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3-05-10
临床新进展
继发性心脏淋巴瘤诊治研究进展
杨园园 史明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67-107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1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脏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预后极差。继发性心脏淋巴瘤(secondary cardiac lymphoma,SCL)较原发性心脏淋巴瘤常见,多见于播散性淋巴瘤及高危组患者。由于继发性心脏淋巴瘤患者症状非特异性,本病常出现诊治延误且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甚至死后尸检才发现淋巴瘤累及心脏。 目前继发性心脏淋巴瘤尚无系统诊疗指南,而早诊治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率极为重要。本文就继发 性心脏淋巴瘤诊治最新研究进展作综述。

基础研究
Tspan1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拮抗奥沙利铂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李孝平 周红见 高芳芳 李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72-10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2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四次跨膜蛋白 1(Tspan1)过表达对奥沙利铂(OXA)诱导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 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Tspan1 过表达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空载质粒分 别转染至 HCT116 细胞中,qRT⁃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胞中 Tspan1 mRNA 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14.15 μg/mL OXA 或联合 5 mmol/L 自噬抑制剂 3⁃MA 干预转染后 HCT116 细胞,MTT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 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 LC⁃3B 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自噬 相关蛋白 LC⁃3、Beclin1 和 p6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span1 过表达可显著上调 HCT116 细胞中 Tspan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HCT116细胞对OXA 的敏感性,抑制OXA 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并增强细 胞中 LC3B 蛋白荧光强度,上调细胞中 LC⁃3II/LC⁃3I 比值及 Beclin1 蛋白表达水平,下调 p62 蛋白表达水平。 然而,联合 3⁃MA 处理可逆转 Tspan1 过表达对 OXA 诱导 HCT116 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提高细胞对 OXA 的 敏感性。结论 Tspan1 过表达可拮抗 OXA 诱导的 HCT116 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来实现的。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NSUN2在卵巢癌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何婉珊, 洪小山 陈冠桥 陈斌 文斌 林育 韦之富 罗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79-108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3
摘要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 RNA⁃seq 技术研究 NSUN2 对卵巢癌细胞株 A2780 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 NSUN2 在卵巢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慢病毒介导的 RNA 干扰技术抑制 A2780 细 胞中 NSUN2 的表达。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为对照,使用 RNA⁃seq 技术对干扰细胞株进行基因谱高通量测 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 KEGG Pathway、GO 分析和 GSEA 富集分析,探索 NSUN2 调控的 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NSUN2 敲低的 A2780 细胞 株有 1 642 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 1 020 个,下调基因有 622 个;通过 GO 分析、KEGG Pathway 和 GSEA 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 hedgehog 信号通路、P53 等信号通路上,参与了病毒转录、 翻译起始和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对 P53 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与改通路相关的 3 个关 键基因(ZMAT3、EI24 和 CCND2),RT⁃qPCR 验证其表达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结论 A2780 sh⁃NSUN2 组 与 A2780 sh⁃NC 组的基因表达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 P53 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 NSUN2可能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低温缺氧/复氧后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对心肌 H9c2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佟睿, 高鸿 安丽 易菁 曹莹 蒙富雪 吴学艳 马艳燕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86-109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4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低温缺氧/复氧(hypothermia hypoxia/reoxygen,H/R)后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rat cardiac fibroblasts,RCFs)对心肌 H9c2 细胞间通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 RCFs 细胞与 H9c2 细胞以 2:1 数量比 Transwell 共培养后随机分为 6 组。其中 T+AngⅡ组及 H/R⁃T+AngⅡ组加入 1.5 nmol/L Ang Ⅱ,T+ARB 组及 H/R⁃T+ARB 组加入 1 nmol/L 缬沙坦。T 组、T+AngⅡ组及 T+ARB 组进行正常培养,H/R⁃T 组、H/R⁃T+AngⅡ及 H/R⁃T+ARB 组进行 H/R 处理。检测各组培养液中 AngⅡ含量;H9c2 细胞 Cx43、ERK1/2 表达量及磷酸化及细胞间通讯情况。结果 与 T 组相比,H/R⁃T 组及 T+AngⅡ组 H9c2 细胞 ERK1/2、Cx43 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降低(P < 0.05),细胞间通讯减弱(P < 0.05);T+ARB 组 H9c2 细胞 ERK1/2、Cx43 表达及 磷酸化水平增高(P < 0.05),细胞间通讯增强(P < 0.05)。与 H/R⁃T 组相比,H/R⁃T+AngⅡ组 H9c2 细胞 ERK1/2、Cx43 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降低(P < 0.05),细胞间通讯减弱(P < 0.05);H/R⁃T+ARB 组 H9c2 细胞 ERK1/2、Cx43 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增加(P < 0.05),细胞间通讯增强(P < 0.05)。结论 H/R 处理后,RCFs 细胞分泌增多的AngⅡ可能通过抑制H9c2细胞MAPK/ERK 通路下调Cx43表达,导致H9c2细胞间通讯减弱。

