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2-11-25
临床新进展

肿瘤电场治疗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琳 刘超 邵将 郭岩松 温稀超 曾昭穆 郑克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63-27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1
摘要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通过低强度、中频率的交变电场对肿瘤部位进 行非侵入性局部物理性抗肿瘤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 TTFields 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 免疫反应、抑制细胞转移、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破坏血脑屏障的作用。神经胶质瘤具有浸润性生长、高 度恶性、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综合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表明,通过TTFields与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联 合应用,可以改善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本文就 TTFields 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抗肿瘤机制、临床治疗 中的优势及副作用、适用人群等方面作一综述,同时也提出了TTFields在神经胶质瘤治疗研究中的新方向。

基础研究

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3通过调控G2/M 期检查点促进肝内胆管癌细胞生长并降低对顺铂的敏感性

朱志文 阳亮芳 郑杨 黄海丽 何惠娟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68-27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2
摘要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 3(CDKN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和产生的影响, 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 CDKN3 的表达情况;将 CDKN3 干扰质粒、 CDKN3 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转入肝内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效 果;通过克隆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 HCCC⁃9810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 达情况;细胞周期实验分析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比例。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CDKN3 在胆管癌组织中 呈高表达(P < 0.05);KEGG GO 富集分析显示 CDKN3 与细胞周期 G2/M 期检查点密切相关;干扰 CDKN3 后,诱导HCCC⁃9810细胞G2/M期阻滞,导致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P <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沉默CDKN3 可下调 CDC25C/CDK1 轴活性,导致 CDK1 低活性的磷酸化水平增高;此外,CDKN3 过表达可显著降低 HCCC⁃9810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 < 0.05)。结论 CDKN3 在胆管癌组织中被显著上调,CDKN3 可能通 过调控G2/M 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参与到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耐药。

锁阳多糖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

胡俊 谈荣珍 袁忠 杨盼盼 张楚焌 张斌 沈云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74-2779.  doi: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3
摘要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MC3T3⁃E1 小鼠前成骨细胞中 PI3K/Akt/GSK3β/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角度,揭示锁 阳多糖(cynomorium songaricum polysaccharide,CSP)的促成骨分化机制。方法 使用含有不同浓度 CSP 成骨诱导液培养 MC3T3⁃E1 细胞,在第 1、3、5、7 天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随后分为 Con 组(0 μg/mL CSP)、CSP 组(100 μg/mL CSP)及 CSP +BEZ 组(100 μg/mL CSP 50 μmol/L BEZ(PI3K 特异性抑制剂)); 干预 14 d 后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比较 MC3T3⁃E1 的成骨分化情况、Real⁃time PCR 定量分析相关成骨分 mRNA,如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Runx2)、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钙素(Osteocalcin)、Ⅰ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并使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 Runx2、CollagenⅠ、Osteocalcin 成骨相关蛋白;PI3K/ Akt/GSK3β/β⁃catenin 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免疫荧光检测 β⁃catenin 的核易位情况。结果 Con 0 μg/mL)相比,CSP 干预均可有效促进 MC3T3⁃E1 增殖,100 μg/mL 的效果更加明显。与 Con 组比较,CSP 可有效促进 MC3T3⁃E1 细胞茜素红染色的阳性率,以及成骨相关的 mRNA、蛋白表达水平(P < 0.05),以及 PI3K、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β⁃catenin 蛋白表达(P < 0.05),同时还可促进 β⁃catenin 入核; 但是这些促进作用均可被 BEZ 逆转。结论 CSP 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GSK3β/β⁃catenin 通路,诱导 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

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陈海明 张贤春 齐见旭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80-278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4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MTMR14)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020 12 月至 2021 12 月在本院胸外科因医疗原因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和吸烟史将受试者分为 2 组:对照组和 COPD 组。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 检测 MTMR14 在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处理人气道上皮细胞系 NuLi⁃1 和小 鼠来模拟 COPD,并研究了过表达的 MTMR14 对体外和体内 COPD 模型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OPD 患者肺部的 MTMR14 表达降低。MTMR14 过表达抑制 CSE 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线粒体氧化应激和 炎症,并在体外改善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MTMR14 过表达抑制 COPD 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 水肿和充血,并降低血清 IL⁃6 IL⁃8 水平。此外,MTMR14 过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COPD 小鼠肺组织 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自噬过度激活。结论 MTMR14 过表达减轻 COPD 的炎症和肺气肿,这在一定程 度上取决于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的调节。

