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 2020, Vol. 36 ›› Issue (21): 2889-2893.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0.21.001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 下一篇
黄加美,袁超,黄德扬,刘晋新,余成成,张烈光
HUANG Jiamei,YUAN Chao,HUANG Deyang,LIU Jinxin,YU Chengcheng,ZHANG Lieguang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3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核酸“复阳”CT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我院2020年1月24日至3月15日达到出院标准后确诊COVID⁃19“复阳”患者胸部CT 表现和临床特征。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9~79岁,平均(46.61± 17.86)岁。结果 23例均为普通型COVID⁃19“复阳”患者,3例患者有胃纳差,口苦表现,其他均无临床症状。核酸阳性表现为肛拭子阳性15例(65.2%),咽拭子阳性7例(30.4%),鼻拭子阳性1例(4.4%),肛拭子和咽拭子核酸“复阳”时间分别是(6.87 ± 3.31)d 和(7.14 ± 4.06)d,“复阳”后转阴时间分别是(6.53 ±4.93)d和(2.71 ± 1.50)d。胸部CT病灶累及双侧肺叶16例,累及单侧肺叶7例。分布在中上叶为主3 例,下叶及胸膜下为主14 例,肺内多发散在分布7 例。肺内可见小斑片状或小结节状磨玻璃样密度影改变20 例,条索状密度增高影14例,邻近胸膜增厚4例,间质间隔增厚1例,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增粗11例,细支气管受牵拉扩张2例,胸腔积液1例。对比核酸“复阳”前的CT影像,1例炎症较前加重,5例较前无明显变化,16例炎症较前有进一步吸收缩小。结论 分析23例广州地区COVID⁃19“复阳”患者均为普通型患者,“复阳”后只有3例有胃纳差,口苦的表现,其他均无临床表现。核酸“复阳”时间在达到出院标准后指定地点隔离观察的14 d内,“复阳”后转阴天数在14 d内,且后继随访未发现阳性。“复阳”患者CT影像表现较前很少有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为多发小磨玻璃影,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多累及双肺,以肺下叶和胸膜下多见,多有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增粗,少有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