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1-05-10
基础研究

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调控机制研究

刘磊 赵羲和 田忠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099-110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1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 miR⁃miR⁃330⁃3p表达水平,将miR⁃NC、miR⁃330⁃3p⁃inhibitor、miR⁃330⁃3p⁃mimcs、miR⁃330⁃3p⁃inhibitor+PKM2⁃NC、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miR⁃330⁃3p⁃mimcs+LV⁃NC、miR⁃330⁃3p⁃mimcs+LV⁃PKM2转染至胃癌细胞中,采用CCK8 法、Transwell 实验、Annexin V/PI 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检测葡萄糖利用率、乳酸生成量、己糖激酶(HK)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等糖酵解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M2、GLUT1、HK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330⁃3p与PKM2的靶向关系。结果 (1)胃癌细胞系miR⁃330⁃3p表达量高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表达量低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 < 0.05)。(2)生物信息学显示,miR⁃330⁃3p与PKM2存在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 PKM2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 0.05)。(3)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inhibitor组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增多,凋亡细胞数减少,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活性、LDH活性降低,PKM2、GLUT1、HK2表达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量降低(P < 0.05),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组升高或降低幅度低于miR⁃330⁃3p⁃inhibitor组(P < 0.05)。(4)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mimcs 组miR⁃330⁃3p表达量升高(P < 0.05),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减少,凋亡细胞增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 活性、LDH 活性升高,PKM2、GLUT1、HK2 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 表达量升高(P < 0.05);miR⁃330⁃3p⁃mimcs+LV⁃PKM2 组升高或降低趋势低于miR⁃330⁃3p⁃mimcs 组(P < 0.05)。结论 miR⁃330⁃3p 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相关,可能通过靶向PKM2实现。

异常增加的α⁃突触核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及结肠多巴胺受体D1的表达影响

徐晓峰, 罗汉将, 莫琼, 左丽丝, 黄秀仙, 陈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06-111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2
摘要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异常增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小鼠脑及结肠多巴胺受体 D1(D1DR)表达的影响。方法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及模型组,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α⁃Syn 预成型纤维(PFF)制备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 PBS;术后 6 个月进行平衡杆、爬杆及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差异;通过 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黑质及结肠 D1DR、α⁃Syn、酪氨酸羟化酶 TH)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平衡杆和爬杆运动时间延长、旷场平均运动速 度减慢(P < 0.001)等运动迟缓表现;WB、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及结肠 D1DR TH 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均 P < 0.05),表达较对照组均下降(均 P < 0.05),且在黑质与结肠中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 = 0.8943、0.9026,P < 0.05)。结论 通过脑纹状体注射α⁃Syn PFF 建立的 PD 模型小鼠黑质及 结肠中D1DR、TH 表达降低,为结肠活检应用于评估早期PD 患者中枢神经病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缺氧条件下CK1δ和PER1可调控BV2细胞的线粒体形态

金晶 刘雨朦 张栋 葛建 陈思源 施海媛 何明利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11-111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3
摘要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拟验证 CK1δ、PER1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调控是否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功能实现。方法 本实验以小鼠小胶质细胞(BV2 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氯化钴(CoCl2)处理细胞模拟脑卒中时细 胞的缺氧状态,通过抑制、敲低和过表达 CK1δ来检测 PER1 及线粒体的功能。结果 200 μmol/L CoCl2 BV2 细胞 24 h CK1δ Per1 的总体表达水平降低。缺氧条件下,抑制和沉默 CK1δ会引起细胞核中 PER1 蛋白的积累,增加 Mfn1 的表达量,并抑制 Drp1 的表达。过表达 CK1δ造成 Mfn1 的表达量降低及 Drp1 的表达量增加。此外,CK1δ抑制剂组和敲低组线粒体的线状占比增加,而 CK1δ过表达组的点状占比明显增加。结论 缺氧条件下,CK1δ PER1 可以调控 BV2 细胞的线粒体形态,进而实现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调控。