具核梭杆菌诱导自噬调控蛋白LC3高表达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 
何珂瑶 刘怡文 张哲源 张家豪 代宁涛 杨海军 孔金玉 周福有,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87-279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5
摘要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中自噬调控蛋白 LC3 的诱导效应,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 LC3 敲降的 KYSE150 细胞系。采用 Western blot、平板克隆、划痕实验及 Tran⁃ swell 检测 Fn LC3 KYSE150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 RNAscope 及免疫组化检测 ESCC 组织 Fn感染及LC3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二者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KYSE150细胞感染 Fn 时,LC3 表达量增加,恶性生物学行为增强;LC3 敲降时恶性生物学行为减弱(均 P < 0.05)。ESCC 组织 Fn 感染与 LC3 高表达具有一致性(P < 0.05)。Fn 感染及 LC3 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期缩短(P < 0.05)。 结论 Fn可通过诱导ESCC细胞中LC3高表达,富集自噬小体,为自身定植提供条件,促进ESCC恶性进展。

临床研究

子宫颈脱落细胞块联合p16/Ki⁃67双染在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筛查意义

张波 杨志敏 康子婧 康凯夫, 许萍榕 邹倩 朱伟, 王效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795-280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6
摘要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块(cell block,CB)中 p16/Ki⁃67 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 LSIL 的染色 判读标准,比较CB联合 p16/Ki⁃67双染对比HR⁃HPV检测在 ASC⁃US和LSIL患者中的筛查意义。方法 收集 TCT 诊断为 ASC⁃US LSIL 同时行 HR⁃HPV 检测的患者标本共 210 例制备 CB,以子宫颈活检诊断为最终 标准,评价CB联合p16/Ki⁃67的筛查效能。结果 (1)210 TCT 样本制备的 CB 诊断结果为:NILM 16例、 LSIL 171例及HSIL 23例;HPV阳性191例,HPV阴性19例;p16/Ki⁃67 NILM 57例、LSIL 140例及HSIL 13例。 2)在 LSIL ASC⁃US 样本中,CB 的敏感度为 90.8% 93.5%,p16/Ki⁃67 双染的特异度为 100% 87.5% 3)按照 30 岁进行年龄分组,CB p16/Ki⁃67 双染具有较好的敏感度(95% ~ 100%)和特异度(80% ~ 100%)。结论 (1)本研究所采用的 p16/Ki⁃67 双染在 LSIL 的染色判读方法简易、可重复性强,结合细胞形 态学能够有效进一步分流 ASC⁃US 病例。(2)CB 具有较高的敏感度,CB 联合 p16/Ki⁃67 双染具有较高敏感 度和特异度,同时结合HR⁃HPV 三者联合效果等同于活检。

不同体质量指数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 
谭雨翱 李正荣 吴阿豪 曾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01-28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7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七病区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 443 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消瘦组 68 例、正常组 238 例、超重组 137 例,比较三组患者行 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线资料、病理资料、术中及术后短期疗效。结果 消瘦组里:机器人组的 术后进食时间要更短[3(2,3)vs. 3(3,4)]d。正常组里:机器人组患者显著缩短了手术总时间[172(144 205)vs. 215(175,259)]min 包括分离和重建时间、进食留置的时间[3(3,4)vs. 3(3,5)]d、引流管拔除 的时间[6(6,8)vs. 7(6,8)]d及术后住院时间[8(7,10)vs. 7(7,9)]d。超重组里:机器人组缩短了手术总时 间[190(170,237)vs. 240(192,297)]min 包括分离和重建时间、引流管拔除的时间[6(6,7)vs. 6(5,6)]d 术后住院时间[7(7,8)vs. 7(6,7)]d,清扫更多的胃外站淋巴结[(14.3 ± 10.6)vs.(10.6 ± 6.9)]。机器人 组的总费用比腹腔镜组贵约 13 000 元。其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机器人操作 系统能够带给高 BMI 值的胃癌患者更多短期获益,BMI 值应该作为胃癌根治术术前选择操作系统时予以 考量的一个指标。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

