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11): 1674-1680.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5.11.010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Juntian TANG1,Peng NIE2(),Yongping XIAO3,Yingyuan HUANG1,Yun YANG1,Jianhong YAN1
摘要:
目的 研究自体自然杀伤(NK)细胞在晚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结合倾向性评分匹配分为靶向组(31例,给予支持治疗联合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治疗)和细胞组(30例,在靶向组基础上联合自体NK细胞),以6周为1个治疗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统计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淋巴细胞功能及免疫功能。 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细胞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靶向组(P < 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细胞组低于靶向组(P < 0.012 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细胞白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β、γ干扰素、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细胞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β、γ干扰素、外周血CD3+、NK细胞水平高于靶向组(P < 0.012 5);外周血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 < 0.012 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2 5)。治疗期间,细胞组腹泻、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害、血小板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水平降低发生率与靶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自体NK细胞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可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