过表达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王兆涛 徐如祥 马全红 王业忠 姬云翔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17-11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4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 比较正常人和 AD 患者脑组织中 DISC1 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C57胎鼠神经元,分为GFP组、GFP + Aβ组、DISC1 + Aβ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 经元树突棘。取 2 月龄的 C57 小鼠,海马注射对照病毒和 DISC1 过表达病毒,切脑片后处理,膜片钳技 术检测长时程增强(LTP),评价突触可塑性。将 C57 小鼠分为 WT + GFP 组、TG + GFP 组、TG + DISC1 组三 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中小鼠脑中 Aβ斑块沉积;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AD 患者大脑中 DISC1 的表达量减少(P < 0.05);与 GFP 组比较,GFP + Aβ组树突棘 数量减少,而 DISC1 + Aβ组较 GFP + Aβ组树突棘数量增多;Aβ处理后,小鼠脑切片的 LTP 减弱,而过表达 DISC1 后再行 Aβ处理,LTP 较只用 Aβ处理增强;TG + DISC1 组较 TG + GFP 组小鼠海马中的斑块减少 P < 0.05),且寻找平台的时间更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更多(P < 0.05)。结论 过表达 DISC1 APP/PS1 基因AD 小鼠突触可塑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够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的作用机制

覃英娇 周向东, 钟有清 王杰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22-11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5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 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不同药物干预 7 d 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 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 检测肺组织 muc5ac、ERK1/2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肺组织 muc5ac、ERK1/2、p⁃ERK1/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抑制药组和西药组的低 0.3 s 用力呼气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FEV0.3/ FVC、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muc5ac mRNA表达量、muc5ac、p⁃ERK1/2蛋白表达量降低(P < 0.05),且肺组 织病理学变化改善。结论 ERK1/2抑制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下调muc5ac表达改善COPD症状。


临床研究

miR⁃511⁃3p调节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巨噬细胞极化和过敏性炎症的机制

牟义飞 , 汤正珍, 唐永恒 , 李启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27-113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6
摘要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 miR⁃511⁃3p 调节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巨噬细胞极化和过敏性 炎症的机制。方法 LPS IL⁃4 分别诱导 THP⁃1 细胞形成 M1 M2 型巨噬细胞后,ELSA 法检测 M1 M2 细胞内 TNF⁃α TGF⁃β的分泌量;细胞转染法构建 miR⁃511⁃3p 表达细胞,RT⁃PCR Western blot M1 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蛋白表达;用氢氧化铝和卵蛋白致敏并用的卵蛋白激活法构建 CVA 小鼠模型, 用流式分选法分离小鼠巨噬细胞,用 ELSA 法检测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标志因子 TNF⁃α TGF⁃β IRF3 表达分泌量;用 RT⁃PCR 法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CVA 患者血浆样本中 miR⁃511⁃3p 的转录水平。结果 通过 miR⁃511⁃3p 转染发现,miR⁃511⁃3p 过表达时,M1 型巨噬细胞中 TNF⁃α表达减少,CCL17 表达 增多(P < 0.05);CVA 小鼠模型中 TNF⁃α IRF3 磷酸化水平减少,TGF⁃β增多(P < 0.05);同时与非哮喘患 者相比,CVA 患者 miR⁃511⁃3p 表达减少(P < 0.05)。结论 miR⁃511⁃3p 可调节小儿 CVA 患者机体 IRF3 酸化水平,促使巨噬细胞向M2方向极化,抑制体内过敏性炎症。

自噬相关蛋白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何子纯, 张佳怡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31-113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7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自噬相关蛋白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PBMCs)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 p62)的 mRNA 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IL⁃10)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价自噬相关蛋白对脓毒症并发ARDS 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非ARDS 比较,ARDS组PBMCs 中Beclin⁃1、LC3⁃II mRNA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p62 mRNA及蛋 白表达和外周血 IL⁃1β、TNF⁃α IL⁃6 水平显著升高(P < 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 PBMCs Beclin⁃1 LC3⁃II mRNA 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p62 mRNA 及蛋白表达和外周血IL⁃1β、TNF⁃α IL⁃6 水平显著升高(P < 0.05)。ARDS 组患者 Beclin⁃1 LC3⁃II mRNA 分别与外周血 IL⁃1β TNF⁃α水平呈负相关;而 p62 mRNA 与外周血 IL⁃1β TNF⁃α水平呈正相关。ROC 曲线分析表明,Beclin⁃1 mRNA、LC3⁃II mRNA p62 mRNA 区分存活和非存活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18(95%CI:0.743 ~ 0.913)、 0.829(95%CI:0.738 ~ 0.921)和 0.794(95%CI:0.705 ~ 0.883),其敏感性分别为 75.96%、81.82% 71.19%,特异性分别为 80.49%、75.61% 71.23%。结论 自噬水平的降低参与了脓毒症并发 ARDS 的发生及发展,检测自噬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多裂肌横截面积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陈齐齐 陈立平 金军 樊敏 申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36-114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8
摘要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多裂肌横截面积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 收集 2016 1 月至 2020 2 月于我院疼痛科接受 PETD 治疗的 155 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7 例)和未复发组(138 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资料。应用 MRI 成像, Image J 软件测量与椎间盘突出侧的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脂肪浸润度(degree of fat infiltration,DFF)。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评估多裂肌 CSA 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性别、病程、手术时间、复工时间、椎间盘突出位置,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吸烟、饮酒、糖尿病、多裂肌 CSA DEF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发现多裂肌 CSA 预测 PETD 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更高。结论 多裂肌 CSA PETD 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准确预测PELD 术后的复发。