瑞马唑仑通过调节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王静 高煜茹 蔡钱伟 朱委委 黄潇 孙大康 王晓芝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92-109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5
摘要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 方法 将 C57BL/6 雄性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模型组(LPS 组)、瑞马唑仑干预组(RM+LPS 组)和瑞马唑仑对照组 (RM 组),12 h 后处死小鼠取材,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和双侧肺组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W/D)、BCA 法检测 BALF 中总蛋白含量评价肺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 验(ELISA)检测 BALF 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的含量;通过流 式细胞术检测 F4/80+ 标记的巨噬细胞中 M1 巨噬细胞阳性标志物 iNOS+ 和 M2 巨噬细胞标志物 CD206+ 的细胞比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肺组织中 TNF⁃α、iNOS、CD206、Arg⁃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 LPS 滴注 12 h 后小鼠出现明显肺损伤;BALF 和血清中 TNF⁃α、IL⁃6、 IL⁃1β 含量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 iNOS+ 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肺组织中 TNF⁃α、iNOS mRNA 含量及蛋白水平 均显著增加。给予瑞马唑仑干预后,与 LPS 组相比,RM+LPS 组小鼠肺损伤明显改善;BALF 和血清中 TNF⁃ α、IL⁃6、IL⁃1β 含量显著降低,IL⁃10 含量显著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 iNOS+ 细胞数量显著降低,CD206+ 细胞 显著增加;肺组织中 TNF⁃α、iNOS mRNA 含量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CD206、Arg⁃1 mRNA 含量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 瑞马唑仑可通过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向 M1 型极化,促进其向 M2 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脂多糖诱导的ALI。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 
卢天龙 杨启英 杨世闻 宋小龙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098-110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6
摘要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 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 中 CARM1 的表达情况。将 CARM1 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 CARM1(shCARM1)、Notch 同源物 2 (shNotch2)的 shRNA 序列或阴性对照 shRNA(shNC)转染到肺癌细胞中。分别通过 CCK⁃8 试验、Transwell 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 RIP⁃PCR 和 MeRIP⁃qPCR 分析探讨了 CARM1 的作用机制。采用经 典的铁死亡诱导剂 Erastin 处理肺癌细胞以确定 CARM1 是否能影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结果 与人 正常气道上皮细胞 HBE4 相比,CARM1 在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显著上调(P < 0.05)。 与 Vector 组相比,CARM1 过表达组 A54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 < 0.001),而 shCARM1 组 HCC827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 shNC 组(P < 0.001)。MeRIP⁃qPCR 分析显示当 CARM1 过 表达时 Notch2 mRNA 的 m6A 丰度显著增加(P < 0.05)。RIP 分析显示 CARM1 过表达显著促进 CARM1 和 Notch2 mRNA 之间的结合(P < 0.05)。Notch2 敲低减弱了 CARM1 上调的 A549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 力(P < 0.001)。结论 CARM1 在肺癌中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 Notch2 发挥其致癌功能。此外,CARM1 可 以通过稳定Notch2使肺癌细胞对铁死亡不敏感。

临床研究
不同分期矽肺患者气道细菌群落微生态研究 
荆茹 孟凡利 李旭东,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05-111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7
摘要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矽肺患者气道细菌微生物构成的差异。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方法,选 29例职业性矽肺病患者,13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矽肺壹期患者6例(矽肺壹期组),矽肺贰期患者15例(矽肺贰期组),矽肺叁期患者8例(矽肺叁期组)。采集42例受试者痰液样本,采用16S rDNA测序技 术检测痰液样品中细菌微生物,分析4组受试者细菌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差异,对健康受试者与矽肺患者组间 存在差异的细菌微生物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alpha多样性指数、beta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绘制受试者工 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细菌微生物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结果 健康受试者与矽肺患者痰液样品中 奈瑟菌属(Neisseria)、莫拉氏菌属(Moraxell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狡 诈球菌属(Dolosigranulum)、密螺旋体菌属(Treponema)相对丰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EfSe 分析结果显示,矽肺壹期组增加的物种包括 Neisseria、奈瑟氏菌科(Neisseriaceae)、假单胞菌目 (Pseudomonadales)和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矽肺贰期组增加的物种有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科(Staphyloccacea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_aureus)。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Neisseria相对丰度对矽肺壹期与矽肺贰期患者进行分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7(95%置信区间 0.71~0.99),灵敏度 100.0%,特异度 73.3%,约登指数 0.73,P = 0.01。结论 Neisseria 可 能与矽肺患者的疾病进程有关,并可能具备对矽肺分期进行区别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与恢复质量影响的比较 