蒋帅 孙美蓉 孙波 张西安 刘展会 侯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07-2812.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8
摘要 ( 2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10 月至 2021 1 月于我院治疗的 356 HICH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 EP 分成发生组(52 例)和未发生组(304 例)。采用 LASSO logistic 回归分析 HICH 患者继发 EP 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 其准确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血肿体积、引流管污染、 术后再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 HICH 患者 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 EP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 C⁃index 分别为 0.880(95% CI:0.833 ~ 0.921)、0.870(95% CI:0.825 ~ 0.922),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84 (95% CI:0.828 ~ 0.941)、0.869(95% CI:0.790~0.915)。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区分度和准确度较高。 结论 高血压病程、血肿体积、引流管污染、术后再出血、TNF⁃α、IL⁃6、NSE HICH 患者术后行持续腰大 池外引流继发EP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黄晓东 陈昌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13-28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09
摘要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5 3 月至 2020 4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5,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n = 45,骨水泥强化+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术后疼痛程度(VAS 评分)变化;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 Cobb 角变化;腰椎功能(ODI 评分)变化和 术后 6 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术后在疼痛缓解、平均住院、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 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术后 1 d,术后 1、2 周、术后 1 个月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术后 1 周、 术后 3、6 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 3 个月和 6 个月 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 6 个月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进一步缩短康复时间,矫正患者脊柱畸形,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且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同每搏变异度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止血带相关低血压的影响 
王倩 疏树华 许辉 章蔚 王迪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17-2821.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0
摘要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每搏变异度(SVV)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止血带 相关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行 TKA 的老年患者 81 例,根据上止血带后 SVV 阈值随机 分为 3 组(n = 27):5% ~ 7%(L 组),8% ~ 10%(M 组)及 11% ~ 13%(H 组)。连接 Lidco 仪器监测动脉血压、 SVV 等指标,计算松止血带后 10 min MAP 低于阈值 20%部分的曲线下面积(AUT)、该段时间内 MAP 小值(MAPmin)及 MAP 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MAP%max)。于松止血带即刻(T0)、5 min(T1)、10 min(T2 行血气分析,记录血乳酸浓度(Lac)。记录术中出入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 1 d 3 d 血肌钙蛋白 T(cTnT)浓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松止血带后低血压的 AUT 呈下降趋势;与 L 组相比,H 组患者 MAPmin明显降低,MAP%max明显升高(P < 0.05);M 组和 H 组患者 T1时刻 Lac 浓度、术后第 1 cTnT 明显升高(P < 0.05);H MAPmin低于 M 组(P < 0.05)。结论 老年 TKA 患者松 止血带前控制 SVV 5% ~ 7%可减少止血带相关低血压的发生,改善组织灌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 
李静, 裴建赢 刘倩 王文第 金玉霞 毛宝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22-282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1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 rs1800629、rs361525 位点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 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使用 SNaPshot 多重 SNP 分型技术对 150 URSA 患者和 150 名健康对照检测 TNF 基因相关位点多态性,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 其与 URSA 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以及等位基因模式下, TNF 基因 rs1800629、rs361525 位点均未发现与 URSA 发病风险增加有关(P > 0.05)。但按流产次数进 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rs361525 位点在显性遗传模式中,A 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发生 2 次流产的风险 OR = 2.402,95%CI:1.041 ~ 5.545)。GMDR 分析显示,rs1800629、rs361525,工作属性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rs361525 位点 A 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兰州地区 URSA 患者,特别是流产 2 次患者的易感等位基因。 TNF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能增加URSA发病风险。未发现TNF基因rs1800629多态性与USRA之间的联系。

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 
付斌 董毅 丁惠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28-28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2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 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 总医院 2019 4 月至 2020 8 月收治的 88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 2 组,对照组术中采用明胶海绵填塞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观察组采用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结果 观察组明胶海绵用量、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2组骨水泥弥散Ⅰ、Ⅱ度占比、 术后 3 个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P < 0.05);2 组术后即刻椎体后凸角均小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 0.05), 2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2 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 次注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PKP 术中应用可减少明胶海绵用量、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发 生率,且可促进伤椎解剖结构恢复。

发际线切口内镜辅助下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对术后免疫与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洁琪 钟江龙 庄沛林 廖隽琨 周斌 范松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32-283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3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发际线切口内镜辅助下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结果、术后免疫反应和手术 应激反应。方法 47 名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n = 25)和接受开放式手术的常规组(n =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引流量、疼痛评分及外观满意度,并检测术后 12 h(T1),24 h(T2),72 h(T3)的 IL⁃6 IL⁃8、IL⁃10、IL⁃1β、TNF⁃α、C 反应蛋白、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评估手术方式对免疫 反应和手术应激的影响。结果 内镜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常规组(P < 0.001),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 于常规组(P = 0.004),内镜组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 0.027)。内镜组术后引流量 显著高于常规组(P = 0.024),且内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39)。内镜组 IL⁃6 CRP T1,T2,T3 均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IL⁃10 和皮质醇在 T1,T2 高于常规组(P < 0.05)。结论 发际 线切口内镜辅助下切除腮腺良性肿瘤可改善术后美容效果。内镜手术导致更剧烈的术后疼痛和更大的 引流量,免疫反应及手术应激反应也更强烈。