基于多维度指标的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胡晓琪 翟巾帼 李静 王文娟 安胜利 胡晓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41-11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09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的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自编问卷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资料,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构建 GDM 预测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可用性,并绘制列线图。结果 基于年龄、既往 GDM 史、平均动脉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的 GDM 预测模型的 AUC 0.75(95% CI 0.71 ~ 0.80),校准图显示良好的一致性,DCA得出在阈概率为 0.05 ~ 0.75 时,模型具有正的净效益。结论 GDM 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GDM 筛查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气道不同部位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

吴敏, 金蒙蒙, 赵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45-11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0
摘要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气道不同部位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 2019 1 月至 2020 5 月就诊我院的 COPD 患者82例进行观察研究。其中COPD 稳定期患者37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浓度,记录中心大气道 NO 浓度(FeNO50)及肺泡 NO 浓度(CaNO)。同时收集肺功能,血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C 反应蛋白(CRP CAT 评分等临床变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COPD 急性加重组 CaNO、CRP、WBC 明显高于 COPD 稳定 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COPD 急性加重组,CaNO CAT 评分呈正相关(r = 0.627 P < 0.001),与 FEV1%呈负相关(r = -0.457,P = 0.002),而 FeNO50 CAT 评分及 FEV1%无相关性。分层分析发现 CaNO CAT 评分> 20 分及 FEV1% < 50%组中明显升高(P < 0.05),而 FeNO50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OPD 患者气道不同部位 NO 浓度存在差异,CaNO 可能是反映 COPD 患者远端小气道炎症更好的生物学指标,可用于监测COPD 急性加重期间的炎症活动。

抑瘤素M、Id⁃1、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黄莎莎, 韩峥, 谭洁, 刘蒙, 田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50-11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1
摘要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抑瘤素 M(OSM)、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Foxp3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9 6 月⁃2020 6 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 72 例,取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 法检测抑瘤素 M、Id⁃1、Foxp3 相对表达量,对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抑瘤素 M、Id⁃1、Foxp3 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 Foxp3 相对表达量较低 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 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浆膜内浸润患者相比,浆膜外浸润胃癌患者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 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胃癌患者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 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高分化患者相比,中分化胃癌患者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 相对表达量较低;与中分化患者相比,低分化胃癌患者抑瘤素 M、Id⁃1 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 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胃癌组织中抑瘤素 M、Id⁃1 表达呈正相关(r = 0.310,P = 0.008);胃癌组织中抑 瘤素 M、Foxp3 表达呈负相关(r = -0.422,P = 0.001);胃癌组织中 Id⁃1、Foxp3 表达呈负相关(r = -0.308 P = 0.009)。结论 抑瘤素 M、Id⁃1、Foxp3 在胃癌中呈现异常表达,且抑瘤素 M、Id⁃1、Foxp3 相对表达量变化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TNM 分期、分化程度相关,三者表达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共同参与胃癌发展演进过程。