茆烨 赵伟 蒿梦潇 邢瑞 颜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11-111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8
摘要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及 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60 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 肌阻滞组(Q 组)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 组)。记录术后 48 h 内吗啡当量总消耗量、数字评定量表 (NRS)疼痛评分、首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间、PCIA 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15 项恢复质量量 表(QoR⁃15)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与 T 组比较,Q 组术后 48 h 内吗 啡当量总消耗量、术后24 h内NRS评分、PCIA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降低,首次PCIA时间延长,术后 24、48 h QoR⁃15 评分升高,AIS 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相比,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显著降低开腹肝部分 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药物需求,有效改善术后镇痛,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致密化的应用价值 
贾俊龙 程耀萍 王玲 喻艳 孙阳 吕爱霞 马晓艳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18-112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09
摘要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D4胚胎的致密化程度和数量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明确 胚胎致密化对抱婴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女方年龄 < 40岁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根据移植胚胎致密化 程度不同将移植周期分为3组:含有2个部分致密化或致密化以上胚胎组(A组);含1个部分致密化或致密 化以上胚胎组(B组);不含部分致密化或致密化胚胎组(C组),对其种植率和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研究致密 化胚胎的最终妊娠结局。结果 (1)年龄、体质量指数C组均显著低于A组。不孕年限、基础FSH、基础LH, 基础E2采用非参数检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膜准备方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移植日内膜厚度,C组显著高于A组(P < 0.05)。(2)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A组、B组、C组依次降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妊娠丢失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升高且A组降低。抱 婴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C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增加2 枚部分致密化以上胚胎可以显著增加抱婴率,并不增加多胎妊娠率和剖宫产率,但增加1枚部分致密化以上 胚胎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和抱婴率。 
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袁和学 潘春来 刘宗剑 张勇 罗芳 朱娜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23-112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0
摘要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割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 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恢复(肛管直肠压力 测定和 Wexner 失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到了临床治愈效果,两组在治愈率、术前肛门功能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 Wexner 失禁评分)、术后第 7 天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手术时间、术后 1、3、5 天 VA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术后 3 个月以上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静息压和肛门缩榨压)、Wexner 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与传统切割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相比在功能保护(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 评分)、创面愈合、术后疼痛有明显的优势。临床证实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 用的。 
腹腔镜引导下双侧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在妇科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应用 
汪海金 王克功 龚廷 刘颖 张振 罗辉宇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27-113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1
摘要 ( 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引导下双侧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 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 例。观察组全麻复合双侧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后开始手术,对照组单纯全麻 后开始手术。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VAS 疼痛评分、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 动时间、术后 24 h 的 15 项恢复质量(quality of recovery,QoR⁃15)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总量、镇痛 补救率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 < 0.05),术后 2 h 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 < 0.05),术后 24 h 的 QoR⁃15 评分明显升高(P < 0.05),术后 24 h 内镇 痛药用量、镇痛补救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双侧子宫骶韧 带区域神经阻滞可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 
唐广满 王来毅 金根洋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32-11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2