药物与临床

基于疾病基因表达谱和药物转录组的抗高尿酸血症药物“重定位”

逄成章 刘文彬 金小宝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38-284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4
摘要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疾病基因表达谱和药物转录组相结合的老药新用策略,从老药中筛选具有抗高 尿酸血症的药物。方法 通过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转录组数据库筛选 HUA 差异表达基因, 使用DAVID数据库与STRING平台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与分析。通过Connectivity Map数据库从候选药物中 筛选预测抗HUA药物,选择富集分数较高的药物与差异表达核心靶点,利用Swiss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 CCK⁃8 法检测候选抗 HUA 药物对 HK⁃2 细胞活力的影响,验证候选药物对 HUA 细胞模型的黄嘌呤氧化酶 活性和尿酸浓度的影响。结果 HUA 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 1 492 个差异基因,其中下调基因 810 个, 上调基因 682 个,差异基因涉及 HDASC deacetylate histones、IL⁃7、UB⁃specific processing proteases 等通路;通 Connectivity Map 数据库预测 15 个药物具有抗 HUA 潜力,分子对接表明阿维菌素与核心靶点 IL⁃1β TNF、CXCL2 IL⁃6 的结合能分别为-7.68、-7.97、-6.25、-6.73 kcal/mol;细胞实验表明,12.5 ~ 100 μg/mL 药物浓度范围内阿维菌素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降低尿酸作用(P < 0.05)。 结论 通过疾病基因表达谱和药物转录组数据相结合策略发现阿维菌素具有抗高尿酸潜力。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中残余肝体积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价值 
秦响 张建东 孔丹 郭莉莉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45-284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5
摘要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 CT 虚拟成像中残余肝体积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 性分析肝脏占位患者 63 例,术前均行肝脏占位 CT 虚拟成像、吲哚氰绿排泄试验(ICGR15)及 Child⁃Pugh 分,ICGR15 低于 10%为正常,将患者分为<10%组(A 组)及≥ 10%组(B 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 室指标、肝脏体积(LV)、肿瘤体积(TV)、虚拟手术体积(VSV)及残余肝体积(RLV)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 RLV 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 ROC 曲线评价 RLV 预测肝功能不全的效能。结果 A 组患者相比, B 组患者的年龄、总胆红素水平增高,Child⁃Pugh 评分增高,白蛋白水平降低,RLV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进行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RLV ICGR15 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 曲线显示 RLV 值预测肝功能不全的 AUC 0.659(P < 0.05),灵敏度为 0.767。结论 通过肝脏占位 CT 拟成像进行残余肝体积计算,能够进一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腔内超声及磁共振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唐贤朋 利锡贵 肖耀成 黄邵斌 舒国亮 张艳芬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50-285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6
摘要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腔内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明确直肠癌的 TN 分期,比较术前 TRUS MRI 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 2019 5 月至 2021 12 月于我院确诊直肠癌并在手术治疗前行 TRUS 及MRI检查的159例患者,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TRUS及MRI对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性,比 较两者对 LARC 的诊断价值。 结果 TRUS MRI 对直肠癌 T 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83.02%、82.40%,均与 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较高,Kappa 值分别为 0.73、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T 分期各期准确 性中,MRI对T4期病变的灵敏度显著优于TR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RUS对N分期的准确率、灵 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1.13%、79.73%、82.35%,MRI N 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75.47% 90.54%、63.35%;MRI 的灵敏度优于 TRUS,而 TRUS 的特异度高于 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RUS 诊断 LARC 的准确率、特异度较 MRI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RUS MRI 对直肠 T、N 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MRI T4 期病灶的检出优于 TRUS,而 TRUS LARC 的区分优 MRI,对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28~34周盆底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定量分析 
李宁 张树华 王艺桦 李晓松 李劼 张曼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55-2860.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7
摘要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盆底超声定量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者孕 28~34 周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并确立 GDM SUI 的超声诊断指标及界值。方法 选取患有 GDM 的孕妇(28~34 周)106 例为 GDM (其中 SUI 亚组 50 例与非 SUI 亚组 56 例),同期健康孕妇(28~34 周)94 例为非 GDM 组。均行盆底超声检 查并记录:张力状态膀胱颈移动度(BND)、静息状态尿道倾斜角(UIA)、张力状态尿道旋转角度(URA)、 静息及张力状态膀胱尿道后角(PVUA1、PVUA2)、静息及张力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LHA1、LHA2)。比较 GDM 组与非 GDM 组超声参数及 SUI 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平衡 BMI1、BMI(2 孕前、孕期体质量指数)因 素影响后两组的差异;比较 SUI 亚组与非 SUI 亚组超声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平衡孕、产次及孕周因素 影响后两组的差异;以临床诊断 SUI “金标准”,绘制盆底超声参数诊断 GDM SUI ROC 曲线,分析 其诊断效能。结果 GDM BND、UIA、LHA1、LHA2值及 SUI 检出率较非 GDM 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平衡 BMI1、BMI2 因素影响后,GDM BND、UIA、LHA1、LHA2 值及 SUI 检出率仍高于 G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UI 亚组 BND、URA、LHA1、LHA2 值明显高于非 SUI 亚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衡孕、产次及孕周因素影响后,SUI 亚组 URA、LHA1、LHA2 值仍高于非 SUI 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构建上述各超声指标诊断 GDM SUI ROC 曲线,曲 线下面积均> 0.7,其中 LHA1 曲线下面积最大,当其诊断界值为 12.93 cm2 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80.0%、65.7%。结论 GDM 者孕 28~34 周盆底结构支持力明显减弱,以 SUI 患者为著,盆底超声可以定量评估 GDM 者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LHA1可以作为 GDM 者孕 28~34 SUI 的初步诊断指标,诊断 界值为 12.93 cm2