声诱发反应在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听力监测中的应用

郭丽芳 陈丽文 郑雅萍 曾笑梅 陈洵艳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55-11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2
摘要 ( 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声诱发反应(acoustic stimulation test,AST)在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 ders of pregnancy,HDP)胎儿听力监测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HDP 孕妇,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再据胎龄分成足月组和早产组。所有孕妇行 AST,出生后的围产儿行听力筛查与诊断。随机选取同期无 HDP 孕妇形成对照组,将各组 AST 和听力结果对比。结果 重度 HDP 组患儿 AST 阳性率明显低于 轻度 HDP 组和无 HDP 组;在 AST 阴性中,重度 HDP 患儿听力损失率明显高于轻度 HDP 组和无 HDP 组;在AST 阳性中,患儿听力损失多为轻、中度,而 AST 阴性中,无 HDP 者听力损失多为双耳中、重度,HDP 者听力损失则多为单耳或/和双耳中、重度。结论 AST 能够预估和监测胎儿听力情况,可供临床选择使用;尤其重度HDP 组AST 阴性者,听力损失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和复查。

p53 Arg72pro 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张红丽, 鲁亮, 曹辉, 方春菊, 朱海振, 李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59-11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3
摘要 ( 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p53 Arg72pro 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ⅡB~ⅣA 期接受同期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 PCR 荧光探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 p53 Arg72pro(rs1042522)位点基因分型检测。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 RECIST 1.1 标准。将基因型、年龄、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纳入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并评价 logistic 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纳入符合条件的 105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6 月。p53 Arg72pro 基因分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G基因型可增加肿瘤放化疗敏感性。而高龄、低分化、淋巴结 转移、肿瘤> 4 cm 等临床因素均显著降低放化疗敏感性(P < 0.05)。结论 P53 Arg 72pro 基因多态性是预 测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C/G 和G/G 基因型可增加肿瘤放化疗敏感性。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效果

陈存仁, 方团育, 莫泽纬, 魏伟平, 岑超平, 张燕, 林璐, 全会标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64-11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4
摘要 ( 3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Ⅱ-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价值。方法 将 60 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普通换药及敷料覆盖,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微动力负压敷料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目标溃疡完全愈合率、溃疡面积缩小率、溃疡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最后 1 个月随访期间溃疡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出血、疼痛、红肿)。结果 观察组愈合率(100%)高于对照组(93.3%);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 1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 组(46.7%)(P<0.05)。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Ⅱ-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效果 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可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预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

李祥 苏铎华 邢贞建 钟洪兰 李昕洁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68-11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5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预测侵袭性肺曲霉患者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此类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 2019年10月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并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查阅所有患者在院期间的验单和病程记录,观 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及类型。结果 共筛选出16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其中基因组84例,对照组84例,两组 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基因组患者快、中、慢代谢型占 39.29%、45.24% 和15.47%。168例患者发生ADR的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46.23%),其次是 肾功能异常(17.86%)和胃肠道不适(14.28%)。基因组和对照组的 ADR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基因组发生ADR较多;基因组中快、中、慢代谢型患者间ADR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以快代谢型(24.2%)最小,其次是中间代谢型(52.6%),慢代谢型最高(53.8%)。结论 获知使 用伏立康唑的肺曲霉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有助于针对性处置药物相关ADR,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正压通气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6岁以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燕楠, 徐艳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72-117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6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正压通气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 6 岁以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1 月至 2020 1 月我院收治 6 岁以下 OSAHS 患儿 90 例,随机分为白三烯组、联合治疗组各 45 例。对比两组患儿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NK 细胞计数、SaO2水平;检测两组患儿AHI、LAT、LHT、IgA、IgG、IgM 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白三 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儿 CD3+、CD4+、CD8+、LAT、LHT、AHI、IgA、IgG、IgM、SaO2 水平较低,NK 水平 较高(P <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 < 0.05)。结论 使用正压通气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 6 岁以下 OSAHS 患儿进行治疗,能够调节患儿 T 淋巴细胞,改善患儿 NK 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因子,效果显著。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对乳腺炎换药的镇痛效果

张广防 戴双华 郭玲崧 肖建斌 蔡清香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77-118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7
摘要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炎换药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肉芽肿乳腺炎患者 96 例,分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组 47 例(T 组)和局部麻醉组 49 例(L 组),T 组采用胸椎旁阻滞,L 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 T 组神经阻滞前、后生命体征,记录 T 组麻醉并发症数量,记录两组换药疼痛 VSA 分、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T 组阻滞前与阻滞后对比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组霍纳氏综合征 23 例,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换药疼痛 VSA 评分、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胸 椎旁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用于乳腺炎换药镇痛,并发症少,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