摘要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颈椎过伸性损伤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医院骨科收治的 57 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患,33 例行颈椎后 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 组),24 例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B 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及术 后恢复指标,论述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较 B 组更 少(P < 0.05);A 组 JOA 评分及 Frankel 分级稍优于 B 组,融合节段高度与 Cobb 角稍高于 B 组,并发症率稍 低于 B 组,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后 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均能获得较理想疗效,但后路单开门的手术风险更小,减压更彻底,值得优先考虑。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张宇清 刘倩含 杨森 李孝强 陈立平 申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38-114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3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3-8 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 72 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 机分对照组(A 组)和观察组(B 组),每组 36 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营养神经和止痛药物以 及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在此基础上,B 组患者每天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治疗,A 组患者接受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T0)、治疗结束后 1 周(T1)、1 个月(T2)、2 个月(T3)、3 个月(T4)评估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 ventory,STAI⁃S),于 T0、T2、T3、T4 时评估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两组 治疗结束后 3 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 NRS 评分、STAI⁃S 评分 和 SRSS 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5);与 A 组相比,B 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 NRS 评分、STAI⁃S 评分和 SRSS 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结束后 3 个月,B 组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较单纯椎旁神经阻滞疗效更佳,能够更有效缓解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 
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拔管风险预测 
王敏 邢玲玲 张春霞 卢素玉 吴晓磊 许龙云 蒋祖娟 李绍梅 裴华颖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43-114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4
摘要 ( 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 r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预测 rPDAP 患者拔管的风险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规律随访并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患者 164 例,按照临床治疗结果分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 析探究 rPDAP 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 rPDAP 拔管风险预测模型,采用 ROC 曲线分析预测因子的诊 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中,难治组 66 例,非难治组 98 例。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患者透析龄较长 [(42.5(20,64.5)个月 vs. 32.5(11.8,50.25)个月],血清白蛋白更低[(31.21±5.88)g/L vs.(32.99±5.20)g/L];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率更高(13.6% vs. 3.1%、6.1% vs. 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 白水平与 rPDAP 的发生呈负相关,与患者预后未发现相关性(P < 0.05)。长透析龄和多次发生 PDAP 与 rPDAP 患者拔管率呈正相关(P < 0.05)。以透析龄和多次发生 PDAP 计算 rPDAP 拔管风险预测的 ROC 曲 线下面积,其中透析龄的诊断价值最大,透析龄界定值为 54.5 个月。结论 血清白蛋白是 rPDAP 发生的 独立保护因素,长透析龄和多次发生 PDAP 对 rPDAP 患者是否存在拔管风险具有诊断价值,透析龄在 54.5 个月及以上rPDAP 患者拔管风险更高。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ficolin⁃3、 PTX3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冬梅 张艳春 许文静 李慧心 王莉 佟胜全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48-115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5
摘要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 3,PTX3)在类风湿 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表达水平情况,来探 究其在 RA⁃ILD 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65 例单纯的 RA 患者作 为 RA 组,70 例 RA⁃ILD 患者作为 RA⁃ILD 组,80 例正常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血清 ficolin⁃3、PTX3 的表达水平;Pearson 法分析 ficolin⁃3、PTX3 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 DAS28、ESR、RF、 CRP 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绘制 ROC 曲线分析 ficolin⁃3、PTX3 对 RA⁃ILD 的诊断价值。结果 RA⁃ILD 组 DAS28、ESR、RF、CRP 值显著高于 RA 组和对照组,RA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RA⁃ILD 组 的 FVC、VC、DLCO 值显著低于 RA 组和对照组,RA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RA⁃ILD 组血清 ficolin⁃3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RA 组和对照组,RA 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RA⁃ILD 组血清 PTX3 的表达水平显 著高于 RA 组和对照组,RA 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RA⁃ILD 组患者血清中 ficolin⁃3 的表达 水平与 PTX3 呈负相关关系(P < 0.05);ficolin⁃3 与 DAS28、ESR、RF、CRP 的值呈负相关,与FVC、VC、DLCO 的值呈正相关(P < 0.05);PTX3 与 DAS28、ESR、RF、CRP 的值呈正相关,与 FVC、VC、DLCO 的值呈负相关 (P < 0.05);二者联合诊断 RA⁃ILD 的 AUC 高于 ficolin⁃3 和 PTX3 单独诊断的 AUC 值(Z = 6.787,P = 0.009; Z = 15.492,P < 0.001)。结论 RA⁃ILD 患者血清中 ficolin⁃3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TX3 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二者联合对RA⁃ILD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 抑制剂及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张通 李晓勇 陈艳军 陈升阳 胡水泉 程冰冰 仝昊 宋立山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53-115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6