调查研究
儿童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 
刘淼 王策 穆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61-286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8
摘要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常见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 第一中心医院 2019-2021 0 ~ 14 岁儿童肝移植术后病原菌感染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 试验结果,比较三年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变化。结果 2019⁃2021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病 房共送检 917 例患儿标本,阳性 553 例,阴性 364 例,阳性率为 60.3%;送检标本 4 476 份,阳性 1 220 份,阳 性率 27.3%,主要分离自血液(45.1%),腹水(30.4%)以及胆汁分泌物(9.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633 株占 51.9%,以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其 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2021 年出现对 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 527 株占 43.2%,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头孢呋 辛、头孢曲松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 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真菌及其他病原菌 60株占4.9%。结论 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粪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定期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选择抗 菌药物提供依据。

综述
3D打印仿生支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张浩, 张钰, 肖世宁, 刘家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68-2873.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19
摘要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的新型仿生脊髓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可以有效 改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产生的微环境紊乱和胶质瘢痕问题,通过联合特定的神经细胞还 可以使 SCI 的修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特异性。近年来,许多新型脊髓支架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被研发出 来,包括以胶原蛋白为基础混合其他材料进行改良的新型支架、新型化合材料脊髓支架和支架载特定因 子修饰的神经细胞的新型治疗思路等,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 SCI 的修复治疗提 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3D 打印仿生支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程玉谦 王悦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74-287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20
摘要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整合高毒力和碳青霉烯耐药 表型的临床株,即碳青霉烯耐药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被分离出并导致难以治愈的侵袭性 感染,甚至在医院内暴发流行。本文主要针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行 总结。目前 ST11⁃CR⁃hvKP 在我国流行率最高。CR⁃hvkp 主要是通过移动遗传元件如质粒、整合接合元件 ICE)、整合子、插入序列(IS)和转座子在细菌中转移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同时 CR⁃hvKP 的环境定植以 及由此导致的感染和传播风险无疑对感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对于碳青霉烯耐药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 菌(CR⁃hvKP)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寻求可行的方法来根除或阻止菌株的进一步进化 和播散。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与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研究进展 
王雪纯, 梁爱玲, 刘勇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80-2884.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21
摘要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羧酸循环到有氧糖酵解的代谢转换是肿瘤细胞代谢的重要特征之一,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4(PDK4)在多数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作为促进这种代谢转换的关键分子,PDK4 通过调节丙酮酸脱 氢酶活性,在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凋亡和耐药中起到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PDK4 与肺癌发展和耐药联系密切。本文通过对 PDK4 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对肿瘤 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治疗和逆转耐药提供一定的思路。

临床经验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原位保留的临床经验
高金伟 王泽升 张琪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屈坤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22):  2885-288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2.22.022
摘要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