药物与临床

达格列净和西格列汀治疗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张咪 梁伟 许祥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82-1186.  doi:Objective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pa⁃ gliflozin c
摘要 ( 1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 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7 例身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 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达格列净组(107 例)和西格列汀组(110 例)。治疗 24 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其他相关代谢指标,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24 周后,(1)两组患者的 FBG、HbA1c、血脂和血尿酸均较用药前下降(均 P < 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2)达格列净组体质量和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用药前下降(均 P < 0.05)。(3)达格列净组泌 尿生殖道感染增加,并出现血糖正常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良反应多于西格列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 糖能力相似,达格列净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腰围和血压,但其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 值得注意。西格列汀安全性良好。

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阶段性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罗洁 谭雅娴 黄继贤 吴婉儿 刘靓 周玲玲 周璇 阴常欣 刘晓力 许娜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87-119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19
摘要 ( 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6 月至 2019 5 月就诊于南方医院规范服用芦可替尼超过 12 个月的 60 MF 患者;采用 MPN 症状评估表(MPN⁃SAF⁃TSS)评价症状,B 超评估脾脏大小,观察骨髓纤维化及 JAK2V617F 基因突变负 荷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探讨芦可替尼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服用芦可替尼12个月,51.67% MF患者总症状评分降低50%以上;脾脏中位长厚径分别由基线的(16.65 ± 3.42)、(5.86 ± 1.54)cm,缩短 至(14.93 ± 3.02)、(5.32 ± 1.2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2.86%患者骨髓纤维化稳定或改善, 45例患者合并JAK2V617F等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负荷中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00)。血液学不良反 应主要为贫血(68.09%)和血小板减少(40.43%);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观察到感染的发生(23.33%);用药后 1 年外周血 CD3+、CD4+、CD8+ T 细胞及 NK 细胞百分率均较前减少,其中 NK 细胞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0)。结论 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芦可替尼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在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的评估价值

金冬花, 刘展, 牛光明, 陶胜忠, 耿晓腾, 王在斌, 卢慧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93-119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0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术前运用 3D Slicer 体绘制重建并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 34 例患者(20 例三叉神经痛及 14 例面肌痉挛)及同一手术组术前未进行三维重建的 28 例微血管减压患者(19 例三叉神经痛和 9 例面肌痉挛)进行临床统计,比较两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度、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未重建组相比,重建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术后近期及远期手术效果方面明显高于未重建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率及 复发率明显低于未重建组。结论 术前运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方法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判断责任血管,并能准确地模拟术中术野情景,使术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快速准确分辨责任血管,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粪便钙卫蛋白联合血液指标在诊断及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

张怡婷, 钱香, 任真, 丁红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199-120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1
摘要 ( 2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联合血液指标在诊断及评估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2017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0 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诊断为 UC 的 10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诊断为功能性胃肠病的 1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 FC 含量,比较两组 FC。再根据 UCEIS 将 100 例 UC 患者分为缓解组、镜下活动轻度组、镜下 活动中度组、镜下活动重度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指标(CRP、ESR、WBC、NLR、Hb、Alb)。比较不同 UC 组患者 FC 及相关血液指标,并绘制 ROC 曲线分析 FC 联合血液指标对判断 UC 内镜下是否活动的诊断 效能。结果 UC 患者 FC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各组 UC 患者 FC 水平亦高于对照组(< 0.05)。 FC 分别联合血液指标作ROC 曲线,发现单FC 在评估UC 是否活动中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FC 联合 血液指标评估价值更优于 FC 单一指标。结论 FC 是一种判断 UC 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较好评估指标,其可作为临床上对UC 患者进行病情活动评估的辅助指标。
新技术新方法

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测序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姚仲伟, 李美锦, 王桃, 聂川, 吴晓武, 郑亦男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03-120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2
摘要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3 月至 2020 2 月期间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所得 BALF 时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与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病原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重症获得性肺炎病原学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29例患儿的BALF同时进行传统病原检测 mNGS检测,细菌检出率mNGS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58.6% vs. 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病原菌阳性率与 2 种以上病原体感染上,mNGS 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93.1% vs. 72.4%,34.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mNGS 检测与传统检测结果一致性上,在不一致的病原体、细菌与真菌中,培养阴性多于 mNGS 阴性结果。在复合感染中,mNGS 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58.6% vs. 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结论 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BALF mNGS 对病原菌的检出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尤其是对细菌与复合感染时诊断价值更高,能早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诊治依据。