摘要 ( 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术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及化疗治疗局 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郑州大学第五 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 26 例 LAPC 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治疗方式分为 IRE 联合 PD⁃1 抑制剂及化疗组(研 究组)11 例,IRE 联合化疗组(对照组)15 例,化疗方案均为 mFOLFIRINOX。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辅助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 CA19⁃9、肿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 FACT⁃G 评分、术后 6 个 月疾病控制及随访期内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 后 1 个月内无 Clavien⁃Dindo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 期间无 3 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1、4 个月 CA19⁃9 水平呈整体降低 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1、4 个月 CA19⁃9 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1、4 个月 FACT⁃G 评分呈整体升高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两组疾病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中位 OS 及中位 PFS 均高于对照组(24 个月 vs.18 个月,14 个月 vs.10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后联合 PD⁃1 抑制剂及化疗在 LAPC 治疗中安全性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 生存质量。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对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未接受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余江涛 王世杰 张高飞 段鑫鑫 霍青峰 张颂阳 郑守华 刘佩萸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59-116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7
摘要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 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 TT 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112 例,术后仅接受内分泌治疗未接受清甲治疗,无复发组(M0)105 例、复发组(M1)7 例。采用 t 检验、Mann⁃Whitney u 秩和检 验、χ2 检验和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复发的独 立影响因素,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探索 Tg 与 TSH 的关系,建立 Tg、Tg/TSH 与 DTC 复发的 ROC 曲线。 结果 两组间血清 Tg、包膜侵犯、复发危险分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确诊年龄、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TS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 Tg 是 DTC 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Tg 与 DTC 复发关系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38,诊断界值为 1.355 μg/L,灵敏度 85.7%、特异度 82.9%。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Tg 与 TSH 呈正相关,当 Tg≥1.355 μg/L 时,M0 组患者 18 例,M1 组患者 6 例,两组患者中 Tg/TSH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g/TSH 与 DTC 患者复发关系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78,最佳界值为 1.128,灵敏度 66.67%、特异度 100%。结论 血清 Tg、TSH 联合检测可用于行 TT 后未接受 RA 的中低危 DTC 患者的 术后随访,对疾病的复发有预测价值。 
药物与临床
艾塞那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MGB1、APN 水平的影响 
王蕾 贵瑶瑶 寇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64-116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8
摘要 ( 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艾塞那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 蛋白 B1(HMGB1)、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酒精性脂 肪肝患者共 10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清 HMGB1、APN 的水 平。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体征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更快,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96.3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ALT、AST、TC、TG、 TBil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 组(P < 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 HMGB1、APN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HMGB1 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01),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HMGB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APN 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不良反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 果,降低血清HMGB1水平并提高血清APN 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3.0T CMR 定量技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效能及评估短期预后的价值 
李楠 康志雷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69-11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19
