <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DR、NPDR 患者 GCC 厚度较健康人明显变薄,通过 OCT 检测可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

调查研究

2010-2019年广州地区18~25岁献血者HIV阳性人群特征分析

黄志健, 黄伯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76-10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3
摘要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本地区18 ~ 25岁青年献血者HIV感染人群特征,为相应献血人群制定献血招募策 略提供依据,降低HIV输血传播风险。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和核酸检测试剂对2 973 685 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 HIV 项目进行初检、复检 2 遍检测,阳性者送第三方机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进行 HIV 确证,对 18 ~ 25 岁青年献血者 HIV 感染人群特征统计分析。结果 2 973 685 献血者标本中确证为抗⁃HIV 阳性有 736 例,其中 1 561 660 18 ~ 25 岁青年献血者中抗⁃HIV 确证病例为 289 例,占总确证病例的 39.27%;289 HIV 确认青年献血者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 < 0.01)。其他分布特征是:初次献血占218例(75.45%),献血次数达3次或以上占比少(4.15%);街头与单位团体分别占84.43% 15.56%;献全血的有 286 例(98.96%),其余 3 例为成分献血;本市户籍和外省分别占 35.99% 36.68;在校学生与非在校献血者分别占 24.57% 60.9%。结论 广州地区 18 ~ 25 岁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感染 HIV 风险远高于女性,固定献血者、单位团体献血者和在校学生为感染 HIV 低风险人群;本地区献血招募中应加强对青年人群的关于男男同性恋等健康征询和HIV 宣传工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综述
1,25⁃(OH)2D3对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杨胜红, 姚培学, 欧应勇, 欧阳瑶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80-108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4
摘要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5⁃(OH)2D3 Vit D 的活性形式,因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而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中扮演重要角色。1,25⁃(OH)2D3通过减少炎性因子、诱导抗菌肽的释放、结合免疫细胞 Vit D 受体在气道 中发挥抗炎作用。同时 1,25⁃(OH)2D3减轻气道上皮纤维化、影响气道细胞如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 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此外 1,25⁃(OH)2D3减少 TGF⁃β1、IL⁃17A 的表达。本文就 1,25⁃ (OH)2D3

骨髓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标志物-胞外囊泡
刘晓莉 周林 韩崇旭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84-10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5
摘要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胞外囊泡(EVs)是一类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囊泡样物质的 统称。骨髓瘤(MM)是一种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EVs 作为一种 细胞间信号交流的媒介,在 MM 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介绍了 EVs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 MM 患者发生免疫抑制、远处转移、骨质破坏和药物耐受的重要影响,并重点阐 述了 EVs 作为一种新型液体活检标志物在 MM 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的最新进展,为 EVs MM 这一疾病 中的后续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坏死性凋亡机制及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胡建生 王雯 刘海旺 张欣颖 孙林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88-10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6
摘要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直肠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诊疗手段的进展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预后仍很差。目前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肿瘤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的死亡来抑制肿瘤的生长,然而,细胞死亡抵抗是胃肠道肿瘤治疗不成功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肿瘤细胞由于凋亡机制的失调而具有耐药性。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如坏死性凋亡给结直肠肿瘤治疗带来希望,坏死性凋亡是一种Caspase非依赖 性细胞死亡方式,通常表现为坏死的形态学特征,主要通过 RIPK1 RIPK3 调控,并且由MLKL执行完成。目前,基于坏死性凋亡的结肠直肠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正在进行,提示坏死性凋亡将为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本篇综述重点阐述坏死性凋亡,并讨论坏死性凋亡在结直肠肿瘤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临床经验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周增华, 廖莎, 胡鑫, 何睿林, 蒋宗滨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8):  1096-109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8.027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