中医药现代化

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与术后疲劳的关系

宋亚民 陈振欣 庞凤舜 张晓波 陈经宝 林展宏 秦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07-12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3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术后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型分布及与术后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 结合中医理论和外科临床实际,制定《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疲劳调查表》,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 例患者中,肝郁气滞 71 例(35.32%),痰瘀互结 78 例(38.81%),气血两亏 24 例(11.94%),脾肾阳虚 28 例(13.9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术后疲劳症状中,出现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54.73%)、失眠(49.25%)、气短懒言(39.30%)、神疲乏 力(37.31%)和恶心呕吐(33.33%)等症状的患者频率最高。失眠、焦虑和肝郁气滞显著相关;嗜睡和脾肾 阳虚显著相关(P<0.05);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和气血两亏显著相关(P<0.05);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和痰 瘀互结显著相关(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术后疲劳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其与术后疲劳相关性的 研究对临床辨证治疗及术后促进快速康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综述

结合罗马Ⅳ标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现状

吕咪, 张坤漓, 史中斐, 郑艺君, 刘平, 尹晓岚, 王凤云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13-121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4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6 年版罗马Ⅳ标准修整了罗马Ⅲ标准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 定义,使得疾病的诊断和疾病之间的重叠情况发生变动。故本文以罗马标准为认知基础,结合大量相 关文献的阅读,尝试对 2016 年至 2020 年间有关 FD IBS 重叠的研究整理归纳,以期为临床更好地了解 FD 与IBS 的重叠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蛋白聚糖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吴靖漪 陈嘉文, 孙天语 刘鹏 吴补领,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17-12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5
摘要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伤和肿瘤导致的大面积骨缺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 malstemcells,MSCs)介导骨组织再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探究干细胞在骨组织微环境中的转归及其与 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临床转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蛋白聚糖作为 MSCs 微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及调节分子,广泛参与了 MSCs 自我更新和成骨分化的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多项研究证实蛋白聚糖是骨缺损再生修复中的重要调控因子,深入揭示蛋白聚糖在 MSCs 成骨向分化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并逐渐将其局部应用在骨修复材料中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将重点就蛋白聚糖在调控不同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潜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PM2.5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赵银银, 邱娴娴, 肖跃海 江克华 罗大金 孙发, ​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22-12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6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细颗粒物(PM2.5)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对公众健康的主要可预防威胁之一,是全球公认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的物质,也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多项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包括心、肺、睾丸等多功能多器官损害。研究表明微粒物质(PM)是男性精液质量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而 PM2.5 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一种,对于精子质量、基因、染色体、激素等的损害作用,逐渐被各研究学者所注意,并开始探究 PM2.5 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及机制,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 PM2.5 损伤男性生殖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临床经验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中的价值

梅宇波 张明亮 张平 肖志英 周友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27-122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7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ang手术治疗漏斗胸应用体会

商宏伟, 李超, 孙盛斌 , 娄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9):  1230-123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9.028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总结 Wang 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矫形效果和应用经验。方法 28 例采用 Wang 手术矫治的漏斗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 18 例低龄初治病例、4 Nuss 手术失败病例、5 例心脏手 术相关病例和 1 例特殊成人病例,均采用剑突部位正中纵行切口,于肌肉深层胸廓表面构建隧道,胸骨下段和双侧肋弓部位贯穿缝合钢丝,置入预塑形钢板于隧道,提拉钢丝将凹陷提起并固定于钢板中间部位的方法完成手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 1 条矫形板完成 Wang 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按照漏斗胸术后评价标准:总分9 分者 16 例,8 分者 12 例,效果评价均为非常满意。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Nuss 手术相比,Wang 手术在低龄漏斗胸治疗上优势明显。对于心脏病合并畸形同期手术、心脏术后继发畸形、Nuss 术后畸形复发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不宜实施 Nuss 手术的漏斗胸患者,Wang 手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