摘要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 3.0T 心脏磁共振(CMR)定量技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效能及评估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疑似 AVM 患者 115 例,以临床诊断 为参照,分为 AVM 组与非 AVM 组,评价 3.0T CMR 定量参数[T2 比值、早期强化成像(EGE)比值、延迟强化 成像(LGE)体积、LGE 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对 AVM 的诊断价值,并对 AVM 患者随访 3 个月,统计预后情 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 3.0T CMR 定量参数,分析各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临床诊断显示,确诊为 AVM 患者 81 例,非 AVM 患者 34 例;AVM 组 T2 比值、EGE 比值、LGE 体积、LGE 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高于 非 AVM 组(P < 0.05);T2 比值、EGE 比值、LGE 体积、LGE 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联合诊断 AVM 的 AUC 0.908 (95%CI:0.840~0.954)明显大于各参数单一诊断(均 P < 0.05);以 ROC 曲线获取的最截断值为界,分为阳性与阴性,T2 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阳性患者 AVM 发生风险是阴性患者的 8.815 倍、2.938 倍、2.183 倍、4.337 倍;随访 3 个月,AVM 组预后良好 67 例,预后不良 14 例,预后不良患者 T2 比值、EGE 比值、LGE 体积、LGE 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 < 0.05);T2 比值、EGE 比值、 LGE 体积、LGE 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与 AVM 短期预后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3.0T CMR 定量参数可 作为临床诊断 AVM 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式,还能用于短期预后评估中,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客观信息。 
中医药现代化
改良五禽戏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基于功能磁共振的脑机制研究 
张凤林 舒红燕 任蕾蕾 严川 刘军委 缪光现 成先柄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74-1178.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20
摘要 ( 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改良五禽戏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基于功能磁共 振的脑机制。方法 选择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脑卒中患 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 28 例对照组和 32 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视频练习改良五禽戏。采用 fMRI 扫描两组脑部激活区域,对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步态参数进行评估;Berg 量表评定(berg balance scale,BBS)对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平均血流量(Qm)、免疫球蛋白 G(IgG)、 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均提高,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 BBS 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步频、步幅、步速均提高,步态周 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脑部激活区域的范围及脑功能大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五 禽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步态。 
综述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孙文熙 杨一帆 林锐 赵帅 刘秉新 王洪伸 李永津 陈博来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79-11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21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其他外科领域相比,手术机器人对脊柱手术相对较新。随着颈椎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 技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但同时带来更多的射线暴露。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实 现术中导航及辅助置钉等功能,减少术者的射线暴露,提高置钉准确率及安全性。近年来,骨科手术机器 人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本文综述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分析现 有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椎手术的研究,总结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术式与疗效,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cfDNA 浓度及完整性在癌症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应超, 丁晖, 蔡彦宁,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85-118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22
摘要 ( 1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癌症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有效的早期干预以及疗效监视可以降低肿 瘤患者的发生以及死亡风险。在多数癌症中,外周血循环游离 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cfDNA)浓 度及其完整性可能是一类有效的早期诊断、进展期患者识别以及预后监测指标。本文旨在综述 cfDNA 浓 度及其完整性在不同癌症中的诊疗效能,并与当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进行对比,探讨该指标在临 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前景。
靶向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陈思宇 汪献旺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9):  1190-11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3.09.023
摘要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作为高侵袭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不适合手 术治疗的患者,靶向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受磷脂酰肌醇 3 激酶信号通路的调节,使用 PI3K 抑制剂可改善患者预后。目前靶向 PI3K 抑制剂,已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和其它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结果,但在胰腺癌中研究较少。基于此,我们回顾了 PI3K 通路研究 情况,并就靶向PI3K 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